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肢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美霞

    目的:探究给予脑卒中患者以上肢康复训练对其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内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43人,给予上肢康复训练+常规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偶数组、43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从患者护理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出发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上肢康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护理能够发挥出比常规康复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彩凤;欧建英

    目的 分析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1)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1)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镜像疗法进行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运动功能评分、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肌电信号分别为(29.52±5.98)分、(11.24±3.17)分、(429.56±68.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16±4.07)分、(5.13±1.56)分、(328.45±49.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良好预后意义重大.

  • 电针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的作用

    作者:罗霞;李淑景;崔秀萍;刘立安;宋钏;周娃妮

    目的 比较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及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象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A组——强制性运动疗法组(10名),B组——电针治疗组(10名),C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9名).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康复训练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进行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电针治疗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教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均利于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二者结合对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叠加效应,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方法.

  • 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凡颖;温进

    目的: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温针灸外关穴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外关穴配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针刺及康复训练每次各30 min,温针灸每次2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分级评分、简式Fugl Meyer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水肿分级评分、简式Fugl 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温针灸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温针灸组的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4/30)],P<0.05.结论:常规针刺及康复疗法配合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穴位埋线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朱荣华;杨梅;戴军龙;朱新汉;毕慧;孙雷;窦正川;吴玫玫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表面肌电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均予以相应的对症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取患侧肩髎、肩髃、曲池、外关穴,3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表面肌电组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将肌电生物反馈仪电极贴于患侧三角肌、腕屈肌和腕伸肌皮肤表面,20 min/次,1次/d,5次/周,共治疗6周;联合治疗组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3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量尺(VAS)、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穴位埋线组的70.00%(21/30)和表面肌电组的66.67%(20/30,P<0.05);穴位埋线纽和表面肌电纽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穴位埋线组及表面肌电组(P<0.05);穴位埋线纽VAS评分低于表面肌电组(P<0.05).联合治疗组FMA、ADL评分高于穴位埋线组及表面肌电组(P<0.05);穴位埋线组与表面肌电组FMA、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降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 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潘俊晓;陈艳萍;位娜娜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1例,平衡针组采用偏瘫穴、肩痛穴、腕痛穴,其中肩痛穴、腕痛穴取得针感后即可出针,偏瘫穴取得针感后不出针,开始留针的同时接受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训练结束后出针;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取针后进行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d,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平衡针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的综合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

  • 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段轶轩;张照庆;骆小娟;尹晶;夏杨

    目的:运用不同量表观察并探讨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和臭氧穴位注射组30例.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予内热针42℃治疗,持续20 min,1周1次,结合臭氧穴位注射3 mL/穴,隔日1次;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予温针灸及臭氧穴位注射,隔日1次;臭氧穴位注射组予臭氧穴位注射,隔日1次.3组均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阿是穴,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及6个月末检测3组患者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简易上肢关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在治疗2周末达到79.31%0(23/29),在治疗4周末达到86.21%(25/29),在治疗6个月末达到93.10%(27/29),均明显高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和臭氧穴位注射组同时期的总有效率(P<0.05).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治疗后FMA、ADL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治疗2周末、4周末及6个月末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VAS评分低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及臭氧穴位注射组(P<0.05),FMA及ADL评分高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及臭氧穴位注射组(P<0.05).结论: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

  • 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杨加顺;高潇;孙茹;王绚;王虹;张居婵;孙海舒

    目的:观察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电芒针组,各50例.常规针刺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手三里、尺泽、内关、合谷;电芒针组应用电芒针透刺肩髃与臂臑、手三里与外关,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采用简式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三角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比值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电芒针组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电芒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艾灸曲池、合谷穴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恢复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岚榕;王林林;陈松;黄超;刘呈艳;许文威;苏莹莹

    目的:探讨艾灸曲池、合谷穴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收治的30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艾灸结合康复训练组(A组)104例、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B组)102例、常规康复训练组(C组)100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UE)(上肢部分)、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在治疗4周及8周后的评估中,3组患者FMA-UE、FTHUE-HK、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4周及8周后,与C组比较,A组、B组FMA-UE、FTHUE-HK、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与B组比较,A组FMA-UE、FTHUE-HK、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艾灸曲池、合谷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硬膜外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echo1166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6个月的患者群体中,30%~66%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略有恢复,仅有20%的患者能完全恢复。
      既往研究发现,神经可塑性在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起主要作用。而无创性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和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有助于神经可塑性的出现,但是其无法直接刺激运动皮层,与之相对,有创性的治疗方案如硬膜外电刺激等能直接作用于运动皮层,但是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还知之甚少。

