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反复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前列腺素F2α和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前列腺素F2α(PGF2α)与血清和绒毛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血清及绒毛组织PGF2α与IL-8的含量,以20例正常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孕妇作为对照. 结果绒毛组织PGF2α含量病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及绒毛组织IL-8含量病例组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血清及绒毛组织IL-8与绒毛组织PGF2α含量呈正相关. 结论 PGF2α与IL-8含量的升高在反复自然流产中起一定作用.
-
胚胎停育和人流后组织中基因变化分析
目的:通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研究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流产遗传机制,并探寻胚胎停止发育和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发生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科学的干预、指导育龄期女性出现胚胎停止发育的现象.方法:采集发生胚胎停育的94名患者的流产后绒毛组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妇科),标本培养后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收集标本全部培养成功,检测结果中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染色体数目异常37例;异常核型49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优生优育有重大意义.
-
乙酰肝素酶在人类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SE)与人类自然流产的关系以及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妊娠者和早期自然流产者流产绒毛组织中HP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反转录PCR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妊娠组的HPSE mRNA阳性表达比例(12/15)高于自然流产组(9/20),(r=4.375,P=0.036);West-ern Blot正常妊娠组的HPSE蛋白的阳性表达比例(11/15)高于自然流产组(7/20),(x2=5.042,P=0.025).结论:HPSE参与正常妊娠过程,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HPSE的低表达有关.
-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在早期自然流产和正常早孕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然流产者30例作为研究组和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两步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对象绒毛组织中NGF及其受体高亲和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TrkA)和P75的表达差异.结果:IY75在绒毛组织染色阳性标本中的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NGF及其受体TrkA在绒毛组织染色阳性标本中的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及其受体TrkA,P75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病机理有关.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 自然流产 绒毛组织 -
胎盘植入致引产时大出血1例分析
资料:某女,25岁,G2P1,因停经35天,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3个月,月经未复潮,来站就诊.平素体健,月经规律,2006年5月21日剖宫产助娩一女婴,胎盘无异常.哺乳期闭经11个月,后月经规律.2007年11月2日因停经35天,自行早孕试纸测验,结果阳性.未做B超及其它检查,私自口服米非司酮(3日法)流产,服药后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量似月经,7天自净,未检查绒毛组织有无排出.
-
宫角妊娠误诊4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停经40天时诊断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即作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无异常回声,查血β-hCG 28IU/L,疑异位妊娠收入院.入院后给予MTX20mg肌肉注射5天,复查血β-hCG 31IU/L,复查B超宫内仍未见孕囊,重作妇检发现子宫颈着色,宫体略大、宫底偏左较丰满、柔软,疑宫角妊娠,行宫腔探查发现左侧宫角明显较右侧深,用5号半吸头小心进入左侧宫角吸刮,刮出物见典型绒毛组织,术后5天阴道出血停止出院.
-
宫颈妊娠误诊致失血性休克1例
资料:女,32岁,G4P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2006年5月20日,6月22日阴道少量流血(褐色),无腹痛及其他不适,误为月经.3天后阴道流血为鲜红色并逐渐增多,曾先后3次在某院就诊,按月经紊乱给予止血、抗炎治疗,效果不佳.7月11日阴道流血量增多伴腰疼就诊于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查尿hCG(±),B超提示不全流产而行清官术,术中探测宫腔深度为9.5 cm,扩张宫颈时突然出现大量鲜红色活动性出血,约1 000 ml.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恍惚,血压为0,及时输液并膀胱注射生理盐水500 ml,复查B超,确诊为官颈妊娠不全流产致失血性休克,送手术室抢救.患者总出血量为3 900 ml,分次输血共2 600 ml,血压上升为10.8/4.3 kPa,纠正休克后急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宫颈处增大变软似孕50天大小,剖开宫颈可见绒毛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妊娠绒毛组织.经治疗7月19日患者痊愈出院.
