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议康复工程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康复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功能代偿所需要的装置、设备和装具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及其临床应用.康复工程也是一种有别于纯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中引入以现代工程技术新成果为依托的康复工程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康复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些疾患,如截肢、运动功能障碍、视听障碍等,康复工程方法 已经成为唯一的康复治疗手段.
-
T形足下垂矫形带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偏瘫足下垂患者矫正异常步态,提高实用性步行能力的足下垂矫形带.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
我国康复辅具发展概况
发展康复辅具事业是民生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残障者、康复服务、康复工程、康复辅具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康复辅具与康复工程的关系、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的区别,明确了我国康复辅具行业的涉及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康复辅具科技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
生物机械学研究在康复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生物机械学及其在与运动功能康复有关的康复工程中的应用.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生物机械学在大腿假肢使用者滑倒问题中的生物机械学研究及其应用.康复工程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运动功能康复与生物机械学关联性很强.康复工程中的生物机械学研究包括人体运动的功能模型,人与机械系统的交互原理与方法,人机结合界面,机械与人体功能的相互影响,人机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性能评定.这些问题的研究为运动功能康复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反之,康复工程又是生物机械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康复工程的需求促进生物机械学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活力.
-
现代康复工程的发展概述
康复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分类介绍了康复工程的几个代表领域的研究内容和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对当前存在的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我国康复代步器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现状与展望
恢复步行能力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按照现代康复修复、重建、代偿、适应的原则,通过康复代步器代偿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是患者重返家庭、重返社会的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当下康复代步器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康复代步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分析.
-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近年来,残疾人康复工作逐步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和康复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医疗和康复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1037.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1].
-
基于视觉的语音训练辅助系统的初步研究
研究了一个基于视觉的语音训练辅助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直观的视觉反馈对听力语言障碍者进行发音训练,从而改善他们的发音质量.系统采用语音信号处理的方法,显示输入语音的时频域图形,并通过语音识别对输入语音进行评价.对于发音不准的人士,系统可以通过语音共振峰频率的比较,以视觉作为反馈对他们进行语音训练.系统对20人(10男,10女)的5个单元音发音进行了测试,获得了良好的初步结果.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两侧下肢对应肌肉活跃差异性定量分析
基于两侧下肢步态具有对称性的假说,现阶段采用以表面肌电信号为控制源的主动型康复机器人,其研究对象多数为一侧下肢,但该假说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两侧下肢对应肌肉活跃程度的差异性.由9名试验者参与静态稳定(静止站立)和动态稳定(行走)两种实验,分别采集每位试验者的两侧胫骨前肌和内侧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并利用大自主收缩对所有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对比两种实验状态中两侧下肢对应肌肉的活跃程度,发现对应肌肉在活跃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静态稳定实验中,右侧胫骨前肌的活跃度为左侧的3.1倍,左侧内侧腓肠肌的活跃度为右侧的1.5倍;在动态稳定实验中,对应肌肉活跃的差异程度与速度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性(rTA=-0.759,rMG=-0.639).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侧下肢对应肌肉的功能和募集模式相同,但在活跃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与速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研究成果对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主动型双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阈值的设定以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面向残疾人的汉语可视语音数据库
将人机交互领域中研究的唇读技术应用于康复工程之中,设计了一个基于视觉语言的语音合成系统.该系统特别针对后天致残,丧失语音能力的人设计,采用了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汉语可视语音数据库.不同于现有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了非对称唇形轮廓模型,提取了嘴唇突出度的信息;针对汉语音节的特点,增强了汉字音节中信息变化过程;兼顾未来唇读技术的发展,以音节为基本元素,具有可扩充性.采用运动检测和数学形态学的办法提取唇动图像序列中的唇形区域,并从中提取非对称唇形轮廓模型特征参数,同时通过计算部分参数对时间的差分,来获得唇形轮廓的动态信息.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学习和识别实验表明,该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合理,所选的唇动特征用能够将识别效果平均提高25%.
-
康复工程研究与新进展教学分析及探索
在假肢矫形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康复工程研究与新进展课程是必要的学习内容,课程安排在第3学年的上半学期.康复工程是医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采取理论讲授的方法,辅助以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并配合实验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下安排适量的思考题目.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段.笔者在康复工程研究与新进展课程的教学中,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采用灵活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教学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是首都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金属的晶体结构与滑移系的概念以及铁碳合金相图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教学中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教学 康复工程 -
康复工程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造成患者截瘫或四肢瘫,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SCI多由高空作业坠落、交通事故、矿难砸伤和体育运动意外等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颈、胸、腰段椎骨损伤引起.我国每年新增的SCI患者达数万人.SCI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终生残疾,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很多SCI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并且可产生许多合并症.
-
康复与康复工程
本文就康复概念的"泛化"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对康复科学、康复系统工程及其对工程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康复工程的广义内涵是理清边界、拾遗补缺、设置接口、实现系统集成,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
关键词: 康复科学 康复系统工程 界面/接口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康复工程 -
低成本下肢假肢的开发与为残疾人服务的实践
1背景据统计,我国现有肢体残疾人877万人,其中截肢者90万,上肢截肢者26万人,下肢截肢者64万人.由于种种原因,下肢截肢者约有23万人尚未安装假肢,其中未安装小腿假肢者约13万,未安装大腿假肢者约10万.他们中间有的靠双拐渡过人生;有的双小腿截肢者靠膝盖爬行;有的单小腿截肢者利用竹筒、木料、钢筋等材料自制小腿假肢,艰难行走.这些缺肢者大多生活在农村和基层,由于丧失劳动能力,个人生存艰难、家庭生活贫困.
-
四杆机构膝关节控制力矩分析
传统假肢膝关节通过油缸、气缸或者其他装置来控制力矩,并在装配时一次调定[1-2].然而,一次调整不可能完全适应整个步态周期和情况变化的要求.本文对四杆机构膝关节所需要的控制力矩进行分析.
-
具有路况识别功能的智能膝上假肢的研究
目的研究智能假肢具有对不同路况适应性的必要性和实现这种功能关键技术.方法 通过人体在不同路况下步行时的步态分析实验数据和所建立的下肢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得到膝关节力矩函数,在自行研制的智能膝上假肢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提出根据大腿肌电信号特征进行路况辨识的智能假肢方法,并对上、下坡时部分肌肉肌电信号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路况下,膝关节力矩有较大变化;上、下坡时部分肌肉肌电信号有明显不同.结论根据肌电信号特征进行路况辨识是可行的,所研究的智能假肢系统能实现对小腿运动规律和踝关节运动轨迹的控制,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
中国康复工程发展道路之思考
2002年,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1]也就是说,我国2015年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目标是将康复服务的覆盖面从目前的10%提高到100%,即:服务到每一个残疾人.
-
康复工程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和进展
康复工程学是工程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宗旨是研究人体功能康复的工程原理和方法.康复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功能代偿所需要的装置、设备和装具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康复工程也是一种有别于纯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
-
程控盲文复印机的研制
近期,我们研制出一种融合现代技术的盲文复印设备,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本项目为国家高技术应用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