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明朝为何盛行色情文学
在中国的历史中,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明朝皇帝的龙椅安稳之后,便将宋朝时"格物"出来的新儒学——理学奉为独尊之位.明永乐年间饶州儒士朱季友给"周、程、张、朱之学"提了一点不同意见,算是学术上的商榷,明成祖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著书,曰:'无误后人."朱棣的这一句话便开了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禁黜异端的先河,从此理学成了唯一的学问,其他都成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查禁(《禁书·文字狱》,王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大纲"规定得更是严格,必须从朱熹所编定的"四书"中出题,对其理解和运用也必须遵循程朱的注疏.
-
浅析古人几则"寒窗苦读致疾"医案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名言描述了古代读书人的苦读生涯与成功之路.世人只知道科举及第者无比荣耀,却容易忽略这荣耀背后,隐藏着太多辛酸和苦痛.例如从医学角度看,寒窗苦读就对士子们身体健康损害颇大,医书中记载了不少这类医案.下面选取几则加以分析.
-
论《针方六集》的学术价值
《针方六集》为吴昆所著,刊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吴昆(1551-1621?),字山甫,号鹤皋,明代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于儒家世家,幼嗜岐黄之术,自束发修儒,即“游心《灵》、《素》诸砭焫针经,皆时讨究”,因科举失志而感世态之炎凉,自度不能兼善天下,则欲拯斯民于沉疴,遂以医为业,矢志勤学,不耻下问,初悬壶于桑梓,后为提高技艺,乃外出云游,遍访天下名师,凡有长于已者,皆屈尊俯就,数十年惨淡经营,终至业精.晚年致力著述,其著有《医方考》、《药纂》、《脉语》、《素问吴注》、《十三科证治》、《砭焫考》、《针方六集》、《参黄论》等.《针方六集》是集中反映其针灸学术思想的典型著作.在书中他主张针灸药并用,是我国历史上提倡综合治疗的医家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元代的太医科举考试
科举是古代用来选拔人才的高规格考试,一般只有儒生文人才能参加科举,但是元代却出现过医学的科举考试.
-
不忘初“心”始终关注病理解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病理科举办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理解剖学习班
为加强病理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促进各专业医师对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解剖学认识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北京安贞医院病理科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病理中心、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病理学组,于2015年5月15至17日联合举办了“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理解剖学习班”,旨在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患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探讨
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产科举行临床病例讨论会,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提出的两个病例进行了关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病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探讨,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杨孜副主任主持,与会者还有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宋世琴副院长及位于海淀区的各医院的产科主任,现将会议摘要报道如下.
-
2011年美国变态反应和哮喘及临床免疫学年会侧记
2011年美国变态反应和哮喘及临床免疫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Asthma and Immunology,AAAAI)年会于3月18-22日在美国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举行,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的7000余位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和耳鼻咽喉科代表参加了会议,凸显了AAAAI的国际化和高水平背景.与往届年会类似,本届大会以全体会议、专题报告、研讨会、辩论会、论文报告和壁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涉及各个临床专科的变态反应和基础免疫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总结和探讨,内容浩繁,令人目不暇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举办中国县医院临床检验技术培训班
2014年5月14至15日,由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办的“中国县医院临床检验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举行。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15个省的47名医生参加,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授课和实地参观,围绕基层检验的实际困难,课程特别对于“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报告的准确解读”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介绍”等题目进行了着重讲解。大会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教授、药剂科梅丹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郑波教授、皮肤科余进教授等十余位讲者进行授课。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员还实地参观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
