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原酥油茶飘香
从若尔盖到红原,一路尽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风光.这时的川西草原,水草丰茂,极目远望,遍地绿色,衬着蓝天白云,分外养眼.这种大片的绿色,在川西平原是无法感受到的,那里村庄太密,人口太多.即便有绿色,也是小块小块的,哪有草原上这么大气.草原的云层说变就变,开始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就彤云密布.滚滚乌云像泼墨山水般罩在我们头顶上,刚走到瓦切乡,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尽管穿着雨衣,戴着头盔,豆大的雨点还是打得我面颊隐隐作痛,就连露在头盔外面的嘴巴都遭了殃.
-
川西平原居民消费心理及行为对田席食品安全的影响探讨
田席在川西平原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川西平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保守的同时又有浪费、平稳理性消费的同时又出现不合理的因素.但与此同时,田席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解决田席食品安全问题除行政监管以外,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要确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行为.因此充分认识川西平原居民消费市场的特性,了解川西平原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把握川西平原居民消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引导川西平原居民走向健康、文明、科学、合理地消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为重要的意义.
-
不同采收期泽泻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泽泻为泽泻科泽泻属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球茎,在四川地区,现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的彭山县谢家镇、都江堰市大观镇和石羊镇、乐山市五通桥区蔡京镇.国内外对泽泻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药理作用等方面已作了深入的研究[1],关于泽泻不同采收期的研究也有一定初报[2,3],但仅凭传统栽培经验或根据某一个成分含量的高低来确定佳采收期,不具客观性和科学性.目前关于泽泻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即质量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研究了泽泻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生产实践中确定佳的采收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构建基层食品卫生监管模式的建议
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西平原边沿,辖6县(市、区),幅员面积约5 952平方公里,人口380余万.具有优越的农、副、畜牧业等食品生产加工地理环境.据2007年报表统计,全市城乡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3万户,食品从业人员约19.17万人.其中,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单位约1.61万户,占75.59%,食品从业人员约9.63万人,占50.2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村镇农家乐、坝坝宴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用影像让社会关注尘肺病人
首届阳光华语纪录片奖的一部入围影片《声音——尘肺之殇》,近引起关注.纪录片的拍摄者历时9个月,行程6万多公里,到达8个省区,镜头对准"矿难中的矿难"——尘肺病人群.在西南大山里,在川西平原少数民族地区,尘肺病正吞噬着一个个年轻农民的生命.他们对尘肺病一无所知,他们靠诚实的劳动谋生,等待他们的却是残酷的命运——仅在江西修水县上杉乡,已有80多人死亡,500多人等待死亡,这里几乎成了一个寡妇乡.
-
广汉市1960~1998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概况
广汉市位于四川省川西平原,全市辖24个乡镇,面积538.28km2,人口572 414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专业防治人员32名.我市早发现麻风病人是1960年,此后至80年代末期,陆续将新发现病人转入什邡市皮防院进行治疗.1984年制定了全市麻风病防治规则,又通过与市民政局、德阳市卫生防疫站签订麻防协议,将任务与补助经费挂钩,实行考核,奖惩逗硬.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掌握了麻风病在我市流行分布的规律,使病人的流行早期发现和及时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复盖率达100%,规则吸药率达100%,完成率也达100%.受到患者及其亲属和群众的好评,也受到上级的好评.现将我市该项工作报告如下.
-
名山县2000-200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名山县地处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幅员面积616.88 km2,海拔550~1 400 m,地貌多为丘陵平坝相间,气候温和,年降雨量1 519.9 mm,年平均气温17℃,相对湿度82%左右,全年日照量1 053.3 h,其自然条件有利于蚊媒孳生繁殖,适宜疟疾流行.为了掌握疟疾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点,总结防治工作的经验,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名山县2000-2004年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