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周期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与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方式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比较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与部分(Half)-ICSI两种授精方式在体外受精(IVF)助孕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个常规IVF发生受精失败的移植周期.其中30个周期为早补救ICSI授精方式(早补救ICSI组),46个周期为Half-ICSI授精方式(Half-ICSI组).分析受精情况、胚胎质量、种植率、妊娠率、抱婴回家率、出生缺陷和卵母细胞利用情况.结果早补救ICSI组与Half-ICSI组的双原核(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1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抱婴回家率、出生缺陷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补救ICSI组卵母细胞利用率高于Half-ICSI组,平均受精卵数分别为(6.30±2.96)和(4.20±1.75) (P<0.001),胚胎数分别为(6.20±2.89)和(4.11±1.68)(P<0.001),冷冻胚胎数分别为(3.20±2.76)和(1.56±1.68)(P<0.01)、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6.67%和50.00% (P<0.05).结论在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的周期,早补救ICSI授精方式与Half-ICSI授精方式的受精率、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类似,但前者有更好的卵母细胞利用率和更多可利用胚胎.
关键词: 受精方式 受精失败 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早补救 -
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1 917例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n=1 681)和ICSI组(n=236),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各项胚胎指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结果 IVF组2PN卵裂率(98.78%)、异常受精率(9.83%)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88.62%和2.18%);IVF组胚胎种植率(20.74%)、胚胎冷冻率(48.12%)和取消移植率(23.44%)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12.67%、38.23%、17.80%),临床妊娠率(33.57%)、多胎率(19.21%)和男婴出生率(56.70%)亦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20.62%、10.00%、45.45%),而胚胎停育率(14.59%)、出生缺陷率(0.39%)及女婴出生率(43.30%)则显著低于ICSI组(分别为22.81%、4.55%和54.55%)(P均<0.05);两组的优质胚胎率(47.53% vs.46.57%)和可移植胚胎率(56.47% vs.54.7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不育患者,选择IVF作为助孕方式可能更有益于胚胎发育,进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
影响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后影响囊胚形成结局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3非优质胚胎继续培养的443个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3非优质胚胎的继续囊胚培养结局分为观察组(无囊胚形成)及对照组(有囊胚形成),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基础资料、受精及胚胎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囊胚培养结局的因素. 结果 两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不孕原因、男方精液来源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原发不孕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4.96% vs.45.09%,P<0.01),且IVF受精周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7.01% vs.66.56%,P<0.01),观察组获得的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58±2.52 vs.4.25±2.50,P<0.01),且优质胚胎率也较对照组低(32.27% vs.35.3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不孕类型、受精方式及胚胎质量与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患者的受精方式、不孕类型、胚胎质量可能影响到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
-
卵母细胞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移植策略、受精方式和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母细胞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个透明带透亮致密的移植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和30~37岁组,依据移植策略分为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周期移植,依据受精方式分为IVF组、ICSI组和早补救ICSI组,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常规促排卵组和微刺激组,比较其对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的影响.结果 两个年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周期移植除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融周期移植外(70.0% vs.23.1%,P<0.05),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早补救ICSI组和ICSI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促排卵方案组和微刺激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透明带透亮、致密、折光性强的患者行早补救ICSI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冻融胚胎移植人工辅助孵化减薄透明带并不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
-
不同受精方式对畸形精子症患者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目的 依据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来选择采用IVF或ICSI受精方式,探讨其对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治疗周期的畸形精子症患者,共计82个周期.根据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选择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IVF畸形精子症组和ICSI畸形精子症组,其中精子浓度≥5×106/ml患者行常规IVF治疗(IVF畸形精子症组,44个周期),精子浓度<5×106/ml的患者行ICSI治疗(ICSI畸形精子症组,38个周期),对照组为同期行IVF/ICSI-ET助孕治疗精子形态正常的患者,共605个周期(其中IVF对照组494个周期,ICSI对照组111个周期).分别比较IVF组内、ICSI组内和畸形精子症组内在年龄、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IVF对照组与IVF畸形精子症组,ICSI对照组与ICSI畸形精子症组分别在年龄、不孕年限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差异不显著(P均>0.05);IVF对照组的种植率略高于IVF畸形精子症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略低于IVF畸形精子症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CSI畸形精子症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高于ICSI对照组(57.9% vs.48.6%;33.8% vs.29.5%;9.1% vs.1.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CSI畸形精子症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高于IVF畸形精子症组(57.9% vs.52.3%;33.8% vs.27.3%),流产率低于IVF畸形精子症组(9.1%vs.13.0%)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5×106/ml时,选择常规IVF是可行的.
