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医院眼科确诊的14例(18只眼) NV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降眼压后分别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睫状体冷冻术、单纯小梁切除术及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以均数±标准差( 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按照<0.4、0.1~0.3及>0.1分为3个等级,以眼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明显降低者3例(4只眼),占22.2%。此类患者角膜基本恢复透明,立即施行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因屈光间质不清,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1例(14只眼)占77.8%。其中,行睫状体冷冻术者3例(5只眼),占27.8%;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者2例(2只眼),占11.1%;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治疗者6例(7只眼),占38.9%。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眼压为(46.12±9.87)mmHg,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3.83±0.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5)。治疗前视力<0.4者4例(5只眼),占27.78%;视力为0.1~0.3者7例(9只眼),占50.00%;视力>0.1者3例(4只眼),占22.22%。治疗后视力<0.4者5例(6只眼),占33.33%;视力为0.1~0.3者8例(10只眼),占55.56%;视力>0.1者1例(2只眼),占11.11%。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 =0.81,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了6~12个月的随访。其中,眼压控制不佳者5例(6只眼),占33.3%,行2次手术后眼压得以控制。结论 NVG虽然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但是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得以控制。具体的治疗时,应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药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睫状体冷冻术及滤过手术等。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行玻璃体切割术中激光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玻璃体切割术中光凝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56例患者58只眼,术前5日均行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使用25G玻璃体切割技术,术中使用曲安奈德,除外术前行激光光凝术,按照统计的术中有效激光点数分组,以800点以下、800~ 1500点、1500点以上分为A、B、C三组.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视力、眼压、眼内再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否消退等方面研究.结果 ①术后视力提高47眼(81.03%),其中A组14眼(73.68%),B组19眼(86.36%),C组14眼(82.35%),三组间术后视力提高无统计学差异(P=0.642);②术后(1周内)高眼压共30眼(51.72%),其中A组9眼(47.37%),B组13眼(59.10%),C组8眼(47.06%),A组、B组和C组间术后(1周内)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677);术后随访1个月以上,高眼压共8眼(13.79%),其中A组6眼(31.58%),B组1眼(4.55%),C组1眼(5.88%),三组比较,激光量不同与眼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3);③术后(1周内)眼内再出血共13眼(22.41%),其中A组5眼(23.32%),B组4眼(18.18%),C组4眼(23.53%),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57);术后3周以上,共6眼(10.34%)发生眼内再出血,其中A组5眼(26.31%),B组1眼(4.55%),C组未发现眼内再出血,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20).结论 适当的光凝量降低了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发生率,能有效控制眼压平稳.激光量不足增加了眼底再出血和眼压控制不良的风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与术后视力提高无明显联系.
-
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4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41例D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芪明组(n=47)、羟苯磺酸钙组(n=47)、联合组(n=47).3组均予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芪明组予以芪明颗粒治疗,羟苯磺酸钙组予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予以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3组视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情况(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微血管瘤数).结果 联合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较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高(P<0.05);治疗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视力较联合组差(P<0.05);治疗后联合组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小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微血管瘤数少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P<0.05).结论 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视网膜渗出、出血及微血管瘤,改善患者视力.
-
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0例(10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予以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小切除以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品等药物联合外科手术常规治疗.比较2组疗效、眼压变化、视力改善、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提升.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显著明显(P<0.05).2组血清以及房水中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VEGF下降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 康柏西普结合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眼压.
-
小梁切除术或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联合二期丝裂霉素C(MMC)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NVG患者28例(29眼),Ⅰ组13例(14眼)行PPV、PRP联合MMC小梁切除术;Ⅱ组15例(15眼)行PPV、PRP联合Ahmed阀植入术.术后随访4~6年,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房角关闭状态、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滤过泡瘢痕化、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视力改变.采用配对或成组f检验、Fisher精确检验以及Mantel-Cox生存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房角粘连性关闭程度、术后新生血管消退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期间视力稳定.术后48个月,Ⅰ组滤过泡均瘢痕化而Ⅱ组有6眼存在盘周滤过泡.2组间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均P< 0.001).在术后1 8个月时2组间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48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3,P=0.024).结论:PPV、PRP联合二期MMC小梁切除术或Ahmed阀植入术均能有效治疗NVG,而PPV、PRP联合Ahmed阀植入术的远期成功率较高.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贝伐单抗在兔眼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贝伐单抗在兔眼玻璃体、 视网膜脉络膜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灰兔18只,左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激光组),右眼设为对照组(未激光组);2周后在其双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1.25mg(O.05m1)贝伐单抗,于药物注射1h、ld、2d、4d、14d、30d后收集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中贝伐单抗浓度;采用t检验法比较不同时间点激光组和对照组中贝伐单抗的浓度差异;根据梯形面积法计算30d内贝伐单抗在兔眼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0d),评价其暴露量.结果药物注射1h后,玻璃体贝伐单抗平均浓度在激光组、对照组分别是(43.58±6.67)μg/ml、(39.15±5.21)μg/ml;视网膜脉络膜内平均浓度分别是(27.72±5.33)μg/ml、(25.06±6.69)μg/ml;1d后,激光组、对照组玻璃体平均浓度分别是(32.82±2.05)μg/ml、(37.26±3.04)μg/ml;视网膜脉络膜平均浓度分别是(27.13±1.16)μg/ml、(25.28±6.79)μg/ml;2个时间点贝伐单抗浓度在对照组和激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后对照组、激光组玻璃体贝伐单抗浓度分别为别降低为(37.02±2.02)μg/ml、(30.37±1.80)μ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24,t=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样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注射30d内,贝伐单抗在对照组、激光组兔眼玻璃体中的暴露量分别为AUC30d为919.825μg/ml·d,732.285μg/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视网膜脉络膜中的暴露量AUC30d分别是729.115μg/ml·d、724.505μg/ml·d,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58).