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和分析
目的 探讨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9例(31眼)晶状体半脱位,根据脱位的位置、范围、核硬度、眼部并发症等,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总结分析手术要点.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6眼,占84%.结论 根据晶状体半脱位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提高视力的治疗目的.
-
人工晶体单襻缝线固定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保留晶状体囊袋人工晶体(IOL)单襻缝线固定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例(22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其中男17例(17眼),女4例(5眼);年龄16~62岁,平均(45.54±12.44)岁.保留晶状体半脱位眼晶状体囊袋,IOL一襻植入悬韧带正常结构侧睫状沟,另一襻经巩膜缝线固定在晶状体脱位侧.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IOL位置.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1眼)术后1 d发现前部玻璃体线状积血,经药物保守治疗5 d后吸收;术后6个月检查,患者的术眼眼压为(16.13±2.12)mmHg,明显低于术前眼压(18.36±2.30)mmHg(P<0.01);患者的BCVA(0.42±0.17)Log MAR,明显高于术前BCVA(0.08±0.06)Log MAR(P<0.01);且术眼IOL位置居中,未发现倾斜、脱位改变.结论 保留晶状体囊袋的IOL单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曲面拟合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计算方法
目的 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倾斜和偏心对患者的离焦和散光等屈光状态及波前相差产生影响,而目前测量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本文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的精确估算方法.方法 基于3例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前段图像,经过图像配准,用3种方法采集IOL表面数据并分别用球面方程拟合,从而用数学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结果 在给出计算IOL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的公式的基础上,以3种采集方法得到IOL的倾斜度、偏心量、水平方向倾斜度和垂直方向倾斜度,结果显示基于球面拟合的第一种方法优于其它两种.结论 基于球面拟合人工晶状体表面计算倾斜度和偏心量,应从每个扫描角度中选择一幅清晰的图像采集数据,此方法可较准确地分析人工晶状体的位置.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一例及其对年轻医生的启发
眼球钝挫伤是指由各种钝器所产生的力撞击眼球及其附属器官所造成的损伤.眼球钝挫伤可以导致一系列病理损伤,如前房出血、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脉络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等.一旦出现晶状体脱位可使玻璃体进入前房、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损伤等均为导致眼压升高的主要因素[1].部分病人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不能被有效控制,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控制眼压[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眼球钝挫伤后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病例进分析如下.
-
彩超诊断晶状体半脱位5例
本文就近两年我院收治5例晶状体半脱位超声检查报道如下.患者年龄26~47岁,临床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复视,闪光感等症状,并有眼外伤及眼手术史.
-
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超声显像检查及评价
目的:探讨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超声表现,评价其对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诊断.方法:使用日本AlokaSSD2000多功能超声显像仪对31例31眼爆裂性眶壁骨折进行超声检查.结果:31例31眼爆裂性眶壁骨折均为单侧,其超声表现为眼外肌增厚26例26眼(83.9%),球后软组织水肿与视神经暗区相连"T"形无回声区11例11眼(35.5%).眶壁反射不整齐5例5眼(16.1%),眼外肌边缘不连续5例5眼(16.1%),眼外肌移位4例4眼(12.9%),眶内积血3例3眼(10%),眶内积气2例2眼(6.5%),眶内无变化5例5眼(16.1%),玻璃体积血4例4眼(12.9%),晶状体半脱位1例1眼(3.2%),视网膜脱离1例1眼(3.2%).结论:超声具有安全、快速、简便、价廉、无创、无辐射性,可连续动态及重复扫描特性,对不同程度和部位爆裂性眶壁骨折超声表现各不相同,以眼外肌增厚较多见,对爆裂性眶壁骨折有辅助诊断意义,同时对伴随的眼球本身外伤改变有诊断价值.
-
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
目的::评价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患者,将10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其晶状体核及皮质后,再植入晶体囊张力环( CTR);7眼离断范围>90°的患者,首先连续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植入CTR,再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16例(16眼)患者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后,均顺利完成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人工晶体无偏位或脱落,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
-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眼外伤是引起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于有严重并发症或对视力影响严重的晶状体脱位应予手术处理.手术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撕囊的技巧、支撑囊袋的辅助器械的使用、超声乳化以及后囊破裂的处理等.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对于眼科医生是一种挑战,同时也面临很多选择.选择佳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全程良好的手术技巧和合适的辅助器械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囊袋张力环对合并高度近视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对于合并高度近视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术后屈光预测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1-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及CTR植入的合并高度近视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0例(20眼).同时期连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未植入CTR的患者20例(20眼)作为对照组.方法 回顾患者病历中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内皮细胞计数、屈光状态资料,记录预期屈光度,并计算术后屈光度偏差(术后验光值与术前预留度数的差值).主要指标 预期屈光度、屈光度偏差.结果 CTR植入组和对照组预期屈光度数分别为(-1.29±0.34)D、(-1.16±0.39)D (P=0.31);术后3个月的屈光偏差值分别为(1.38±0.43)D、(1.71±0.32)D(P=0.06).两组均无术后远视偏差发生.结论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于合并高度近视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术后屈光状态无显著性影响,无需调整IOL计算公式和预期度数.