-
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卵巢低反应(POR)者IVF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POR的246个周期临床资料,比较常规行IVF(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治疗者的正常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比较两组行IVF和ICSI治疗的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根据获卵1、2、3枚分组,比较各组内不同受精方式者上述各项指标.结果:整体比较及不同女方年龄组、不同获卵数组中接受IVF与ICSI治疗的正常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SI不能改善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POR者的正常受精率和妊娠结局,女方高龄、取卵数少均不是ICSI的适应证.
-
精子顶体反应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的顶体是一个膜包裹的溶酶体样细胞器,位于精子核膜与质膜之间,是一个膜结合的帽状结构,其内含多种酶。顶体反应( acrosome reaction ,AR)是精子与卵透明带( zona pellu-cida,ZP)结合之后,精子的顶体破裂,释放一系列的顶体酶的过程。受精是精子与卵子融合,精子将所携带的单倍体遗传物质与卵子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相融合形成双倍体合子的过程[1]。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格有序的生理过程,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受精方式及过程有所不同。人类受精过程包括:(1)精子获能;(2)精子与卵丘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3)精子活动力的改变如超活化;(4)精子与透明带结合、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5)精子顶体酶激活;(6)精子穿入透明带;(7)精卵质膜融合;(8)卵子激活;(9)精子染色质解凝;(10)精卵核融合[2]。 AR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卵丘颗粒细胞间隙及透明带,顶体反应通常是在卵丘细胞团的间隙中启动,在精子穿入ZP时,AR发生的程度更大,速度更快,能使卵子受精的精子,很可能是在卵丘细胞间隙就发生AR的精子[3]。
-
获卵数≤3周期受精方式选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获卵少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文章对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周期获卵数≤3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受精方式、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
-
多种试管婴儿技术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试管婴儿技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试管婴儿技术受孕且终止妊娠的不孕患者600例。按照受精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组(342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组(258例),按照胚胎转移周期的不同分为新鲜周期进行胚胎移植(简称Fresh)组(407例),冷冻周期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T)组(193例)。分析不同组患者不孕不育的原因,并分析不同试管婴儿技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中,管性致不孕的患者有335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有75例,排卵障碍有41例,夫精异常患者有136例,其他原因7例,不明原因6例。各组中管性因素导致不孕不育的比例大,分别为IVF组66.7%,ICSI组41.5%,Fresh组52.1%,FT组63.7%。IVF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2.3%)低于ICSI组(5.8%),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8167,P=0.0282);IVF组患者子痫前期的发病率(4.97%)低于ICSI组(5.04%),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0014,P=0.9698)。Fresh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3.93%)与FT组(3.63%)接近,差异无显著性(χ2=0.0329,P=0.8561);Fresh组子痫前期的发病率(4.91%)低于FT组(5.18%),差异无显著性(χ2=0.0197,P=0.8884)。结论 ICSI受精技术有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而胚胎进行移植前是否进行冻融与妊娠期高血压无关。
-
不同受精方式的囊胚发育速度及其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囊胚发育速度的影响及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资料,按受精方式不同分常规体外受精(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观察2组新鲜培养周期的囊胚形成率、移植囊胚后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冻融囊胚不同胚龄的移植结局,比较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在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的移植结局。结果具有相同D3优胚率时,IVF组囊胚形成率和D5形成率明显高于ICSI组,新鲜囊胚和冻融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D5形成的囊胚比D6形成的囊胚优胚率、囊胚种植率及妊娠率高(P均<0.05)。结论受精方式影响囊胚发育速度,IVF受精可以提高囊胚形成率和D5囊胚形成率;囊胚发育速度影响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移植D5囊胚比移植D6囊胚的妊娠率及种植率高。
-
中重度畸形精子症对不同体外受精方式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重度畸形精子症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下对受精率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该院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方式受精的中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受精方式下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的影响.结果 采用ICSI受精方式中,正常或轻度畸形精子症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与中重度畸形精子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畸形精子症组受精率与重度畸形精子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IVF受精方式中,正常或轻度畸形精子症组受精率与中重度畸形精子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畸形精子症组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与重度畸形精子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形态对IVF的受精率有影响,但对ICSI的受精率影响不大.
-
不同受精方式与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对临床妊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与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效果.方法:IVF组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CSI组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对比不同受精方式(IVF组、ICSI组)囊胚形成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不同发育速度(D5组、D6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不同受精方式所得囊胚形成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发育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优胚率(30.94%)、种植率(41.44%)、临床妊娠率(53.04%)与ICSI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5组优胚率(53.70%)、种植率(52.78%)、临床妊娠率(58.33%)均较D6组显著高(P<0.05).结论:IVF技术员应准确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临床妊娠效果.
