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微量注射L-精氨酸对血压、心率和肾灌流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NO前体L-Arg微量注入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CPA)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代谢有关的试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①CPA内微量注入L-Arg(60~100 nmol),动脉血压与心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肾灌流压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②预先在CPA内注入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可取消L-Arg的降压降肾灌流压作用;③CPA内注入L-Glu,AP上升。如预先注入L-Arg后5 min再注入L-Glu,L-Glu的升压效应被衰减,其衰减程度与L-Arg是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CPA内的L-Arg-NO通路参与延髓心血管中枢对AP的调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cGMP抑制CPA内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
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微量注射L-精氨酸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NO前体L-精氨酸(L-Arg)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VSMd)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其和L-谷氨酸(L-Glu)降压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有关的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①VSMd内微量注入L-Arg,动脉血压(AP)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肾灌流压(PPK)与AP同步上升,与注入生理盐水对照,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但L-Arg对心率无显著影响;②预先在VSMd内注入甲基蓝可取消L-Arg的升压、升PPK作用;③VSMd内注入L-Glu,AP下降.如预先注入L-Arg后5 min再注入L-Glu,L-Glu的降压效应被衰减,其衰减程度依赖于L-Arg剂量.结论:VSMd内的L-Arg-NO通路参与延髓心血管中枢对AP的调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cGMP抑制VSMd内的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
知母皂苷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各项衰老指标的对抗作用,以期探讨知母皂苷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其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肝脑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的含量、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氢酶(GSH-PX)、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脑中谷氨酸水平为指标,全面考察知母皂苷的抗衰老作用.结果知母皂苷(100、200、400 mg·kg-1,ip),能对抗连续6周给予50 g·L-1D-半乳糖(0.025 mL·g-1)所致小鼠脑组织中LPO、LF含量的升高;提高全血GSH-PX、红细胞CAT和脑中SOD的活力;对抗小鼠体质量、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结论知母皂苷能有效地对抗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多项衰老指标的出现,促进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蓝斑参与调节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为探讨化学刺激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蓝斑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给乌拉坦和氯醛糖混合液麻醉的Wistar系雄性大鼠室旁核微量注射L-谷氨酸,观察了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变化以及用红藻氨酸损毁蓝斑对刺激室旁核效应的影响.另外,为进一步研究室旁核与蓝斑功能联系的机制,也观察了蓝斑核区微量注射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室旁核内注射L-谷氨酸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②损毁蓝斑后,刺激室旁核引起的心血管效应明显减弱;③蓝斑区注射血管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肾交感神经放电增加.提示:①L-谷氨酸兴奋室旁核抑制心血管活动;②室旁核的上述效应可能与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有关;③蓝斑参与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④血管升压素刺激蓝斑引起心血管活动加强.
-
酒精对大鼠伏核诱发电位的抑制
电刺激大鼠脑片嗅结节区,记录伏核神经元的诱发电位,观察酒精对该诱发电位的影响,并用氯胺酮和L-谷氨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酒精能使伏核神经元诱发电位的幅值降低22.1%,同时酒精亦能使外源性谷氨酸引起的诱发电位幅值降低32.7%.提示酒精抑制伏核神经元的诱发电位可能与NMDA受体有关.
-
胍丁胺对大鼠穹隆下器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73个大鼠穹隆下器脑片上观察了胍丁胺(agmatine,Agrm)对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在28个穹隆下器脑片上灌流Agm(1.0 μmol/L)2 min,有24个单位(85.7%)自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4个单位(14.3%)无明显变化;(2)预先用L-谷氨酸(0.3 mmol/L)灌流,24个放电单位中有19个单位(79.2%)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5个单位(20.8%)的变化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灌流Agm(1.0 μmol/L)2 min,有15个单位(78.9%)的癫痫样放电被抑制,另外4个单位(21.1%)无明显变化;(3)灌流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 K-8644(0.1μmol/L),在12个神经元放电单位中有10个单位(83.3%)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另外2个单位(16.7%)变化不明显,然后灌流Agm(1.0 μmol/L)2 min,有8个单位(80%)的放电频率被抑制,其余无明显变化;(4)9个单位在灌流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methyl ester(L-NAME,50 μmol/L)后,其中6个单位(66.7%)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另外3个单位(33.3%)放电频率变化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再给予Agm(1.0μmol)2 min,增加的放电频率被抑制.上述结果提示:胍丁胺可抑制大鼠穹隆下器神经元自发放电以及由L-谷氨酸,BayK-8644和L-NAME诱发的放电,这一效应可能与胍丁胺阻断了神经元的NMDA受体,从而减少钙离子内流有关.
关键词: 穹隆下器 胍丁胺 L-谷氨酸 Bay K-8644 N-硝基-L-精氨酸甲酯 -
胍丁胺对大鼠海马 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大鼠海马脑片上观察了胍丁胺(agmatine,Agm)对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在47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上灌流Agm(0.1-1.0 μmol/L)2 min,有38个单位(80.9%)自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9个单位(19.1%)无明显的反应;(2)预先用0.2 mmol/L的L-谷氨酸(L-glutamate,L-Glu)灌流12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有9个单位(75%)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在此基础上灌流Agm(1.0μmol/L)2 min,其癫痫样放电被抑制;(3)在7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上给予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 K8644(0.1 μmol/L)时,有6个单位(85.7%)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另外1个单位(14.3%)无明显变化,再给予Agm(1.0 μmol/L)2 min,其放电频率被明显抑制;(4)13个CA1放电单位,灌流50μmol/L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5 min后其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再给予Agm(1.0 μmol/L)2 min,有11个单位(84.6%)的放电频率被抑制,有2个单位(15.4%)的变化不明显.上述结果提示:胍丁胺能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以及由谷氨酸、Bay K8644和L-NAME诱发的放电,这一抑制效应可能与胍丁胺阻断CA1区锥体细胞上的NMDA受体,并减少钙离子内流有关.
