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 总结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探讨B超与强化CT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方便选取该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查体及就诊的的肝血管瘤患者83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了超声与CT检测,对83例患者的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重点计算2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83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过B超和强化CT的检测后,经过对比结果发现,B超检查肝脏血管瘤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4.0%(78/83)、96.1%(74/77),CT检查的准确性为96.4%(80/83),敏感性为97.4%(76/78),2种方法的检出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0.74,P>0.05).CT诊断的特异性为80.0%(4/5),高于B超检查的66.7%(4/6),但是无差异统计学意义(x2=0.92,P>0.05).超声检查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3.98%,显著高于CT检查的满意率8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P<0.05).结论 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肝脏疾病查体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强化C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糖链抗原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强化C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大肠癌恶性肿瘤待确诊患者110例,依次进行4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所得4组检查结果设为A、B、C、D组。A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B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水平诊断,C组采用强化CT联合CA19-9水平诊断,D组仅采用强化CT诊断。所有患者终均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后确诊,根据病理确诊结果计算各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其诊断差异。结果 A组检验灵敏度及特异度高,C组次之,D组小。A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对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为准确,各项检查方法针对大肠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故单纯强化CT检查阴性结果可用于排除诊断。
-
B 型超声、普通 CT及强化 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
目的:探讨B型超声、普通CT及强化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大肠癌恶性肿瘤待查患者110例,均行三项影像学检查即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强化CT检查。所有患者终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提取及活检后确诊,根据终确诊结果例数计算3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灵敏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查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差异性,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强化CT可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确诊诊断, B型超声的特异度与CT检查相近,可作为筛查试验,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的除外诊断。
-
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重新阅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2例甲状腺癌患者平扫CT共显示病灶35个,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7例可见肿瘤内钙化,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瘤结节过度强化,甲状腺包膜破坏等征象,转移淋巴结略强化.结论:CT强化扫描能够为甲状腺癌提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