-
不同受精方式对选择性囊胚培养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选择性囊胚培养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囊胚培养的IVF组1 153个周期和ICSI组205个周期的囊胚培养结局. 结果:IVF组和ICSI组分别有14 748和2 655枚胚胎进行序贯囊胚培养,两组均无因无囊胚可移植而取消周期.IVF组共形成7 871枚囊胚,ICSI组形成1 210枚囊胚;IVF组的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利用率均显著高于ICSI组(64.77%vs58.72%,53.37%vs45.57%,60.06% vs 52.17%,P均<0.05);但IVF组与ICSI组种植率(48.94% vs51.43%)、临床妊娠率(49.03%vs52.02%)和流产率(11.69%vs15.56)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结论:在同样的选择性囊胚培养纳入标准下,IVF相比于ICSI行囊胚培养的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利用率更高,因无囊胚移植取消周期的风险相对更小.针对不同的受精方式可能需要制定相应的选择性囊胚培养纳入标准.
关键词: 囊胚培养 体外受精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受精方式 -
317个不同来源冻融胚胎移植情况比较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胚胎冻融技术的运用日渐广泛.它既可以增加移植机会和累计妊娠率,又可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降低移植后风险.但不同受精方式对冻融胚胎复苏存活率、移植成功率的影响报道不一,我院生殖中心对来源于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胞浆内单精子穿刺(intracytoplasmic single sperm injection,ICSI)的317个冻融胚胎进行了78个移植周期的治疗,获临床妊娠24例,现就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
不同治疗方案下体外受精方式对获卵数目≤3枚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患者资料,按不同方案将其分为微刺激方案和长方案,分别比较各组行IVF和ICSI治疗的获卵数、卵裂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不同治疗组中接受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受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ICSI技术可提高受精率,但并不能改善获卵数目≤3枚患者的临床结局.
-
无明确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受精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I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0.05),B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为12.3%,低于A组IVF受精方式,但与同组ICSI与halfICSI间受精低下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I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IVF妊娠率(50.0%,P<0.05).结论 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关键词: 原发性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 受精方式 -
不同受精方式对囊胚培养和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受精方式对囊胚培养和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按受精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三组的囊胚在新鲜培养1399个周期、冻融培养169个周期中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的差异以及在冻融囊胚717个周期移植结局中的差异。结果:(1)新鲜培养周期IVF组的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9.85% vs 44.36%、37.09%),而早期补救ICSI组的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囊胚优质率明显低于常规IVF和ICSI组,周期取消率明显增高,但囊胚移植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冻融培养周期IVF组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率、种植率亦明显优势于ICSI组,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早期补救ICSI组D3优胚率低,囊胚形成率亦低。(3)不同受精方式的冻融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4)新鲜培养、冻融培养和冻融囊胚三种来源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结论:不同受精方式可影响囊胚的形成率和优质率,但不同受精方式和不同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
-
自然周期和使用药物控制性超排卵后进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比较
人工授精是通过非性交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生殖道内,使不育夫妇受孕.早的人工授精在1790年在治疗尿道下裂的患者中获得成功.其适应症为丈夫精液正常但有难以矫正的性交障碍,如真性阳瘘、尿道下裂、阴茎屈曲畸形、阴道或阴道口畸形、狭窄、痉挛以及严重早泄等,以致精子不能正常上行达宫颈管内或当精液不液化时,可用机械方式或用药物处理后进行人工授精;以及丈夫无精症,女方检查生殖道通畅,排卵功能正常.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将人工授精分为阴道内人工授精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目前多采用新鲜精液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其成功率在17%左右.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合控制性超排卵,精液处理以及授精技术改善,其妊娠率会不断提高.
-
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治疗周期中高龄患者受精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以及人口老龄化改变,高龄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越来越多。高龄患者在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实现生育目标时,面临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的周期获卵数少等问题,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受精方式,提高仅有的卵母细胞受精率,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发育特点、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的应用及其影响,对近年来高龄低反应患者受精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 高龄 卵巢低反应 受精方式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的受精与临床结局
目的:探讨卵子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受精、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过程中卵子出现透明带透亮致密的43个周期,其中IVF周期27例,ICSI周期16例,比较受精率与正常受精比例、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结局.结果:27例IVF周期均未受精,行早期补救ICSI,其中23例完全不受精.补救后IVF总体受精率达64.83%,正常受精率59.32%; 16例ICSI周期均受精,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分别为85.11%和79.01%,均显著高于IVF组(P<0.05). IVF组和ICSI组卵裂率分别为97.96%、95.65%,优质胚胎率分别为52.67%、43.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妊娠率为37.04%,种植率为33.33%; ICSI组妊娠率为31.25%,种植率为25.00%,组间临床结局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的自然受精能力下降,需要采用ICSI方式授精.常规IVF受精失败后采用早期补救ICSI或直接行ICSI能明显改善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的受精结局,但不能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