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SARS病毒S2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作者:董学员;杨小昂;李燕;徐国宾;冯珍如;王月丹;陈慰峰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病毒S2与硫氧还原蛋白(Trx)的融合蛋白, 并对其进行血清学鉴定.方法: 克隆编码SARS病毒S2蛋白的基因, 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6×His-S2硫氧还原融合蛋白.用Western blot分析纯化Trx-S2融合蛋白, 分别与6份SARS流行前的正常人血清和6份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6份SARS患者的恢复期血清均能识别Trx-S2融合蛋白, 且在Mr为76×103附近出现特异性的结合带; 而6份SARS流行前的正常人血清则不与Trx-S2融合蛋白起反应.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纯化的SARS病毒Trx-S2融合蛋白, 它可与SARS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为研究SARS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和制备针对SARS病毒的重组疫苗提供了条件.

  •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hDAF对补体在酵母细胞表面沉积的抑制作用

    作者:郭波;郑萍;谢佩蓉;吴玉章;邹强

    目的: 研究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人衰变加速因子(hDAF), 是否具有天然衰变加速因子的补体抑制活性.方法: 先用正常人血清处理酵母细胞EBY100, 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酵母细胞表面C5b-9复合物的沉积和hDAF在酵母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 酵母细胞EBY100可直接活化人血清中的补体成分, 导致酵母细胞表面C5b-9的沉积;而表达DAF的酵母细胞表面C5b-9的沉积明显减少.结论: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DAF可正确折叠, 并表现出DAF分子的补体抑制活性.

  •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gag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

    作者:江文正;金宁一;李子健;张立树

    目的: 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gag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分别以ELISA、荧光抗体染色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脾 T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淋巴细胞杀伤效应. 结果: 血清抗体滴度、脾 T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淋巴细胞杀伤效应, 重组质粒pVAXGAG免疫组与空载体pVAX1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和P<0.01). 结论: HIV-1 DNA疫苗质粒pVAXGAG在BALB/c小鼠中不仅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 而且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

  • Smad 6和Smad 7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作者:黄云剑;赵景宏;杨唐俊;张金海;蔡文琴

    目的: 构建Smad 6和Smad 7基因腺相关病毒(AAV)载体, 并转染到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采用BamH I和Xho I双酶分别将pcDNA3中的目的基因Smad 6/flag和Smad 7/flag融合基因片断切出, 再克隆到质粒pAAV-MCS中, 构建重组质粒pAA-Smad 6/flag和pAA-Smad 7/flag.采用磷酸钙沉淀法, 以重组质粒或pAAV-LacZ以及pAAV-RC、pHelper共转染HEK293细胞, 产生均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再将此病毒颗粒转染到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中,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Smad 6和Smad 7转移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Smad 6和Smad 7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 并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Smad 6和Smad 7.结论: 肾小管细胞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Smad 6和Smad 7, 为今后建立Smad 6和Smad 7 AAV基因治疗体内肾纤维化的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TGFβ1对照射的人肺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李杨;王德文;宋良文;彭瑞云;崔雪梅;高亚兵;谷庆阳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正常及γ射线照射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LF)的增殖活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培养HLF, 经3Gy γ射线照射后, 应用0.01、 0.1、 1和10 μg/L的TGFβ1处理.采用MTT比色法、DNA倍体分析、免疫酶/荧光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蛋白质分析等方法, 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的变化, 以及信号蛋白Smad3和Smad4表达的变化. 结果: γ射线照射的HLF经10 μg/L的TGFβ1处理后, 其增殖活力增强, 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 信号蛋白Smad4发生核转位, 同时信号蛋白Smad3表达增加. 结论: 一定剂量的TGFβ1可通过调控γ射线照射的HLF的细胞周期促进其增殖, 这可能与其Smad 通路的活化相关.

