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部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8年8月至2005年12月,对47例骨盆骶髂结构复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后侧经骶髂关节的拉力螺钉固定方法,后侧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固定方法及骶-髂拉力螺钉加髂-髂拉力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男31例,女16例;年龄18~53岁,平均32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47患者有60侧骨盆骶髂结构复合损伤.按照AO骨盆环损伤方法分型:B型损伤20例,其中B2型9例,B3型11例;C型损伤27例,其中C1型8,C2型12例,C3型7例.患者麻醉后取俯卧位,行闭合或开放复位后用拉力螺钉固定.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6个月,平均27.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80 min.47例共置入骶髂拉力螺钉104枚.患者在术后2~3个月双下肢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仅发生3枚螺钉松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 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性骨盆后环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和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患者.
-
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治疗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4例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所致,其中车祸伤6例,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4例.在该组患者中,9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而不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另外5例既有坐骨神经损伤,也有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时按照Majeed骨盆骨折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23~48岁,平均37岁.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14例患者均重新获得了骨性愈合,在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的5例患者中,有3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例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71分和78分;在9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有7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例仅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67分和64分.结论对于骨盆稳定性受到破坏,合并有神经受损的DenisⅢ型骶骨骨折,应在神经探查的同时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的稳定性,能保留骶髂关节的功能,获得优良的预后.
-
骶骨骨折的分型
骶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但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被忽视.1847年Malgaigne在其著作中对骶骨骨折的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提到有关骶骨骨折的描述早可一直追溯至7世纪,但一般认为Malgaigne是此类损伤的首位报道者.此后对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文献中有关记载亦不多见.
-
3 D打印联合导航治疗移位的Den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3D打印联合导航治疗移位的Den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3D打印联合导航引导下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治疗DennisⅠ、Ⅱ区骶骨骨折患者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9~55岁,平均30.4岁.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获得患者的骨折模型,初步了解伤侧骨盆的垂直移位和旋转移位情况模拟复位,为术中闭合复位提供指导.术中闭合复位成功后采取外固定架或克氏针临时固定,应用三维导航引导下完成骶髂螺钉的终固定.结果 术后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4.5个月).骶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明显骨折再移位.其中2例术后出现骶髂关节处不适,予以取出骶髂螺钉.其中1例合并S1神经损伤者,行术中神经探查松解术后12个月神经症状恢复.结论 对于DennisⅠ区和Ⅱ区的骶骨骨折,术前使用3D打印模型模拟复位,术中联合计算机导航辅助精确置入骶髂螺钉,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准确率.
-
微创腰椎骨盆三角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骨盆三角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3月采用微创入路对14例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进行腰椎骨盆三角固定,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19 ~49岁,平均40.5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1型10例,C2型3例,C3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5d,平均23.1d.纵向内固定系统为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系统)联合髂骨螺钉及CDHTMLEGACY CMAS骶髂内固定系统,术后对骨折愈合及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87~150min,术中出血量200~ 400mL.9例采用CMAS系统,5例采用USS系统联合髂骨螺钉;横向骶髂螺钉固定8例,跨骶骨钢板固定6例.9例进行骶神经根减压,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本组患者平均获得6.5个月的随访,未出现伤口渗液、皮缘坏死或伤口感染等伤口并发症;2例患者诉髂后上棘螺钉突出不适;无内固定断裂、复位丢失及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全部患者骨折基本愈合,6例患者已取出内固定物.结论 采用微创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不仅能够完成牢固的内固定,而且可降低术中对软组织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分型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03~2013年期间诊治的21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8~66岁,平均36岁。根据影像学资料,并按照Denis分型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Ⅰ型5例、Ⅱ型13例及Ⅲ型3例,并对Ⅰ、Ⅱ型骨折患者先行骨盆牵引等非手术治疗,观察2~3周后,视症状改善程度确定是否实施手术治疗;对于Ⅲ型骨折患者,则尽早行后路骶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减压手术;对于陈旧性Ⅱ、Ⅲ型骨折患者,只要存在神经损伤症状即实施手术。结果对21例实施非手术治疗13例,经7~36个月随访,其中6例优秀,4例良好,2例中等,1例较差,优良率为76.92%;手术治疗8例,其中优秀4例,2例良好,1例中等,1例较差,优良率为75.00%。结论由于骶骨骨折造成的神经损伤症状不够明显,对于高能量冲击损伤等患者,行常规检查的同时,一般应对骶骨部进行检查;在骶骨骨折中,对于合并神经损伤都要尽早给予良好复位,良好的复位、牢固的内固定均可明显降低骨折对神经的压迫和继发性损伤;对于不同的骨折分型应分别选择非手术或手术等相应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以后路骶管减压骶神经为宜,陈旧性骨折只要存在神经损伤症状即应行手术探查。
-
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术后1例
骶骨骨折在骨盆骨折中占14.0%~30.4%,其中15%~69%合并有神经损伤[1]. 由于患者就诊时多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因此骶骨骨折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2]. 有些骶骨骨折早期并无神经症状,但是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严格卧床或由于骨痂的形成,骶神经孔逐渐变窄,造成神经受压迫,从而导致神经症状的发生. 因此骶骨骨折是否需要早期手术探查减压、手术入路、减压后固定方式等目前仍存在争议.
