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葙子的真伪鉴别
青葙子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陶弘景说:"处处有之,似麦栅花,其子甚细."苏恭说:"此草苗高尺高,叶细软,花紫白色,实作角,子黑而扁光,似苋实而大,生下湿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加以纠正,谓:"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苋可食,长则高三四尺.苗叶花实与鸡冠花一样无别,但鸡冠花穗或有大而扁或团者.此则梢间出花穗,尖长四五寸,状如兔尾,水红色,亦有黄白色者.
-
北败酱草的历史沿革
本品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干燥全草。苣荬菜一名早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载:“北地极多,亦曰甜苣,长根肥白微红,味苦回甘……其叶长数寸,锯齿森森,中露白脉,花开正如蒲公英。”《救荒本草》载:“苦苣菜,俗名天精菜。今处处有之,苗塌地生,其叶光者似黄花苗,叶花者似山苦荬,茎叶中有白汁。”别名取麻菜(华北)、野苦荬(广东)。
-
探访古桑之乡告诉你一个鲜活的桑世界
在北京,每年5月中旬起,就能看到骑着自行车沿街售卖桑椹的小贩,一筐紫的,一筐白的.奇怪的是,它似乎只属于早市和路边小贩,超市里极少见到这种水果.住在城市,远离农村和田野,我一直不知道桑椹长在什么样的树上,其叶花又如何?带着对桑椹的好奇,我深入到桑树种植地,对话种植农户、古桑园负责人主管农业副镇长,探究桑树和人们生活的联系,触摸那温暖的桑树情结.
-
蒲公英叶花根中的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布
蒲公英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来源于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1],过去多为野生品,具叶、花、根药用部位;近几年来部分省区种植蒲公英,一年采割3~4次,栽培品性状有较大变化,除了植株较大外,多数只有叶,极少有花和根.两者在其质量和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区别,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蒲公英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香豆素类、黄酮类、酚酸类等[2].蒲公英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丰富,尤其是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也是抗菌的主要成分[3].故本研究比较了绿原酸、咖啡酸在蒲公英中根、叶、花中的含量分布,来考察以叶替代全草是否合理,为市场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金银花又名双花、茶叶花,为忍冬科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毒、轻宣疏散、止痢之功效[1],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