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效果与艾滋病
口腔科操作可能引起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经血液、唾液等体液传播,口腔科因操作而引起的医院感染问题已经受到国内外医院愈来愈多的关注,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针对血源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艾滋病等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
Flt3L与Tpo、SCF组合对脐血干/祖细胞的体外短期调控作用
我们对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祖细胞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体外培养方法,使脐血干/祖细胞在短时间内有效扩增,避免长期体外暴露引起的污染,避免异源血清带来的免疫反应和血源传播性疾病[1],经济、省时,更适合临床应用。
-
手术室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防护
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其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威胁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据报道,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医务人员被针误刺事故中乙肝病毒(HBV)感染占第一位,近年来丙肝病毒(HCV)感染也逐渐增多,并已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报道.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
切断血液透析病人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的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替代方法之一.由于血液透析病人在接受治疗时频繁体外循环和血管穿刺、反复输血及医源性因素,使其成为血源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且终末期尿毒症病人,多有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并发病毒感染,尤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威胁病人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HCV极易通过输血和HD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传播,感染率高,且丙型肝炎易慢性化、肝硬化和癌变,对病人和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均造成威胁[1,2].现总结2001年-2004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不同的预防HCV感染措施后病人HCV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为2003年度江苏省镇江市卫生局科研项目,编号:2003-343-12.
-
产房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职业防护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血源传播性疾病.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1],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病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性较大,而产房医务人员更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加强产房医务人员HBV感染的防护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我院自2000年11月对产房医务工作人员就HBV感染采取了综合性防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四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在临床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是将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和层析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固相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并不易污染[1]。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引起的院内感染时有报道。这些疾病的感染途径多样化。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也常引起医患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此应高度重视。避免由其引起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此我院开展的快速血源传染性疾病四项对患者进行初筛检测,已成为我院常规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热点
慢性乙型肝炎是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有3.5亿人成为乙型肝炎的慢性感染者.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育龄妇女[1].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液(输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主要因素.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母婴传播主要感染新生儿和婴幼儿,因此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HBV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2].
-
2864例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
输血在临床急救及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其也可能引起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医疗纠纷[1].我们对2864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源传播性疾病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Ⅰ/Ⅱ抗体(抗HⅣⅠ/Ⅱ)及梅毒螺旋体,现报告如下.
-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围术期脊柱手术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是手术前短时间内快速输入一定量的胶体类血浆代用品,使血管内容量高于正常容量的方法.它可以减少手术中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如凝血因子的损失,减少围手术期输异体库血,从而减少因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血源传播性疾病.
-
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护
目的 总结医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到44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报告,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以护士高,占 59.1%,其次是医生和实习生,分别占 29.5%和6.8%;暴露源以各种针刺伤为主(65.9%),其次是手术缝针刺伤(20.5%);不同科室发生职业暴露的频次不同,手术科室占72.7%,非手术科室占27.3%;职业暴露由接触过明确病原体乙肝患者的针头器械导致占 72.7%,暴露源接种过乙肝疫苗例数占29.6%,含有乙肝抗体例数占25%,暴露后及时处理率100%,预防用药率88.6%.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医疗操作,暴露后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医务人员被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的危险.
-
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情况分析
护理工作主要是为患者做各种注射,在工作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谈到不安全注射,公众都会想到对患者的威胁,其次,面对不安全注射的不仅是患者,而且护士接触血源传播性疾病病原体的机会更高,为了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护理人员针刺伤害不容忽视.
-
急症手术室护士对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自我防护
当前各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有上升趋势,尤其各种争症手术,病情急,术前未完善各项检查,若手术操作不慎或消毒隔离不严,就可能引起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因此,我们加强急症手术时手术室护士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自我防护.
