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管内麻醉的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
患者女性,24岁.因腹痛、右附件肿物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患者入室后常规消毒铺巾,于腰2~3棘突间隙正中入路穿刺.穿刺用具为BD Durasafe TM硬膜外-腰麻联合穿刺包(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穿刺与置管过程中患者无异常感觉出现.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射0.75%罗卡因12 mg(瑞典AstraZeneca公司生产,加10%葡萄糖至2.5 ml,成为重比重液).麻醉平面控制在胸5以下.术中切除右侧附件肿物(畸胎瘤,8 cm×6 cm×6 cm),修补左侧附件的黄体破裂口,清除盆腔积血约40 ml,90 min手术结束.术中未经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
-
蛛网膜下腔穿刺测压法观察不同通气方式对颅内压的影响
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多有程度不同的颅内压(ICP)增高,术中影响ICP者除麻醉药物、手术等因素外,呼吸形式亦不可忽视.本研究观察了保留自主呼吸(SR)、人工控制呼吸(CMV)及高频喷射通气(HFJV)三种通气方式对ICP的影响.
-
蛛网膜下腔穿刺无脑脊液流出二例
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时,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能够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针尖已进入蛛网膜下腔,然而针尾并无脑脊液流出或抽不出脑脊液,此时,难以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本院近年来对两例此种患者行影像学诊断,均发现有腰椎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其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
比较两种体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的股骨干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体位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方法和效果,以提高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麻醉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穿刺,其中Ⅰ组患者使用侧卧位麻醉,Ⅱ组患者使用坐位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15min后运动阻滞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平面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使用蛛网膜下胺穿刺麻醉中使用坐位穿刺,患者的麻醉平面更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值得应用.
-
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穿刺联合麻醉246例临床应用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麻醉用品的质量逐渐提高,种类逐渐增多,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联合穿刺的麻醉方法(CSEA)已逐步在临床推广.我们采用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联合穿刺包进行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颅骨钻孔冲洗腰穿注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常见的颅内疾患,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体积多进行性缓慢增大,逐渐出现脑受压的临床症状,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现多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间采用钻孔冲洗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注液共治疗CSDH 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侧入法蛛网膜下腔穿刺术100例
我科自1995~1997选择性地对100例病人行侧入法蛛网膜下腔穿刺取得了成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损伤性小,病人痛苦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脊椎畸型、肥胖、腰椎增生、韧带钙化等病例.
-
腰麻辅硬膜外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9-01~2000-01共施行子宫切除术130例,其中次切97例,全切33例.年龄35~54岁.体重45~78kg.术前用药:安定10mg、阿托品0.5mg肌注.选L2~3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备用,经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2~3ml,根据术中患者麻醉平面及麻醉效果酌定是否辅用硬膜外阻滞,我们认为出现以下情况需辅用硬膜外阻滞.1 指征①腰麻平面不够应及时并用硬膜外阻滞.②手术时间长,腰麻不能满足手术要求.③腰麻失败后改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用1.6%利多卡因溶液(加1:20万肾上腺素).2 效果腰麻、硬膜外穿刺置管均成功,本组中腰麻失败2例,平面不足20例,术中平面减退47例,均复合了硬膜外阻滞,61例单靠腰麻完成,手术、术中低血压40例,呼吸困难10例,心动过缓4例,术后出现头痛5例,经及时处理均得到纠正.3 体会腰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但麻醉时间受限制、硬膜外阻滞起效缓慢、但不受时间限制,腰麻并用硬膜外阻滞,能集中两者优点,弥补不足,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尿潴留发现骶管囊肿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体重50 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级,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有偏头痛病史20年余,头痛时口服“芬必得”止痛效果好.入院诊断:左内外踝骨折,偏头痛.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左内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心电监护.患者取左侧卧位,L3/L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一次性成功后,缓慢向患者左侧方向注入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注射液(0.75%的布比卡因2 mL与10%葡萄糖注射液1 mL混合液)2.5 mL,平面控制在T11.
-
连续腰麻后短暂失语一例
患者,女,51岁,68 kg,因"多发子宫肌瘤"入院,拟于连续腰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自诉血脂增高病史,青霉素、磺胺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体温36.7℃,HR 62次/分,RR 20次/分,BP 132/89 mm Hg,心肺正常,ECG正常,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入室后平卧,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多功能监测仪全程监测ECG、HR、RR、SpO2.穿刺注药前BP高142/96 mm Hg.右侧卧位下选择L2~3间隙,采用Spinocath导管针(G21和G25,德国贝朗)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头向置管,成功后患者转为平卧位,分次注入等比重0.5%布比卡因3ml,注射速率0.1ml/s.
