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作者:李钢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起病急骤,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因此临床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致残率为目标[1].本研究探讨醒脑静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 亚低温治疗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熊学辉;瞿丹霞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0 ~35.0℃;对照组患者采用降温毯将直肠温度控制在36.5 ~37.0℃;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颅内压(ICP)、空腹血糖(FBG)、血清乳酸水平、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及脑微循环血流,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分别为34.21%(13/38)、13.16% (5/38),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ICP、PbtO2、脑微循环血流、FBG和血清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ICP、FBG和血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b-tO2、脑微循环血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CP、FBG和血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btO2和脑微循环血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26%(21/38)、39.47%(15/38),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ICP、PbtO2和脑微循环血流,促进患者恢复.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作者:王华;熊雪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2周后观测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 醒脑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相对与单用依达拉奉组,能够显著提升GCS评分,使临床疗效也得到显著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迎春;赵洪洋;赵甲山;张方成;林宁;林洪;聂世斌;林敏华;徐卫明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3组,依达拉奉治疗组32例;阳性药物对照组32例,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空白对照组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0 d后,观测GCS、APACHE-Ⅱ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 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程琦;刘雨竹;杨同良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难点.而老年人因自身的生理特点,特别加上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故预后更差.如何提高其诊疗效果是值得医务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就本科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79例年龄大于60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作回顾性分析,现将救治经验和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5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开明;尹卫;郝建忠;郭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患者死亡率、病残率高, 及时正确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作者自1993年1月~2001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5例,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处理的重要意义.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作者:张晓勇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多变等特点,病死率可达30%~50%,如伴有合并伤,则病死率更高,因此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进行总结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2002年1月至2009 年12月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210例,疗效满意,现将救治经验及教训报告如下.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处理(附46例报告)

    作者:闵有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处理.方法:该组46例中,均符合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均经CT检查证实,给予亚低温处理,使体温维持在31℃~35℃,迅速降低颅内压、吸氧和止血,早期短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同时留置胃管应用止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早期应用纳络酮,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效足量抗生素治疗或预防感染.手术清除血肿,纠正颅骨凹陷和/或粉碎性骨折32例,骨瓣减压8例,2次手术清除血肿4例,气管切开14例.结果:良好32例,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和骨折,加强支持治疗,是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 纳美芬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王超;谢娟

    目的:对比研究纳美芬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纳美芬及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颅内压、脑水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同时比较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升高程度、脑水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APACHE I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美芬及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脑水肿程度,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缩短昏迷时间,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的急救护理

    作者:杜长虹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不同时期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住院时间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于2011年1-3月收治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2011年4-6月收治的患者15例为治疗组.两组都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此外硬件与急救程序在治疗组中有所调整.结果: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和预后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要求护士实行急救护理手段须快速准确,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景程;梁元才;郭锦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根据Glasgow昏迷(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GCS、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7天、第14天GCS评分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疗效肯定.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致顺;余焕豪;李志腾

    我院自1999年 12至 2001年 10月间收治了 5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旨在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作者:戎霞;戴建平;戎佩莲

    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本组一般心律失常39例,恶性心律失常6例.发生时间在起病24 h内19例,24 h~1周内23例,1周后3例.认为护士要高度重视患者起病后第1周内心电图的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要熟练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对心律失常的类型作出判断与分析;每日抽血作心肌酶谱测定,1周后隔天测定,动态观察其变化,结合心电图变化及临床表现,发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针对老年患者伤后或术后意识和瞳孔改变可出现较晚的特点,及儿童生命中枢发育不完善常表现为心率超过130次/min、高热等特点,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采取轴线翻身法,避免颈部扭曲或头部剧烈旋转致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的咳嗽或咳痰等致颅内压增高,避免应用约束带而致患者对抗时高颅内压,避免和减少颅脑外伤脑部病情的加重及心律失常的恶化.

  •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作者:梁建锋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治疗前、治疗14 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连续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水肿轻、中度比例(96%)明显高于对照组(68%);两组患者治疗GCS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且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早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水肿状况,有利于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降低病残率。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汤惠琼;莫雪芬

    低氧血症可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目前已研究证实是导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及严重致残的重要因素[1].因此,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自1995年12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53例伴有低氧血症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分析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中的肺保护策略

    作者:王芳英;韦献萍;刘燕兰;林翠娟;梁少芳;宾士容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 2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护理干预组采用针对保护肺的程式化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ALI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ALI/ARDS有积极作用.

  •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杨建雄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结果 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同时照组相比,MDA明显降低(P<0.05);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53例院前急救及诊治分析

    作者:李生平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我院从1990年2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86例,GCS评分8分以下者53例,现报告如下.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原因分析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很高,其死亡原因除脑损伤过重外,目前已研究证实低氧血症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及严重致残的重要因素[1].因此,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低氧血症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探讨

    作者:朱剑勇

    回顾总结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112例,并就其治疗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48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