-
胎肝脾细胞联合输注治疗血友病甲三例
血友病甲是一种遗传性因子、厦缺乏的出血性疾病,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替代治疗不仅需终生治疗,费用高,而且感染血源传播性疾病的机率大.另外,长期反复使用因子Ⅶ制剂也易诱导机体产生抗因子Ⅶ抗体,从而使治疗更加困难.作者采用胎肝、脾细胞联合输注治疗血友病甲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134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暴露人群中,护士所占比率高(59.70%),其次是医生(19.40%)、医技人员(9.70%)。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锐器管理不规范(占46.27%,62例),其次为操作意外(占42.54%,57例)、防护措施不足所致(占11.19%,15例);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4.78%,127例),黏膜接触暴露占5.22%(7例),暴露源不明确者占42.54%,暴露源明确者占57.46%,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别占35.82%、12.69%、3.73%、2.24%;HBV、HCV 合并感染占2.24%(3例);HIV、HBV、HCV、TP 合并感染占0.74%(1例)。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为95.52%。结论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做好职业防护,并规范锐器管理,可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
护理人员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
目的:探讨护士采血过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具体环节,以及源患者感染状况,为制定职业暴露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8月-2013年9月护士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89例次,包括静脉采血75例次,动脉采血14例次。采血操作环节职业暴露居前3位的是拔针后管塞穿刺针回弹(25例次,28.09%)、操作结束集中二次清理垃圾(18例次,20.22%)、血液体液皮肤黏膜接触(13例次,14.61%)。经检测,源患者确定感染43例次(48.31%),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梅毒螺旋体(TP)、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液接触感染病原体中的一项或多项;源患者未感染46例次(51.69%)。经科学处理,发生采血环节职业暴露的护士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开发安全型采血针,锐器使用后第一时间放入锐器盒,采血操作戴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实施标准预防和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采血环节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重要策略。
-
某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目的 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2012年1-12月间55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工作职业暴露55例、57例次.其中暴露源不明确31例次(54.39%),暴露源情况明确26例次(45.61%).57例次职业暴露人员中,保洁员和护士占82.46% (47例次),其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9.76%和5.32%.职业暴露发生率居前3位的科室是门急诊、产科和保洁部,分别为29.51%、9.80%和9.76%;暴露人员的工龄≤3年者占87.72%(50例次).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4.74% (54例次),暴露物以头皮钢针为主(42.11%),其次为注射器针头(19.30%).职业暴露主要环节为拔针(29.83%),其次为医疗废物处置(28.07%).结论 保洁员、护士和低年资工作人员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应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环节的管理,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
-
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掌握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偶遇的方法对该院374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内容和处理流程正确率分别为54.81%(205/374)、89.84%(336/374).共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74例、533例次,暴露率为46.52%(174/374).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儿科和内科的医务人员暴露率较高,分别为64.46%(78/121)、60.00%(18/30)和40.00%(50/125);护士和医生暴露率较高,分别为51.52%(102/198)、47.27%(52/110).医务人员血源性暴露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和晚上,穿刺、采血或处理物品为主要的暴露环节,暴露地点主要是病房和手术或换药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率较高,应加强医院高危科室、人员和操作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措施的落实.
-
快速筛查在感染状态不明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快速筛查在感染状态不明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某院2011年1-12月在感染管理科登记的45例感染状态不明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次感染状态不明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中,快速筛查前暴露源明确10例,明确率为22.22%,暴露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明确3例,明确率为6.67%;快速筛查后,暴露源明确35例,明确率为77.78%,提高了55.56%,暴露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明确23例,无需检测22例,明确率为51.11%,提高了44.44%.根据快速筛查结果实施暴露后预防措施方案,未发生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传播性疾病.结论 结合快速筛查结果选择暴露后预防措施方案,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
受血和手术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36例手术前和受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5项免疫学标志,乙肝前S1抗原,甲型肝炎抗体(HAV IgM),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PAb),TPAb阳性者采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复检.结果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乙肝5项免疫学标志检测中,单项或多项指标阳性者为60.09%.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97%,HAV IgM阳性率0.24%,抗HCV阳性率为1.90%,TRUST法阳性率0.45%,未检出抗HIV阳性者.结论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进行多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对血源性医院感染的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责任纠纷,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改进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上报登记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29例次,护理人员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65.12%);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是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集中人群;操作环节居前3位的是拔针、穿刺、医疗废物处置;锐器伤109例(84.50%),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已知暴露源者92例次(71.32%);经检测,源患者确定感染79例次(61.24%),感染血源性病原体中的1项或多项.经科学处理,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目前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有利于确定重点科室、目标人群、高危因素,便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