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护种质资源关乎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传统种植的15000多种大豆品种中,有90%已经弃种,如果得不到保护,这些大豆品种就可能永远消失。国家应当重视和支持农民的种子权益和农民育种的能力,这不仅可以丰富保存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关乎我国整体粮食安全”,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汪晖今年“两会”的一个提案。
-
云南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境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分布在云南北纬25°附近及其以北,年平均气温2.1 ℃~16.1℃,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3800 m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昭通、曲靖、昆明等地,楚雄、临沧、普洱等地零星分布;岩陀及其鬼灯檠属植物喜阴性或半阴性环境,适于郁闭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林下、石隙、灌丛、潮湿的岩壁上或山谷溪沟两旁;在寒冷气候下的干旱和瘠薄土壤,甚至石隙中均能较好生长;林下腐质层较厚土壤条件下,岩陀生长良好,但地下部分膨大受限.岩陀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每年采挖量超过3000吨,但部分地区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及生境进行调查,为岩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
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目的:探讨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金银花主产区的18个农家品种及野生忍冬和近缘种灰毡毛忍冬共计36个样品进行 ISSR-PCR 分析,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金银花不同农家品种及近缘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建立所研究类群的系统聚类图。结果:12条引物共扩增出129个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4条,占总扩增条带数的88.37%,金银花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金银花不同样本首先聚在一起,表明是一自然类群;野生忍冬与栽培品种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主产区传统品系毛花系列遗传相对较稳定,而鸡爪花系列品种繁杂,遗传变异大;新品种九丰一号已独立成一稳定品种。结论:ISSR标记可以为金银花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关系分析及栽培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概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重要性.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组织培养保存法和超低温保存法两种离体保存方法的条件、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新研究进展,并对离体保存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主要应用的RFLP、RAPD、AFLP、ISSR等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玫瑰种质资源调查
调查了药材市场玫瑰花的来源及其混用品,并对玫瑰主产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种植历史、主要栽培品种、玫瑰物候特征及玫瑰繁殖方式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对玫瑰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生物多样性--关于中国种质资源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根据化石考证,地球上早出现的低级形式的生命(例如细胞和蓝藻)起源于40亿年以前.经过40亿年的缓慢进化与分化,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千变万化的生命形式,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换句话讲,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1].
-
黄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本文从研究目的、本草考证、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黄芩在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情况.我国黄芩种质资源丰富,但不同品种(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较少,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黄芩种质资源及其相互关系,对药用黄芩的引种栽培、资源保护和选种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分子鉴定技术在南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南药"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部诸省均积极寻求"南药"道地药材产业之路,但"南药"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不清、种质资源难保存、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人工栽培品种品质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南药"产业的发展.分子鉴定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鉴定技术,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本文对常用的分子鉴定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从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正伪替及多基原鉴定、种质资源评价4个方面对分子鉴定技术在"南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南药"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
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介绍了黄芪的资源分布、环境影响因素、生物学特性、新品种培育等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中国黄芪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加强黄芪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以及综合评价研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分子生物学及优良种质选育和保护研究.
-
怀菊花种质资源品质评价
目的:对怀菊花种质资源品质评价,分析不同地域菊花的遗传关系及其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实地观察、走访药农等方法调查分析怀菊花种质资源;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方法对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总黄酮测定,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方法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测定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不同产地的菊花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RAPD)法分析不同产地菊花的遗传关系.结果:通过对菊花6项指标的分析,其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表明温县、武陟县适合怀菊花的生长,是道地产区;7条引物共扩增出50条带,其中46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2.00%,怀菊和杭菊、贡菊、野菊都未能聚类,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也证明在菊花种质资源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怀菊花聚为一大类,表明怀菊花栽培品种的遗传纯度较高.结论:对怀菊花种质资源分析研究,为怀菊花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保护怀菊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怀菊花 种质资源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 -
广西槐种质资源调查
目的:开展广西槐种质资源调查,为广西槐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筛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槐树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①广西槐树主要分布在全州、兴安、阳朔、富川、恭城等县(市),位于北纬N24°28 ′23″~N26°22′15″,东经E109°22 ′06″~E111°16′21″的区域内,以海拔为104 ~502 m为常见.②不同分布区中不同类型槐树的叶片性状指标,植株大小、槐米质量方面差异较大,其中全州七一栽培的双季金槐在形态大小、叶片性状、槐米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分布区.③广西槐树适应性强,对温度、土壤及降水量的适应范围较宽.④广西槐树伴生植物的种类较少,但优势科的组成较为突出,含种数多的是菊科其次是禾本科、车前科、唇形科、大戟科等优势科较为突出.结论:基本清楚了广西槐树的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及栽培槐树的类型,为广西槐树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栀子种质资源评价
目的:通过探讨栀子种质资源之间的理化品质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4个种质来源的栀子种苗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采用UPLC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栀子种质来源和品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24个来源的栀子的根系长度、叶形指数、叶片数和地径4项指标未表现出差异.江西1,2,4,浙江1,3,4等6个药材质量不合格,栀子苷质量分数未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1.8%).对存在差异的11项品质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解释总变量和碎石图提取了4个主成分反映原来变量85.14%的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叶长、叶宽指标的信息,即种苗叶形因子;第2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苷类指标的信息,即药材内在品质因子;第3主成分主要综合了种苗鲜重和干重的信息,即种苗质量因子;第4主成分主要综合了苗高、苗高与根长比、叶片张开程度的含量信息,即种苗苗型因子.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表直观地反映出栀子品质的优良顺序;聚类分析将24个种质的栀子分为3类,聚类分析与综合评分排序表对种质资源类别的判定结果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四川1,3,4以及江西7等栀子品质较好,可作为新品种选育及定向育种的优良材料.
