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与头痛
有关颈椎功能紊乱可能引起头痛的观点早可追溯至1860年Hilton的讲义;Hunter和Mayfield于1949年首先提出头痛与上颈段神经根之间可能存在病因学联系;1983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概念;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在对头痛进行分类时明确列出"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类别;Sjaastad不断深入研究相继于1990年及1998年提出更加具体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
-
白内障手术现状与进展
一、白内障手术简史白内障手术是古老的一种外科手术,有记录的文字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600年,印度有名的外科医师Susruta利用一种小刀将混浊白内障向后推入玻璃体腔使患者重获光明,称为针拨术(couching),该手术至今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方还可以见到.1753年法国的外科医师Jacques Daviel独创下方角膜透明切口摘除白内障.1865年德国Albrecht von Graefe通过更小的巩膜切口完成了晶体摘除.1948年英国Harold Ridley首次为患者植入眼内人工晶体.随显微镜出现和发展以及晶体材料不断更新,标准的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世界各地很快普及,挽救了数亿计白内障盲.1967年由Charles Kelman发明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白内障手术从一般的复明手术发展为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的屈光手术.
-
对急性肾衰竭定义及诊断标准变迁的思考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传统定义是指肾功能突然丧失,引起尿素和其他含氮废物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失调的一组综合征.这一术语已沿用50多年,泛指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包括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人类对肾脏损害的认识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直到17世纪初期才有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当时直观的印象是尿量减少.
-
HBV感染标志物检测:过去、现在及展望
一、历史回顾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流行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1883年德国不来梅1 289名造船工人,接种了由人淋巴结制备的牛痘疫苗,数周至数月后有15%出现了黄疸,这可能是第一次记录到乙型肝炎的流行.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流行病学的明显差别,将病毒性肝炎分为两型: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1947年,MaeCallum和Bauer针对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提出术语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
葛兰素史克是在抗感染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强强联合组成,于2000年12月成立.两家公司的历史均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各自在1个多世纪的不断创新和数次合并中,在医药领域都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两个制药巨人的成功合并,为21世纪的葛兰素史克成为行业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以美国为业务营运中心.公司在世界37个国家拥有85个生产基地,拥有1 400多个产品,28 000多种剂型,产品远销16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117个国家拥有10万余名即掌握专业技能又有奉献精神的出色员工.
-
肠内营养的技术与应用
编者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口服或管饲来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方法.尽管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时代,但是,其真正发展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要素膳的发明开始的.
-
从中外糖尿病教育差异引发的思考
国外糖尿病教育的发展历经数十载,甚至可追溯到百年前(1914年)的饥饿疗法,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并“以糖尿病患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然而,健康教育的模式因各国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政策法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国外糖尿病教育拥有满足患者需要的规范化课程、训练有素的糖尿病教育者以及完善的评估系统.
-
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与鉴定
分支杆菌L型(mycobacterial L-forms)又称分支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mycobacterial cell wall-deficient forms,CWDF).其报道可追溯到1910年,但直到1960年,Mattman等[1]才对分支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已发现结核和非结核分支杆菌均可以L型形式存在.因此,L型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变异.这种变异可以在分支杆菌生活周期中自发产生,故有人称其为分支杆菌细胞壁缺损阶段(mycobacterial cell wall-deficient stages)[1],也可以在多种诱导因素(如化疗药物、溶菌酶、巨噬细胞、噬菌体等)作用下产生.已发现,分支杆菌L型仍有一定致病性,与多种疾病有关[2],易引起疾病过程慢性化,预后差,不形成典型结核结节.分支杆菌L型在常规罗氏培养基上不易生长,涂片中细菌形态不易识别.因此建立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
气管及支气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1].只是近2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才真正得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磺脲类药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是临床上早投入使用的口服降血糖药,其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经过60年的深入研究,SU已发展至第三代,其降糖机制被进一步挖掘,安全性逐步提升,而不良反应不断降低。因而,SU目前仍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就SU的发展历史、中国证据、作用特点以及指南地位做一述评。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灌注相关问题
经皮肾镜手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Rupol和Brown利用内窥镜从手术肾造瘘口取出开放手术后残留的结石;1976年,Fernstrom和Johannson从经皮肾穿刺建立的经皮肾通道取石成功;1981年,Wickbam和Kollett将该技术命名为"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经皮通道为F24.
