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锥形束 CT 融合三维面像评估正颌术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目的:探讨锥形束 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融合三维面像用于研究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可行性,并应用此方法初步测量各软硬组织标志点手术前后的位置变化。方法:选取1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于术前(T0)和术后3个月(T1)拍摄大视野 CBCT 和三维面像。利用 MIMICS 和 Geomagic Studio 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将 CBCT 进行阈值分割并与三维面像融合,生成新的三维立体模型,探讨该方法可行性。使用3D 色谱分析(3D color map)和测量平均距离对 CBCT 与三维面像配准过程的误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 CBCT 骨组织配准,将新生成的手术前后三维模型置于同一空间坐标系,测量各标志点[鼻尖点(prona-sale,Prn )、鼻下点(subnasale,Sn)、上唇突点(labrale superior,Ls)、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ANS)、上齿槽座点(subspinale,A)、上中切牙点(upper incisor edge,UIE)]手术前后位置变化。结果:CBCT 融合三维面像用于研究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具有可行性,配准误差在0.3 mm 以内,通过3D 色谱分析直观看到,面部区域配准良好。正颌术后唇部各标志点(Ls、ANS、A、UIE)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鼻部标志点(Prn、Sn)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结论:CBCT 融合三维面像作为一种新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研究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正颌术后唇部软硬组织标志点位置明显变化,而鼻部标志点位置受正颌手术影响较小。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立体摄影测量术 正颌外科 软硬组织变化 -
正颌外科治疗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治疗骨性芋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骨性芋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X线头颅定位片头影测量方法分析所有接受正颌外科治疗患者的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SNA角、1-NA距、1-NB距、1-NB角、1-1角、OP-SN角、GoGn-SN角、IMPA、FMA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SNB角、SND角、ANB角、1-NA角、Pg-NB角、SE角、SL角、FMIA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NB角、SE角、SL角恢复至正常值(P跃0.05)。患者的S-N’-Sn和Z角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S-N’-Si角、Ls-Sn-Pn角、N’-Sn-Pg’角、N’-Sn距、Ls-E距、S-N’-Pg’角显著减小且Sn-N’-Si角、N’-Me’距、Sn-Me’距、Li-E距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芋类错中ANB角在-4o~-6o的患者采取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疗效显著,患者颜面部形态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ASS矫治器对AngleⅡ类2分类错(牙合)矫治前后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的一些软硬组织侧貌指标变化来评价临床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2014年就诊于唐山市协和医院的10例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的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12~21岁,平均15.8岁.均为非拔牙矫治,运用PASS矫治器完成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发生的数值指标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为:∠SNA,∠ANB,∠U1-L1明显减小,∠SNB,U1-NA (mm),∠U1-NA,L1-NB(mm),∠L1-NB,∠U1-SN,∠L1-MP,下颌平面角MP-FH,L6-Ptm(mm),明显增大.②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指标比较分析,鼻唇角Cmsnls变小,∠S-N'-B,下唇H线距L1-H,下唇长Stmi-Mes的距离均增大.③矫治前后颏唇沟角LiBPg'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SS矫正器矫治后硬组织侧貌及软组织侧貌有所改善,而Angle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矫治以牙性改变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软组织侧貌改变.
-
正颌外科手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临床同期行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水平方向上软硬组织的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 4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设定颅颌面部16个软硬组织标志点,建立坐标系,对相应标志点水平方向的线距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颌的软硬组织之间相关性高(r>0.9),上颌除了鼻尖点(Prn)与前鼻棘点(ANS)相关性差外,其他相应标志点之间呈中度相关.具体比率为:Sn∶A=0.546(r=0.622);UL∶UI=0.63 (r=0.79);LL∶LI=1.05(r=0.94);B'∶B=0.9(r=0.93);Pos∶Po=0.87(r=0.95).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软硬组织标志点水平方向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术前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正颌手术 软硬组织变化 -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矫治软硬组织变化初探
目的 研究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选择安氏2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6.8岁.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SNB角、ANB角、U1-NA角、L1-NB角、U1-L1角、U1-NA距、L1-NB距、L6-MP距、L1C-MP距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上下唇-审美平面距矫治后得到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SNA角,MP/SN角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矫正安氏2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不仅能快速的打开咬合,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而且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患者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转矩的表达可能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