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狼吞虎咽险丧命
一个炎炎夏日的下午,相当多的病人来到医院看急诊,小王医生和几位护士在急救抢救区忙碌着.只见一辆救护车嘎地停在急诊抢救区前方的月台,一个弯着腰、捂着肚子的小战士,在几个穿军装同伴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被架出救护车.守在急诊入口的分诊护士小宋,见此情形迅速冲上前去,摸了摸小战士的脉搏,觉得病情尚稳定,于是就把表情极其痛苦的小战士,引到急诊诊室,让病人侧卧在诊床上,然后开始测量血压."血压还好."小宋咕哝道,又开始问小伙子的姓名和住址等情况后,"我姓吕,……肚子痛." 小宋护士问明情况后,引导病人小吕的同伴到分诊台挂好号,然后招呼小王医生过来看病人.
-
赌气的“敌敌畏”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彭主任刚把急诊留观病人看了一遍,就听到分诊护士小李呼唤: “快来抢救室,有重病人!”彭主任迅速来到抢救室,只见刚从救护车上抬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孕妇,面如白纸,两条大腿间满是鲜血,床单已染成红色.
-
浅析门诊分诊护士的沟通技巧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开放系统,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系处,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门诊护士应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中更好地服务于病人,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交往技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标准的服务模式服务于病人.既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还能使医院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门诊真正起到医院文明窗口的作用.因此,门诊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将一言一行落实到工作中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工作质量.
-
研究分诊护士对急诊胸痛患者分诊时实施心电图筛查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诊护士对急诊胸痛患者分诊时实施心电图筛查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并治疗的胸痛患者共106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分诊时不实施心电图筛查,筛查组分诊时实施心电图筛查.对比2组不同干预下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筛查组患者就诊至接受处置时间为(0.18±0.01)h,明显对于常规组(P<0.05);筛查组分诊至普通诊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概率为3.77%,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筛查组患者满意度为98.1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分诊护士对急诊胸痛患者分诊时实施心电图筛查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口腔科分诊护士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儿童口腔科分诊护士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儿科口腔科进行了门诊分诊管理,将实施门诊分诊管理期间的儿科口腔科作为研究目标,并随机选取实施门诊分诊管理前和实施门诊管理后的口腔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实施门诊分诊管理前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门诊分诊管理前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挂号时间、就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和挂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口腔门诊配备分诊护士后,其不仅可以节省挂号时间、就诊时间,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此种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
门诊分诊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
门诊部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技术服务初的重要途径,也是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患者的首诊部门[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
急诊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
当危重病人推进急诊室时,此刻病人生的欲望,家属们忐忑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们把一丝生的希望倾注在医务人员身上,分诊护士便是第一位进入心理沟通的角色.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及时地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
-
我国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分诊依据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国内急诊分诊执行情况及分诊依据的现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国内113所医院的27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急诊分诊执行情况及分诊依据现状的调查.结果 目前急诊分诊护士要求不统一,急诊分诊标准存在不足,急诊分诊护士现有培训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我国在急诊分诊护士培养和急诊分诊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善,建立统一规范的分诊标准和专职分诊护士将成为急诊分诊发展的趋势.
-
提高门诊分诊工作质量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提高门诊分诊工作质量,方便病人就诊.方法 设置医疗事务处,应用分诊排队叫号系统,改进分诊护士的工作模式,加强分诊护士综合能力的培训.结果 改善了就诊秩序,门诊病人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24%提高到98.75%;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合格率由92.08%提高到96.67%.结论 应用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和更新分诊护士的工作模式.可以提高门诊病人的满意度.
-
急性心肌梗死预检分诊判断及护理
分诊护士作为患者在急诊科的第一接触者,必须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初始症状及临床表现全面了解,应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使患者得到正确的分诊,并在医生到来之前,及时妥善的处置,以及医生到达后的准确无误的配合,从而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活率.
-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
分诊标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的框架,用于指导分诊护士的分诊工作,保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1-3]。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先后构建并应用了先进的预检分级分诊标准[4-7],但由于国内外的医疗保险制度、急诊模式和就医文化方式的区别,很难直接照搬或套用。国内几十年来主要沿用“经验分诊”,尚未形成统一的预检分级分诊标准[8]。2012年9月国家卫计委发布首部急诊科行业规范《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下简称流程)[9],规定了4级分诊相关框架,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缺乏明确的区分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分诊指标,临床可操作性低[10]。
-
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对比及借鉴
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急诊分诊护士资质准入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急诊分诊护士提出统一的要求,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取得资质证书后方能上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急诊分诊护士岗位资质要求、对于分诊护士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职责范围的差异.
-
精神科分诊护士的角色功能
对精神科分诊护士工作内容的系统总结,阐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与非精神科是不同的,由于病人的特殊性,对分诊护士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还要有组织管理、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等各种角色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分诊护士的服务水平,实现医护互补互动,满足病人及家属就医需求,使精神疾病的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谈分诊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技巧
掌握好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技巧是帮助儿科分诊护士提高工作质量的必需前提.在护理实践中,常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为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要求护士要关心患儿及其家属的需要,理解各位家长的心情;仪表端庄,面部表情及眼神自然,流露出友好、真诚和关心,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认真倾听对方讲话,并经常抚摸患儿,取得患儿的好感和信任;交谈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和安慰用语,同时注意言词谨慎,避免造成误会.
-
"三甲"医院分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疲溃感调查
目的:调查门诊分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疲溃感水平,为提高门诊分诊上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量表,对109名分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9名分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成就感明显低于常模(P<0.01).50%左右的分诊护士处于中高度疲溃感水平,且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1);与工作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门诊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较高,且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应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和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降低分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保证分诊护理质量.
-
设立“天使前哨战”推行急诊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探讨推行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在急诊分诊区设立“天使前哨战”,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让分诊护士走出分诊台,零距离检诊、评估患者。结果:设立“天使前哨战”前后,接诊护士的服务态度、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患者综合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天使前哨战”增强了急诊科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实现了零距离分诊,快速分流、分诊等候患者,使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
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急诊分诊护士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22名急诊分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的护士均认为培训有必要.分诊护士对“急救技能”和“异常心电图识别”知识的需求强烈,其次为“分诊技巧”“临床暴力防御知识”,对“护士礼仪知识”和“医院规章制度”相关知识的需求弱.护士需要的培训方式依次是“案例分析”“理论授课”和“情景模拟”.结论:医院应对分诊护士按需进行分层培训,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质量.
-
急诊分诊护士优质服务量化评价管理初探
国内护患沟通很多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分诊是急诊的重要功能环节,急诊分诊护士是医、护、患关系的合作与协调者[1],分诊工作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环节[2],分诊护上的沟通协调角色目前愈加突出.如何对沟通提出要求和效果评价,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套沟通量化管理体系,以提高分诊护士的沟通水平,和谐医护、医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
分诊标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的框架,用于指导分诊护士的分诊工作,保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1-3]。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先后构建并应用了先进的预检分级分诊标准[4-7]。2012年9月卫计委发布首部急诊科行业规范《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下简称流程)[8],规定了4级分诊相关框架,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缺乏明确的区分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分诊指标,可操作性低[9]。
-
浅谈急诊分诊护士分诊的技能
目的 提高急诊护士分诊的准确性.方法 确立标准,合理分诊,提高急诊护士对分诊工作的认识,加强急诊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分诊方法:热情接待患者,耐心仔细询问病史.结果 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急诊分诊护士正确率的重要保证.结论 提高急诊护士对急诊疾病分诊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