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压氧治疗致圆窗膜破裂三例
我科于1996年2月~1999年8月,收治3例因高压氧治疗引起圆窗膜破裂,报告如下。 例1 男,56岁。因患脑血栓由神经内科予以降纤溶栓及高压氧治疗。行高压氧疗法第3天时突发旋转性眩晕、右耳聋、耳阻塞感,伴恶心、呕吐。当天从外院转我科治疗。检查:血压21/14 kPa(1 kPa=7.5 mm Hg),神志清楚,左侧肢体呈Ⅱ度偏瘫,自发性水平性眼球震颤快相向左。右耳瘘管试验阳性。纯音测听以语言频率均值计算,右耳气导听阈61 dB,声导抗检查右耳鼓室曲线呈 C型,声反射消失。行鼓膜穿刺,抽出清液0.2 ml,清液化验糖阳性。右侧内耳道CT扫描无异常。临床诊断:右耳圆窗膜破裂。在局部麻醉下行右鼓室探查术,可见圆窗窝处有清液,压迫右颈内静脉,清液增多,吸除后见圆窗膜上有清液外溢。电钻磨去圆窗龛上缘后见圆窗膜破裂,取耳垂脂肪修补,3 d后眩晕逐渐消失,术后7 d查气导听力提高25 dB。 例2 男,58岁。患高血压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配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高压氧治疗第5天时患者自觉左耳闷痛,“轰”地一声响,倾而发生眩晕、左耳聋、耳鸣,伴恶心、呕吐。住院体检:神志清楚,闭目静卧,自发性水平性眼震快相向右,血压19/12 kPa。心电图提示:左心室高电压、心肌劳累。左耳瘘管试验阳性。纯音测听左耳气导语言频率听阈 65 dB。颅脑CT扫描正常。诊断:左耳圆窗膜破裂。取耳垂脂肪手术修补破裂的圆窗膜,次日起眩晕、耳聋症状逐渐好转,术后7 d查听力提高 15 dB。
-
不以面瘫为首发症状的面神经肿瘤
一、病案资料病史:患者,男,37岁,北京市大兴县农民.于2003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鸣,呈持续低调飞蚊声,并感左耳听力下降,但未予以重视.2003年5月12日突然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在外院检查提示左耳混合性聋,声导抗为B型曲线,水平性眼震Ⅰ级,予西比灵、谷维素、眩晕停等治疗,眩晕症状好转,但听力下降和耳鸣未改善.一周后再次出现眩晕发作.2003年5月20日在外院行鼓室探察手术,术中发现:"鼓室、鼓窦入口新生物,被膜光滑,砧骨长突被侵蚀,镫骨上结构消失,肿瘤覆盖在前庭窗后上方,上鼓室内也为肿瘤,并且肿瘤沿面神经走行方向生长".术中取病理报告为"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不除外神经鞘瘤".手术为局麻,术野出血多,标志不清,未切除肿瘤关闭切口.术中即刻出现面瘫.2003年5月22日转入我科诊治.无耳部外伤史,无发热、耳痛、头痛.
-
成人共同性水平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水平性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方法 分析45例年龄为18~50岁共同性水平斜视矫正手术后的双眼视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佳矫正视力≥0.3,双眼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术前均无双眼视功能.斜视矫正术后6周,40例(88.89%)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其余5例(11.11%)术后无双眼单视,但仅2例经同视机检查有Ⅲ级功能.结论 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不仅达到美容目的,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
-
斜视手术对kappa角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斜视手术对kappa角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水平性斜视手术31例46眼,总结分析手术前后kappa角特征,对比立体视功能改善与无变化手术眼之间kappa角差异,进行计量资料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后所有术眼均表现为负kappa角值减小,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 P1=1.03;t2=1.44 P2 =1.04;t3=1.56 P3=0.03)而立体视组与立体视无明显功能改善者之间,kappa角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斜视手术后术眼kappa角数值显著减小,可能给予立体视恢复提供解剖基础,但与立体视恢复无明显对应关系.
-
遗传性旋转性眼球震颤一家系
眼球震颤(nystagmus)是一种有节律的往复运动为特点的眼球位置异常.眼球震颤的方式[1]根据眼震的节律分为冲动型眼球震颤,钟摆型眼球震颤和混合节律型眼球震颤.根据震颤方向分为水平性震颤、垂直性震颤、旋转性眼球震颤.