-
阴道超声对人早孕胚胎绒毛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可复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人早孕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可复性.方法:取符合条件的拟行人工流产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6例经腹部超声辐射1分钟后24~32小时行人流术取标本,B组12例与C组12例经阴道超声辐射10分钟后分别于24~32小时和7天行人流术取标本.所有标本均经2.5%戊二醛前固定、锇酸后固定、铅染色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绒毛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组12例标本均未见绒毛超微结构病理改变;B组其中11例出现绒毛超微结构病理改变,1例基本正常;C组其中4例出现绒毛超微结构病理改变,8例基本正常.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持续辐射可对人早孕胚胎绒毛超微结构产生影响,该影响具有可复性.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卵巢囊肿1例
1 病例患者25岁,因右下腹疼痛10余天伴少量阴道出血于1997年6月23日入院.其平时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1997年5月2日.半月来右下腹隐痛,近日腹痛加剧,头昏乏力.查体:血压12/10k Pa,脉搏100次/分.贫血貌,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妇检:阴道血迹,宫颈轻度举痛, 宫体前倾,右附件区可扪及鸭蛋大之包块,质中等,左附件区未发现异常.B超检查:右侧卵巢囊肿.临床考虑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立即行剖腹控查术.术中见:盆腔陈旧性积血约500ml,左侧附件外观无异常,子宫增大,子宫右角处有一5cm×4cm×4cm囊性包块,蒂较宽,表面破溃,内有凝血块样物,包块右侧可见附着的右圆韧带及右附件,右侧卵巢大小正常,右输卵管轻度炎性水肿.清理盆腔积血时有胎盘绒毛组织及纤维素样物质,认为是右残角子宫妊娠破裂,遂将残角子宫完整切除,将右圆韧带及右附件移于右宫角处缝合.术后给予输血、补液和抗感染治疗,伤口Ⅰ期甲级愈合.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右残角子宫妊娠(可见胎盘绒毛).一年后,患者再次来我院剖腹产一足月男婴.
-
宫腔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1869年pantaleoni进行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是子宫异常出血.40年后David将其扩大到检查子宫畸形及寻找残留的胎盘绒毛组织.此后,随着膨宫技术的不断改进,照明设备的日益完善,宫腔镜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凡是怀疑子宫腔内出现异常情况者,均可进行宫腔镜检查,可谓"一孔之见,一目了然".
-
双子宫妊娠宫颈异位开口1例
患者女,29岁,孕1产0,因停经50 d到铜梁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要求作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入院时体检:T 37(,P 78次/分,R 18次/分,BP 16/10 kPa,心肺(一).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子宫前位、孕7周大小.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左侧宫内单胎妊娠、孕7周.经血常规、白带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常规消毒下行人工流产术,反复用探针进入宫颈5 cm后再也无法进入宫腔,即使在B超监视下仍无法进入宫腔,手术宣告失败.改用口服药物流产,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日 2次,连服3 d,第四天上午到计划生育指导站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住院观察24 h后无妊娠物排出,改作无痛性人工流产术,在常规消毒下,用探针和扩宫器在进入宫颈5 cm后仍无法进入宫腔,经反复探查,后在宫颈3点和9点旁开1.5 cm处各发现一隐蔽子宫开口,并探得左侧子宫深10 cm,右侧子宫深8.5 cm.常规对左侧子宫行负压吸宫术,同时对右侧子宫进行清宫处理,术后左侧子宫深8 cm,右侧子宫深7 cm,术后吸出组织物20 g,吸出的绒毛组织与孕周相符,术后给予子宫收缩剂、抗感染、对症等治疗,观察2 h后病员平安返家.术中出血约20 ml.
-
自然流产胚胎绒毛中着丝粒蛋白-H的异常表达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胚胎绒毛中着丝粒蛋白-H (CENP-H)的异常表达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将96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进行FISH检测,将其分为染色体正常组与染色体异常组,进而对两组患者CENP-H的mRH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96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标本的FISH检测成功率为100%,其中染色体正常53例,检出染色体异常43例,异常率为44.8%;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发生率为27.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0例,发生率为10.4%;性染色体合并常染色体异常3例,发生率为3.1%;三倍体及四倍体各2例,其发生率均为2.1%.相比染色体正常组,染色体异常组患者绒毛CENP-H基因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染色体数目异常自然流产胚胎绒毛中CENP-H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引发胚胎染色体异常分离的因素之一.
