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
外伤性脑梗塞在临床上少见,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预后欠佳,应提高认识,我们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脑梗塞17例,其中,基底节区1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小量尿激酶致出血2例报告
例1 孙某女 70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语言蹇涩8小时.于2000年9月入院.患者患高血压10年,间断服用降压药,平素血压维持在160-170/100-110mmHg.查:神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斜,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右侧肢体肌力Ⅱ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右巴氏征(+).余查体无异常.既往无肝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辅助检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血小板>100×10/L;血尿常规无异常.给予扩容、脱水降颅压等内科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150ml静点连用3天,发病第4天,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处于昏睡状态.查头颅CT:右基底节区梗塞后出血.给与保守治疗,发病第10天因病情加重死亡.
-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临床分析
一、资料与结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 男性34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11月~12岁)9岁半, 均有不同程度头部外伤史, 其中车祸伤15例, 跌落伤21例, 打击伤6例. 2. 临床表现: 本组42例中31例头皮挫伤或血肿, 原发性意识障碍18例(昏迷2~5分钟11例, 10分钟7例), 其余伤后无意识障碍.
-
络泰治疗急性脑梗塞65例
我院自1997年9月~1999年9月应用络泰治疗急性脑梗塞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所选病人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塞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6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6例,冠心病史18例,糖尿病史13例,高脂血症史8例.其中基底节区脑梗塞31例,脑叶梗塞11例,脑干梗塞6例,小脑梗塞3例,丘脑梗塞5例,多发性脑梗塞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8岁,平均67.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9例,冠心病史11例,糖尿病史9例,高脂血症史4例.其中基底节区脑梗塞22例,脑叶梗塞8例,脑干梗塞3例,小脑梗塞2例,丘脑梗塞3例,多发性脑梗塞5例.
-
疏血通致皮疹1例报告
女患,5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3小时入院.伴全头胀痛,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6.3℃,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血压130/90mmHg.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1级.四肢腱反射(+),左侧肢体痛觉减弱,余皆正常.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疏血通4ml,静滴,每天1次;生理盐水100ml加胞二磷胆碱1.0g,每天1次静滴.在输入疏血通30分钟后,患者出现口唇皮疹,瘙痒.立即停止静滴疏血通,肌注异丙嗪25mg,口服扑尔敏80mg.24小时后皮疹消失,无瘙痒.
-
血塞通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头晕、全身疲乏、手握笔无力就诊.既往身体状况较好,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脉搏64次·min-1,血压135/70 mmHg.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血塞通注射液400 mg静点,40~45滴·min-1,用药约15 min后,患者出现头晕、头胀痛,立即放慢滴渡(20~30滴·min-1),继而出现颜面、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胸闷、呼吸急促,有便意感.
-
基底节区脑梗塞CT与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了两个医院脑梗塞病例中的基底节区脑梗塞122例,对其CT扫描和临床表现及病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12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36例.基底节区脑梗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中,但多见于50~70岁,大年龄为87岁,小年龄为26岁.
-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临床分析张国华
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而单纯发生于基底节区的缺血性脑梗塞是近几年才被临床所认识的一种少见病。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10月共诊治该病12例,均为小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岁~5岁。均有头部外伤史,其中跌倒摔伤6例,坠落伤4例,撞伤2例。外伤后均无意识障碍。外伤距出现临床症状时间2小时至3天,平均47小时。 二、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改变: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哭闹、烦躁等。伴失语或语言不清3例,伤后哭闹入睡,醒来即发生瘫痪4例,以抽搐起病而发生肢体瘫痪5例,先肢体瘫痪后发生抽搐3例。偏瘫均发生于梗塞灶对侧,肌力Ⅱ级~Ⅳ级。所有病例伤前无任何神经系统受损表现。 三、 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均于伤后2小时~72小时作头颅CT检查,其中4例于24小时内行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但72小时后复查CT,均发现梗塞灶。12例患儿梗塞灶均发生于基底节区。左侧5例,右侧7例。梗塞灶的直径从0.5cm~2.0cm不等,病灶以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为主,梗塞灶与正常脑组织界面清楚,占位表现不明显,亦未发现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CT征象,CT值14HU~21HU不等。
-
婴幼儿颅脑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36例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患儿的临床症状仔细观察,并发症的及时治疗和康复护理.结果 36 例患儿随访6~12 个月,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24例,6例轻度面瘫,6例轻度偏瘫.36例于伤后半年复查CT,29 例基底节区梗死灶消失,另7 例基底节区梗死灶明显缩小.结论 婴幼儿颅脑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根据其临床特征,采取精心的护理和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
血栓通注射液可致过敏反应
患者,男,60岁,因言语不清9d,加重伴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d,於2001年7月19日入院.查体T37℃,Bp190/90mmHg,神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
眼部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致死 1例
患者,男, 65岁, 2个月前不明原因左眼肿痛,后继发化脓性内眼炎,体温 38℃以下,当地治疗效果不佳。两天前因高热,寒战入院,体温 39 7℃,血压 17/9 KPa,呼吸 20次 /min,伴神志模糊,大小便失禁,左眼轻度萎缩,有化脓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17 7× 109/L, N 77 7, L 4 9, M 15 2,尿常规蛋白, RBC1~ 2/HP, CT提示左基底节区脑梗塞。临床考虑 :(1)脑膜炎 ;(2)脑梗塞。分别取左眼脓性分泌物,血和脑脊液培养,均生长出纯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入院后甘露醇,氧哌嗪等治疗无效, 34小时后因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死亡。
-
活脑通栓胶囊加用复方氨基比林致药物疹2例
例1男性,68岁.因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无力4h入院.检查:T36.6℃,P 80次/min,R 16次/min,BP 150/80mmHg(19.95/10.64kPa).意识模糊;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齐;腹软,肝脾未触及;左侧上、下肢肌力均为Ⅲ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跟、膝腱反射及腹壁反射(++),左侧 Hoffmann′s sing(+),Babinski′s sing(+),Chaddock′sing(+),Gordon′sing(+),Oppenheim′s sign(+).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
我院1983~1995年共收治小儿脑外伤487例,其中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37例,占7.6%,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岁(1.5~10.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部外伤史,其中车祸伤13例,跌落伤18例,摔伤6例.