-
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一年效果
目的 分析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张力环植入为主要手术方式的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年龄(62.3±6.9)岁的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12例.方法 回顾患者手术前后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囊袋内植入IOL,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11例,白内障囊外摘除1例,张力环植入6例,联合黏弹剂房角分离7例,联合小梁切除术5例,联合术中经巩膜睫状体光凝1例,术中玻璃体水囊抽吸4例.术后平均随访(13.3±10.0)个月.主要指标 视力、眼压、并发症.结果 后一次随访时,8/12例患者视力提高,平均提高(4.9±2.8)行;3/12例视力同术前.全部患者在未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本文的小样本量短期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以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张力环植入为主的联合手术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一家系FBN1基因突变研究及手术治疗
目的 对一个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家系进行FBN1基因突变筛查,总结该家系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方法.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4年5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一个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家系人员25例.方法提取该家系成员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技术,收集目标基因组DNA,再利用HiSeq2000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突变位点,用Sanger法验证测序结果.晶状体半脱位90°~180°者4例(8眼)行一期囊袋张力环IOL植入术(Phaco+ CTR+ IOL),二期晶状体囊袋复合体(IOL-CTR)单点巩膜缝合固定术.晶状体半脱位大于180°者1例(2眼)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IOL植入,巩膜缝合固定术(PPL+ PPV+ IOL).2例(4眼)行晶状体囊内摘除术(ICCE),1例(1眼)行玻璃体切除术(PPV).主要指标 FBN1基因测序结果、术式、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该家系所有患者FBN1基因38号外显子mRNA第4588位碱基均出现C→T杂合性错义改变,导致患者均携带c.4588C> T(p.R1530C)突变体,而家系正常个体15人无此突变.行Phaco+ CTR+ IOL联合二期IOL-CTR术后BCVA 0.5~0.8.行PPL+ PPV+ IOL术后BCVA 0.3~0.5.结论 FBN1基因c.4588C> T(p.R1530C)突变体是导致该家系的致病原因.采用一期囊袋内张力环IOL植入及二期IOL-CTR单点巩膜缝合固定术矫正IOL偏位效果较好.
-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选择性二期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1例(39眼)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方法 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及IOL植入术,其中20眼术后IOL仍偏位较大者(>1.5mm)二期行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术前、术后测量视力,用PentaCam测量半脱位晶状体及IOL倾斜度和位置,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术后视力、IOL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二期张力环缝合前IOL倾斜(4.33±2.96)°、偏心(2.56±0.90)mm,张力环缝合后IOL倾斜(4.11±2.05)°、偏心(1.19±0.71)mm.张力环缝合前及缝合后IOL的倾斜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4),偏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后囊膜混浊发生率20.5%,其中2眼(5.1%)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1眼因囊袋破裂张力环脱出改变术式,2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对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可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及IOL植入术,脱位严重的和具有进展倾向的病例还应二期行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张力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脱位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6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以发现其发生原因及佳处理方法.其发生原因与摘出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严重损伤有关.对6例患者中5例,采用玻璃体切除及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例观察.结果4例人工晶状体复位成功,裸眼视力0.3~0.8,1例并发眼内炎再次取出人工晶状体,观察的1例矫正视力0.6.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脱位与后囊膜破裂有关,玻璃体手术及睫状沟缝线固定可以使人工晶状体复位,提高视力.注意防止眼内炎.
-
半脱位晶状体张力环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11眼)半脱位晶状体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中所有手术都未出现张力环脱落及由于张力环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晶状体囊袋撕裂现象.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位于正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眼压,检测角膜内皮密度指标与常规超乳手术无明显差别.结论 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囊袋内植入,保持囊袋的位置和完整性,便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防止术中由于晶状体核的坠落所产生的并发症及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
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致26例(26眼)晶状体半脱位及白内障中14例行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睫状沟人工晶状体固定术,伴有玻璃体脱出的行前段玻切术.术后观察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周,视力为0.1~0.4者8眼,0.5~0.8者18眼;术后3个月,视力为0.1~0.4者6眼,0.5~0.8者20眼.术后1年散瞳1眼人工晶状体略下移,无复视或视力下降.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悬韧带断裂情况和晶状体核硬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晶状体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方法对晶状体半脱位进行早期诊断,回顾总结近10年来我院就诊的晶状体脱位45例,分别采用晶状体囊内摘出术,囊外摘出术及超声乳化术等手术方式,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应用UBM能对早期的晶状体脱位进行诊断,根据脱位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与术式无明显关系,与术前并发症有关.晶状体囊内摘出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其他术式多.结论 应用UBM有助于晶状体脱位的早期诊断;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完善手术设备,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对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马凡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半脱位品状体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32眼)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临床资料,晶状体脱离范围均在180°以上,脱位一侧的品状体赤道部已达瞳孔区.所有病例均用玻璃体切除器进行闭合式前段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并经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前佳矫正视力≤0.2者30眼,≥0.3者2眼.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裸眼视力≤0.2者2眼,0.3~0.6者22眼,0.8~1.0者8眼;矫正视力≤0.2者2眼,0.3~0.6者14眼,0.8~1.0者16眼.人工晶状体位正且稳定.未发现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倾斜脱位、脉络膜下出血、玻璃体浑浊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4个月,效果稳定.结论 对于马凡综合征明显品状体半脱位者,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后房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两袢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囊袋张力环的应用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15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进行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圆周者,将囊袋张力环用缝线固定在悬韧带离断一侧巩膜壁上.结果 术中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3眼,植入睫状沟2眼;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处于正位.结论 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便于手术操作,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囊袋张力环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品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2例(22眼)自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周视力为0.1~0.4者7眼,0.5~0.8者15眼;术后3个月视力为0.1~0.4者3眼,0.5~0.8者19眼.散瞳1眼人工品状体偏位,均无复视症状发生;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小切口非超乳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向内障可取得较好效果.
-
超声乳化吸出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5例(1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0.4 ~0.8者9眼,0.1 ~0.3者5眼,0.08以下者1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状体植入术,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有效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