-
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与前景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外科医生一直是走在前列的.据文献记载,分流术的概念诞生于1877年,断流术甚至可追溯到1857年[1],在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出现和成熟之前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3];虽然肝移植术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4].但是由于供体短缺、手术风险高、经济负担重等原因,终接受肝移植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仍有大量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需要接受分流或断流等传统手术.如何判断哪些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以及选择什么时机、术式,十分重要.
-
从解剖和力学原理浅谈腹股沟疝修补术理念的演变
疝是一种为古老、常见的外科疾病.西方医学中,对疝疾病的描述和治疗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时代,我国对疝有文字记载的是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肠积>,距今也约2200年.在如此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中,疝外科术式经历了至少200多次的演变(有文字报道的),这在整个外科治疗史上也是罕见的.如何解读疝修补术如此繁多的术式和如此频繁的术式更迭?
-
T-DOC系统在实行清洗质量可追溯下的应用
中心供应室承担着全院重复使用器械的集中管理,负责门诊、病房、外科手术和一些专科手术器械和用品的消毒工作,还承担着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计划申领、出库、入库管理,以及物品发放、下送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保证供应临床科室合格的无菌物品.在以往对应留存清洗消毒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我院均使用手工记录.2008年我院率先引入器械追溯与资产管理(T-DOC)系统,应用于清洗消毒质量的可追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对清洗消毒管理全程质量监控,效果满意.
-
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辅助生殖技术有重要意义,可使不孕症患者在1个生理周期中同时获得多个卵母细胞。不过这些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常参差不齐,甚至成批次的发育停滞,从而导致整个治疗周期的失败。因而对卵母细胞发育停滞的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卵母细胞利用率。卵母细胞的成熟涉及的因素复杂,卵母细胞的来源可追溯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胚胎发育期间,原始生殖细胞进入生殖嵴生长,并停留于第一次减数分裂(MⅠ)前期(前期Ⅰ)的双线期直至青春期。在青春期之后,部分初级卵母细胞恢复MⅠ并进一步成熟,之后卵母细胞将停留于第二次减数分裂(MⅡ)中期(中期Ⅱ),等待排卵、受精。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是早产儿特征性的脑损伤形式之一.世界上WMI的发现可追溯到100多年前,1867年Virchow首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作了描述[1].由于此类损伤直接影响小儿远期预后,会造成多方面神经发育障碍,因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与研究中,对早产儿WMI的诊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
美国人为便宜食物付出代价
人们为满足对猪肉的消费,采取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养殖农场,但在满足消费的同时,人们对现在饲养牲畜方式所带来的副作用绝不应小视.食品业引发的恐怖事件困扰着人类由来已久,早甚至可追溯至1906年.大量使用化肥的美国农业,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生产出不计其数的肉类和谷物,但它对环境、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却是代价高昂的污染.
-
谈古论今--话说中国脑血管外科
人类有关脑血管病的记载早见于我国殷商(公元前1600~1100年)的甲骨文.有关中国神经外科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汉朝末年三国时期,神医华佗用"麻沸汤"使患者入睡后,实施脑部手术.
-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早可追溯到1652年Tulpius对痉挛性斜颈的描述.1911年Oppenheimsh首次提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 musculorum deformans)一词以强调肌张力变化的特征.
-
"中医性学"一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学科
中医性学(Sex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既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性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起源上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医学的形成阶段,但其内容则散见于历代中医专著中,如"房室养生"、"男科 "、"女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