  • 中国株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福祥;孙永涛;孙永年;徐哲;王临旭;白雪帆;黄长形

    目的: 构建中国流行株HIV-1 外膜蛋白(gp120)基因疫苗并接种小鼠, 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HIV-1 gp120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GP120, 并经EcoR I和Pst I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同时以pVAX1-GP120和空载体pVAX1分别免疫BALB/c小鼠, 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水平, 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用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应答.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HIV-1 gp120基因疫苗.与空载体pVAX1组相比较, pVAX1-GP120免疫组小鼠血清抗HIV-1 gp120抗体的滴度和IFN-γ的水平均升高, 两者差异显著(P<0.01).pVAX1-GP120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SI)及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 均高于空载体pVAX1组(P<0.01).结论: 构建了针对我国HIV-1流行株的gp120基因疫苗.以其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为进一步将其用于我国的HIV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宋向凤;张文;石太新;王辉

    目的: 探讨体内高水平的人生长激素(G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人GH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GH, 直接注射于小鼠的股四头肌中.注射后分别在第5、15、 25天分离血清, 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GH的水平, 同时检测血清中IL-2、IFN-γ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构建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正确, 转染细胞能分泌高水平的GH.接受质粒的小鼠血清中人GH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 但IL-2、IFN-γ和TNF-α的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体内较高水平的GH对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

  • 蒙古族人MBL基因exon I 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的相关性

    作者:贾天军;李萍;张庶民;季建军;赵铁军

    目的: 初步调查健康蒙古族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 检测其血浆MBL的含量, 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MB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MBL基因点突变的检测方法(即PCR-RFLP).用MBL Oligomer 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MBL的浓度.结果: 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方法, 测得健康蒙古族人该基因的突变频率为0.18; 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2.53±1.96) mg/L, 两者呈负相关(r=-0.641). 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PCR-RFLP方法, 特异性高、重复性好、较灵敏(低检出量为160 pg DNA), 并证明该基因的突变频率与其血浆MBL的含量呈负相关.

  • 可溶性HLA-A2-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与生物素化

    作者:翁秀芳;陈浩;吴雄文;梁智辉;韩军艳;黄亚非;龚非力

    目的: 可溶性HLA-A2-抗原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复性与生物素化.方法: 原核高效表达的HLA H链及β2m, 在抗原肽(EB病毒的膜潜伏蛋白LMP2A的NH2-CLGGLLTMV-COOH残基)的存在下, 通过稀释复性折叠成HLA-A2-抗原肽复合物, 并在BirA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素化, 使生物素结合到HLA-A2-抗原肽复合物中的H链C端.利用特异性抗体 (mAb W6/32和兔抗人β2m抗体)及链霉亲合素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 检测稀释复性和生物素化的折叠产物. 结果: 折叠复合物中, 主要含有HLA H链聚合体、HLA-A2-肽复合物单体及β2m 3种成分, 其中H链聚合体与HLA-A2单体可生物素化.结论: 成功地获得生物素化的HLA-A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 为进一步构建四聚体及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奠定了基础, 也为过程复杂的HLA-抗原肽四聚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免疫学监控方法.

  • hJagged1ext-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作者:贾洪霞;张萍;周鹏;李军锋;韩骅;梁英民

    目的: 构建含人Jagged1胞外段-IgFc融合基因片段的质粒,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人骨髓细胞中用RT-PCR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 经DNA测序后, 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改造过的质粒pBluescript skⅡ中, 获得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F-BOSneo,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F-BOSneo-hJagged1ext-Fc.以其瞬时转染COS7细胞, 应用RT-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及夹心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DNA序列分析表明, 所构建的含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 hJagged1ext-Fc融合蛋白得到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Jagged1在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奠定了基础.

  • HCV C-Fc基因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

    作者:王全楚;冯志华;周永兴;聂青和;白雪帆

    目的: 观察HCV C-Fc基因电穿孔法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改变.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与rmGM-CSF和rmIL- 4培养1 wk, 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用FACS检测细胞表面DEC205的表达.以通过质粒pcDNA3HCV C-Fc电穿孔法转染培养的DC,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转染细胞中HCV C-Fc的水平; 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电穿孔法转染细胞的功能.结果: 培养1 wk后, 得到具有典型DC形态的细胞, 以质粒pcDNA3HCV C-Fc为载体电穿孔法转染DC后, 转染细胞中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HCV C-Fc. 与对照组相比较以电穿孔法转染的细胞能明显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 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加GM-CSF和IL- 4培养1 wk, 可生成大量的DC. 质粒pcDNA3HCV C-Fc转染培养的DC对T细胞刺激作用显著增强.