-
儿童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45例诊治体会
儿童外伤性脑梗塞多发生于基底节区,临床上较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1983-2001年共收治该类患儿45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
洛伐他汀导致老年患者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男,74岁.入院诊断为急性右基底节区脑梗塞、冠心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入院后给予扩血管、抗凝、改善脑循环、降糖等治疗,并从2004年11月22日至同年12月29日使用洛伐他汀胶囊(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生产)20 mg,每天3次,进行降脂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2004年12月29日后出现周身不适及肢体乏力持续加重,曾摔倒2次,胃纳差,阵发性恶心,四肢肌肉酸胀明显,且尿量明显减少.
-
外伤性脑基底节区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
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以往认为较少见,但随着头颅CT普遍应用,该病诊出率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收住的15例总结报告如下.
-
激光照射血液与活血化瘀合用治疗脑梗塞3例
1病例报告例1,男,69岁.高血压病史10年,半天前行走时突然左下肢麻木不能支掌躯体,继之上肢不能抬举,语言蹇涩、吐词不清.于1999年4月15日下午3时,由其家人背来我院,门诊以中风收住院.查体:T37.4℃,P64次份,R18次份.BP24/16kPa,心肺正常,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口眼歪斜,左下肢巴彬斯基征阳性,肌力Ⅰ级,浅感觉消失,肌张力减弱,CT检查大脑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入院后,以HH-280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经肘静脉穿刺照射血液,每日1次,每次1小时(此仪器自动电脑控制时间,1小时完自动停止照射).同时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于5%葡萄液300ml内静滴.每日1次,口服中药通窍活血汤(川芎15g,桃仁12g,赤芍15g,红花12g,葱头7个,麝香易冰片15g(冲末兑服,生姜6g,红枣18g),每日1剂,经上述联合治疗5天,患者血压正常,口眼牵正,吐词清楚,左下肢肌力恢复到Ⅳ级,继续前法治疗5天,患者自扶拐杖回家,肌力达到Ⅳ级.
-
静滴胞二磷胆碱引起精神异常1例
患者,男,59岁.因言语欠清,右侧肢体无力2天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人院查体: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脑梗塞.入院后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用胞二磷胆碱50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液500ml静滴,第1天静滴后患者出现烦躁、兴奋、语言混乱,给予镇治疗后症状缓解,第2天静滴该药后再次出现烦躁、言语混乱,且较前加重,并出现幻视.停用胞二磷胆碱,两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脑梗塞治疗好转出院.胞二磷胆碱是脑代谢激活剂,通过促进卵磷酸的合成促进脑组织代谢.关于其引起精神异常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使用胞二磷胆碱后脑干网状结构至大脑皮层各投射系统的异常及大脑皮层中神经生化,递质变化有关,有待于探讨.
-
脑梗塞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应对思路
虽然医学技术的发展让医学的分科更加细化,医生的职业领域也更加专业化。当前对临床医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应当注意考虑是否存在其他专业或科别的问题,并邀请其他科室、学科的医生进行会诊,以便明确诊断,给患者以精准的治疗。团队协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引起每个临床医生的重视。
1临床资料
本人手中经历过这么一个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进行性进食梗阻感5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年余,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不详,有不规则服用降压药(具体药物及服用情况不详),自诉血压控制尚可。3年前内科诊断"冠心病",经治疗好转。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58/73mmHg,消瘦貌,心率11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舟状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明显浮肿。辅助检查:胃镜示食道中段癌?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血常规示HGB102g/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CT提示食道中段占位、纵膈淋巴结肿大。食道造影提示食道中段癌考虑;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轻度二尖瓣肺动脉瓣反流,中度主动脉瓣三尖瓣反流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腹部B超市左肝囊肿,胆囊息肉;血常规示轻度贫血,余各化验基本正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其选择手术治疗。谈话签字后予全麻下行食道癌根治胸膜顶吻合术。手术顺利,但术中有出现血压偏低情况,(70±48)mmHg左右,升压药等应用后好转。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可,送回病房,予吸氧、心电监护,术后血压170~180/90mmHg左右,患者清醒后说话、四肢活动正常。但手术当天晚上患者突然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血压188/95mmHg,心率98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皮氧基本正常,快速血糖正常,神志尚清,问答不配合,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力0级。急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科室及神经内科、ICU会诊后予转入ICU重症监护治疗。经相关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顺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创口拆线,流质、半流质饮食后无明显不适。但说话、肢体活动恢复欠佳,家属提出要求赔偿。 -
一例脑再梗塞患者的治疗策略
1 病例报道患者,女,74岁,因右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2小时入院.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下肢体无力、站立不稳,右上肢感上抬无力,无视物模糊、恶心、呕吐.5个月前因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住院治疗一月余好转后出院.有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洛汀新、阿司匹林,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