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曲舒怡;仲林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于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理疗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的49例患者则采用全身振动训练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情况,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膝关节功能使用膝关节功能量表(Lysholm)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干预的结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VAS评分指标和Lysholm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情况的缓解和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

    作者:金振华;陈玲;叶祥明

    目的 探讨在下肢负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负重、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7年住院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和下肢负重训练,实验组另予全身振动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患侧单足负重时间、步长和步速、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侧单腿负重时间、步长、步速、BBS评分和FAC分级均显著提升(t>8.835,P<0.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F>19.644,P<0.001).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负重、平衡和步行功能.

  •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张丽;瓮长水;赵占波

    目的: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搜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Elsevier、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及追溯参考文献,收集研究WBV训练对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进行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入选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其中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3篇文献得分为5分,5篇文献得分为4分,7篇文献得分为3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WBV训练组的下肢肌肉力量增加程度高于未进行任何运动训练的对照组,其中肌肉收缩力量测试结果显示MD=10.11,95%CI 0.46~19.76,力矩测试结果显示MD=7.98,95%CI 2.60~1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V训练组老年人起立-行走测试(MD=1.39,95%CI 0.73~2.04)和5次起坐测试(MD=1.62,95%CI 0.25~2.98)的完成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WBV训练组老年人步行速度(MD=0.02,95%CI-0.06~0.10)和平衡与步态功能(MD=1.19,95%CI-0.62~3.00)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V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增强其下肢运动功能。

  • 全身振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运动控制的影响

    作者:吴博;张雷;庞文君;张鸣生

    目的: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ACL)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12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第13周开始将患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每天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持续4周的全身振动训练.两组患者第12周和第16周,均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拮抗肌比值检测和动态平衡仪中本体感觉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动态平衡测试的平均轨迹误差值,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促进ACL重建术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

    作者:李哲;赵玉敏;郭钢花;杨文裕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躯干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DRS)、姿势控制能力评分(PA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躯干肌痉挛、姿势控制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后UDRS评级,PASS及M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并提高患者的姿势控制及ADL能力.

  • 全身振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的改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张轲;罗由平

    目的 通过观察全身振动性训练法(WBV)对去卵巢(OVX)大鼠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PPARγ),β-连环蛋白和磷酸化糖原的表达合成酶激酶-3(P-GSK-3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WBV对绝经大鼠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组,n=10),去卵巢组(OVX组,n=10),17β-雌二醇治疗组(E2组,n=10)和全身振动性训练组(WBV组,n=10).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PPARγ、β-连环蛋白和P-GSK-3β在骨骼肌中的表达.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LH比Sham组和E2组明显升高(P<0. 05). OVX组大鼠血清E2水平与Sham组、E2组和WBV组相比明显上升(P<0. 05). OVX组骨骼肌PPARγ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 0. 05),而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较Sham组均显著降低(P< 0. 05).在WBV或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干预下,WBV组或E2组的PPARγ表达均显著低于OVX组(P<0. 05),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OVX组(P<0. 05).结论 WBV能有效预防OVX大鼠的骨质流失,并提高骨质强度,这可能与抑制OVX大鼠骨骼肌中GSK-3β和PPARγ活性来激活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高频全身振动训练及停练后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巴洪冰;程亮

    目的 探讨24周高频全身振动训练及停练8周后对老年女性骨密度(BMD)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 61名60 ~ 70岁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振动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美国Power-Plate振动仪进行24周(3次/周,20分钟/次,频率20 ~ 35Hz,振幅3 mm)的无负重全身振动训练.测试0周、24周和32周所有受试者股骨近端BMD.结果 1)24周后振动组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显著增大(P<0.05),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与0周相比,停练8周后振动组大转子BMD显著增大(P<0.05)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全身振动训练能改善老年女性股骨近端BMD,但对股骨颈BMD影响不明显,停练8周后对大转子BMD提高仍起到维持作用.

  •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巴洪冰;程亮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进行X射线骨密度测试,试验组进行24周(每周3次,20分钟/次,频率20-35Hz、振幅3 mm)全身振动训练.结果 试验组大转子(提高9.1%,P=0.042)、Ward's三角区(提高16.9%,P=0.030)和腰椎L2-4(提高7.6%,P=0.039)骨密度显著增大,而左股骨颈骨密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改善了老年女性骨密度,建议作为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珂;陈光;黄月乔;徐鑫亚;孙翠云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下肢肌力、肌肉状态及功能表现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0~ 65岁,平均年龄57.35岁.以1:1比例按随机数字进入WBV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男女例数相同,WBVT组采用传统治疗+多频振动仪干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肌力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RC分级法),肌肉状态采用Myoton-3设备检测,膝关节功能状态采用WOMAC评定.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 组间基线一致.干预1个月后,WBVT组肌力和肌肉状态有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MT)=6.07,t(Freq)=3.43,t(Stiff)=2.79,t(Decr)=8.97,P< 0.05];VAS和WOMAC数值两组均有下降趋势,WBVT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AS)=3.19,t (WOMAC)=2.26,P<0.05].结论 WBVT可以减轻KOA患者疼痛,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改善肌肉状态和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推荐的治疗方式.