-
锡叶藤种质资源调查
目的:开展锡叶藤种质资源调查,为锡叶藤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筛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走访、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锡叶藤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和伴生植物等进行调查.结果:锡叶藤主要分布的区域是广东、广西、海南,间断分布于海拔0 ~681 m的区域,平均海拔179 m,在中国的水平分布范围主要是N18°01′~23°75′,垂直分布在E 101°37′~118°05′,超出此范围的分布比较少或无分布.适宜的生境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喜欢生长在潮湿炎热的地区的阴湿沟谷或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湿度70%~91%.生长地的年均气温18.3~25.4℃,降雨量1 112.1 ~2996.8 mm.结论:该调查初步明确锡叶藤的地理分布特点、生物学特性、伴生植物群落种类,热量因子及湿度是锡叶藤分布的主要限制指标.通过对其种质资源调查及主要有效成分分析发现,锡叶藤种质资源丰富,尤其生长在广东、香港一带的植被保护较好、药材质量好.同时对锡叶藤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为锡叶藤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北京地区野生北柴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野生北柴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其遗传分化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叶绿体DNA psbA-trnH序列对北京地区4个居群的野生北柴胡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北京地区野生北柴胡种质资源包括6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488±0.08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236,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476,种群间基因流(Nm)为0.45.结论:北京地区野生北柴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但部分地区柴胡遗传多样性较低,急需加强柴胡属野生资源的科学保护与质量评价.
关键词: 北柴胡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psbA-trnH序列 -
药用型和食用型桔梗定向选育的研究进展
桔梗药食兼用,在医药及食品工业领域着广泛的应用.野生桔梗分布广泛,种质多样,为桔梗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物质基础.杂交、诱变、多倍体诱导、基因工程、定向选择等育种技术在桔梗新品种的选育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根据桔梗市场的不同需求,本文从桔梗的资源分布、种质研究、育种技术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旨在为定向选育药用型和食用型桔梗优良品种提供思路.
-
亳州白芷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目的 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亳州白芷的种质资源提供实践与理论支持.方法 从亳白芷药材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和相关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亳州白芷种质资源匮乏和亟待保护的原因,提出建立亳白芷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方法.结果 亳白芷种质资源混乱,药材质量良莠不齐,通过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可提高其质量和产量.结论 亳白芷种质资源保护势在必为,应从政策和科研两方面共同加强亳白芷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种植基地建设,提高亳白芷质量和产量.
-
关于中药材种质资源建设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本文基于当前中药材种质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市场对高质量中药材的需求,分析借鉴农林业种质资源和中药材产销基地建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提出制度先行,加强规划,科学分工,以市场需求大宗中药材品种为重点,以物种为基本单元,采取种质资源收集与品质鉴定和良种繁育同步等措施,为加快中药材种质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中药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药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是为了提高中药种质资源的管理效率,整合并分析中药种质资源数据,实现中药种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为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以及药农等服务,系统包含信息库、文献库、基因库3个数据库,13个功能模块.该系统既有助于对中药种质资源相关数据的管理,又便于数据的集成、分析和统计,进而挖掘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模式,并提供灵活的数据比对和可视化等功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中活跃和具前途的新技术,近二十几年来,该技术在农业、医药、环境、工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在药用植物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开发利用天然药物的趋势日益增强,有限资源大量消耗,而且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生态平衡失调,有些药用植物丧失了合适的生存环境,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一些优良种质正在消失或解体,造成资源的下降和枯竭[1].一方面是需求量增大,而另一方面是资源量减少.因此,只有对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并扩大繁殖,促进其更新,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