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夯实基础,重筑食安信任之路
4月14~15日,第七届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聚集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高端代表、6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层参与。食品安全大会以高端、权威、科技为主线,通过多场主题会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训班等形式,准确应对热点问题,不断融入新元素,现场丰富精彩。大会期间举行了科学精神奖、科学传播奖颁奖仪式和本年度七星奖启动仪式,表达出主办方对中国食品安全“抑恶扬善”的价值取向。会议同期举办了主题为“驱动食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落地转化”的食品安全科研成果展,聚焦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热门技术和成果。
-
基于社交媒体的科学传播:新浪微博“转基因”热词传播模式研究
该文以社交媒体科学传播为主要研究问题,以新浪微博上的热词“转基因”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微指数”、“一找微分析”应用工具,遵循“现象-意义-原因”的研究思路,对“转基因”微博热词传播模式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上述特征及规律的产生原因.通过新浪微博转基因热词传播模式,发现科学传播要实现向着理性公共参与方向发展的目标,需将善用社交媒体和发挥社会现实力量结合起来.
-
做一个追求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科学传播人
第二届科学传播人颁奖典礼正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成立5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中国科协党委书记徐延豪等领导和2012年度国家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十几位中国两院院士也莅临颁奖现场,一同见证了科学传播人各项大奖的归属.颁奖盛典上共揭晓了6项大奖,包括2012年度新锐科学传播人奖、公众喜爱科学传播人奖、科学传播人国际奉献奖、科学传播人优秀科普作家奖、科学传播年度人物奖、科学传播人终身成就奖.
-
中国科协全国糖尿病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成立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引领、推动、指导我国糖尿病学科科普传播工作全面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促进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能力和降低糖尿病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中国科协全国糖尿病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于2015年2年5日在成都成立.中国科协科学传播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建龙、中华医学会科普部主任唐芹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等参加成立座谈会.
-
中华医学会启动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
科技的普及和传播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科学传播专家是国家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第一资源.为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在中国科协的统筹下,中华医学会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通知》要求,遵循中国科协“依托学科、立足实际、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原则,于2014年底启动了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首批各自组建了科学传播专家团,并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相关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
关键词: 科学传播 -
《医学杂志》与近代中西医论争
“中西医论争”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与科技传播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作为近代我国内陆地区唯一一本主张中西医汇通的刊物,办刊于中西医论争高潮时期的《医学杂志》始终坚持通过融汇中西的方式将中医发扬光大的立场.它不仅从侧面生动记录了民国时期中西医对峙的激烈状况,再现了当时中医人士为医学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使普通民众有了接触医学常识和理论以及了解医学发展的渠道,为中国早期的医学传播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近代医学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和珍贵史料.
-
加强养生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养生观念的科学传播
养生是依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发展规律,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达到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和延年益寿的健身方式,主要包括气功、导引、吐纳和行气等等。随着现代社会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我国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并运用体育养生来启发人体潜力,调节身体机能,其本身就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因此,需要对现代养生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加强养生教育,以促进养生观念的科学传播,推进我国大众体育健身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味精其实很“冤枉”
味精是一种调味佳品,做菜时放点味精能使菜肴更加鲜美.但我们也经常听到这种观点:如果摄入味精过量,会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怀孕妇女、婴幼儿及肾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经常食用味精危害更大.难道吃味精真的有害?其实我们"冤枉"了味精,近日,著名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为味精澄清了"不白之冤".
-
新媒体主体在科学事件评议中的问题与责任 ——以韩春雨撤稿事件网络评议为例
新媒体时代,公众不再满足于被科普的受众身份,他们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科学研究及成果,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与浓厚的品评兴趣.然而囿于科学固有的学科特性,以及大众有限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新媒体对科学事件的评议表现的既不够专业、也不够理性,不仅无益于解决科学争议,还会因此制造网络舆情.为此,首先,科学家应更多地参与科学传播,并以科学的方法引导科学事件的评议;其次,对于科学事件媒体需要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去报道,而不是制造舆论吸引眼球;第三,公众参与科学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并理性包容地对待科学问题.
-
睡眠医学知识网络科学传播的特点
当前, 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正逐渐转向以科学传播为主, 科学传播已经成为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而睡眠医学知识的新媒体传播正好拉近公众对睡眠医学科学知识的了解. 科学传播睡眠医学知识正在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