-
CDDO-E6对L-谷氨酸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CDDO-E6对左旋谷氨酸(L-谷氨酸)诱导的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H-SY5Y神经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谷氨酸损伤组(B组)、CDDO-E6+L-谷氨酸组(C组)、CDDO-E6单独处理组(D组).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CFH-DA)试剂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 C)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蛋白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细胞内ROS、Cyt C蛋白和p-ERK1/2蛋白水平增加(P<0.01或P<0.05),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D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B组比较,C组细胞内ROS、CytC和p-ERK1/2蛋白水平下降(P<0.05),SH-SY5Y神经细胞存活率改善(P<0.01).结论 CDDO-E6对L-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少线粒体释放Cyt C和下调p-ERK1/2蛋白水平.
-
梓醇对L-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梓醇是地黄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其对动物模型及培养细胞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1~3].本室研究发现,梓醇可保护Aβ25~35损伤PC12细胞及脑内注射Aβ25~35拟AD小鼠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改善AD的病理变化,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既不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也不是M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4].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神经毒性在A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梓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影响L-Glu的毒性作用有关,本文利用PC12细胞对此进行了研究.
-
L-Arg-NO通路对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与L-Glu通路的关系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单侧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VSMp)对动脉血压(AP)、心率(HR)、肾灌流压(PPk)的影响及与L-谷氨酸(L-Glu)升压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有关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1)VSMp内微量注入L-Arg(40~100 nmol),AP和HR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生理盐水注入后的变化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如预先注入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L-Arg的降压效应被衰减.(2)VSMp内微量注入L-Arg(100 nmol),PPk与AP同步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VSMp内微量注入L-Glu(350 nmol),AP上升.如预先注入L-Arg(40~100 nmol)后5 min再注入L-Glu,L-Glu的升压效应被衰减,衰减程度与L-Arg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VSMp内的L-Arg-NO通路参与动脉血压的调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VSMp内的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
不同麻醉药对L-谷氨酸兴奋室旁核所致心血管效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对L-谷氨酸兴奋室旁核所致心血管效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16只大鼠分成α-氯醛糖组和乌拉坦组,腹腔分别注射α-氯醛糖(0.3 g/kg)和乌拉坦(1 g/kg),观察各组室旁核微量注射L-谷氨酸后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RSNA)变化.结果 α-氯醛糖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RSNA减弱;乌拉坦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RSNA增强.结论 不同麻醉药产生不同心血管效应,可能与直接作用于室旁核-交感传出通路有关.
-
颗粒蛋白前体在L-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颗粒蛋白前体在L-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中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SH-SY5Y细胞;建立L-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HE、免疫组化、WB等相关指标检测PGRN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1.通过CCK8法检测,L-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模型的佳作用浓度为12 mol/L,佳作用时间为24 h;在L-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模型中,随着L谷氨酸浓度的增加(0 mol/L、6 mol/L、12 mol/L),细胞数量逐渐减少,PGRN表达逐渐增加,ERK1/2表达逐渐减少,Bax、Caspase-3表达逐渐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中,随着L-谷氨酸浓度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PGRN表达逐渐增多,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ERK、Caspase等信号通路来实现.
-
银杏内酯A对L-谷氨酸致HT22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A对L-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①体外培养HT22细胞,L-谷氨酸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立L-谷氨酸对细胞损伤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②确立银杏内酯A对H T22细胞无毒范围,M TT法测定银杏内酯A对L-谷氨酸致HT22细胞存活率下降作用,蛋白质印迹检测银杏内酯A对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10 mmol/LL-谷氨酸与HT22细胞共孵育24 h是损伤模型的实验条件,银杏内酯A实验浓度范围内HT2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下降.②加入银杏内酯A共孵育后,细胞存活率出现明显上升,具有显性的差异,蛋白质印迹显示模型组Bax水平明显上升,Bcl-2水平明显下降,ptau (Ser202)水平明显上升,银杏内酯A干预组Bax水平明显下降,Bcl-2水平明显上升,ptau (Ser202)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高浓度的L-谷氨酸对HT22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银杏内酯A对损伤具有逆转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银杏内酯A对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并降低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tau (S202)的表达有关.
-
HPLC测定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中有关物质L-焦谷氨酸、L-谷氨酸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R) KR100-5NH2(1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5 mmol·L-1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70:30),检测波长215nm.结果 主成分和有关物质可完全分离.结论 所建方法灵敏、专属,可用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PGRN表达减轻L-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L-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L-谷氨酸(0、2.5、5、10、20、40、80 mmol/L)诱导HT22细胞损伤24 h后细胞存活率,确定L-谷氨酸对细胞损伤的浓度;CCK-8法确定淫羊藿苷对HT22细胞的无毒范围及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对L-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下降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GRN在HT22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PGRN在HT22细胞中表达的影响.结果:确立10 mmol/L L-谷氨酸与HT22细胞共孵育24h为损伤模型的实验条件;淫羊藿苷实验浓度范围内HT2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下降;加入淫羊藿苷与L-谷氨酸共孵育后,HT22细胞存活率出现明显上升,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PGRN在HrT22细胞的胞浆和突起中有明显表达;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均表明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影响PGRN在L-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模型中的表达,且随着淫羊藿苷浓度增加,PGRN表达量增加.结论:高浓度L-谷氨酸对HT22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淫羊藿苷可发挥保护作用,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PGRN的表达从而缓解L-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