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对呼吸道的多事之“秋”

    作者:邝土光;施焕中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很多疾病开始“粉墨登场”.秋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就是与过敏和感染相关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等.每年入秋以后,各大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显著增加,有的医院甚至需要增设病床,一些医院甚至病房走廊也躺着新收的病人.因此秋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合理用药就显得尤其重要.

  • 吸入不洁空气可致慢阻肺

    作者:党斌温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将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位死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8.2%,那么如何防治慢阻肺,就显得格外重要.吸入不洁空气可以导致慢阻肺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慢阻肺就越重.吸烟的人,包括吸二手烟,其呼吸道就类似于锅炉房的烟筒,常年忍受烟熏火燎,必然导致气道损伤,成年累月就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如果继续吸烟,慢支进一步加重导致肺脏的通气功能下降,就成为慢阻肺.

  • 雾霾天气如何保护呼吸道

    作者:许娟娟

    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排放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造成的,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现象,总体无毒无害.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直径≤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物质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诱导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发作.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志强;苏向红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毒感染状况,并探讨病毒感染与COPD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就诊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320例(A组),COPD稳定期患者105例(B组)、健康体检者56例为C组,分别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 A virus)、流感病毒B(Flu B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柯萨奇病毒A(COXA)、柯萨奇病毒B(COXB)、埃可病毒(ECA)特异性抗体IgM,并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发作组患者8种呼吸道病毒的总感染率为32.8%,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 老年AECOPD患者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丹丹;李秀媚;李迎雪

    目的 了解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老年患者相关病毒感染现状,同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12年7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并经诊断为AECOPD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鼻咽拭子,利用多重巢式PCR法对相关呼吸道病毒(9种)进行检测,并根据病毒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搜集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信息,包括基线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及病情变化等,经统计学分析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90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有23例,阳性率达25.6%,其中,FluB和hCOV双重感染1例(4.3%)、FluB 4例(17.4%)、RSV2例(8.7%)、hPIV 5例(21.7%)、hCOV 3例(13.0%)、hRV 8例(34.8%),鼻病毒感染患者占据比例高.对组间临床特征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仅死亡率一项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毒感染在AECOPD老年患者群体中具有较高检测阳性率,且鼻病毒感染为多见,病毒感染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目前临床对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检测尚存在一定困难.

  • 浙江省宁波市社区803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作者:史碧君;张涛;崔军;王永;李辉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情况,为制定减轻宁波地区经济负担的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宁波市24个县(市、区)中的2个城市和1个城乡结合部的慢性病防控示范区信息系统及医院电子病历中诊断为COPD,沟通无障碍且符合本次调查的入组和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逐户走访填写问卷并结合查阅病案的方法对803名调查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内容及直接经济负担相关费用.结果 宁波市社区COPD患者的人均年直接经济负担费用为4243元,男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259,P=0.024),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822,P=0.06).影响COPD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结论 宁波地区社区COPD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是巨大的,国家应及时制定有效的卫生政策,对影响COPD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节.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成比例肺动脉高压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作者:兰平起;黄慧俐;李莉;王琨;刘朝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不成比例”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征,并研究“不成比例”PAH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0月在解放军533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51例COPD合并“不成比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中,以慢性血栓栓塞性PAH多见,占49.0%(25例),其次是间质性肺疾病占25.5%(13例),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导致“不成比例”PAH的发生,占11.8%(6例),其他疾病占13.7%(7例).结论 慢性血栓栓塞是COPD患者出现“不成比例”PAH主要的原因.

