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NEOGEN:用更快速、更易用的检测产品挑战更快的检测要求——访安德珍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ichard Holmes
在以往很多采访中,当问及"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及解决食品安全的思路"时,被访者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观点有着共同之处,即宏观的食品安全法规和具体的执行缺一不可.安德珍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ichard Holmes的观点与建议同样隐含此观点:任何食品安全事件绝大多数都与法规、标准的缺乏以及检查或惩罚力度不够有关.
-
快速测定白酒中甜味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对白酒中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和三氯蔗糖)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Agilent ZORBAXSB-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多重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测定甜味剂;结果:4种甜味剂在10μg/L~5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0.5~2.4μg/L,加标回收率在89.4%~104.6%之间,RSD小于4%;结论:该法具有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能完全满足白酒中痕量甜味剂的快速检测要求.
-
使用AFS和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奶粉中汞含量的方法比较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对奶粉进行前处理,之后通过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奶粉中汞的含量.同时采用DMA-80直接测汞仪对奶粉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加标回收率、RSD%及标准物质的测量结果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满足各种奶粉的检测要求.
-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
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在检测队伍建设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仅仅强调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而忽略了原有检测人员的培训。而原有的检测人员在知识体系方面显然有待提高,这就导致一些检测人员与现有实验室检测要求不相符。 -
现代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食品添加剂类别众多,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物性差异较大,并且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使用要求有所差别。因此,需要发展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满足不同检测要求。
-
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食品的安全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到国内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事件让人对食品安全产生不少担忧。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刻不容缓,重要的是不断加强食品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检测要求,要将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应用到食品检测领域才能让食品的质量更安全,使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已有一定成果,本文围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介绍。
-
新型检测试纸在职业健康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环境中的常接触的某些化学因素会引起职业病,按其物质形态分为固体(粉尘)、液体、液体(含废液)等。目前,对这些化学危害物质的检测多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现场检测要求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需采用的专门的气体检测管及气体测定仪。虽然气体测定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多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等多项优点,但是也存在不可忽略的缺点,如前期的样品收集与预处理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等。目前常见的坏境和农产品中有害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发(AAS)、原子荧光光度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化学方法。新型方法:酶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
-
增强型检测
Loma公司对其IQ3+金属检测器进行了一系列升级,以保证其能够符合新的检测要求.与此同时,公司将机器授权给运营商们,使其能更好地生存下去.Loma公司研发部经理大卫·菲利普斯称:"这一系列渐进式的增强能使机器本身提供更强大的功能,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提升安全性、效率和整体性能."
-
茶叶中六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的样品净化常用弗罗里硅土固相小柱(SPE),但该柱难以除去样品中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大量的色素容易污染进样口和色谱柱.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净化[1-3],对除去样品中脂肪、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具有明显优势.我们利用GPC和SPE相结合的净化方法对茶叶中6种农药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效果.目前的全自动凝胶色谱仪常用比较大的GPC柱(如25 mm×500 mm),需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且仪器价格昂贵.我们采用自己填充的小型GPC柱(10 mm×270 mm),消耗的有机溶剂少,可反复使用,投资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易行,净化效果显著,同时采用超声波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
白塞病人白细胞抗原B51基因分型芯片的研制
白塞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家族遗传倾向[1-3].尽管许多研究提供了人白细胞抗原(HLA)-B51与BD的相关性证据,但对正常人群和BD患者HLA-B51等位基因亚型分布了解甚少[3-5].而目前测定HLA-B51基因亚型的方法不但难以满足临床检测要求,也无法大规模开展有关BD易感基因检测.为此,我们研制BD HLA-B51基因分型芯片.
-
新美国药典通则中残留溶剂检测
新美国药典(USP)通则(467)制定的残留溶剂检测要求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FDA要求所有申报的药品原料、辅料及制剂都应按照该通则进行残留溶剂的检测和限量控制.
-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要求,一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年生产的中药饮片,仅对原料检测就需12年——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难负"检测之重"
核心提示:2005版<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检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据此重新修订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在各省市的炮制规范(标准)中均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检测规定,对原药材及生产的饮片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检测.然而,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目前的生产条件和现状,仍然存在检测方法简单、人员整体素质低、检验设备简陋等问题.因此,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按<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的检测规定,中药饮片企业很难完成饮片的检测要求.
-
实施中药饮片品种分配制,饮片集中检测,实行大流配送——业内专家为中药饮片行业支招
核心提示:目前,部分省市已重新修订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检测要求进行检测,但以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条件,很难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完成中药饮片的检测.为此,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州分局局长刘术旺、北京人卫中药饮片厂厂长刘振启为饮片行业支招,实施中药饮片品种分配制、建立中药饮片集中检测中心、统一配送销售中心,以改变中药饮片行业状况.他们希望该建议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
热原质的检测方法(一)
1 检测要求以及重要性热原质的污染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和血管效应.对那些非肠道途径(如:注射、输注)服用的药物进行热原检测,是确保药品质量和人民安全用药必不可少的质控手段[1,2].在欧洲各国的药典中,都明确规定了热原质检测的两个实验系统,即体内的家兔热原质试验和体外的"细菌内毒素试验”或称"LAL试验”["LAL”是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鲎阿米巴样细胞裂解物)的缩写,它是大眼水蚤属horse\|shoe蟹状鲎血细胞(阿米巴样细胞)的提取物].在我国药品生物制品管理大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对需要做热原质检测的产品种类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痕量铜
通常测定血清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其灵敏度满足不了极低浓度血清铜的检测要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的痕量铜灵敏度较高.
