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理应用几种激素药品
皮肤病:急时选用复方剂如果患了皮肤病,上药店买激素药膏涂抹,一两周后,病情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导致了慢性皮肤病.患皮肤疾病时,人们常用的激素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皮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寒米松乳膏、丁轻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太平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派瑞松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等.
-
062 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丁酸是食物纤维在结肠腔内经微生物酵解生成的短链脂肪酸,是结肠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对于维持细胞的分化和结肠上皮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众多体内外实验表明,丁酸可抑制癌细胞株的生长,促进癌细胞的分化,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综述了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丁苯羟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2009年3月~2010年10月应用丁苯羟酸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92例婴儿湿疹,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丁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损伤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虽然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但许多证据表明其与肠黏膜对肠道微生物的免疫混乱有关,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丁酸作为肠道膳食纤维由微生物发酵的主要终末产物之一,是肠上皮细胞重要能量来源,它维持肠道内稳态,在诸多方面如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结肠黏膜的防御屏障与改善通透性等影响着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
酪酸梭菌培养上清液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细胞增殖
目的 研究酪酸梭菌培养上清液(C.butyricum culture supernatant;C.b.cs)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C.b.cs中可能的活性成分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用C.b.cs处理后SW-480细胞,CCK-8及FCM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HPLC检测C.b.cs中主要的有机酸含量.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经过C.b.cs和丁酸处理后的TLR4的表达.用TLR4配体脂多糖(LPS)激活TLR4,再用C.b.cs和丁酸处理细胞,观察TLR4和NF-κB的表达.结果 C.b.cs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W-480增殖,并能诱导凋亡和G0/G1期阻滞.HPLC检测C.b.cs中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分别为9.27 g/L和4.53 g/L.C.b.cs和丁酸可下调TLR4的表达(P<0.01),并下调TLR4的下游基因NF-κB的表达(P<0.05).LPS激活TLR4的表达(P<0.01)后,C.b.cs和丁酸下调TLR4和NF-κB的表达(P<0.05).结论 C.b.cs通过下调TLR4/NF-κB通路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丁酸可能是发挥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
-
D-3-羟丁酸检测与临床应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在全世界大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达到3亿[1];随之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并发症也相继增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了及时、准确判断病情,非常需要一个高灵敏度且特异性强的指标,D-3-羟丁酸的测定不仅满足了上述要求,而且还可作为糖尿病昏迷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近几年发现,D-3-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2];还被用作肝移植后肝能量代谢的指标[3].
-
膳食纤维与癌肿
高膳食纤维饮食同部分癌肿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可能机制:(1)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稀释致癌物质浓度、促进排出;(2)膳食纤维可在结肠内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丁酸,可以调节细胞凋亡、影响原癌基因表达,以及发挥促进正常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膳食纤维还有利于化疗引起的肠道炎症恢复.尚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膳食纤维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
微量血β-羟丁酸定量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慢性病造成的经济放缓已是目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已高达9240万,每年高达13%的医疗支出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还是血管疾病的一个强有力的危险因素,放任糖尿病的流行,将导致总医疗费用的飙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战略将大大节约医疗资源[1-3].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T1DM)有发生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T2DM)常在有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过量或不足、食品过甜、酗酒等)、胃肠疾病(呕吐、腹泻等)、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应激状态时发生DKA.Schober等[4]报道,新诊断的T1DM儿童(<15岁)DKA患病率37.2%,其中<2岁患者DKA患病率高达60%.
-
丁酸和叶酸预防与治疗肠道疾病及其分子基础
丁酸和叶酸是酪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人体内丁酸的血清半衰期仅仅6 min.肠道菌群合成的叶酸量是人从食物中摄取的叶酸量1.5倍.产丁酸和叶酸的肠道菌群足以影响人体丁酸和叶酸的供应、吸收及代谢等生理状态.酪酸梭菌产生的丁酸能抑制去乙酰化酶活性、产生的叶酸参与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二者各自起到了调节宿主的基因表达,预防和治疗肠炎、肠癌等肠道疾病的作用.
-
血酮代谢、酸中毒及其临床诊治
酮体生成与代谢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β-羟丁酸、乙酰乙酸及丙酮的统称.因肝细胞缺乏相关的酶可导致脂肪酸在肝脏内发生不完全氧化,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并大量堆积,进而缩合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及丙酮等中间产物.酮体的生成受饱食、饥饿及肝细胞内肝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就代谢而言,在葡萄糖缺乏时酮体可替代葡萄糖为机体供能,但肝细胞缺乏相关的酶不能利用酮体,故酮体生成后会快速通过肝线粒体膜和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被转运至心肌、骨骼肌、神经系统及肾脏等肝外组织被氧化利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含量极少,且以β-羟丁酸为主(70%).