-
儿童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
A-V综合征是水平性斜视的一种亚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水平斜视的15%~25%[1].临床上以V型斜视较多见.V型斜视是指水平性斜视患者向下注视时集合加大,且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我院48例儿童V型斜视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
白化病一家系
先证者,男,7岁.患儿出生后发现毛发呈白色,皮肤淡红色,双眼视物差,畏光,逐年明显,上学困难,而来我院就诊.体检;发育及智力正常,全身毛发呈白色,皮肤呈淡红色,无痣及雀斑,心、肺、肝、脾均正常.视力:双眼0.1,不能矫正,双眼球水平性快相震颤,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为+20°,注视功能差.双角膜清亮,前房深度正常,双虹膜呈灰色,彻照时可以透光,瞳孔呈现红色反光.双眼底检查无色素可见,暴露白色巩膜和红色的脉络膜血管.诊断:1.白化病;2.眼球震颤(双);3.内斜视;4.弱视(双).
-
共同性斜视手术患者的护理
共同性斜视是在眼外肌肌肉本身和支配它的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双眼轴分离,并且在向各个方向注视时,眼位偏离度均相同的一类斜视.按视轴的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前者多见,如内斜视、外斜视;后者少见,如上斜视、下斜视.按注视眼的性质分为单侧性和交替性.按斜视发生的状态,分为间歇性和恒定性[1].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为150例患者做斜视矫正术,效果比较满意,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现将本院对此病的护理报告如下.
-
多系统萎缩伴一过性视幻觉一例
患者女,60岁,因进行性走路不稳2年,小便失禁1年,于2005年1月12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左右摇晃,沿直线行走困难,同时出现言语欠清及发音节律改变.1年前除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外,还出现小便失控和双手持物不稳.2年来曾就诊于乡镇医院,因疗效不佳和自身经济所限未到上级医院诊治.发病以来无明显智能障碍及记忆力减退.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手术、中毒、脑炎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史及精神病史.查体:血压卧位时138/90 mm Hg(1 mm Hg=0.133 kPa),立位时119/70 mm Hg.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判断力、智能、情感等均未见异常.言语含混不清,有时呈暴发性.粗测视力、视野正常,双眼左、右注视时呈现水平性眼震.
-
水平性眼球运动障碍类型与脑桥病变预后的关系
脑桥内存在司眼球水平运动的外展神经旁核、外展神经核以及内侧纵束,故脑桥病变以水平性眼球运动障碍(horizontal eye movement abnormality, HEMA)多见,且HEMA类型多样.本文旨在探讨水平性眼球运动障碍的类型及其与脑桥病变预后的关系.
-
艾滋病所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一例
患者女性,23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个月,反应迟钝10 d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取物不准,行走不稳,易向左侧倾斜,伴吐字不清,头晕、头痛,视物模糊。10 d前又出现反应迟钝,情感淡漠,寡言少语。既往有吸毒史(注射可卡因,30mg· d-1)1年余。
入院查体:意识清楚,构音不清,理解力、判断力、定向力正常,记忆力、计算力较差,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双眼球运动自如、充分,向右侧凝视可见水平性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示齿口角无歪斜,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左下肢腱反射活跃(+++),右下肢腱反射正常(++),双侧掌颏反射(-),双侧Hoffman征(-),左侧Chaddock征、Babinski征(+)。 -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家族8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6岁.因走路不稳,讲话不清1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任何诱因,逐渐出现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写字字体发生变化,表现为走路左右摇晃,难以成一直线,难以用一条腿站立,讲话变快,有时呈爆发性,家人难以听懂,写字字体越来越大.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为:神志清楚,小脑语言,双侧水平性眼震,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踝阵挛阳性,四肢肌张力高,肌力5级弱,Chadduck征阳性,闭目难立征及跟膝胫实验阳性.