-
酒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
锰是评价酒卫生质量指标之一。目前有条件的单位大都采用原于吸收光谱法测定,而大多数基层防疫站都不具备这样先进的仪器,仍然采用国标法测定酒中的锰。在测定酒中锰含量时,常遇到如下问题:(1)显色不稳定;(2)空白及零管出现颜色,无法比色;(3)工作曲线重现性差和回收率低等。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对标准方法从两方面作了改进:(1)用磷酸替代硫酸;(2)沸水浴代替电炉煮沸[1]。经改进后,重现性好,显色稳定,回收率高,达到检测要求。现报告如下。
-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建立及测定血清中的胃泌素
自1977年Halman第一次把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结合起来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成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比传统的RIA和ELISA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如与RIA相比,没有放射性传染,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操作方便等,与ELISA相比,具有灵敏度高,能较好定量及达到检测要求,然而由于不断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的化学发光体系(Luminol-H2O2-HRP)在应用于免疫分析中由于大分子空间位阻作用,灵敏度还是不够理想[1].在加入某些特定酚类物质时,可提高化学发光免疫灵敏度.本文采用对羟基联苯[2]增强的Luminol-H2O2-HRP体系作为免疫分析的终检测手段,建立一种新的增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胆红素对尿八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许多疾病可导致胆红素和尿胆原结果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但胆红素、尿胆原易分解且对尿胆原检测有一定的干扰.我们比较了手工方法与尿液分析仪对各种肝胆等疾病尿胆素(BIL)和尿胆原(URO)检测结果,探讨尿液中胆红素对尿胆原测定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仪器试带条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优利特200及其优利特8A尿试纸条.(2) 手工测定法试剂胆红素采用改良哈氏浓缩试剂,尿胆原采用欧氐试剂.(3) 标本采集采用本院病人标本,其中原发性肝癌110例,阻塞性黄疸48例,肝占位28例,胆管癌25例,胆结石19例,胆囊炎19例,其他33例.(4) 手工法①尿胆红素检测:取尿液约5ml,置于15×100mm试管中,约加其体积一半的100g/L,氯化钡溶液并混匀,以RCF1600g离心3~5min,轻轻将上清液弃去,于管内沉淀上加氧化剂2-3滴,放置片刻,观察结果.②尿胆原检测:如尿内含胆红素,应先取尿液5份,加100g/L氯化钦1份,混匀离心沉淀除去胆红素,取上清液1ml,放入10×75mm试管内,加入欧氏试剂0.1ml混匀,静置10min,在白色背影下观察结果.(5) 仪器法按照尿八联分析仪检测要求检测.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检测中的应用
军团菌是军团病--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各种水源中,通过空气吸入传播,因此在疾病预防领域中,对环境中军团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但传统的军团菌检测方法敏感性较低且耗时冗长,不能满足于军团菌的检测要求[1].为此我们尝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上海市各大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进行了军团菌的检测.
-
诊断和监测肝损伤的检验项目检测要求(I)——介绍美国临床生化学院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的建议
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过去十年中,由于甲、乙型肝炎病毒(HAV、HBV)疫苗的注射和对血制品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非病毒性急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仍未见明显减少;而慢性肝损伤的检出率却呈上升趋势,预计位居美国死亡原因第九位的肝硬化和位居全世界癌症死因第五位的肝癌在今后的十年内都将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随着医学对肝损伤认识的深入,在检验医学领域中出现了大量针对病毒、代谢或免疫病因学的各种肝损伤诊断检测指标。如何科学有效地将这些检验项目运用于诊断和治疗肝损伤,已成为检验医师和临床医生的当务之急。 从循证检验医学角度出发,美国临床生化学院(NACB)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共同起草了对诊断和监测肝损伤的检验项目检测要求和临床应用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初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几经修改,近由AASLD批准并公开发表。 由于建议是来源于相关的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使其标准化,起草建议的AASLD委员会对所有建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采用美国传染病协会的质量标准分类符号附于各条建议之后:罗马字母I表示证据源于多元化科学设计随机控制及权威统计的临床实验,II表示证据源于不严格科学设计和随机控制的临床实验,III表示证据源于临床经验或专家报告,IV表示证据未经评价;英文字母A表示提高存活率,B表示提高诊断,C表示提高生活质量,D表示改良相关病理参数,E表示减少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