  • MAPK信号通路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活化水平

    作者:姚青;骆军容;陈江浩;张聚良;袁时芳;凌瑞;王岭

    目的: 检测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对4种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以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上游激酶(MEK1/2)蛋白表达及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方法培养细胞及制备蛋白电泳样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培养的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及MCF-7、 T47D、 Bcap-37、 SK-BR-3乳腺癌细胞系中, ERK1/2和MEK1/2的表达及活化(磷酸化)水平, 以及这两种药物对ERK1/2和MEK1/2的表达及活化的影响.用MTT比色法检测这两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MCF-10细胞相比较, 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 MEK1/2、 ERK1/2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水平均明显增高; 两种化疗药物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两种药物处理的乳腺癌细胞中, MEK1/2、 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化水平明显低于未处理组. 结论: MEK、 ERK蛋白的过度表达及活化, 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这两种化疗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MEK、 ERK蛋白的过度表达及活化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 MAGE-1、MAGE-3基因在胃癌和胃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雪华;刘炳亚;张冬青;张奕;张轶;李建芳;朱正纲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1、 -3(MAGE-1和MAGE-3)在胃癌中的表达, 探索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法, 对3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 以及37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活检组织中, MAGE-1和MAGE-3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 并对RT-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 36例胃癌组织中, MAGE-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72.22%(26/36), 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69.44%(25/36).MAGE-1、 MAGE-3的表达均为阳性者为52.78%(19/36).癌旁"正常"黏膜中, MAGE-1、 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22%(17/36)和44.44%(16/36); MAGE-1、 MAGE-3基因表达双阳性者为30.55%(11/36).在37例胃慢性炎症患者中, MAGE-1、 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 分别为29.73%(11/37)和27.03%(10/37); MAGE-1、 MAGE-3基因的表达双阳性者为8.1%(3/37).胃癌组织中, MAGE-1和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和胃慢性炎症患者; 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浸润的深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 而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基于MAGE-1和MAGE-3基因在胃癌中的高表达率, 可利用这两种蛋白作为靶分子进行免疫治疗, 同时也可作为一种临床有用的随访指标.

  • 共聚物-1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IL-6R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杰;杜兆江;杨新光;邝芳;李改丽;段晓莉;王百忍

    目的: 观察共聚物-1(copolymer-1, COP-1)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re, EI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凋亡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和COP-1免疫的EIOP组.应用烧灼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 于COP-1免疫的EIOP组动物的后足皮下注射COP-1, 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GC上IL-6R的表达, 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RGC的凋亡. 结果: COP-1免疫的EIOP组的RGC凋亡数较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减少(P<0.05).IL-6R在正常大鼠RGC上有表达, 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表达增强(P<0.05), COP-1免疫的EIOP组表达水平高(P<0.05). 结论: COP-1诱导的自身免疫对慢性EIOP条件下的RGC具有保护作用, 并可使RGC表达IL-6R的水平升高.推测COP-1诱导的RGC上IL-6R表达水平的增高, 可能与自体免疫反应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有关.本研究结果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损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 哮喘小鼠中核因子-κB对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陈文靖;董亮

    支气管哮喘表现为Th/Th2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平衡失调、Th1型细胞的免疫应答下调、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5等)过度表达.

  • mPEG遮蔽供者淋巴细胞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

    作者:张全;袁艺;李素波;窦娜;马伏玲;季守平

    目的: 探讨向SCID小鼠移植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时, 因供体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被遮蔽降低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不影响其干祖细胞造血功能重建.方法: (1)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修饰前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CD8+ T细胞及CD4+/CD8+ T细胞比率的变化.(2) 观察遮蔽前后, 人脐血干祖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CFU-GM的差异.(3) 将修饰前后的单个核细胞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 观察GVHD出现的时间和小鼠活存状况.(4) 移植后7 wk左右测定小鼠骨髓中人源CD45+细胞的含量. 结果: (1) mPEG几乎可完全遮蔽T细胞表面的CD4和CD8抗原.(2) 修饰前、后的干祖细胞, 体外培养形成CFU-GM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3) 将修饰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 GVHD出现的时间晚于未修饰组, 提高了小鼠的活存率.(4) 移植后47 d, 活杀小鼠的骨髓细胞中, 可检测到人的CD45+细胞. 结论: 用mPEG遮蔽供体T细胞表面的CD4、 CD8抗原, 终减轻了宿主对移植物的免疫应答, 而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

