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初探
目的设计、合成三唑类抗真菌新化合物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分别以咪康唑和伊曲康唑为先导化合物,根据相关构效关系进行设计并合成;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96孔微量稀释法测定各新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1-三唑基-2-氟代苯基-3-取代氨基-2-丙醇类新化合物(M)和13个2-取代苯基-5-三唑甲基-5-氟代苯基-N-取代恶唑烷类新化合物(A),用MS,1HNMR确证结构.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A10,A12,A13的活性强于对照品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且对酵母菌亦显示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A10,A12,A13值得进一步研究.
-
3-(5-取代苯基-[1,3,4]恶二唑-2-亚甲硫基)-5-吡啶-3-基-[1,2,4]三唑-4-胺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目的研究多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用4-氨基-3-吡啶-3-基-[1,2,4]三唑-5-硫醇与5-取代苯基-2-氯甲基-[1,3,4]恶二唑缩合得相应的目标胺类化合物.用平皿试验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多数化合物在体外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含吡啶的恶二唑三唑多杂环化胺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
-
3-(4-氨基-5-甲基-均三唑-3-硫基)-1-苯丙-1-酮-O-(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2-甲基)肟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目的 研究氨基杂环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 用4-氨基-3-甲基-5-巯基-[1,2,4]三唑与β-氯苯丙酮缩合、肟化、醚化得3-(4-氨基-5-甲基-均三唑-3-硫基)-1-苯丙-1-酮-O-(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2-甲基)肟醚目标化合物.用二倍试管稀释方法 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10个目标化合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 该类杂环化合物有待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研究.
-
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伴随着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真菌药物也有很大发展.氟康唑是一种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三唑抗真菌药,能有效地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色素P450的激活和合成酶的功能丧失,是临床抗真菌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1].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2002年4月使用氟康唑胶囊的96例患者跟踪分析如下:
-
三唑类化合物研究与应用
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螨剂的研究与应用.
-
盐酸替卡格雷
1药物概况通用名:盐酸替卡格雷(ticagrelor hydrochlo-ride)[1]化学名:(1S,2S,3R,5S)-3-{7-[(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氨基]-5-(巯丙基)-3H一[1,2,3]三唑[4,5-d]嘧啶-3-基}-5-(2-羟基乙氧基)环戊烷-1,2-二醇盐酸盐
-
1-(1H-1,2,4-三唑-1-基)-2-叔丁基-3-[(4-取代苄基)-哌嗪-1-基]-2-丙醇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具有叔丁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以及各种4-(取代苄基)哌嗪侧链的引入对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谱确证,部分经过I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所有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Ⅲ7的抑菌活性优于氟康唑.结论 引入叔丁基和哌嗪侧链设计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侧链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和立体化学特征的改变对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
8-取代-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癫痫活性研究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8-烷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3a~3h)和8-苯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5a~5j),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方法]以4-氨基-[1,2,4]-三唑为起始原料,在160℃条件下与苯甲酰乙酸乙酯熔融环合,而后经过氯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一系列三唑并[4,3-b]哒嗪类衍生物.应用大电惊厥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IR,1 H-NMR和MS方法确证.部分所合成化合物在100 mg/kg时表现出一定的抗惊厥活性,其中化合物3c(8-正丁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的抗惊厥活性强.
-
5,6,7,8-四氢-[1,2,4]三唑并[5,1-b]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作用
[目的]合成5,6,7,8-四氢-[1,2,4]三唑并[5,1-b]喹唑啉衍生物,并观察其抗肿瘤作用.[方法]环己酮-2-羧酸甲酯与3-氨基-1,2,4-三唑缩合反应生成5,6,7,8-四氢-[1,2,4]三唑并[5,1-b]喹唑啉-9-醇,然后进行氯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后烷基化得到新型9-取代-5,6,7,8-四氢-[1,2,4]三唑并[5,1-b]喹唑啉化合物(3a~3n).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IR,MS确认.采用MTT比色法进行化合物抑制人体Bel-7402肝癌细胞、HCT-8结肠癌细胞及A549肺癌细胞体外活性测试.[结果]部分化合物对人体Bel-7402肝癌细胞、HCT-8结肠癌细胞及A549肺癌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h在5 mg/L质量浓度下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率达到82.00%.[结论]5,6,7,8-四氢-[1,2,4]三唑并[5,1-b]喹唑啉衍生物对人体肿瘤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h的抑制率高.
