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北美绝经协会(NAMS)激素治疗立场声明(续完)
3 治疗时期的问题3.1 类效应和特异产品效应 所有雌激素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效应,也有潜在不同的特性.所有孕激素也是如此.但是,在缺少为比较各种雌激素和孕激素临床结局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要求临床医师泛化临床试验结果,与从观察性研究不断得出的报告相调和(像处理本报告每个章节一样),在同一激素家族中将一种剂型推论到所有产品.但是,从理论上看,每个家族内很可能存在差异,如化合物的相对效价,雄激素活性、糖皮质激素效应、生物利用度、用药方式等.
-
ARB类药物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方面的类效应及作用研究
目的 以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4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核因子-κB(NF-κB)的改变,研究4种ARB类药物在改善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方面的类效应,并初步探讨NF-κB在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以及模型组(n=40),模型以改良的二肾一夹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n=8),治疗组按照药品说明书对临床使用的推荐剂量分别给予氯沙坦(30 mg/kg)、缬沙坦(30 mg/kg)、替米沙坦(30 mg/kg)、厄贝沙坦(50 mg/kg)灌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比较各组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以及NF-κB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脏指数及左心室指数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8周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NF-κB的表达高于厄贝沙坦组、替米沙坦组以及缬沙坦组,各治疗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参与了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病理过程.4种ARB类药物均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来改善2K1C型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类效应.
-
Th17细胞在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Th17细胞是新的CD+4T辅助细胞亚群,是独立于Th1和Th2细胞之外的第三类效应T细胞亚群,其产生的多种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和IL-17F)在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1].
-
β受体阻滞剂的非等效性
全世界第一个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Pronethalol于1962年问世,研究表明,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但因存在明显的内在拟交感活性而未能用于临床.但James W Black于1988年因提出β阻滞剂的概念而获诺贝尔医学奖(图1).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他贡献的评价是:“自200年前发现洋地黄以来,β受体阻滞剂是药物防治心血管病伟大的突破”“β受体阻滞剂的发现与临床应用是二十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进展的里程碑”.此后,越来越多的β阻滞剂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经β阻滞剂治疗而获显著疗效.同时,随着对β阻滞剂的深入研究,使很多相关理论得以突破.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类效应研究
目的:通过4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MMP-1,TIMP-1)表达的影响,籍以了解不同ACEI药物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构有无类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9)、咪达普利组(10 mg/kg,n=9)、卡托普利组(50 mg/kg,n=9)、贝那普利组(10 mg/kg,n=9)、福辛普利组(5 mg/kg,n=10),另取10只正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_1、TIMP-1和MM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TIMP-1和MMP-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增加,存在着心肌间质重构,TGF-β1、TIMP-1蛋白及TIMP-1 mRNA表达增高,MMP-1蛋白及MMP-1mRNA表达减少.使用ACEI药物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卡托普利某些指标与其余3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ACEI类药物都可通过减少TGF-β1、TIMP-1的表达而增加MMP-1的表达而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的重构,具有类效应,作用效果与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不同影响有关.
关键词: 心肌间质重构 类效应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几种ACEI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及Fas、FasL基因表达影响的类效应
目的:探讨几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培哚普利、咪达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左室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影响的类效应.方法:将48只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5个给药组和1个糖尿病组(每组8只),另选8只做正常对照组.给药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卡托普利(50 mg/kg ),培哚普利(雅施达 4 mg/kg),咪达普利(达爽 10 mg/kg),贝那普利(洛汀新10 mg/kg ),福辛普利(蒙诺 10 mg/kg),糖尿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8周.对照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Caspase-3及其Fa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给药组及未给药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均为P<0.05);Caspase-3阳性蛋白表达率明显增高(均为P<0.05);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增高(均为P<0.05);Fas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为P<0.05).但糖尿病给药组的较未给药组低(均为P<0.05).所有各组的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差异不明显(均为P>0.05).各种ACEI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和Caspase家族及Fas、FasL系统的参与;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蛋白以及Fas的mRNA表达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ACEI干预糖尿病心肌病,能够降低细胞凋亡及Fas基因的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且几种ACEI具有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