  •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骨、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庞永刚;崔鹏程;陈文弦;曹云新

    目的: 探讨经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作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MSC,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的表面抗原.诱导hMSC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 以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以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 检测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结果: 分离得到的细胞可表达hMSC的特异抗原, 在体外扩增15代以上, 其形态及表面抗原保持不变. 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AL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成骨及成软骨诱导的细胞形态均由成纤维样梭形向多边形转变. 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 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经成骨诱导后的细胞表面有钙盐沉积, 成软骨诱导的细胞表面有胶原样突起.成骨诱导培养后, 可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 Ca结节染色、胶原-Ⅰ(COL-Ⅰ)及骨钙素(osteocalcin, OC)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同时RT-PCR检测COL-Ⅰ、 OC mRNA表达阳性. 成软骨诱导后, 甲苯胺蓝染色见细胞周围有大量的异染性基质, 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COL-Ⅱ表达阳性.结论: hMSC在体外可大量扩增. 在特定培养液诱导下, 可向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转化, 可作为骨、软骨组织工程的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 血清及癌组织中sIL-2R水平与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

    作者:田辉;彭书华;王善政

    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IL-2通过作用于表达白介素-2受体(IL-2R)的细胞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IL-2R的胞外段脱落形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 两者与肿瘤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免疫组化显色法, 分别对40例老年人肺癌患者的血清及癌组织中sIL-2R的水平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sIL-2R水平与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

  • Akt/NF-κB信号途径在免疫复合物诱导肾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作者:王碧飞;许韩师;李幼姬;叶任高;孔庆瑜;余学清

    目的: 观察免疫复合物(IC)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其Akt/NF-κB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刺激组及Akt1正义(SODN)、错义(MSODN)与反义寡核苷酸(ASODN)组.寡核苷酸组: 以lipofectin分别介导Akt1 SODN、 MSODN、 ASODN转染MC 8 h; 对照组和刺激组: 以lipofectin作用MC 8 h.然后刺激组和寡核苷酸组均用聚合IgG(aggregated IgG, AIgG, 一种标准的IC模型)刺激, 对照组用等量的单体IgG刺激.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流式细胞术分析MC的细胞周期, RT-PCR分析 mRNA 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 IC可诱导MC中 NF-κB的活化, 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 促进MC进入S期.Akt1 ASODN可抑制Akt1蛋白的表达, 抑制IC诱导的MC中 NF-κB活性, 抑制cyclinD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进而抑制IC促进MC进入S期和增殖.Akt1 SODN、 MSODN则无上述抑制作用.结论: IC可通过Akt/NF-κB信号途径, 介导体外培养的MC增殖.提示Akt/NF-κB信号途径, 可作为干预IC诱导MC过度增生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 转染PF4 cDNA的GRC-1细胞培养液对于ECV-304细胞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常征;刘凡;韩骅;孙强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F4-SS, 检测稳定转染后的GRC-1细胞的培养上清对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以及转染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F4-SS, 并经Bgl Ⅱ/BamH I双酶切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 以该载体稳定转染GRC-1细胞, 转染细胞中VEGF因子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对于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用MTT法检测.结果: 经Bgl Ⅱ/BamH I双酶切证实, hPF4 cDNA已成功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D34-SS中.RT-PCR法检测证实, hPF4 cDNA已成功地转染GRC-1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 转染PF4基因的GRC-1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均有VEGF表达, 但较转染前明显减弱.细胞计数及MTT法显示, 转染后GRC-1细胞的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吸光度值(A)明显降低.结论: 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F4-SS, 并稳定转染GRC-1细胞.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的生长及VEGF的表达, 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为探讨抗肿瘤生长机制和肿瘤疫苗的研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HCV螺旋酶N端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变异和CTL免疫应答

