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缝隙通道连接子在神经系统疾病状况下的作用
生理情况下缝隙连接子能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连接起来形成缝隙连接通道,直接传递两细胞间的化学递质及电动作电位,为细胞间代谢提供便捷的通道,能维持一定范围内胞内、外离子的稳态.尽管神经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的作用经常被讨论,但CX的功能如细胞表面的半通道却只有近被提及.缝隙连接通道提供了独特的直接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沟通,而CX半通道则通过吸收和释放代谢物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允许细胞外介质和细胞基质之间的离子和信号分子之间的交换.随着日益增多的缝隙通道连接子相关研究,连接子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被提出.
-
一种约束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股骨颈或大转子间骨折时,患者需要使用骨科牵引床和C臂机,这时患者术侧上肢固定摆放尤为重要。术侧上肢摆放不当,不仅影响手术者操作和仪器的摆放,而且容易造成神经损伤。为此,笔者自行设计了一个合适的约束工具可以约束患者术侧上肢,避免术侧上肢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减轻手术室护士的操作难度。
-
削薄撕脱皮肤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常见的创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交通和机器事故日趋增多,撕脱伤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撕脱伤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若处理不当可使皮肤坏死、创面感染,二次损伤打击严重,既影响创面愈合,又加重肢体残废程度.需要一线医务人员及时、认真、正确地处理好,早期妥善处理,可使损伤部位的外形与功能得到大的保留与恢复,提高患者伤后生活质量.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21例皮肤撕脱伤,利用削薄的撕脱皮肤回移植术修复了创面,保护了较理想的外观和功能,现报道如下.
-
miRNA在急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调节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急性SCI存在两种机制:机械压迫导致的初次损伤和其后多种生物机制导致的二次损伤[1],受伤当时的暴力性质决定初次损伤的程度,随后启动包括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二次损伤,其具体分子机制、如何减轻并逆转二次损伤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
-
高位脊髓损伤后早期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特别是高位SCI(T6以上),发生率更高、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1].同时,血液动力学失稳还会使脊髓血流量和脊髓动脉灌注压进一步降低,加剧脊髓二次损伤[2],甚至发生神经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3],加重伤残程度.心血管功能异常是高位SCI或以高位SCI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早期救治的主要矛盾.笔者主要针对高位SCI早期,即急性期(伤后24h内)和亚急性期(伤后24h~2周)[1]发生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心搏骤停等心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磁吸针无创伤治疗面瘫150例
周围性面瘫是一侧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是部队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突然,早期治疗不当易成顽疾,严重影响面容及心理健康.传统针灸治疗伴有疼痛、创伤、医源性感染及面神经的二次损伤,患者难于接受.我们经过2年探索研究,采用五行磁吸针无痛、无创伤治疗面瘫取得显著疗效.
-
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愈合时间和二次损伤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愈合时间和二次损伤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进行减张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10.8±0.2)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的瘢痕宽度(1.41±0.29)m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为89.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P<0.05).结论 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可用于初期由于感染而无法缝合的伤口,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率,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的宽度,避免对患者的二次损伤,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社区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对策与生活指导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PD),也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是由于黑质纹状体神经元变性及神经递质多巴胺含量缺乏所致。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增高、姿势不稳等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为避免患者发生碰破、烫伤、跌倒骨折及褥疮等二次损伤。我院对本辖区患者进行了预防性安全指导,效果较好。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排除而导致气道阻阻塞。为保持气道通畅,临床常用气管切开进行救治。气管切开后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极易导致肺部感染,有资料表示[1],感染率高达80%。肺部感染加重了缺氧和造成脑的二次损伤,加重了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及伤残率。因此,如何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
-
装甲装备内伤员吊运装具的研制
目的:为满足装甲装备内伤员的顺利搬出及搬出过程中保护伤员的要求,研制一种装甲装备内伤员吊运装具.方法:分析装甲装备内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搬出难点,从提高装具的适用性,解决伤员搬出难的问题,避免伤员二次损伤,缩小装具体积、便于携带,增加安全性,便于快速展开和撤收,增加装具耐高温性能等方面进行设计.该装具包括支撑杆组件和担架2个部分,其中支撑杆组件由支撑杆、滑轮、担架卡钩、手摇装置、钢丝绳组成,主要材质为铝合金;担架由框架和帆布组成,主要由铝合金和高强度阻燃布制作.结果:该装具很好地解决了装甲装备内乘员负伤后搬出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装甲装备内伤员的救治效率.结论:该装具具有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小、展开/撤收迅速等优点,能一次性完成伤员的搬出与转运,避免二次损伤,为保障打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脊柱急救外固定支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脊柱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工矿与交通事故中,有时可突发大批出现.伤情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合并脊髓损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疾或危及生命.错误的搬运方式可加重脊柱脊髓损伤,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高达39%[1].目前国内在矿山及交通救治中使用的担架系统无法同时实现搬运与进行检查的目的.我们自行研制的脊柱急救外固定支架(发明专利号ZL2001410012284.2)适用于各种类型脊柱脊髓损伤,不仅可用于搬运伤者,还可在此支架上对伤者进行X线、CT、MR等影像学检查,大程度地减轻伤者痛苦,避免脊柱脊髓二次损伤.
