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源CT Flash模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PCI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模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以对患者PCI术后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方法:选取PCI术后患者106例,可评价支架147枚.随机分为A、B 2组,A组行Flash模式扫描,B组行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评价Flash模式CCTA对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A、B 2组检查方案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方面的差异.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源CT Flash模式CCTA IS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5.1%、80.0%和96.7%.A组与B组在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造影剂用量、辐射剂量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模式CCTA在PCI术后随访中的ISR诊断准确率高,与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相比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小、造影剂用量少,可以作为排除PCI术后ISR的可靠检查方法.
-
320排容积CT双低技术应用于大体重患者冠状动脉CTA的研究
目的 评估低辐射、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 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诊冠心病且体重> 90K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B和对照组A.A组,44例,使用120Kv管电压,碘佛醇320mgI/mL对比剂;B组,42例,使用100Kv管电压,威视派克270mgI/mL对比剂;A、B两组均使用智能毫安技术,对比剂用量均为0.625mL/Kg;采用东芝Aquilion One前瞻式心电门控扫描、三维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3D AIDR)降噪.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强化值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间噪声(S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图像中各支血管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for all),B组ED为:(3.68±2.19)mSv低于A组:(8.16±5.55) mSv(P<0.05),平均减少了54%.结论 低辐射、低对比剂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可以获得不差于常规辐射和对比剂用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有利于降低X线和碘对比剂对患者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320排 CCTA 双低技术 大体重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诊断冠心病(CHD)心肌缺血价值.方法 300例疑似CHD患者行CCTA、DCG检测,并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 作为金标准,评估CCTA联合DCG诊断价值.结果MPI诊断CHD心肌缺血率61.67%,有204个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其中固定性灌注缺损区29个,可逆性灌注减低区175个;CCTA诊断心肌缺血率63.67%,有224个收缩期心肌灌注异常区,其中固定性灌注缺损27个,部分可逆性灌注填充66个,可逆性灌注填充131个;DCG诊断心肌缺血率52.67%,其中ST段上斜型压低11例,下斜型压低33例,水平型压低114例;CCTA联合DCG诊断心肌缺血率66%;CCTA灵敏度83.78%,特异度68.70%,阳性预测值81.15%,准确性78%,Kappa值53%,DCG为71.35%、77.39%、83.54%、62.68%、73.67%、46.68%,CCTA联合DCG为94.59%、80%、88.38%、90.20%、89%、79.23%.结论 CCTA和DCG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均有较佳诊断效能,但CCTA联合DCG诊断,识别效果更佳,可提高诊断检出率.
-
冠状动脉CT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目的:以DSA为标准,评价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CCTA及DSA检查,分析CCTA与DSA吻合度。结果 CCTA与DS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CCTA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价值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CCTA在预测冠状动脉板块患者发生主要M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纳入研究,均执行CCTA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完成分级与分型.结果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与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应用于冠状动脉板块患者中确可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联合分级与分型有助于提升MACE的风险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