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30例肝胆管结石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肝叶切除术治疗组)和对照组(非肝叶切除术治疗组),每组65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5例中,胆瘘占3例,感染占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11例中,胆瘘占6例,感染占3例,胸腔积液占2例.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对患者结石残留进行评价,观察组残留结石6例,残留率为9.23%.对照组残留结石12例,残留率为18.46%.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少发生率低,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肝左外叶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肝左外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患者为肝良性肿瘤,3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操作,均无中转开腹及增加切口;手术时间为(125.0±32.0)min,术中出血为(100.0±20.0)mL,术后住院时间为(6.0±1.0)d,术后病理与术前诊断一致,且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术后切口愈合好,患者对手术及切口外观满意.结论 作为外科医生的常用术式,单孔腹腔镜行肝左外叶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外观美容等优点.但其对于术者技术要求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器械的发展及患者需求的改变,相信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有望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广泛推广.
-
新型外科工具-水刀
水束切割,早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金属,石材的精确切割.直到1982年,papachristou和barter教授用其进行肝叶切除术,才首次将喷射水流技术引入医学领域,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研制,水刀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在由初的肝胆外科逐渐扩展到包括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以及腔镜外科的临床实践中.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肝叶切徐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规则性手术和无规则性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此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在临床治疗中应选择规则性手术方法,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
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功能探究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功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4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前(T1)、肝门阻断后10min(T2)、肝门开放后10min(T3)、肝门开放后30min(T4)、肝门开放后60min(T5)这5个时间段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及白细胞介素6(TL-6)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间段时,ALT水平、AST水平、TNF-α浓度以及TL-6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肝叶切除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抑制TNF-α及TL-6的产生和释放,从而极大地减轻了肝脏缺血再灌注对于患者身体的损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未实施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5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及56.7%;对照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及30.0%,观察组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
循证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 66 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3 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通过发现问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需求与护理能力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护理效果好,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肝叶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CT检查检查确诊,均行胆道探查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5例患者均行肝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成功取石,手术时间(185.5±50.6)分钟,术中出血(250±200)ml,术后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发生胆瘘1例。经过3~15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1.8%,优良率98.2%。结论: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 胆道探查 -
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上对患者实施肝叶切除术后易产生的并发症,研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治肝叶切除患者23例,行肝叶切除术后有1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针对此16例患者采取个性化较强的护理方法.结果:对出现并发症的16例患者采取了依据其并发症情况制定的护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患者在肝叶切除术后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不但能够缓解症状,减少痛苦,还能使患者尽早出院恢复健康.
-
外科治疗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18例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PC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PCHL 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较轻微,2例有急性胆管炎,2例为体检无意发现;16例结石位于左外叶,6 例同时伴有右后叶下段胆管结石,另4 例结石位于右前叶,10例行左外叶切除,8 例行胆道探查取石、T 管引流术,其中2例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术后6 例残余结石;2例未作任何治疗.结论 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肝内胆管结石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较胆色素性结石轻,肝叶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固醇性胆结石 肝叶切除术 胆道揉查取石术 -
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5例,左半肝切除6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 a,其中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9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肝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于术后21~36 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
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
患者男性,50岁.中上腹胀痛3个月,B超及CT均示肝脏左叶占位,以"肝癌”行左肝叶切除术.患者20年前曾患乙型肝炎.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肝叶切除手术补液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肝叶切除患者手术补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普外科行肝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和R组,各10例,A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手术补液,R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记录各个时段的各项监测指标以及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和乳酸等指标.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钠、钾、钙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A组 Mg2+、乳酸浓度、BE值没有明显变化,血糖明显增高(P<0.05); R组Mg2+明显降低(P<0.05),乳酸浓度明显增高(P<0.05),BE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临床中常用的乳酸林格液有着相同的安全性、有效性,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乳酸浓度,对于肝叶切除手术的患者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1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部位及肝门胆管狭窄情况,采用肝叶段切除,肝门胆管成形,引流,经肝断面胆道镜取石联合手术.结果 本组51例无术中术后死亡,切口感染5例,术后腹水6例,残石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随访11个月~9年,其中症状消失48例,胆管炎发作3例.结论 以肝叶段切除术为主体,并结合个体化方案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之一.
-
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1例选择性肝叶切除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6)和研究组(n=15),两组患者在术后48~72 h后接受连续6 d的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使用含橄榄油脂肪乳,对照组使用标准的中/长链脂肪乳.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蛋白水平,并观察脂肪乳的安全性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具有可比性(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及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研究组术后第7天血浆总蛋白、自蛋白和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57±9.84)g/L比(47.76±6.53)g/L,P=0.000;(31.29±3.11)g/L比(26.34±4.87)g/L,P=0.000;(0.188±0.059)g/L比(0.103±0.037)g/L,P=0.000],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13.1±1.2)d比(15.2±1.1)d,P=0.04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1.3%.结论 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够促进术后血浆蛋白的恢复;可能有益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观察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肝胆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肝叶切除术组)37例,对照组(非肝叶切除术组)37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2例胸腔积液,2例感染,1例为胆漏,发生率为13.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11例,其中5例胸腔积液,4例感染,2例为胆漏,发生率为29.7%。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残留4例,残留率10.8%,对照组患者残留11例,残留率29.7%,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残留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扩大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体会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切除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扩大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左半肝和尾状叶切除患者为6例,右半肝和尾状叶切除切除8例,手术无死亡病例,1、2、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2%、71.4%、57.15%.结论 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叶切除可获得较好的远期存活率.
-
复发性肝类癌1例
患者女,60岁.乏力、消瘦,发现左下腹及右上腹包块6个月.11年前曾因"右肝类癌”行右三肝叶切除术.查体:右上腹和左下腹各扪及约20cm×22cm和20cm×24cm大小的包块.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和HBV标志物均阴性.
-
肝叶切除术中使用负压刀的护理配合
KETAI-261型负压手术刀具有独特设计的刀头、单片控制的负压设备和储液器.该刀能快捷吸去肝组织、清晰显露肝内胆管,在肝断面裂隙中显露架空的肝内血管、胆管等而便于结扎切断,[1,2]从而避免了常规阻断方法所致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将我院40例肝叶切除术病人的术中护士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肝总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加之具有侵犯胆管周围血管,并向肝内侵犯的特点,故肝门部胆管癌是多见又难处理的胆管与肝脏结合部的肿瘤[1].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成熟,联合肝叶切除术逐渐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使得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以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何在提高根治切除率和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前提下降低术后并发症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现将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1月手术治疗8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