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必须重视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病理进展
如何阻止或延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里引人嘱目的课题,儿童肾病综合征(NS)的慢性病理进展在终末期肾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导致儿童NS慢性病理进展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它不只是一种致病因素通过单一信息通路传递刺激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导致肾脏组织损害.在疾病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常常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通路、多种炎症刺激因子互相交联、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肾脏的病理损伤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细胞、一种组织、一个区域,病理改变上常有肾小球上皮、内皮细胞损害、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堆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表型改变、单核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的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等先后或同时出现而构成非常复杂的图谱.
-
肿瘤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
肿瘤生物治疗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由Burnet教授应用卡介苗治愈某些肿瘤,开创了肿瘤生物治疗的先河,随着这些年生物治疗发展,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使得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生物治疗的主要机制是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前沿科学为基础,利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通过生物手段改变肿瘤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动机体对肿瘤的防御机制,达到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
免疫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涉及抗感染免疫、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等诸多范畴.该学科近二十年来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相互渗透,发展迅猛.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以及免疫生物学等新的分支学科的形成,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熊思东:今年医改要"伤筋动骨"
今年"两会"期间,记者再次约访了苏州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专家熊思东教授.谈起2011年医改方向,熊教授强调道:"2011年的医改要进一步发展的话,不能延续过去的模式;2011年医改若想深入发展的话,则应该伤筋动骨."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即免疫介导的以肾小球为主的炎症性病变.许多炎性因子在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炎性因子与抗炎性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决定了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将有关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相关疾病中第二大致死原因[1],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约6%~9%的欧洲和北美洲的白种女性在一生中将患乳腺癌[2].由于女性乳房淋巴管网,回流静脉之间吻合丰富,乳腺癌早期即可发生转移至肺、骨肝、脑等,致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死亡率大大增加.传统的方法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基础,70年代起开展了大量的内分泌治疗,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的生存率,但仍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和应用,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现就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近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流体力学、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度结合和发展的结晶,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细胞粒子、抗原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和分选的技术[1].FCM结合现代单克隆抗体技术,可同时鉴别单个细胞上的多种参数定量定性分析,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使用FCM能够快速分析单个细胞或粒子的多种特性,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尤其适用于大量样品检测,已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
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和前列腺液中4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6例CAP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中IL-2、IL-4、IL-8、TNF-α进行检测,同时与20例非CAP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 CAP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中的IL-2、IL-8、TNF-α以及血清IL-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患者前列腺液中的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列腺液中WBC计数与IL-8水平存在相关性(r=0.64,P<0.05),与IL-2、IL-4、TNF-α水平无相关关系(r=0.12、0.29,均为P>0.05).结论 检测血清和前列腺液中IL-2、IL-8、TNF-α水平和前列腺液中的WBC计数,对CA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细胞因子 分子免疫学 -
《中国肿瘤临床》栏目介绍
基础研究:肿瘤学基础研究新成果,涉及肿瘤病因学、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肿瘤基因组学、肿瘤蛋白组学、分子免疫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等。
临床研究与应用:转化医学研究:肿瘤病理学、肿瘤标志物、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分子或细胞水平研究,着眼于应用先进基础研究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推动个体化治疗的研究等。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但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许多学者就IT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兹就其重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与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和6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6、IL-8、TNF-α),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IL-2、IL-4在CBP、CAP患者血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BP组与CA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IL-6、IL-8、TNF-α在CBP、CAP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CBP组与CAP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血清中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可能在C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CP协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其中IL-6、IL-8、TNF-α对CP的诊断、分型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细胞因子 分子免疫学 -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相关性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以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肿瘤.当前治疗该病仍然十分困难,因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MM对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已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近年来,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不断把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以及分子免疫学的许多新方法引入MM的研究,使得MM的预后判断以及骨髓瘤细胞潜在的生存及生长机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公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11%,糖尿病已经成为患者和社会的巨大负担.1998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Thomson教授等从体外受精形成的囊胚中首次分离并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由此推动了干细胞研究的兴起.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干细胞逐渐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的新方法.
-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及其细胞空泡毒素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是引起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近20多年来 ,随着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建立及相关技术的出现 ,人们对 H .pylori毒力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已发现 H .pylori有许多致病因子 ,如细胞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 , 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 )、热休克蛋白、尿素酶等.
-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系统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Hamster Ovary,CHO).它是用来表达外源蛋白多也成功的一类细胞.本文就CHO细胞表达系统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研究生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生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免疫学教研室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探讨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当中.
-
Alzheimer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Alzheimer 病(AD)除了具有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缺失、神经纤维缠结、炎性斑(SP)和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病理特征以外,还伴随着一个缓慢的炎性病理改变过程[1].随着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理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AD患者脑内发现存在大量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免疫分子.其中关于白细胞介素(IL)、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以及补体等在AD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澄清免疫学变化在AD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子免疫研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属难治性眼病,是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表明,AMD与自身免疫的缺陷,免疫炎症对自身组织的攻击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参与有密切关系. 此文就近年AMD的分子免疫研究成果予以综述,揭示分子免疫对阐释AMD的机制及其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
天然免疫与中西医结合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普遍性的重要防御机制.在机体中,维持体内平衡,抵抗外来的不良刺激,天然免疫是早、快发生应答的机制.虽然天然免疫不如针对特异性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强,但天然免疫稳定而保守,具有应对广泛刺激的效应[1].近来有关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发展迅速,不仅涉及抗感染、抗肿瘤、自身免疫及保持自身稳定等领域,还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天然免疫机制(如Toll样受体和CpG在增强免疫中的作用)[2].天然免疫范围很广,包括人体的屏障、细胞(如吞噬细胞、树突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短肽等).已有较多编码天然免疫因素的基因被克隆,表达的产品已制成成品,有的已用于临床.天然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不可缺少的基础.
-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B细胞淋巴瘤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所起作用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参与NHL的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