-
宫腔内早期妊娠伴输卵管峡部妊娠1例
患者28岁,已婚,停经48 d,恶心欲吐5 d,来我站检查.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9月14日,尿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宫颈软、呈紫蓝色,宫体前位,约50 d孕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扪诊不满意.行人工流产术,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钳夹宫颈,探针探查宫腔深度9 cm,用4~7号扩宫器逐号扩张,用6号吸管行吸刮术,负压46.7kPa(350 mmHg),吸出胚胎组织约40 g,肉眼见绒毛组织,手术顺利.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稽留流产发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和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妇产科的稽留流产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早孕流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GF-β1水平,定量PCR (RT-PCR)检测患者绒毛组织中NF-κB、TGF-β1、TIMP-1和MMP-9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析NF-κB、TGF-β1、TIMP-1和MMP-9的蛋白水平. 结果 实验组血浆中TGF-β1的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绒毛组织中MMP-9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NF-κB1、TGF-β1和TIMP-1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绒毛组织中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 p50、TGF-β1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NF-κB表达水平的降低导致TGF-β1水平降低,从而影响MMP-9/TIMP-1的平衡,使ECM过度降解,导致胚胎植入失败及胎盘形成障碍,终发生胚胎停育.
-
双子宫左侧子宫角妊娠2次人工流产漏吸2次一例分析
患者40岁,末次月经2010年3月15日,停经40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而来我院就诊."50d妊娠"给行人工流产术,术前在无菌操作下探宫腔深度为9cm,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达7.5号,用7号吸刮头寻找胚胎组织着床处,负压调整至500mm/Hg左右未见绒毛组织.行阴超监测示:左侧子宫角部位仍见妊娠囊.该患休息2周,B超监测:妊娠囊2.3cm×3.5cm大小,常规行人流术,清除宫腔内容物及胚胎组织.术中顺利,出血量25mL,给予宫缩素10U宫颈注射、宫缩素10U加入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100mL续点.观察2h无异常出院.嘱患者出院后用药7d,如出现异常反映随诊.
-
胎盘绒毛植入治验举隅
胎盘绒毛植入多由原发性蜕膜发育不全或刮伤性内膜缺陷导致继发性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使妊娠后宫底蜕膜部分或全部性缺乏,绒毛组织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胎盘附着部位异常、瘢痕子宫或子宫本身的病变,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1].流产、剖宫产可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内膜修复不全,造成蜕膜发育缺损,而致胎盘绒毛植入.李克勤主任是山东省名中医,行医近 40 年,对妇科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对胎盘绒毛植入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成为李主任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临证运用其经验成功诊治胎盘绒毛植入患者,举2例验案以飨同道.
-
输卵管妊娠部分性葡萄胎一例
患者,34岁,孕3产1,因"停经50天,阴道流血4天"于2009-06-22拟异位妊娠入住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9-05-03,停经40天自测尿HCG(+),四天前阴道少许出血,B超检查:子宫体积增大,右侧不均质包块,约57mm×37mm,境界清,盆腔未见明显积液.血β-HCG:13998mlu/ml.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口闭,宫体前位,稍大,右侧附件可触及一约50mm×50mm×60mm大小包块,轻触痛,左附件未及异常.初步诊断:异位妊娠.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约45mm×50mm×55mm,表面呈紫蓝色,血管丰富,浆肌层外观高低不平,未见破裂口,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剖开输卵管见绒毛组织和水泡样组织.
-
子宫角部妊娠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停经81天,不规则阴道流血10天,腹痛1小时于2008年8月27日急诊入院.患者孕2产1,平素月经规律,月经量正常,末次月经 2008年6月6日.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术后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血淋漓不断,急来我院就诊.查体:T:36℃,P:108次/min,R:22次/min,BP:110/70 mm Hg,心肺未见异常.
-
血块组织制片方法的改进
外检标本中,血块组织比较多见,尤其输卵管妊娠标本,其绒毛组织往往在血块组织内比较容易见到,所以,如何做好血块组织制片更显重要.通常情况下,血块组织比较难切,一是脆、硬,二是切片易碎,三是容易脱片.
-
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
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与解剖、遗传、内分泌及感染因素有关,其中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1].以往研究多通过对母亲的血清学检查来推断胚胎可能感染弓形虫而引起流产.该研究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的体外DNA扩增和检测技术,检测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是否存在弓形虫,直接了解胚胎弓形虫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