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血糖升高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由于饮食结构失调、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2010年全球发病率约为7.7%,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4.39亿[1],且90%~95%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2]。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007年患病率为9.7%,到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其引起的冠心病、视网膜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治疗糖尿病的传统模式主要为内科疗法,包括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但是以上方法都不能较满意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长期治疗花费高昂,患者依从性差。随着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开始关注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这一新方法。
-
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
-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临床现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us)是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等,导致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低下,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现就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近况作一简述,以示人们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
肠神经系统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
1921年英国生理学家J.N.Langley在研究哺乳动物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时,发现了胃肠道有一个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结构,并将其称之为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肠神经系统由108个知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组成,控制原始的肠蠕动、局部血流变化、水和电解质分泌.它们的细胞体位于黏膜下丛(Meissner丛) 或肠肌层丛(Auerbach丛) ,发挥功能而无中枢输入.本文主要就ENS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儿科的补液疗法(一)
体液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一定的容量、一定的分布和一定的成分.保持上述各方面的动态平衡是保证正常生理功能、保证人体健康所必需.人体每日进食进水,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可能有很大变化,机体又不断代谢而引起水和电解质改变,但仍能保持水和电解质动态平衡,这是由于人体有神经、内分泌以及肾、肺等器官功能来保持这种平衡.
-
儿科的补液疗法(二)
(续上期)第二节儿科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 水和电解质失调1.1 失水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是由于水的摄入量不足和(或)丢失量过多所致.除失水外,还可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一般情况下,根据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又可根据血浆钠的浓度将失水分成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3种.失水性质和失水程度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
-
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策略及条目筛选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
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的共同标志.久病可以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危急时发生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现有糖尿病患者6000多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鉴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居住集中、渴望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的特点,本院对所管辖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现报道如下.
-
全胸腔镜下不同类型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对比研究
下部胸腔在回收胸腔液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这是由于它的间皮细胞在通过细胞转运蛋白吸收水和电解质方面有更强的能力[1,2],同时下部胸腔具有更丰富的淋巴网络和更丰富的淋巴孔道[3]。由于在胸腔内的外科操作和创伤,使这些机制受到破坏。在肺叶切除过程中,肺叶表面的脏层胸膜不可避免的被一起切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时,胸壁的操作孔位于下部胸腔,对下部胸腔的壁层胸膜也造成了损伤,同时不同类型的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对胸腔造成的损伤部位及程度也不同。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楔形切除术后做比较,胸腔液体回收的能力不同,胸腔积液产生的量也不同,因此术后引流量也不同。这对于确定全胸腔镜下什么类型的肺切除术后较早拔管可能引起积液相关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别及它们与术后积液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diabetes)是多种致病因子引起机体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全身各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小血管病变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中由于脑血管梗塞而引起的神经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在体内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血清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表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4].本文通过测定比较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变化情况,以期探讨Hcy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
-
糖尿病的遗传研究进展
WHO1997年报告1995年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并预计2030年将达3.5亿,而新增加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
休克的支持疗法
1胃肠道营养消化道功能正常者,以口服为主,必要时经胃肠外补充部分热量、水和电解质.昏迷病人或不愿进食病人,可用管饲代替口服.管饲可自鼻腔将管插入胃内或经胃造口、高位空肠造口,一般由牛奶、豆浆、鸡蛋和蔗糖配制.管饲饮食是高渗液体,持续滴入或间断注入均可.但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量,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除饮食外还可加入食盐和水,每日总量可达2000~3000 ml.要素饮食亦可采用管饲连续滴入,一般由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及矿物质组成,进入胃肠后不需要消化或稍消化后即可被吸收,体积小、质量高,能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如滴注速度快、浓度过高可引起胃肠道症状,亦可引起离子平衡失调、高血糖及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治疗中应经常作有关的检查.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并发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疾病也日趋增多.高血压的发病率在糖尿病人群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致死危险的因素.因此,做好此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
对儿科用药安全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而住院,死亡人数约19.22人[1].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发育等方面不同于成人,故在儿科用药时要注意其特点:(1)儿童时期的新陈代谢旺盛,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的过程一般比成人为快;(2)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高,极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失衡;(3)小儿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皆不完善,因此,用药不当常易致不良反应和中毒;(4)小儿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5)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特定药物应用会影响其发育,某些中枢抑制药甚至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必须引起我们更大的关注.下面对其中部分常用药物可能对儿童产生的不良作用做一初步探讨.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通常用紫灵芝来调养糖尿病,以恢复血糖平稳状态.
-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效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
-
肾脏养生:保护好人体的环保部
中医学中,肾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器官,称之为五脏之根,生命之本.中医还把肾归纳到生殖系统,认为大量耗损阴精,便会引起肾亏.现代医学认为,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对调节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及排泄体内的代谢产物与毒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增强肾脏功能,是强身抗老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肾的养护,生命的根本才会枝繁叶茂,枝叶常青.
-
陈氏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严重疾病.笔者自2000-01~2006-01用我院省名中医陈学达主任医师的"陈氏降糖方"治疗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36例,并以西药二甲双胍片作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甘露醇诱发渗透性肾病31例分析
我院自1998~2000年间,在应用甘露醇550例病人中,出现渗透性肾病者31例,占5.5%,现报告如下。 31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大72岁,小18岁,平均51岁。其中脑挫伤 9例,各种颅内出血20例,脑肿瘤术后2例。所有病人入院尿常规、血CRE和BUN检查均正常。除常规用药外使用20%甘露醇100g/d者6例,150g/d者8例,200g/d者12例,250g/d者5例,未使用其它对肾脏损害的药物。具体用药方法为20%甘露醇每次50g,半小时内静脉滴注结束,每4~12h一次,用药时间为3~15天。肾病出现时间为用药后4~8d,表现为尿蛋白“~”14例,尿蛋白+血尿者13例,红细胞管型2例,尿少2例,其中1例血CRE380μmol/L,BUN19mmol/L,1例血CRE403μmol/L,BUN27mmol/L;血渗透压检查20例,14例310mosm*kg-1*HO2-1,6例360mosm*kg-1*HO2-1,血钠130~120mmol/L 20例,118~110mmol/L 9例,109~102mmol/L 2例;血钾6.20mmol/L以上2例。减量或停用甘露醇,加用呋噻米和多巴胺或酚妥拉明后蛋白尿、血尿消失19例,蛋白尿减少10例,因急性肾功衰竭死亡2例。 讨论分析31例渗透性肾病发生原因,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人年龄大,60岁以上者14例,占总人数中此年龄段的14.6%,60岁以下者占5.7%,说明老年人发生率明显增加;②甘露醇用量大,31例平均用量180g/d,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③输注速度较快,一般以10ml/min为宜,血中甘露醇浓度高于10g/L易发生肾功不全。④颅脑损伤重,伤情与该病呈正相关;⑤使用过程中应补充适当的水和电解质,保持一定的尿量,及时监测电解质、中心静脉压、血浆渗透压,调整甘露醇的用量,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如出现肾功能损害,应及时停用甘露醇改用其它利尿剂,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如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需及时透析治疗。
-
足部反射疗法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血糖控制不良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病变.本研究观察了足部反射疗法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