  • 全身振动训练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价值

    作者:张丽;瓮长水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康复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新型全身振动(WBV)训练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目前WBV训练已在运动热身、肌肉放松、力量训练,特别是在骨关节损伤康复、肌肉骨骼功能改善以及老年人健康预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亦有报道.然而,WBV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十分有限.目前还没有WBV训练的临床指南,对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干预效果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开展针对WBV训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可以作为今后脑卒中康复研究的方向之一.

  • 全身振动训练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珠华;汪百飞;符爱霞

    目的 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常规ICU治疗及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训练2周.观察入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在入组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及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可改善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肌力水平.

  • 低频全身振动训练对正常大鼠脑结构无损伤作用

    作者:付慧;黄丹;王朴;金荣疆

    目的:探讨低频WBV训练对正常大鼠脑结构和脑内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1-2月龄雄性SD大鼠(280-300g)随机分为正常组(n=6)和WBV训练组(n=6),WBV训练组大鼠接受WBV干预,频率15Hz,振幅5mm,30min,1次/d,干预7d.每天记录大鼠体重,干预期间密切观察大鼠的行为,观察脑结构的改变和神经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WBV组大鼠体重在7d内的增长较正常组小,WBV刺激下无特殊异常行为学表现.H&E染色显示皮质区和海马区域除有少量增多的凋亡神经元外,其余结构无明显改变.免疫组化显示海马区星型胶质细胞排列欠整齐,数量无明显变化;皮质区星型胶质细胞数量和突起数量减少,血管附近较聚集,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结论:低频短时间的WBV训练对正常大鼠脑结构及神经细胞的分布无明显副作用,但其长时间的刺激作用及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全身振动训练对1~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孟文彬;刘锋伟;董婵;杨斌;马丹丹;王明梅;陈镇;朱登纳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1~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75例,随机分为全身振动训练组(n=38)和常规训练组(n=37),常规训练组给予12周的运动疗法、石蜡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全身振动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12周的全身振动训练.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表面肌电图(sEMG)被动状态数值对患儿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MTS评分、MTS踝关节角度R1、R2、sEMG被动状态数值、GMFM-88评分、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身振动训练组MTS评分、MTS踝关节角度R1、R2、sEMG被动状态数值、GMFM-88、BBS评分较常规训练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缓解1~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的下肢痉挛,改善其粗大运动及平衡功能.

  •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国兴;刘四文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例,均采用物理、运动、作业、语言、传统中医等疗法,并配合矫形的应用等治疗.B组在患者能站立情况下加入全身振动训练.分别评定2组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BBS及F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2组间比较,B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助全身振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肌肉运动的表现能力,使其平衡和步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 全身振动训练在内科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龚迪;王雪强;王惠芳

    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加重 ,呼吸 、循环 、代谢等内科病的发病率也不断走高 ,威胁着国民的健康 . 在疾病的管理中 ,主要是延缓疾病进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随着医学的发展 ,内科疾病的康复介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还能延缓疾病进展 ,减少并发症 ,所以康复医学在内科疾病的管理中逐渐受到关注 .

  • 全身振动训练对烧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俊;张国兴;唐丹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治疗对烧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烧伤后步行能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站立训练、平衡、矫形器的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康复教育等系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全身振动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Berg平衡量表(BBS)、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AC评分、6MWT、BB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振动治疗能有效改善烧伤患者步行能力。

  • 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介绍

    作者:张国兴;刘四文;杨晓姗

    全身振动训练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作为肌力增强和提高的手段之一,但如何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及其效果如何,国内研究很少,国外亦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肯定了全身振动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平衡、ADL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后进行相关研究及努力方向提供参考。

  • 全身振动对女性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解超;金成吉;张军;张自云

    目的 运用meta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对女性人群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以“振动训练”、“全身振动”、“骨密度”、“女性”、“Whole-body vibration”、“Bone mineral density”、“Woman”、“Female”为中英文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以及OVID数据库,共纳入20篇国内外文献.结果 全身振动对中青年女性的腰椎BMD影响的WMD=0.00,95% CI(-0.02~0.02),Z=0.03,P=0.98;对股骨颈BMD影响的WMD=-0.01,95% CI(-0.04 ~0.01),Z=1.07,P=0.28,全身振动对中青年女性的骨密度影响效果不明显.全身振动对绝经后老年女性的腰椎BMD影响的WMD=-0.01,95%CI(-0.02~-0.01),Z=5.27,P<0.00001;对股骨颈BMD影响的WMD=-0.01,95% CI(-0.02 ~-0.01),Z=6.42,P<0.000 01,全身振动对绝经后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具有显著的提高效果.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对于绝经后老年女性的骨密度提升效果十分明显,但对于中青年女性骨密度则没有明显的提高效果.

  • 振动刺激与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协同康复作用

    作者:杨栋;廖麟荣;贺青涛;刘娜;刘悦;曾科学

    目的 研究振动刺激结合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协同康复作用.方法 将60例发病3个月内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浮针疗法和全身振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Fugl-Meyer assessment,FMA)、平衡功能测试(Berg Balance Scale,BBS)、10 m步行测试(10 Meters Walk Test,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and-Go test,TUG)和6 min步行能力测试(6 Minute Walk Test,6MWT)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10MWT时间、TUG时间和6MWT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10MWT时间、TUG时间和6MWT距离较对照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振动刺激结合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霄;王德强;陈方民

    目前对膝骨关节炎并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新兴、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式,全身振动训练开始用于此症的治疗.本文就全身振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在等速肌力、肌电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