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了解概念合理用药
家庭药物自疗在西方一些国家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自疗的前提是具备基本的药物学知识,对所患疾病和所使用的药物有正确的认识,遇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可见,了解一点药物学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什么叫做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患者能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是质量可靠、可获得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具体内容包括: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及其价格对病人适宜;剂量、方法、疗程妥当;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调配无误,包括药品信息的提供;病人依从性好.
-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后效应(post-antibiotics effect, 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降至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或被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传统的抗菌药物临床给药方案主要是依据平均抑菌浓度(MIC)、小杀菌浓度(MBC)与血药浓度、半衰期、清除率、组织分布等药动学参数来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而忽略了药物对细菌繁殖规律的影响及人体免疫机制在杀灭细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抗微生物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分析
尽管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关于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问题,但目前这种现象仍十分严重,这也是全世界各级各类医院共同存在的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总结近20年美国医院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情况,不合理的占24%~66%[1],上海市组织医药结合的合理用药调查组对十所医院的700份住院病历、650份门诊病历和51791张门诊处方调查发现,住院病历中不合理用药占34.1%,其中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当占不合理用药的35%,主要表现为药物相互作用、用药针对性不强、用法用量给药间隔不当、忽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2]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自愿终止妊娠的8~13周孕妇在不同给药间隔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自愿终止妊娠的8~13周孕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顿服200mg米非司酮后,每1小时阴道给予0.6mg米索前列醇,另40例对照组顿服200mg米非司酮后,每12小时阴道给予0.6mg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治疗对胚胎排出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流产成功率(85.00%)显著比对照组(95.00%)低(χ2=5.556,P<0.05);观察组在首次用米非司酮至胚胎排出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少(t=-26.408,P<0.05);在首次用米索前列醇至胚胎排出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14.366,P<0.05);在流产后出血时间、流产后出血量、月经复潮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0.828,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比对照组(50.00%)低(χ2=4.604,P<0.05).结论 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自愿终止妊娠的8~13周孕妇进行药物流产时,采用不同时间给药对流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影响,虽然1h间隔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临床治疗难度较小,且流产成功率不如12h间隔给药,故当准备药物给药时应选择12h间隔给药,流产成功率较高.
-
给药间隔干预促进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综合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并对门诊注射剂给药间隔进行干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给药间隔合理性分别为93.18%、7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和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实施的给药间隔的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
-
控制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间隔在临床用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控制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间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研究组对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间隔进行合理控制,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用药有效率、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合理率比较,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发生率为9.0%(P< 0.05).结论 对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进行合理干预和控制,可保障用药合理性,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
-
干扰素α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给药间隔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间隔对干扰素α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疗效的影响,寻找临床应用的推荐方案。方法骨髓增殖性肿瘤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普通制剂每日应用组、隔日应用组、长效制剂每周应用组,监测用药过程中血常规相关细胞计数、bcr/abl-p210融合基因或jak2-v617f点突变定量检测,同时观察用药初期发热、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程度。结果对三组患者相关血细胞计数、相关基因定量百分数、临床缓解分级3类指标进行SPSS11.0多参数样本χ2检验,三组无显著差别。用药初期不良反应在连续应用、隔日应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长效制剂组较其他两组在发生频率和程度显著低下。结论干扰素α连续应用与隔日应用无疗效差别,推荐使用普通制剂隔日应用方案。
-
密集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剂量强度的概念引入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有20年了[1],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对于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那些化疗敏感的肿瘤.提高剂量强度可以通过提高单次给药剂量(dose escalation)或缩短给药间隔(dose density)来实现.研究证实,当化疗药物的单次剂量提高到一定阈值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只会增加毒副作用[2].
-
令人瞩目的中药现代化进程(五)
中药现代化体现在剂型上,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安全实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剂品种.选择剂型的依据应当是:①满足医生临床用药的要求;②适应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③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与应用.药物剂型与临床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间隔,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以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只有药物剂型选用得正确、合理,药品才能充分地被机体吸收利用,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可以说,剂型是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桥梁.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不仅取决于对抗菌谱的了解,而且还取决于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抑菌或杀菌浓度.如果剂量太小、给药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菌药物治疗失效.笔者结合抗菌药物类型特点,以药效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不同给药间隔对含珠停中止早孕的观察研究
含珠停即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商品名称,其口服药物的间隔时间多种多样,如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连服3 d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连服2日,第3日50 mg每日2次第4日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其中米非司酮50 mg间隔12 h 1次服用3次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和米非司酮150 mg顿服后48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2种方法为临床常用.
-
重视老年患者给药间隔的相关教育
目的::促进老年群体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根据老年生理特性与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的相关性,并结合老年人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述。结果:老年群体生理机能的衰退可导致对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增加和对药物损伤恢复能力降低,随意缩短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导致的血药浓度水平波动的加大,可增加其用药风险;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50名被调查者均不能严格遵从,其根本原因在于被调查者不了解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用药间隔时间的相关性。结论:重视对老年群体给药间隔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将促进其安全有效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
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如何制定给药方案以达到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多年来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为此许多药学工作者为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药物的消除相半衰期,对于掌握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积蓄程度,特别是确定反复用药的给药间隔时间调整给药方案,有很大价值.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近年来,药物消除相半衰期越来越被临床所认识、重视、接纳.
-
临床应用抗生素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自青霉素应用到临床后,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继问世,其后又研制出酰脲青霉素、头霉素类(cephamycin)、单氨菌素碳青霉烯类、氧头孢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一系列新型高效抗生素.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各级各类医院共同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有:药物相互作用;用药针对性不强;用法用量给药间隔不当;忽视药品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本文仅谈谈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具体包括8个方面.
-
控制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控制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9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控制给药间隔,对照组患者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给药间隔合理性及其AD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间隔合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01)。结论:对患者的给药间隔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了解常用抗菌药物适宜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应用,综合阐述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 总结、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时的佳给药时间.结论 适宜的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时间,对于优化给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和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抗菌药物的应用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合理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相当重要,按照传统的观念,抗菌药物的临床给药间隔主要依赖于血浆半衰期或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
-
肺部感染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编者按: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是临床常见也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临床医师必须掌握肺部感染的特征和患者的特点以及抗菌药物的特性.在选用具体抗菌药物时,还应注意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间隔,考虑疗程长短,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等.
-
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进展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近20年来形成的一个新的临床药学分支,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TDM主要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拟订佳给药方案,包括治疗用药的剂量、给药间隔以及给药途径,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TDM是现代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大进展之一,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本文就TDM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从抗生素后效应谈临床用药
近年来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研究发现许多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高峰浓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体内抗生素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1].在PAE期中的细菌许多特征发生了改变,使得在治疗中可以延长给药间隔,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降低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