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罕见病中的“幸运儿”

    作者:方健

    特效药格列卫的问世,承载了无数科学家和数十万患者的梦想,科学家通过发现CML的发病机制找到精准治疗的靶点,继而为更多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榜样.CML患者是幸运儿,是因为它已经从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仅靠终身口服药物即可达正常寿命的疾病.CML患者在初诊时往往非常绝望,因为白血病通常意味着要尽快准备后事,如今,使他们与孙辈们共享天伦之乐的口服药已经问世!这种口服药就是全球首批靶向基因治疗药物之一:格列卫(伊马替尼).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婷婷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25例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6%,患者出现的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反应绝大多为轻度,可耐受,近期疗效良好.结论 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远期治疗效果还需要在医学上进一步研究.

  •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比较

    作者:许立明;王丽静;周杨

    目的:探讨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6年收治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20例患者中新诊断患者为12例(A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患者(B组)为8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发生率、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发生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较之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剂量与疗效探讨

    作者:陈坚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4至2015年收治的4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5例患者治疗后完全血液学反应(CHR) 29例(90.6%),部分血液学反应(PHR)1例(3.1%),未缓解(NR)2例(6.2%),hCCR 28例(87.5%),PCR 2例(6.2%),NR 2例(6.2%).治疗后随访10 ~18个月发现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治疗期间1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给予减量和停药后情况好转,4例患者出现眼眶及下肢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另有2例血液学无效患者发生肺部细菌感染,但并不严重,给予对症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随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以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李晓燕

    目的 研究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失败与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采取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组方根据患者的类型,均分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参照组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失败的患者,实验组为新诊断的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伊马替尼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总有效率90.00%、完全反应率60.00%、次要反应率0.00%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00%、总有效率40.00%、完全反应率10.00%、次要反应率4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伊马替尼治疗应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失败与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是对于新诊断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应用.

  •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谭琳;聂波;谢瑜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BCR/AB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荧光原位杂交检查确诊为初治BCR/ABL+-ALL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vDLP加伊马替尼方案诱导化疗,对照组24例单用VDL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组完全缓解后伊马替尼与化疗交替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CR)共20例(83.3%),对照组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CR共13例(54.2%),(P<0.05).治疗组20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位缓解期13(7~19),个月,对照组13例CR,中位缓解期6(3~9)个月(P<0.05).含伊马替尼治疗组与不含伊马替尼治疗组2 a总生存率(OS)分别是45.8%和12.5%(P<0.05).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97BCR/ABL+-ALL,CR较常规化疗明显提高.化疗与伊马替尼交替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中位缓解时间及生存时间也较单用化疗明显延长.

  • 达沙替尼治疗初发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荣华;甘思林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治疗初发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初发性CML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达沙替尼组14例和伊马替尼组12例.达沙替尼组给予口服达沙替尼片100 mg/d,1次/d,伊马替尼组给予口服伊马替尼片400 mg/d,1次/d;治疗过程中,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或短暂停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参数差异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达沙替尼组患者CCyR率、MMP率、达到CCyR时间和CCyR持续时间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HR率和PCyR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沙替尼组患者非血液学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程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伊马替尼组(P<0.05).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初发性CML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治疗初发性CML较理想的选择.

  • 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R的抑制增殖和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代群;葛宇清

    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是否有效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为了研究PD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联合用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R的作用及机制.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桔梗皂苷D对伊马替尼增殖抑制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测定PD和I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K562/R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ARP,cleaved 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率比单独用药组效果明显.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以明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同时下调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桔梗皂苷D可以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联合用药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Bcr/abl蛋白和激活PI3 K/AKT/mTOR信号通路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丹阳;田登梅;冯超;刘丽辉;施兵;张永清

    目的 研究不同分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特点,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ponse,CCyR)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4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急变期9例,慢性期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初治慢性期、急变期CML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急变期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下降尤为突出(P<0.01);初治慢性期患者NK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而急变期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伊马替尼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仅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而缓解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无改变(P>0.05);各组的NK细胞百分比无差异(P>0.05).初诊CML患者、急变期CD4+/CD8+的比值与BCR-ABLl/ABL1的比值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伊马替尼治疗初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但长期应用抑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伊马替尼治疗CML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分子机制

    作者:束玲玲;江千里;孟凡义;杨默

    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是目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很多白血病患者在服用伊马替尼后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DGF/PDGFR在血小板造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伊马替尼可能正是通过阻滞PDGF/PDGFR通路,阻断受体的PI3-K/Akt信号通路,减弱其抑制caspase-3活化的作用,促进巨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本文从PDGF/PDGFR信号通路方面探究伊马替尼治疗CML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讨论的问题包括伊马替尼与血小板减少,PDGF/PDGFR与血小板生成,伊马替尼治疗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等.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杨东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内异常多能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以持续表达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这段融合基因的翻译产物Bcr-Abl蛋白具有增高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以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而导致CML的发生.尽管靶向治疗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IM)的临床应用使几乎所有CML慢性期的患者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和其中90%的早期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然而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了IM耐药或原发性耐药,迫使人们着眼于新型制剂的研究和与IM联合用药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发展的针对CML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实验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高三尖杉酯碱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倩;李玉峰