  • 益肺活血颗粒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研究

    作者:欧敏;张超;宋秀杰;吴妮

    目的 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力、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研究.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肺活血颗粒,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d、第6个月末,行肺功能检查,通过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统计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治疗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MWT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肺活血颗粒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表明该药对COPD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吸入异丙托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崇福;罗显荣;吴妙英

    目的探讨大剂量吸入异丙托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老年COPD患者每次吸入异丙托品0.75mg+生理盐水3ml,3次/d,连续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肺功能.结果吸入异丙托品治疗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高呼气流率(PEFR)明显改善.结论老年COPD患者在应用茶碱扩张支气管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品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 间断无创通气和深呼吸法治疗老年慢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朱广卿;李丰;陈燕霞;肖晓光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慢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分别进行了间断无创通气和深呼吸两种方法的疗效观察,5例PaCO2 60~70mmHg者间断无创通气治疗,1.5h/次,2~3次/d.4例PaCO2 50~60mmHg者接受间断深呼吸和呼吸方式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一般状况均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明显增加,"上感"次数明显减少.无创通气组平均住院日仅为治疗前的18.64%,平均住院费为治疗前的12.72%.结论间断无创通气和深呼吸法均为较好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有用方法.

  • 2000~2010年住院COPD患者并发肺栓塞的调查

    作者:王德龙;崔华;魏智民;蔡建芳;李毅;范利;胡亦新;刘霖;张梦;刘爱民

    目的 了解北京3家医院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栓塞(PE)的发生率和发病特点,为降低COPD患者合并PE的病死率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0日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按照ICD疾病代码调查住院患者46 700例,其中COPD患者4960例,住院COPD患者并发PE的发生率为0.8%,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患者发生PE的风险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OR 4.1,95%CI 2.4%~7.1%.不同性别COPD患者并发P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是导致PE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做好COPD的预防和治疗对PE的减少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路径.

  • 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敏;徐武夷;赖莉芬;任冰稳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祛痰解痉、持续低流量给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间断机械通气.观察48 h,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志、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aO2显著上升(由50.22±4.35升至74.03±6.71mmHg),P<0.01,PaCO2显著下降(由69.92±8.74降至58.52±9.15 mmHg),P<0.01,pH值明显改善(由7.25±0.14升至7.35±0.18),P<0.05;对照组PaO2显著上升(由51.01±5.82升至64.27±6.47 mmHg),P<0.01,PaCO2、pH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可显著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当患者气道阻力高、PaCO2显著升高、出现危及生命的酸碱异常和神志改变时,应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志强;张敏;陈光喜;殷勤;毛秀志;伍沁芳;邬红云;周静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标准,将我院老年病内科收治的44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意识障碍(GCS评分<10分)患者作为意识障碍组,同时选取无意识障碍(GCS评分≥10分)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经NPPV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GCS评分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两组大多数患者能耐受NPPV治疗,意识障碍组和非意识障碍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18%和85.0%(P>0.05),病死率分别为15.91%和7.50%(P>0.05);意识障碍组NPPV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非意识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pH值、PaO2/FiO2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意识障碍组,PaCO2水平显著高于非意识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pH值、PaO2/FiO2水平均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治疗可有效改善AECOPD呼吸衰竭、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患者GCS评分、血气指标,改善患者预后.NPPV可作为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救治方法.

