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脑瘤
今天为大家介绍颅内肿瘤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希望大家对脑瘤增加了解,当发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做到不漏、不错、不慌、不怯,从容面对,合理就医.脑瘤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两大类.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简称高颅压三主征.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视力减退、眼前发黑、视物重影、头晕、突然摔倒、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脉搏徐缓及血压增高等征象.脑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当脑肿瘤内部出血时,可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
小脑大面积梗死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小脑大面积梗死可造成第四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以往报道小脑大面积梗死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1].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小脑梗死患者34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小脑大面积梗死20例,病死率仅为15%,总结如下.
-
小脑大面积梗死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小脑大面积梗死可造成第四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以往报道小脑大面积梗死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1].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小脑梗死患者34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小脑大面积梗死20例,病死率仅为15%,总结如下.
-
脑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及脑保护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变.脑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约占动脉瘤病变的48%.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可导致一系列继发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的紊乱,加剧了病情的复杂性.发展快的或出血多的血肿,不仅压迫相临的脑组织,往往还要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发生,使病情迅速恶化,危机病人的生命.
-
浅谈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TCD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经颅多普勒超声利用低频脉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的血流信号,了解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出了科学的依据,由于它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敏感性高等特点,在神经内外科的临床中广泛应用[1]。目前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评估、颅内脑动脉血管狭窄筛查、颅外颈部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的判断、急性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评估、术中监测、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脑血流微栓子监测、急性脑梗塞溶栓效果评估、颅内外血管盗血检测、鉴别脑梗塞血栓形成还是动脉动脉栓塞等方面应用较多,特别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和评估的应用尤其广泛[2]。但是TCD是无二维图像的盲式探查颅内血流,如何正确的判断检测到的血管,除了从深度、血流速度及方向、频谱形态、PI值方面判断外,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是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手段,特别时在双侧血流速度或搏动指数不对称(颅外段病变),颞窗不穿透时,CCA压迫试验明显提高了TCD的检出率,为正确的判断血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急性颅内压增高与应激反应
急性颅内压增高是小儿常见的严重症侯,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颅高压不仅直接造成脑缺血缺氧,甚至脑疝,作为一种强应激原,还可引发全身应激反应,导致神经内分泌、血浆蛋白、甚至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目前关于颅高压应激反应的报道多偏重于脑外伤所致颅内压增高.适度应激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应激反应过度则对机体有害,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一些患者甚至死于应激反应.本文重点讨论急性颅高压时常见的应激反应及处理原则.
-
小儿急性颅高压的临床表现
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颅内压力增高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于一些颅内疾患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脑脊液循环障碍,脑组织水肿,脑内压增高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见于脑外伤引起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或脑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严重脑水肿、脑出血,尤其是小脑出血或脑室出血,靠近脑室系统的肿瘤、脑脓肿或脑炎等等.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尤其是极为严重的损伤,病情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往往因脑挫伤、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呼吸不正常,甚至呼吸骤停,而且难以恢复,危及生命[1].因此,严密观察和妥善处理尤为重要.
-
深析神经外科中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理论体系
中型与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经常伴有急性颅内压增高、脑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早或晚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脑缺血性疾病引起大片脑梗死,以及有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病、中毒、代谢性疾病、心搏骤停、急性呼吸道梗阻、脑缺血、脑缺氧等,同样也并发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伴有的脑水肿是常见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脊液循环不畅,致外伤性脑积水也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常伴有颅内压增高,一般肿瘤体积愈大,颅内压增高也愈明显,但肿瘤的部位、性质和生长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脑脓肿、化脓性与病毒性脑膜炎多伴有颅内压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晚期,因颅底部炎性粘连,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引起梗阻性脑积水,以致出现颅内压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脑血栓,脑软化区周围水肿,也可产生颅内压增高。脑猪囊虫病可引起弥散性脑水肿,单个或数个囊虫在脑室系统内阻塞室间孔、导血管或第四脑室,产生梗阻性脑积水,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婴幼儿先天性脑积水,颅底凹陷和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狭颅症等。良性颅内压增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
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重症监护
本文探讨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重症监护的意义。对80例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密切进行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的监测,气道、输液管理,预见性护理以及心理、营养支持等,得到了良好疗效。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1例探讨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元复合因子缺乏症.本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以突然出现的苍白、贫血、出血、急性颅内压增高伴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病残率高,已引起临床重视.现报道如下:
-
腰穿治疗脑减压术后急性颅内压增高20例
我们对一些急性颅内高压的腰穿治疗的回顾分析发现,只要方法得当,腰穿不仅是治疗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而且风险低,并发症少.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9例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对侧瞳孔逐渐增大24 h内再次CT复查,发现对侧颅内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对侧颅内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内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手术后继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 h之内[1].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2].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继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颅内压骤降有关.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断较难,易于误诊,现报告1 例如下.1 病例女,21岁.因分娩后频繁四肢抽搐4天,伴神志不清3天而于1999年4月2 2日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4天初次足月顺产一健康女婴.分娩后4小时下床解小便时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继而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嘴唇青紫,持续5 分钟自行缓解,但诉头痛,不久又昏睡伴有躁动、惊叫.每2~3小时四肢抽搐发作1次.次日抽搐更加频繁,约每小时1次,且神志由嗜睡、谵妄逐渐转入昏迷.起病以来有不规则发热 ,无呕吐.无癫痫病史,产前未患过妊高征.查体:浅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 mm,对光反应存在.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鼻唇沟对称. 四肢肌张力正常,无瘫痪征,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颈项抵抗.克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双侧Babinski征(+).血白细胞13.8×109/L,中性粒细胞0.865,淋巴细胞0.11,单核细胞0.025,红细胞沉降率55 mm/h,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均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25.5 kPa,细胞计数及糖、蛋白、氯化物含量正常.入院诊断:原发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给予吸氧、20%甘露醇脱水、安定、苯巴比妥抗痫以及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同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2天后神志清楚,语言低沉、缓慢,应答切题,定向力正常,未再发生抽搐,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乃逐渐减少甘露醇、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用量直至完全停用.住院第5天脑电图(EEG)检查示以10 c/s中等波幅α节律为主,双侧顶、颞区α波活动减弱,其中混有少量不规则的中至高波幅θ波.EEG诱发试验未发现癫痫波型.后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治愈出院 .2 讨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种类型, 其病因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者,多见于高血凝状态的产褥期,尤其产后 1~2周内,此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可超过正常50%,同时纤维蛋白原溶酶活性降低,其他凝血因子亦可增加,如凝血因子Ⅱ、Ⅷ、Ⅸ、ⅩⅡ等.这些变化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故易于发生血栓形成.其发病率约占5‰ .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初产妇.临床表现与血栓部位及其病理过程有关.首先使CSF回流受阻而发生急性颅内压增高征象,继而浅静脉与上矢状窦交接处发生狭窄,引起相应区域血流量减少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如旁中央小叶受损时则双下肢麻木、瘫痪,排尿功能障碍,也可出现失语、黑等.因其为非感染性, 故治疗原则主要是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癫痫发作,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一般均能恢复良好(何宗荣,马荣祥.实用神经医学,1992).本例患者为21岁初产妇,分娩后4小时频繁癫痫发作,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征象,EEG检查显示广泛轻-中度异常,经脱水、抗痫等治疗2天后即迅速恢复正常,符合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本例患者早期未能确诊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只根据患者有抽搐发作单一症状而满足于常见"癫痫”的诊断,而未将其发病诱因,与分娩时的血高凝状态联系起来,同时对患者既往无癫痫史、妊娠期无妊高征等情况未加以全面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病因.故对产妇,尤其30岁以下初产妇以往无癫痫史、妊娠期正常、在分娩后1~2周内发生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征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
脑肿瘤卒中的手术治疗
脑肿瘤卒中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发生肿瘤出血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脑内血肿或瘤体迅速增大,出血量大时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貌似脑卒中而被误诊误治.现将我科近五年来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伤情严重,病情变化迅速,常合并严重的急性颅内压增高,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早期手术救治及去骨瓣减压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法.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且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83例病人,进行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室外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缓解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手术.引流术后对病人的观察和处理是保证引流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将本院52例脑室外引流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
2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常造成继发性脑损害在药物无法控制下行去骨瓣减压术为目前临床救治急性脑损伤及脑内血肿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去骨瓣术后护理对提示医生实施抢救方案及降低病死率、残存率,预防手术后副作用有积极意义.现将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体会及病情观察要点介绍如下.
-
脑室体外引流术
急性脑积水一旦发生,患者必然伴有急性颅内压增高,临床症状急剧加重,甚至威胁生命.在CT和MRI问世前,难以迅速明确病因,单纯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临床上多采用Dandy's颅骨钻孔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或经眶穿刺侧脑室额角底部放出脑脊液,以缓解患者症状及降低颅内压.但这两种方法不仅费时,而且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故不少患者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死亡.1965年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合作研制成功一套简易细孔钻颅器,并创建了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体外引流术,经过近40年上万例的临床实践,充分证实其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已完全取代Dandy's钻颅术.即便是神经外科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该技术仍然是简便、快速、有效、常用的脑室体外引流术.
-
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重症监护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1],且易伴发急性颅内压增高,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005-01~2006-01我科收治急性颅压增高患者35例,通过临床密切观察,正确及时地配合医师抢救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