  • 基于末端牵引式康复机器人的定量化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研究

    作者:李娜;崔志琴;左国坤;施长城;张树涛;徐佳琳;刘鸣

    目的为在现有基于末端牵引式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基础上建立定量化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系统,本文设计了基于画圆和直线两类运动任务的定量化上肢运动功能评估参数并通过不同运动方向的人机交互试验验证评估参数的有效性.方法在已有康复机器人的软硬件系统基础上,通过交互软件设计了用户控制摇杆末端进行画圆与画直线两类人机交互任务.8位志愿者参与了试验.通过对于电机运动参数采集与分析设计用于定量化评估上肢运动能力的评估参量,进一步使用统计学t检验结合对画圆的顺、逆时针组和画直线的外围线组与倾斜线组之间进行对比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所设计的评估参数的有效性.结果针对8名志愿者的逆时针画圆运动圆度偏移量分值(91.64±3.45)均明显高于顺时针运动圆度偏移量分值(87.84±3.98).针对志愿者的点到点直线运动试验中轨迹长度差与大法向偏移量在外围线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倾斜线组,平均速度与平均加速度在外围线组的数值明显高于倾斜线组,平均法向偏移量、末端精准定位能力与完成时间在不同方向直线组之间没有明显的数值差异.结论本文设计的圆度偏移量可有效表征健康成人在操作康复机器人进行画圆运动时的上肢运动功能,轨迹长度差、大法向偏移量、平均速度与平均加速度可有效评估点到点画直线运动时的上肢运动功能.对比已有相关研究发现人体上肢在相对身体不同位置时对于运动控制的能力会有区别,可能与上肢功能位相关.

  • 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与ADL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璇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疗效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偏瘫患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级、手实用性判定及Barthel指数(BI).结果训练前后上肢和手的功能及手的实用性判定的功能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上肢、手指功能,手的实用性判定与ADL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0.530-0.693,P<0.01).结论上肢和手功能与ADL正相关.Brunnstom分级太粗可能是影响上肢功能等与ADL相关性的原因之一.

  •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威;李丹;许立俊;林宇;李文兰;章荣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作者:颜华;张惠佳;阳伟红;王益梅;郭春光;胡继红;周平秋;何金华;段华林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治疗,治疗后进行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及家庭训练.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患侧上肢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法测量患侧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II)进行患侧手精细运动商(FMQ)的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ADL能力以比较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 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 头针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艳;吕晓星;李晶;唐强

    目的研究头针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康复组、头针组、对照组,每组20例.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法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针康组、头针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针康组优于康复组、头针组( P<0.05).结论头穴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棍棒操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欢欢;胡永善;崔晓;黄德权;瞿佩玉;汪军;史骏超

    目的 探讨自编的棍棒操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 例脑卒中早期上肢处于Brunnstrom Ⅰ~Ⅲ级,同时未出现肩痛、手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棍棒操,30 d 为1 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后肩痛的发生率、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组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编的棍棒操能降低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的发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功能,终提高患者ADL,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 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晶;曾明;金敏敏;杨美霞;崔尧;朱美红;施明;李亮;顾旭东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并使用量角器对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4.81±8.86)、肩关节前屈(150.88°±21.32°)、肘关节伸展(135.56°±17.22°)主动活动度的改善程度显著(P<0.05);两组患者,除治疗后的对照组FMA评分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FMA评分与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不相关(P>0.05)外,其余FMA评分均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及腕主动背伸活动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存在相关性.

  • 新型感知提醒疗法与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疗效的对照研究

    作者:董安琴;何爱群;曹海燕;解益;黎景波;聂天翠;应其兴

    目的:对照研究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与感知提醒疗法(sensory cueing treatment,SC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招募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mCIMT组(20例)、SCT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三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mCIMT组与SCT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接受连续3周的单侧和双侧上肢强化训练.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估,包括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评定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CIMT组与SCT组FMA-UE、ARAT、MAL与MBI得分均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CIMT组MAL使用数量与活动质量评分均优于SC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SCT组ARAT与MBI得分优于mCIM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单侧肢体强化训练(如mCIMT)与双侧上肢强化训练(如SCT)均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使用频率与运动质量,以及功能性活动表现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长城;王春方;丁晓晶;郭丹;韩雪敏;杜金刚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增加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增加了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共治疗4周,5次/周,每次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法、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和手)、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eoGo得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期、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l);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后治疗组ReoGo得分、MBI评分和Brunnstrom上肢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手和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 动作观察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曾明;沈芳;朱美红;王晶;崔尧;傅建明;顾旭东;姚云海;王春苑;时美芳;孙亚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53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看不同的几何图案及数字符号,然后模仿特定动作;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诱发电位仪分别刺激患侧大脑皮质M1区、第7颈椎棘突刺激,在拇短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2.32±12.56)、WMFT评分(51.57±11.45)、MBI评分(73.57±10.17),MEP的潜伏期(22.69±2.11)ms、波幅(1.25±0.38)mV、中枢运动传导时间(10.12±1.46)ms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观察疗法可改善恢复期脑梗死后中枢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