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贝伐单抗在兔眼玻璃体内的浓度和暴露量.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共23例(26只眼),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1ml(1.0mg).注药后3-5d,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的平均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9.93mmHg,31mmHg,31.66mmHg,31.6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生浅前房1例,前房成形渗出2例,前房出血2例,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眼球萎缩.2例术后高眼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于治疗NVG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视力维持好,对于有一定视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玻璃体腔内注射 Bevacizumab 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 , NVG)是一种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破坏性强、致盲率极高的眼病,属于一种难治性青光眼。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房水流出受阻、周边虹膜前粘连及进行性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应用一般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手术难控制[1]。长期高眼压会引起不可逆的视功能丧失,并且在治疗中由于新生血管的存在,单纯手术易引起眼内出血以致手术失败。作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手术治疗 NVG,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42例(42眼)行单纯手术治疗的NVG患者(对照组)和同期予以药物联合手术方案的42例(42眼)NVG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治疗成功率及新生血管消退率、复发率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及治疗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新生血管消退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眼压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眼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NVG患者眼压,对促进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等具有积极意义.
-
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 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收治的因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ME患者82例(共8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41眼).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压(IO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CMT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IOP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IO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IOP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ME,可显著提高矫正视力,安全性好.
-
观察米格列奈联合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米格列奈联合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各53例.单独组仅给予口服米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口服米格列奈治疗的同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治疗前后,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血糖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ET-1、ICAM-1和 VEGF 等指标均下降,且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 PEDF 和 FMD 指标均升高,且联合组升高更明显(P <0.05);联合组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和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单独组(P <0.05).结论:米格列奈联合光凝术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
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 将120例单眼白内障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术前及术后眼底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术前或术后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对照组68只眼,进展25只眼,稳定43只眼,治疗组52只眼,进展10只眼,稳定42只眼(χ~2=4.39,P<0.05).两组对侧眼共120只眼,进展30只眼,稳定90只眼(χ~2=5.01,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术前或术后尽早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
-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填写NEI-VFQ-25量表,通过IBM SPSS23版本统计,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前患者佳矫正视力为0.44±0.12,激光光凝术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37±0.18,术前及术后视力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NEI-VFQ-25综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变.
-
羟苯磺酸钙对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方法:以2015-01/2017-07我院收治的PDR患者62例92眼(30例双眼,32 例单眼)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30例43眼,单眼17 例,双眼13 例)和研究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32例49眼,单眼15例,双眼17例)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术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优良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仅研究组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 05);研究组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羟苯磺酸钙应用于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效果、降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关.
-
全视网膜光凝术对重度 NPDR与早期 P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RNFL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对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与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患者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12门诊部确诊为糖尿病眼病患者56例,根据实际病情分为早期 PDR 组和重度NPDR组,两组均给予PRP。结果:重度NPDR组术前上方为114.26±18.26μm,明显高于术后的105.55±11.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5,P=0.042);术前下方为118.85±20.16μm,明显高于术后的107.37±16.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6,P=0.026);术前鼻侧、颞侧略高于术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平均厚度为90.16±14.81μm,明显低于术前(99.85±17.2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31);早期PDR组术后上方、下方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鼻侧、颞侧均略低于术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厚度为87.58±16.08μm,明显低于术前(97.17±1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7);重度NPDR组术后6 mo的上方、下方、颞侧与平均厚度与早期PDR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NPDR组术后6mo鼻侧为66.29±9.36μm,明显高于早期PDR 组(59.88±11.7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28)。结论:PRP对视网膜上下象限厚度及平均厚度影响较为显著,导致视网膜RNFL变薄,临床应注意PRP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
-
激光光凝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纳对象为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行眼底激光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观察时间为6个月,所有病例均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验组共13只眼(7例),采用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共12只眼(7例),仅给以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评估佳矫正视力和激光斑数量的改变.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眼底的眼底激光斑为1000-1200个,对照组为1100-1300个,与对照组相比佳矫正视力均提高1行及以.统计分析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在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网与单独行激光治疗相比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在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