清代眼科名家黄庭镜师承与江夏旧家、培风山人诸问题考
黄庭镜,字燕台,号不尘子,福建濉川人,清代中期雍、乾时著名眼科医家,生于公元1704年,卒年不详。黄庭镜著有眼科医著《目经大成》3卷,为中医眼科经典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黄庭镜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时攻读经史,后遭逢科考失败与慈父病故的双重打击,以致悲伤过度、哀毁于情,而损其双目,罹患目疾,由此乃放弃科举,放浪形骸,悠游山水,弃家远游。由于黄庭镜放弃科举,身患目疾,于是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多岁时,忆先儒之言“虚度岁月,无恩泽及人,直造化中赘物”[1]21,顿时恍然大悟,乃苦读习医,尤其是在眼科方面学力尤勤。经过几年的学习,医术有成,很快便超过了一些有名望的老医。但在内障、头风等病的治疗上,尤其是眼科针砭之术,黄庭镜自感尚未取得大的突破。据黄庭镜自述,一次有人告诉他有个名叫培风山人的隐者善治眼科内障等病,遂恳请求见,以此得见培风山人,拜于其门下。培风山人亦毫不隐瞒,将其眼科心法要诀尽数传予黄庭镜。对于黄庭镜这一段习医经历中所提到的培风山人,过去有的学者认为是虚构的人物,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并认为培风山人是江夏(湖北武昌)人,莫衷一是。笔者经过多方查考,对黄庭镜的师承培风山人有一些新的发现,得出了一些不同于既往的结论,讨论如下。
-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原籍江苏兴化.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当过十二年的知县.他一生坎坷,经历过人生的诸多不幸.他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在十几年官场生涯中终因刚正不阿、为民请命被罢官,不得不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郑板桥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但他却能享年73岁,这是与他的思想品格,为人处世和他对生活爱好分不开的.
-
张伯端"金液还丹"大道
张伯端(公元983-1082年),字平叔,名用成,号紫阳,宋代天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人.他从小习科举之业,青壮年走仕途之路,曾为府吏,因误判一婢女偷食鱼膳案,致婢女含冤自尽,他深感内疚,而怒焚公文,弃官学道.由于私烧公文,被亢军岭南,在桂林驻军统帅陆诜账下主管机要.但他厌恶官场,立志学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千千.
-
马晓伟副主任访问捷克和俄罗斯
2014年8月27日-9月3日,应捷克卫生部和俄罗斯卫生部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出席了在布拉格举行的中国投资论坛卫生分论坛,以及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卫生合作分委员会第14次会议。
-
关于小儿脑水肿的治疗问题
2000年12月18日至12月2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儿科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小儿脑水肿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在学习班中,学员们对小儿脑水肿液体疗法提出一些疑问,现将所提问题整理和解答如下,同时简介国内外治疗脑水肿的新进展.
-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诊断与治疗问题的答疑
2001年11月19~26日,我科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小儿脑水肿学习班.参加此次学习班的26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在小儿脑水肿(BE)与颅内高压(ICH)治疗的讨论中,学员们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及目前临床仍有争议的诊疗问题,现将所提出的疑点归纳成6个问题并解答如下.
-
名医张锡纯简介
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生,1933年卒,是我国近现代名医,祖籍山东诸城,幼年即随父学习六经诗文及医学,曾教读乡里,后因科举不第而转攻医学.张锡纯为人治病不仅笃尽其责,而且诊病用方切近实际,医术独到,常在群医束手无策之时独辟蹊径,力挽沉疴,远近咸服其胆识.辛亥革命之后,他从戎武汉,为军医正.
-
北宋后期科举殿试中的《黄帝内经》试题
北宋徽宗时期,将《黄帝内经》列为大学学生修读的“大经”之一,并在宣和元年和宣和六年两次科举殿试中以《黄帝内经》有关内客为题目.这是科举考试中绝无仅有的两次考试.它促使更多文人研习《黄帝内经》,推动了医学的普及.
-
201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牙冠延长术专题学习班的通知
-
感悟养生妙道
沈复是清朝的一介贫士.虽多才多艺,却不以科举为事,不以功名为务.虽命运坎坷困苦,却自愿过平实的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感悟.其名著<浮生六记>,真实地描写了普通百姓居家生活的种种际遇,受到后世的推崇,并流传到国外.其中涉及的养生妙道,有不少地方仍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
-
李时珍的养生观
李时珍(1518~1593年),明朝蕲州人。14岁考中秀才,但此后一连三次科举失意。于是,打消“科举致仕宦游之路”念头,弃儒学医,终成大业。他认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首先取决于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