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解析重组糖蛋白激素的生物效价与质量控制
本文围绕重组糖蛋白激素的生物效价定义与来源,从糖基化修饰与生物活性之间重要关系为切入点,阐释建立糖基化分析方法和判断指标(如Z值)对于该类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糖基化的一致性、糖谱(Z值)、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与生物效价的密切关系进行回顾解析,为今后此类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
测定唾液酸含量的改良间苯二酚-盐酸法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建立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及结合物中唾液酸含量的改良间苯二酚-盐酸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测定多糖中唾液酸含量的间苯二酚-盐酸法为基础进行改良,去除有机相萃取步骤,优化方法中的检测波长(300~900 nm)及煮沸时间(10、15、20、25、30、35和40 rin);并对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中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验证.比较改良法与《中国药典》法对样品唾液酸含量及其层析分部产物;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同时检测乳糖对改良法测定唾液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方法中佳检测波长为569 nm,佳煮沸时间为30 rin.唾液酸对照品浓度在5~40 μg/ml范围内与569 nm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99;3位实验人员在3个不同时间对样品中唾液酸含量测定9次结果的CV均<3%;外加5、10、20 μg/ml浓度的N-乙酰神经氨酸的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改良法与《中国药典》法检测的样品唾液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的层析分部图谱一致.乳糖溶液浓度超过100 μg/ml时对唾液酸测定结果的干扰较大.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改良唾液酸测定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和结合物唾液酸含量的测定.
-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唾液酸(Sialic acid,SA)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内,大多数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糖蛋白、糖脂分子的糖链以及一些寡糖中,带有SA的糖蛋白和糖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内,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唾液酸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含量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发展相关,并用于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肺癌,白血病等报道[2].本文测定101例恶性肿瘤患者、59例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唾液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并对20例肿瘤患者(胃癌、肝癌)手术前后的SA值进行监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评价.
-
癌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唾液酸 ( Sialic acid.SA) 是碳糖神经氨酸的一族复合物的总称 , 是广泛分布的糖蛋白中的一种糖类物质 ; 在人体组织中以各种衍生物的形态存在 , 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 其含量与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 . 近年来 , 血清唾液酸的检测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普查上 . 我们通过对癌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的动态追踪检测 , 探索其在癌症不同病程阶段中的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9年 8月~ 2000年 9月我院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癌症病人 80例中男 56例 , 女 24例 . 年龄 23~ 82岁 , 平均 59.6岁 . 其中肺癌 32例、肝癌 11例、乳腺癌 8例、胃癌 6例、大肠癌 6例、头颈部癌 14例、其它癌 3例 . 分别于入院次晨和就诊时测定血清唾液酸含量 . 并于每月定期跟踪测定 . 平均随访时间为 4个月 . 1.2 方法血清唾液酸测定采用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血清唾液酸试剂盒 ( 酵素法 ) . 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 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 判定标准参照药盒标准 , 45.6~ 75.4mg/dl. 唾液酸 >75.4mg/dl为阳性 .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清总唾液酸测定分析
人体肺、胃、结肠、卵巢、前列腺及肝脏器官发生癌变时,细胞表面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唾液酸含量异常增加.近几年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普查和防治工作得到了重视,我们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清总唾液酸(TSA)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中部分手术前后的血清总唾液酸(TSA)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清总唾液酸测定及其手术前后动态变化观察
人体肺、胃、结肠、卵巢、前列腺及肝脏等器官发生癌变时,细胞表面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唾液酸含量异常增加.近年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普查和防治工作得到重视,我们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清总唾液酸(TSA)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中部分手术前后的血清总唾液酸(TSA)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应用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哺乳动物胚胎期由肝脏实质细胞和卵黄囊细胞合成,来源于内胚层的胃肠道粘膜细胞也可少量合成.在正常情况下,AFP主要存在于胎儿循环中,随着胎儿发育成熟,AFP合成逐渐减少.出生时脐血中AFP浓度可达10~100mg/L,出生后一年降至正常成人水平.但若新生儿AFP明显升高提示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或有能分泌AFP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有学者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淀粉凝胶电泳时常出现不同的迁移率,而新生儿,胎儿的AFP电泳迁移率相同.当时认为是AFP所含的唾液酸含量不同所致,并提出AFP异质体的概念.
-
血清唾液酸快速测定法用于肺癌与肺良性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唾液酸(Sialic acid)又称N-乙酰神经氨酸(NANA),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中原发性肝癌、胃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较明显[1].同时,其它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等肺良性疾病也显示出唾液酸含量的升高.因此,唾液酸是一种非特异性物质,但从统计学观点看,唾液酸的含量:正常人<病人,轻病人<重病人,一般患者<癌症患者,其它癌症<肺癌[2].可见,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对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唾液酸的测定方法很多[3、4],如间苯二酚法,Ehrlich法,色氨酸一过氧化氢法,氢氯酸和硫乙酸法等.这些方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
-
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花生凝集素和ConA受体细胞化学技术
本实验应用PNAg和Con Ag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进行凝集素细胞化学反应.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4只,体重250~300g.动物经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固定液为4%多聚甲醛+0.1M PB(pH7.3).动物静置于4℃,3hr后取出大脑,用上述固定液后固定3hr.取具有海马的脑组织,用梯度酒精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PNAg和Con Ag的制备:1)枸橼酸还原法配制 7nm胶体金;2)胶体金分别与PNA和Con A稀释液按一定比例结合;3)超速离心, 4℃,36000/rpm 45分钟;4)收集PNAg和Con Ag结合物,保存备用. PNAg和Con Ag细胞化学反应:切片脱蜡至水后,分别用PNAg液或Con Ag 液混合孵育,37℃,2hr.对照组用D-半乳糖和α-甲基甘露糖作抑制对照试验.细胞化学反应后,切片进行银加强处理.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海马CA区神经细胞PNAg和Con Ag细胞化学明显呈阳性显示,用D-半乳糖和α-甲基甘露糖作抑制对照试验的对照组结果呈阴性显示.存在于细胞膜上复合多糖末端的糖基常是唾液酸,当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出现下降时,其下方的半乳糖胺或甘露糖糖基相对暴露增加.从而可引起细胞在诸如信号转导、分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和行为方面产生重要的变化.由于凝集素Con A和PNA是半乳糖基和甘露醇糖基的重要配体,因此,本实验Con Ag和PNAg细胞化学在神经细胞的成功显示不仅在细胞生物学方面,而且在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山珍海味” 实质只是“高蛋白”
燕窝:主要成分是糖蛋白燕窝多产于东南亚地区,是雨燕科金丝燕属的几种燕类用分泌的唾液与其绒羽混合物在悬崖峭壁上构建的窝巢.自古以来,燕窝在我国被誉为“山珍海味”之一,且被认为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代表着“高端滋补、健康享受”的燕窝越来越受追捧.研究者测定了燕窝的营养成分.结果发现,每100克干燕窝和炖煮燕窝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9.80克和59.53克,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9.68克和49.49克,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以上,矿物质种类丰富.糖蛋白是燕窝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糖蛋白中具价值的是唾液酸,即N-乙酰基神经氨酸,又名燕窝酸.干燕窝和炖煮燕窝中,唾液酸含量均接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