-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研究药物对脊髓的镇痛作用、疼痛机制及相关药物对脊神经影响的实验中,常采用经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给药的方法.如需鞘内多次给药,只能蛛网膜下腔置管注药或反复蛛网膜下腔穿刺给药.任占杰等[1]通过比较麻醉医师进行大鼠经腰椎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和反复蛛网膜下腔穿刺的难易程度及反复7次给药的可行性发现,置管组操作时间(15.0±6.8)min较穿刺组(80.0±20,8)min短,且置管后反复给药对大鼠的应激伤害远远低于穿刺组,同时7d内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蛛网膜下腔置管注药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法.本文通过搜索CBM和PubMed上相关文献,对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及置管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的护理
临床应用蛛网膜下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观察脑脊液流通状态,及监测颅内压,随时可取少量的脑脊液流量标本,分析脑脊液变化及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将我院2001年5月~2004年5月对16例患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留置引流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蛛网膜下腔穿刺技术的改进和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穿刺,常因腰穿针过长过细,不易固定,造成穿刺困难,甚至失败.为此笔者应用一次性穿刺针作为腰麻穿刺针固定器而改进蛛网膜下腔穿刺技术,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
不同体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比较分析
股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常选择蛛网膜下腔麻醉,本文比较两种体位施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股骨骨折手术13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40岁,平均28岁;身高160~ 175 cm;体重55~75 kg,平均62 kg;脊柱生理弯曲度无异常.随机分为两组,即Ⅰ组和Ⅱ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入室后常规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Ⅰ组患者选择侧卧位患肢在上,行蛛网膜下腔穿刺;Ⅱ组患者选择坐位,头尽量前屈,双足置于手术台上,双手置于膝部,胸部尽量贴近大腿,使腰背部尽量向后弓出,助手固定患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采用直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病人在不同体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时疼痛程度,针刺皮肤测定平面扩散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1].选择L2~L3椎间隙为穿刺点,针尖口朝头侧,注药的速度为1 ml/5 s左右.药物为0.5%比重的布比卡因2 ml.注药后Ⅰ组立即予平卧位,Ⅱ组注药后5 min平卧,10 min后测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高平面[2].
-
蛛网膜下腔穿刺治疗脑室出血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穿刺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常规腰麻操作将硬膜外麻醉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放置硬膜导管,引流或置换脑脊液.结果 15例患者无1例死亡,疗效比内科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结论蛛网膜下腔穿刺是治疗脑室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
聋哑病人麻醉体会附3例报告
麻醉前的良好沟通是保证聋哑病人手术平稳顺利完成的前提,回顾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例聋哑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例1女,23岁,先天性聋哑,孕39周臀位行剖宫产术.带静脉留置针入手术室,静脉补液500ml,左侧卧位L2-3间隙行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6mg,硬膜外留置导管4cm.
-
腰椎管内麻醉遇脂肪瘤1例
患者女,72岁,身高152 cm,体重65 kg.因左膝关节闭合性损伤入院,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膝关节清理术.患者自述1年前因阑尾切除术应用全身麻醉拔管后喉痉挛而惧怕全身麻醉,检查时发现腰部生理弯曲,腰椎间隙正常,拍腰椎X线片无异常.入室后患者右侧卧位, 应用0.7 mm × 90 mm腰麻针经L3~4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无脑脊液流出, 改行L2~3蛛网膜下腔穿刺,亦无脑脊液流出.
-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1 引言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PIH)是指病因不明,侧卧位时腰部蛛网膜下腔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0.7 kPa的一组少见症候群[1].本病临床发生率低,预后良好.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3例PIH报告如下.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3例,女10例,男女比例3:10,年龄24岁至45岁,中位年龄3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例,类似发作史1例.所有病人无糖尿病及传染病史,无脑外伤、开颅术、引流术及脑脊液耳鼻漏,无脊椎穿刺史.
-
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系临床急症.近几年来我科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脊髓蛛网膜下腔穿刺置换脑脊液治疗了2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脑外伤致颅内残留树枝一例
患者男,47岁,因头部外伤后发热1个月入院.1个月前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头部,当时昏迷约1 h,鼻根部偏左侧有一约2.5 cm伤口流血.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创缝合.伤后2 d出现头痛、呕吐、发热.意识模糊,鼻腔内流无色透明液体,经抗感染治疗2周无效,转当地上级医院.头部CT检查示双侧额部颅内积气,诊断为"颅底骨折、颅内感染",给予全身抗感染及蛛网膜下腔穿刺鞘内注入罗氏芬等治疗,病情略有好转,但仍发热,意识模糊,脑脊液细胞数2000个/高倍视野,即转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