-
1例陈旧性骶骨骨折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经前路探查松解术后随访15个月报告
1例38岁患者因高处坠落致S1、S2椎体粉碎性骨折并骶丛神经损伤,外院行非手术治疗,左下肢麻木及足下垂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伤后2个月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诊断为:左骶骨陈旧性骨折(Denis Ⅱ型)合并左侧骶丛神经损伤.入院后经前路腹直肌外侧切口对患者骶丛神经进行松解,术后随访15个月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前路伤口一期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即感左足麻木疼痛症状减轻,2周下地行走,4周感觉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左下肢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5个月患者诉下肢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
-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
骶骨是人体负重线上的轴心,与周围腰椎髂骨构成复杂韧带骨结构复合体.高能量损伤多见,应力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有报道,骶骨骨折的分型从早的Denis分型,侧重神经损害的Roy-Ca-mille分型,侧重腰椎骶骨稳定性的ISSLE分型,侧重骨盆环稳定性的AO分型以及较新的引入韧带评价的LSICS评分,反映了临床医生对骶骨及其周围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骶骨骨折治疗重点是重建骨盆环稳定、重建脊柱骨盆稳定以及神经损伤治疗,微创化及坚强固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也介绍了笔者单位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情况.
-
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手术治疗
目的:初步探讨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治疗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8~51岁,平均38.7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是否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骨折分型;根据骨折解剖区域不同,按照Denis分型:Ⅱ区2例,Ⅱ区+Ⅲ区5例,Ⅰ区+Ⅱ区+Ⅲ区3例。其中根据Gibbons评分标准:1分4例,3分3例,4分3例。手术方式采用经后路骶神经孔减压+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重建腰-骨盆环稳定性。随访根据Majeed及Gibbons评分评估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300~700mL,平均480mL。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涉及Ⅱ区2例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无明显异常;Ⅱ区+Ⅲ区4例恢复良好,1例明显改善;Ⅰ区+Ⅱ区+Ⅲ区1例恢复良好,1例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对于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早期采取手术治疗往往是首选方案,而除摘除碎骨、解除神经根压迫外,还需重视重塑腰-骨盆环的稳定性。腰骶段的重建对于脊柱骨盆的整体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系统能有效重建腰骶段受损结构,是治疗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手段。
-
骶骨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 案情摘要被鉴定人王某某,女,1964年8月15日出生.2009年8月26日因与他人发生争执后受伤,伤后于当地A医院就诊,诊断为骶骨骨折.当地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为骶骨骨折存在,并以此评定为轻伤及十级伤残.被告对此鉴定结论不服,认为被鉴定人在2009年8月26日前两月曾有臀部受伤史,且既往鉴定所依据的两张影像片2009年8月27日(图1)、2009年12月3日拍摄(图2)显示姓名为“王X荣”,与被鉴定人“王X容”不符,故要求重新鉴定,其鉴定要求为2009年8月27日和2009年12月3日所拍摄的影像片是否为“王X容”本人,以及其骶骨骨折是否为2009年8月26日外伤所致.
-
应用CDHTMLEGACY CMAS骶髂内固定系统结合椎弓根钉系统经腰椎-髂骨间固定治疗伴腰盆分离的严重骶骨骨折
目的:评价应用CDHTMLEGACY CMAS骶髂内固定系统结合胸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伴腰盆分离的严重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严重骶骨骨折伴腰盆分离患者采用CDHTMLEGACY CMAS骶髂内固定系统结合椎弓根钉系统进行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25-49岁.致伤原因:压伤17例,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根据Denis骨折分型,12例患者均属Denis Ⅲ型,3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均同时行骶管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多数患者术后7d左右即可适当下床活动,术后随访至少1年,平均内固定拆除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继发性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无髂骨螺钉处触痛,无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神经损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应用CDHTMLEGACY CMAS骶髂内固定系统结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严重骶骨骨折伴腰盆分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复位效果好,生物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允许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便于术后护理.
-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行骶骨斜冠状位扫描、CT以及螺旋CT检查、骨盆X线拍片.分析对比三种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过MRI扫描,检出99例,漏诊1例,漏诊率为2%.经X线检查,检出72例,漏诊28例,漏诊率为28%.CT检查,检出80例,漏诊20例,漏诊率为20%.通过分析可以,MRI扫描的漏诊率显著少于CT检查以及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扫描能够准确定位骶骨骨折以及周围骶神经损伤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MRI诊断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接受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60例,根据其诊断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接受MRI扫描,对照组接受CT扫描,对比2组诊断结果 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经MRI检查的准确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CT检查的准确率(76.67%),P<0.05.结论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接受MRI进行诊断,价值较高,可为其提供临床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