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张羽

    玉米赤霉烯酮(ZEN)起初发现于玉米赤霉病之中,由禾谷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后经突变衍生出多种毒素种类。玉米赤霉病烯酮作用危害主要是自身的雌激素导致,其会对动植物造成生殖毒害与致畸突变,必须严格控制粮食中ZEN的含量。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是控制粮食中ZEN含量有效方法,现可行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总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化学检测、免疫胶体检测以及其他方法。

  •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王怡净;张立实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主要产毒菌株为禾谷镰刀菌,此外,粉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以及雪腐镰刀菌等也能产生ZEA.玉米、小麦、燕麦和大麦等作物易受到ZEA污染,由于ZEA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有潜在危害,所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ZEA的毒性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 禾谷镰刀菌产毒影响因子预测微生物学筛选

    作者:徐得月;王伟;陈西平;林肖惠;李玉伟;李凤琴

    目的 对可能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为不同自然条件下预测禾谷镰刀菌的产毒情况和粮食防霉提供实验手段.方法 以禾谷镰刀菌为材料,以玉米、小麦和大米为基质,对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重要因素变量(温度、通气量、水分含量、pH值、光照、培养基量、基质成分、培养时间等)进行筛选,构建L18-Hunter和Plackett-Burman模型(PB模型).结果 L18-Hunter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3株禾谷镰刀菌受试菌株中仅菌株3.4522产3-A-DON、15-A-DON以及毒素总量的模型拟合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系数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和培养时间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2产3-A-DON、15-A-DON及毒素总量的关键因子;PB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就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毒素总量的绝对值以及DON、玉米赤霉烯酮(ZEN)、DON及其衍生物、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及毒素总量浓度的对数值而言,该模型显著(P值分别为0.034 5、0.014 8、0.002 2、0.002 9、0.006 8、0.006 7和0.000 6),模型R2分别为0.812 4、0.861 6、0.928 7、0.921 6、0.894 5、0.895 1和0.954 3,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培养时间、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 2产毒的关键因子.结论 培养时间、一定范围内(20% ~50%)的水分含量、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