-
分离性水平性偏斜
目前所认识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VD)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分离性斜视综合征,已有许多文章报道.其变化的临床表现是我们尚未认识清楚的,尽管重点放在其垂直方向偏斜,我们也知道DVD存在着旋转及水平方向运动异常,当水平分离为主要表现时,分离性水平性偏斜(DHD)的诊断更恰当. Edward Wilson 1991[1]年报道了6例DH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本文报道了5例DH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
-
挛生姐妹同患分离性水平性偏斜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已被大家所认识,文章介绍也较多.分离性水平性偏斜(DHD)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报道较少,本文就一对挛生姐妹患者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
-
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2例报告
1病例摘要例1,男,55岁.因突发眩晕、右耳聋、恶心、呕吐伴走路不稳6小时来诊.既往患糖尿病10年、高血压半年、糖尿病末梢神经病1月.查体,血压150/95 mmHg,嗜睡,左瞳孔直经3mm,右4mm,光反应灵敏,双眼水平性眼震,右眼外展受限,右轻周围性面瘫,右面部痛觉迟钝,右侧指鼻、轮替、跟膝胫不准,四肢肌力4级,左偏身痛觉迟钝,四肢腱反射均消失,双巴氏征阴性.辅检:血糖19 mmol/L,血酮体阴性,胆固醇6.12mmol/L,BAEP示右Ⅰ、Ⅲ波不清,头MRI示右桥脑外侧及右小脑半球点片状梗塞.给予脑保护剂、血小板凝聚抑制剂、降糖对症治疗,病情渐好转.1年后随访生活可自理.
-
盐酸氟桂嗪治疗梅尼埃病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自诉突发旋转性脑晕、耳鸣、恶心3d.睁眼活动时加剧,闭目静卧时减轻,无头痛及呕吐.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20/90mmHg,水平性自发性眼震阳性,耳镜检查鼓膜正常,咽鼓管功能良好,听力检查为轻度感音性聋.
-
针刺结合Eeply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8例
1临床资料10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均为我院2007 - 03~ 2010 - 03门诊康复医学科及耳鼻咽喉科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男35例,女23例;病程2小时~6个月;年龄25~70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病程5小时~7个月;年龄30~6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当患者头部运动至一定位置时突发眩晕,多为旋转性,可有漂浮感,眩晕发作为一过性,发作后有稳定期,但1天内可多次发作.(2) Dix -Hallpike实验出现短暂眩晕及眼震,眼震多为旋转性,也可以为水平性.(3)无耳蜗损害症状.(4)无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判断患侧依据为:Dix - Hallpike实验时,头偏向左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则左侧为患耳,反之亦然,若双侧均为阳性为双耳受累.
-
法莫替丁致精神症状1例
[病例]男,68 a.因突发性头晕伴行走不稳3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查体:t36.5℃,P 72 beats·min-1,R20beats·min-1,BP 15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自主体位,吐词清晰,对答切题,双眼注视时可见水平性震颤,鼻唇沟两侧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左侧指鼻试验(+),误指试验(+),左侧反击征(+),左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病理征(一),肌张力正常,腱反射两侧对称,浅深感觉正常,心、肺、腹部体检未见异常.人院后查血常规:WBC5.4×109·L-1,N 0.83,L 0.07,RBC 4.89×1012·L-1,Hb 148 g·L-1,K+4.1 mmol·L-1,Na+142 mmol·L-1,CI-105 mmol·L-1,Ca2+2.3 mmol·L-1.空腹血糖4.5 mmol·L-1,肝、肾功能均正常,ECG:窦性心律,心电轴中度左偏.
-
光照致眼球震颤6例
在历年门诊中发现6例婴幼儿早期眼球震颤,太阳光照射3例,用手电筒光照射眼部者2例,电灯光照射1例,男性4例,女性2例,一般出生后在3个月左右开始光照,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每次15 min至2 h,光照3~6个月,不少于3个月,半年后左右发现患儿有水平性眼球震颤.随访4例,1例长达8年,另3例均达2年以上,一般治疗均无好转.
-
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细胞营养不良误诊1例
患者,男,10岁.因双眼角膜自幼发白以先天性青光眼入院.曾先后在两家市级医院就诊,均诊为先天性青光眼.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均为指数/1米,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球结膜不充血,角膜呈弥漫性水肿、增厚,横径11.5mm,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4mm,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底窥不清.眼压:OD5.5/5≈17.30mmHg,OS5.5/5.5≈15.88mmHg,双侧水平性眼球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