    高三尖杉酯碱(HHT)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其不良反应较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低.然而,伊马替尼(IM)治疗CML的显著疗效让HHT逐渐被遗忘.如今,学者们发现,HHT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有临床疗效,从而使HHT再次受到了重视.本文对HHT治疗IM耐药的C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红倩;张嵩;刘晓力

    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产生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几乎在所有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出现,BCR-ABL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增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急变期是CML的晚期,在此期间常常出现其它附加染色体和分子的改变.大量研究表明,BCR-ABL基因与其他失调的基因共同作用并异常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促进了疾病的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对大多数慢性期CML患者治疗效果显著.IRIS5年的临床试验显示:用伊马替尼治疗的98%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92%患者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87%患者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然而,仍有少数慢性期和大多数进展期患者用伊马替尼治疗疗效欠佳.在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发现ABL激酶区点突变与临床耐药关系密切.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改善伊马替尼耐药,本文就急性变的分子机制、伊马替尼耐药等做一综述.

  • 伊马替尼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束玲玲;杨默

    临床数据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过程中出现血小板降低等副反应,因此考虑将伊马替尼应用于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研究证实,伊马替尼不仅可以抑制BCR/ABL突变基因,对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如PDGFR、JAK2V617F及C-KIT突变同样也有抑制作用,从而为MPD提供了重要的靶向治疗潜能.由于PDGFR、JAK2及C-KIT在骨髓造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伊马替尼可能正是通过阻滞PDGFR、JAK2V617F及C-KIT受体磷酸化阻断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打断细胞分化增殖反应,从而起到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伊马替尼在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研究和应用,并探究其中的可能机制.

  •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及进展期的疗效及耐药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玮;刘海波;张梅

    目的:对比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CP)及进展期(加速期+急变期,AP+BC)的疗效及耐药情况.方法:42例CML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慢性期,29例)或600 mg/d(进展期,13例,其中AP9例,BC 4例).中位追踪至24个月(3-42个月).结果:CP组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及完全分子学缓解率(CMoR)分别为100%、89.6%和20.1%,进展期患者分别为46.2% 、30.8%和0,CP组患者42个月生存率为76.7%,进展期组为3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组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P组.本研究42例CML患者中共有13例(31.0%)患者出现耐药,其中进展期组9例,耐药率显著高于CP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进展期和低于标准剂量治疗对耐药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CML各期患者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以慢性期疗效更为显著,早期获得MCyR为CM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耐药是影响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效的重要因素,疾病晚期耐药发生率明显升高.

  • 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良琴;刘为星;朱雨;洪鸣;乔纯;李建勇;钱思轩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23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800 mg,对他们的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3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全部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9例(82.6%)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3例(56.5%)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中位尼洛替尼治疗时间13.5(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12-102)个月.尼洛替尼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半为轻微的,而且可以逆转.结论: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疗效佳,患者耐受性好.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诱导凋亡及BCL6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倩;丁薇;吴晶晶;丁亦含;李玉峰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BCL6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HHT和IM单用及联用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BCL6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BCL6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用HHT对K56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r =0.820),诱导K562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单用HHT作用后BCL6蛋白表达下调,IM作用后BCL6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联合用药与IM单药相比,BCL6蛋白表达出现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HT和IM单药处理后BCL6 mRNA表达均出现下调,联合用药组较单用组下调更显著(P<0.05).结论:HHT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与IM有协同作用.HHT可能通过抑制BCL6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IM的敏感性.

  • 尼洛替尼治疗伴V299L突变的慢性髓性白血病二例

    作者:杨向绸;仇红霞;张苏江;王菊娟;欧阳苑;潘良琴;乔纯;李建勇

    本研究提高对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伴V299L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的临床认识.收集我院2例伴V299L突变的CML患者尼洛替尼治疗前后的骨髓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并测序的方法检测ABL突变,分析临床特征.结果表明,2例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均发生V299L突变,1例经尼洛替尼治疗6个月后V299L突变转为阴性,并取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另1例经尼洛替尼治疗7个月后V299L突变转为阴性,并取得明显分子学缓解.结论: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伴V299L突变的CML患者安全性和疗效令人满意.

  • 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3年临床观察

    作者:王雅云;赵洪国;崔中光;李广伦;史雪;许宏;周扬;赵腾

    目的:评估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的疗效差异,探讨佳临床选择.方法:对近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例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47例接受达沙替尼,43例接受尼洛替尼,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各时间节点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不良事件.结果:达沙替尼组、尼洛替尼组、伊马替尼组治疗3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分别为77%、79%和67%,12个月分别为92%、91%和90%.3组治疗3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分别为55%、53%和33%,而12个月分别为86%、88%和69%.3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11%、9%和1%,而12个月分别为49%、50%和28%.达沙替尼组2例(4%),尼洛替尼组2例(5%)出现疾病进展,而伊马替尼组6例(8%)出现疾病进展.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药物安全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第二代TKI达沙替尼及尼洛替尼可带来更快更深的缓解,从而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

  • 雷公藤内酯醇对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01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作者:文思群;马梁明;鹿育晋;白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G0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MTT法检测伊马替尼、雷公藤内酯醇单药及联合用药对K562/G01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和P-gp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P-gp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能增强伊马替尼对K562/G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雷公藤内酯醇能将细胞阻滞在G1期,下调P-gp蛋白和BCR/ABL基因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G01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G1期阻滞、降低P-gp蛋白表达和抑制BCR/ABL基因表达有关.

720 条记录 1/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