-
三唑新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目的:以双溴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叠氮化反应、点击反应等几步成功合成了双叠氮化物及新型1,2,3-三唑桥连的三唑化合物。方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 NMR、IR、MS等分析测试手段验证。结果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实验显示: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对所测细菌和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目标化合物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好。结论化合物5a对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稍好于5b,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
-
抗真菌药 伏立康唑
1 商品名 Vfend2 化学名(2R,3S)-2-(2,4-二氟苯基)-3-(5-氟嘧啶-4-基)-1-(1 H-1,2,4-三唑-1-基)-2-丁醇3 开发与上市厂商 (美)辉瑞公司开发,2002年8月在美国首次上市,并相继在英国和德国上市.
-
新型含哌嗪侧链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 基于唑类药物与靶酶相互作用模式,设计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酰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和MS确证其化学结构,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试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含C1甲基和哌嗪侧链的新型唑类化合物,它们均显示了中度至良好的抗真菌活性.结论 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优于对照药氟康唑,值得进一步深入构效关系研究.
-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 基于唑类药物合理优化的分子设计模型,设计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环氧化物开环法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和MS确证其化学结构,经微量液基豨释法测试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2个含三唑酮侧链的新型唑类化合物,它们均显示了优秀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结论 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优于对照药氟康唑和酮康唑,值得进一步深入构效关系研究.
-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设计合成新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方法 以1,3-二氟苯为原料,运用Click反应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 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化合物活性有影响,供电子基团比吸电子基团对活性提高更有利.
-
含硫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设计合成含有二硫代甲酸酯侧链的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通过与二硫化碳的加成及取代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和MS确证,并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对其体外抗真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活性较好,化合物6d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 IC80值<0.125μg/ml ,是伊曲康唑的64倍。结论引入丙基、硫元素和取代苄基侧链对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二硫代甲酸酯结构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三唑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
唑类抗真菌药物结构修饰的研发进展
唑类药物是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用药,按化学结构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现综述了唑类药物近年来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新药研究提供线索.
-
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基]-1H-1,2,4-三唑甲烷磺酸盐的合成
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基]-1H-1,2,4-三唑甲烷磺酸盐(1)是合成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文献[1]以间二氟苯(2)为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α-氯-2,4-二氟苯乙酮(3),3在甲苯中与三唑反应生成2,4-二氟-α-(1H-1,2,4-三唑-1-基)苯乙酮(4),4与ylid试剂碘化三甲基硫FDE9盐反应形成环氧化物,再与甲磺酸成盐得到1.此法第2步和第3步收率均很低,分别为8.7%和21.84%,成品生产成本较高.
-
西他列汀合成路线图解
西他列汀(sitagliptin,1)化学名为(2R)-4-氧代-4-[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4,3-a]吡嗪-7(8H)-基]-1-(2,4,5.三氟苯基)-丁-2-胺,是美国Merck公司研发的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2006年10月,其磷酸盐(商品名Januvia)作为首个DPP-IV抑制剂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
-
伏立康唑合成路线图解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1),化学名为(2R,3S)-2-(2,4-二氟苯基)-3-(5-氟嘧啶-4-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是由美国Pfizer公司研发的广谱抗真菌药,2002年8月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Vfend.本品可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以及由耐氟康唑的念珠菌、足放线菌属(Scedospor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和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等引起的严重真菌感染[1].
-
1H-1,2,3-三唑合成路线图解
1. 以盐酸羟胺、水合肼和2,2-二氯乙醛或乙二醛为原料的方法:2,2-二氯乙醛与盐酸羟胺通过加成反应制得2,2-二氯乙醛肟[2](80.5%),再与水合肼反应生成乙二醛单肟腙(2)(70.1%),加入三乙胺后用二氯亚砜处理得1.用盐酸羟胺和水合肼滴加40%乙二醛溶液,10~15°C一步反应得到2,收率60%[3](-8°C~0°C,收率72%).肟酰腙[4]和醋酐、醋酸钠在甲苯中制得N-酰基-1,2,3-三唑,蒸馏制得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