-
洋葱治糖尿病有神奇功效
洋葱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和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作用,但洋葱中的磺脲丁酸属油脂性挥发液体,长时间烹调易挥发,从而失去降血糖功效.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
利用内源性同型半胱氨酸拮抗剂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正常代谢产物,是能量代谢和许多需甲基化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Hcy缺乏将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及激素生成障碍等代谢性疾病发生.Hcy通过转硫途径代谢,即在维生素B6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 synthetase,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作用下被代谢为非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α-酮丁酸及NH+4.半胱氨酸进一步合成为谷胱甘肽等含硫蛋白质,或者分解形成α-酮丁酸、牛磺酸(taurine)以及硫化氢(见图1)[1].
-
检测血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当患者无尿或肾功能严重损坏,肾血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酮可减少或消失时,则无法靠尿判断.此外,尿酮体试纸仅能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较弱,与β-羟丁酸(β-HB)无反应,当尿中以β-HB为主时易漏诊[1],故查血β-HB对诊断DKA是十分必要的.
-
血β-羟丁酸测定在胰岛素瘤定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β细胞,是一种以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为主要特点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据报道,胰岛素瘤年发病率1/250 000,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80%[1].
-
美国ASCO年会拾贝:一种新型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OSU-HDAC42对HER-2阳性乳腺癌有抗肿瘤作用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过乙酰化热休克蛋白90(HSP90),从而下调HER-2表达.OSU-HDAC42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类以生物利用性丁酸苯酯为基础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
误服邻苯二丁酸二丁酯引起眼的损害二例报告
随着本市个体造鞋业的兴起,邻苯二丁酸二丁酯作为原料被引进到大多数的个体制造鞋业家庭,而原材料摆放不当,常造成误服邻苯二丁酸二丁酯中毒而引起眼部的损害.作者曾遇2例现报告如下:
-
丁酸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丁酸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3日龄C57BL/6新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n=30)及丁酸组(n=30),分别予以PBS或丁酸溶液灌胃,1次/d,连续干预7d后,采用缺氧+冷刺激+人工喂养的方法连续3d刺激建立NEC模型,隔夜空腹处死新生鼠.HE染色观察回盲部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行双盲病理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肠组织匀浆上清液IL-10、TGF-β1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两组肠道固有层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 取标本时,丁酸组小鼠体重(4.50±0.42g)明显高于PBS组(4.16±0.60g,P<0.05);丁酸组生存率(76.34%)与PBS组生存率(6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丁酸组肠组织损伤评分[1.33(1.33~1.67)]明显低于PBS组[2.00(1.67~2.25),P<0.05].肠组织qPCR结果显示,丁酸组IL-6、TNF-α mRNA表达与PBS组比较明显降低(分别为0.85±0.30 vs.1.77±0.49,P<0.05;0.41±0.25 vs.0.96±0.56,P<0.05);而丁酸组IL-I0、TGF-β1 mRNA表达与PBS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1.91±0.82 vs.0.94±0.43,P<0.05;1.46±0.57 vs.0.88±0.29,P<0.05).肠组织ELISA结果显示,丁酸组IL-10、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PBS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68.60±15.06 vs.37.25±5.81,P<0.05;424.93±19.34vs.127.31±60.83,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丁酸组肠道固有层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PBS组高(12.68%±6.79% vs.3.57%±0.88%,P<0.05).结论 丁酸在NEC新生小鼠模型肠道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丁酸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上调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促进T细胞向Treg细胞分化,从而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关键词: 丁酸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调节性T细胞 -
蓝科肤宁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季节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随着季节反复发作,由花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好发于春、秋季节,临床表现为季节性突然发生,皮疹多局限于颜面、颈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疹、皮肤干燥、脱屑等,常伴有瘙痒。蓝科肤宁是近年国内新引进的一种非激素类药物,具有抗过敏、抗炎症及加速创面愈合、止痒等作用[1]。我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应用蓝科肤宁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季节性接触性皮炎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临床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简介(三)下
3.7 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及乳酸的测定:3.7.1正常参考值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β-HB)的正常参考值,酶法:0.031~0.263 mmol/L.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的正常参考值,酶法<0.1 mmol/L.丙酮酸(pyruvic acid,PA)的正常参考值,酶法:30~100μmol/L.乳酸(lactic acid,LA)的正常参考值,酶法:0.5~1.78mmol/L.
-
丁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酸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丁酸(0、2、4、8 mmol/L)的培养液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通过MTT法测定其生长与增殖.结果人牙周膜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后,丁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结论龈下厌氧菌代谢生成的丁酸可能通过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牙周膜的改建和更新,促进牙周袋形成和牙周组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