  • 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晶;侯惠如;高媛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康复知识的宣教及康复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被调查者对问卷完全理解后填写调查表,根据回收问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CO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明显;大部分患者不能坚持呼吸锻炼;而正确坚持氧疗的只有3例,占有过吸氧经历患者的6.67%.患者想了解的康复知识依次为康复治疗的目的 、方法、氧疗和用药知识等.结论 应广泛开展对COPD患者的康复知识宣教,因人而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达到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敏;张超;方庭正;韩文杰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分析OSAHS对于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影响,为O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病情不同,选取COPD患者55例(COPD组)、OS患者32例(OS组),测定其颈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OPD组与OS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患者的颈围、BMI显著高于COPD组(P<0.05);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指标:OS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显著高于COPD组(P< 0.01),夜间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OS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90%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 90%)明显高于COPD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OS组SaO2、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两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功能检查:OS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明显低于COPD组(P<0.05);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OS组高于COPD组(P<0.05),OS组肺动脉高压(PASP≥40 mmHg)患病率46.9%(15/32),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病率7.3%(4/55),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46.9%(15/32),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伴有肥胖COPD患者更易患OS;老年OS患者低氧血症、睡眠质量、肺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日间低氧血症较COPD患者更严重;OS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应提高对老年OS的认识.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淑芳;邓青南;李永强;林里;江亚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澳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重度AE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5 mg与异丙托溴铵500 μg雾化吸入,观察1组联用布地奈德1 mg.观察2组联用布地奈德2 mg,均为1次/8 h,连续治疗观察10 d.3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抗生素、氨茶碱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2组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8.9%),P<0.01.高于观察1组(80.9%).治疗后第5 d,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增加10.0%、15.8%、23.7%.治疗10 d后分别增加22.8%、29.4%、32.9%,观察2组增加高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1).用力呼气容积(FVC)增加趋势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Sa02在治疗48 h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而观察1组及对照组72 h后SaO2才有明显增加.直至观察终点,观察2组的SaO2增加较另两组更显著.治疗5 d后观察1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布地奈德2 mg组较布地奈德1 mg组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更快更好.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牟小芬;冯长顺;蔡力力;孙宝君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6例,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测定身高体重、进行6 min步行距离、血清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测定;分别对生活质量与年龄、体重指数、6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肺功能与体重指数,吸烟指数与T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生活质量总分数与6min步行距离以及第1s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P<0.01).第1s用力呼气量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吸烟指数与CD8呈正相关(P<0.05),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生活质量评分表可以简便、快捷评估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吸烟指数可能长期影响COPD患者的T细胞亚群.

  • 肌钙蛋白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预测价值

    作者:秦爱梅;崔华;魏智民;蔡建芳;李毅;刘爱民;张梦

    目的 调查研究升高的肌钙蛋白I (cTnI)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存活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确定此次调查对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3个医院选出符合入选标准者共4960例,其中979例检测了血清cTnI,男710例,女269例,年龄(73.1±10.5)岁.除糖尿病和性别因素外,cTnI水平与COPD死亡组的年龄、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si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缺血性心脏病和cTnI水平与死亡明显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7832、2.5350和1.3111,95%CI 0.99753~5.6199,均P<0.05),而PaCO2和PaO2与死亡的相关性明显较弱(P>0.05).结论 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年龄之后.cTnI水平成为COPD第3个有价值的病死率的预测因素,优于动脉血气值.

  •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肺部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作者: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部的表达状况,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铵对COPD大鼠模型肺部DC的影响.方法 用两次气道内滴入脂多糖(200μg/次)及熏烟4周的方法制作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自第8 d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溶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肺部DC分布及数量.结果 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大鼠呈现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DC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布地奈德组较模型组DC数目减少(P<0.01),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DC数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C细胞在COPD大鼠肺部表达明显增加,布地奈德干预可以使这种增加减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田刚;辛昊洋;郭从涛;吴冰;王艳春;张健;黄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和干部病房住院的COPD患者378例,男性231例,女性147例,以国际通用衰弱筛查标准评估患者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COPD患者合并衰弱后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结果 纳入分析的378例COPD患者中,合并衰弱患者共169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72例;衰弱患病率为44.7%,其中衰弱男性占所有男性的患病率为42%,衰弱女性占所有女性的患病率为49%.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岁)(OR 1.02,95%CI:1.01~1.05);合并其他慢性疾病(OR 2.13,95%CI:1.41~4.05),糖尿病病史(OR 3.18,95%CI:1.32~8.27),自述爬楼气短(OR 1.94,95%CI:1.51~3.85).COPD患者合并衰弱时,出现吃饭(OR 1.64,95%CI:1.21~2.44)、穿衣(OR 1.89,95%CI:1.32~2.92)、做饭(OR 2.21,95%CI:1.47~3.23)和做家务(OR 2.33,95%CI:1.51~3.47)等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风险增加.结论 COPD患者中衰弱发生率较高,诸多因素可影响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COPD患者合并衰弱时发生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风险明显升高.

22490 条记录 1/1125 页 « 12345678...112411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