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失气化与肾小管病理损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肾失气化证与慢性肾脏病肾小管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临床辨证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证的8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与同时辨证为其他证型6例对照,比较两组24 h尿量、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β-D-半乳糖苷糖(GAL)及肾小管病理损伤的差异.[结果]肾失气化组24 h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尿NAG升高较对照组显著.该组患者肾小管病理损伤的特征为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肾小管囊性扩张、腔内蛋白管型、灶状萎缩,肾小管以轻-中度病变为主,且较对照组显著.[结论]肾失气化形质上与肾小管病理损伤相关,病理生理上与肾小管的过度代偿、过度蛋白负荷、重吸收功能减退有关.
-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简况
肝硬化腹水可归属“鼓胀”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症之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三焦气化无力,气结、水停、血瘀搏结积聚,分为气鼓和水鼓两个阶段.治疗有辨证分型、专方专药(正肝汤、消胀膏等),还有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针灸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足系缺少对照、大样本数据,中药研究多在表层,缺少药理研究.
-
从肾失气化论治尿石症的体会
尿石症即泌尿系结石,已日益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从尿石症的临床表现看,本病属于中医的石淋范畴.<医宗必读*诸淋证治>中说:"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积为砂石".湿热蕴积成石是对石淋病机的普遍认识,临床经清热利湿法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总体来说,中医治疗尿石症效果仍欠理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运用湿热学说治疗尿石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从肾失气化立论,指导临床治疗,能提高疗效.
-
五苓散君药之我见
五苓散系仲景方,历代医家对五苓散之君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君药的概念、五苓散症的病机、所主症候、病性分析,认为桂枝以其辛温发散、甘温通阳之功效,应为五苓散中君药.
-
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应用体会
高脂血症的中医理论认识:外源性为次,过食肥甘厚味是其一;内源性为主,以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及,脾虚失运、肝失疏泄、肾失气化、不能化脂降浊、脂膏痰浊、瘀阻脉络沉积于血脉而成.
-
荷丹片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应用进展
现就近年来荷丹片治疗高血脂症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以期望在阐明其药效机理的同时,为准确指导临床应用提高依据。
1荷丹片的药理分析1.1中医辨证中医认为“血浊”即“血脂异常”属于“痰浊”、“血瘀”、“心悸”、“胸痹”、“眩晕”、“中风”等范畴。陶亮等[1]指出血脂异常的病因为嗜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脾、肝、肾三脏虚损;病机核心是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病理产物为内湿、痰浊、瘀血。血脂异常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累及肝、肾,其标为内湿、痰浊、瘀血流注于血脉,痰瘀互结,以致脉道不畅。中医治疗可以从脾、肝、肾入手,施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补肾填精、化瘀祛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