-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35%左右,病死率高达50%以上,40%的存活者遗留严重残疾,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可引起多种继发病变,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其中脑水肿的产生是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关键性因素,主要表现为脑组织中水分的非正常集聚,伴有脑容积的增加,导致颅内高压,直接威胁病人生命及预后.
-
固定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外伤移位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正畸中的固定矫治器来固定替牙期外伤移位的前牙,克服了常用的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法结扎时对牙周组织的二次损伤和疼痛,疗效可靠,美观舒适,便于调节和操作.
-
无骨折颈椎脱位伴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颈椎外伤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临床常见,Eismont[1]报道发生率达到50%,早期诊断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对于选择治疗方法,避免脊髓二次损伤有明显临床意义.本文报告1990~2000年收治1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6~65岁,平均36.7岁.损伤原因:车祸8例,坠落3例.损伤部位:C3~41例,C4~53例,C5~66例,C6~71例,伤后根据Frankel[2]分级神经功能评定标准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1例,D级3例,E级1例.1.2 治疗11例初治疗均先试行闭合牵引复位治疗,9例成功,2例脱位仍在3mm以上,经MRI检查,结果发现均有椎间突出,即行颈前路减压,切除突出椎管内骨性突出物及损伤节段的椎间盘,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颈围固定3个月,至骨性融合.
-
高处御寒有锦囊
高原冻疮是高原寒区训练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是寒冷造成局部组织热量丢失引起的组织冻结,以及冻结融化后的二次损伤共同作用导致的伤病.引起高原冻疮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官兵防寒措施不当,此外,强风、潮湿、身体疲劳、末梢循环不畅等也是引起冻伤的重要因素.因为在高原寒区,潮湿和强风均可使寒冷的作用增强;而训练过程中,官兵不注意饮水常使血液循环不畅,容易造成末梢循环血液淤滞;高强度训练引起的身体疲劳甚至体力耗竭,会使官兵抵御寒冷的能力下降.所以,在高原寒区冬训时,若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很容易导致冻疮的出现.
-
如何做好"院前急救"
在生活中当遇到别人受伤时,经常看到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时候,因为他们处置方法得当,为伤者争取了宝贵救治时间,降低了损伤程度,甚至挽救了伤者生命;也有的时候,因为救助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不但没能帮助伤者,反而使伤者造成二次损伤,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这里就涉及到在救助他人时,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安全呢?
-
护理临床路径在批量颅脑损伤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批量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150例批量交通颅脑损伤病人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42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从接到报警至急救团队抵达事故现场的时间、现场停留时间、从现场返回医院的时间及病人入院24 h 内呕吐、躁动、二次损伤、昏迷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从接到报警至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间及事故现场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入院24 h 内呕吐、躁动、二次损伤、昏迷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临床路径能缩短批量交通颅脑损伤病人获得救助的时间,并能降低病人入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留置胃管固定的新方法
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如颌骨骨折手术后,牙弓夹板的固定,使张口受限制,经口进食困难;牙龈肿瘤、舌部包块及腭部、口底肿瘤的病人手术后,需要留置胃管.传统的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病人不小心时经常导致胃管脱出.对老人、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因插管引起咽喉疼痛、水肿的病人而言,反复操作,增加了二次损伤.我科通过对10例颌骨骨折、5例舌癌、5例牙龈癌及1例腭部包块的病人术后留置胃管,给予新方法固定,无一例胃管脱出.现介绍如下.
-
运用3阶段训练法预防脑卒中后二次损伤的研究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150万以上,幸存者中75%丧失劳动力,其致残原因除了因中枢神经本身破坏所致的残疾,也有因急性期处理不当或不适当康复所造成的二次损伤[2].二次损伤指的是失用症候群即运动不足引起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直立性低血压等,如过度运动出现的肩关节周围炎错误运动引起的膝关节过伸,压疮以及肩手综合征.现对2004年11月-2007年11月接受3阶段训练法的68例脑卒中病人二次损伤的观察报告如下.
-
黄芩苷对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研究
脑卒中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1]。在我们国家,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再灌注后形成二次损伤,脑内含水量迅速增加,导致脑体积增大,颅内压升高,使缺血卒中的危险性增高[2]。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家族对脑水肿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缺血再灌注发生后,水通道蛋白AQP-1的含量显著增加,促进脑微血管的通透性,对脑水肿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