    作者:郭华章;王文亮;汪涛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螺旋酶N端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变异及其增殖反应.方法: 对两例慢性HCV感染者随访7年, 用第1年和第5年的外周血提取病毒RNA, 再以RT-PCR扩增HCV螺旋酶N端基因, 并亚克隆及测序.根据测序结果, 合成CTL抗原表位肽段.用血清学方法进行HLA分型.从感染者第7年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 检测CTL对抗原肽的增殖反应.结果: 在具有HLA-A2表型的感染者中, 第1年病毒抗原表位的起始氨基酸均存在琥珀突变, 5年后该突变消失.在无HLA-A2表型的感染者中, 其感染后5年病毒抗原表位肽段既无共有序列的变异, 也无琥珀突变.HCV感染后7年, 两例感染者的淋巴细胞对该抗原表位肽段均无增殖反应. 结论: 螺旋酶N端抗原表位出现的无义突变, 可能与病毒的免疫逃避有关.在慢性感染的后期, 病毒感染者对螺旋酶N端的CTL表位肽不出现免疫应答.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 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檀玉芬;辛咏梅;佟宣;陈洁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区编码的产物前S1抗原, 其第21~47位氨基酸为肝细胞膜的受体, HBV可通过这一受体黏附到细胞膜上从而进入肝细胞(J Med Virol, 1992, 37:116). 因此, 前S1抗原在HBV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 我们对383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V DNA同时进行检测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作者:董漪;张鸿飞;陈昊;杨晓晋;李靖;舒翠莉;程云

    目的: 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后, 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的水平, 以反映HCV患者体内的免疫状况.方法: 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2、 IL- 4、 IL-10、 IL-12、 TNF-γ、 TNF-α)采用ELISA进行检测.结果:(1)HCV感染患者的PBMC培养72 h后,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HCV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TNF-γ、 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 而没有检测到IL-2、 IL-4、和IL-12的分泌产物.(2)轻、中度慢性肝炎, 以及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间细胞因子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1)HCV感染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分泌倾向于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2)HCV感染患者PBMC分泌IL-2水平的降低可能是HCV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 两次随访的康复期SARS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活化分子的研究

    作者:蔡萃;曾星;欧爱华;黄羽;张娴

    目的: 探讨康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活化分子的变化.方法: : 对出院后的SARS患者,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及实验室检测进行随访研究.两次随访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我院70余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康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CD8+、 CD8+ CD28+、 CD8+ CD28-、 CD3+ CD25+、 CD3+ CD69+、 CD3+ HLA-DR+ 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 T细胞的比率的改变,并以描述性分析及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次随访中, CD3+、 CD4+和CD8+ CD28+ T细胞的百分率(均值)及CD4+/CD8+ T细胞的比率, 均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 而CD8+ CD28- T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P<0.01).第2次随访中, 检测的CD3+、 CD8+、 CD3+ CD25+、 CD3+ CD69+及CD3+ HLA-DR+ T细胞的百分率(均值), 及CD4+/CD8+ T细胞的比率, 与第1次的相比较差异较显著(P<0.01), 其余项目差异均不明显.结论: 随着康复期的延长, 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病毒对T细胞活化的影响逐渐减少.

    关键词: SARS 随访 T细胞亚群
  • 抗丁型肝炎病毒mAb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贺立香;陈万荣;黄德庄;谢立;闫惠平;温韬;罗朝霞

    目的: 以基因工程表达丁型肝炎病毒抗原蛋白(HDAg)为抗原, 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 并对其分泌的mAb进行鉴定.方法: 用Ni-NTA技术纯化HDAg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及骨髓瘤细胞按常规方法融合、筛选、克隆化及腹水注射制备mAb.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D的mAb杂交瘤细胞株(HD1, HD2), 经多次复苏传代仍能稳定分泌抗体, 特异性强, 效价高.应用于ELISA测定患者血清HDAg均呈特异性阳性反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显示, 针对该mAb的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核或浆内.结论: 此两株丁肝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对丁肝抗原具有特异亲和性, 为丁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诊断及病理检测提供技术基础.

  • 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检测

    作者:刘妍;闫惠平

    我们通过对60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自身免疫抗体的测定, 观察此类肝病与自身免疫性抗体之间的关系.

  • LOS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ELISPOT法检测

    作者:焦新安;Hirano Takashi;Gu Xin-xing

    目的: 动态测定卡他性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M.cat)脱毒脂寡糖(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分泌细胞的应答状态.方法: 以M.cat 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免疫小鼠不同免疫诱导部位和免疫效应部位, 包括: 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脾脏、颈部淋巴结、鼻内容物、肺脏和派伊尔氏结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并同时测定血清、鼻冲洗液、肺泡灌洗液、唾液及粪便提取液中特异性IgA、IgG和IgM的水平.结果: M.cat 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免疫小鼠的NALT、脾脏、颈部淋巴结、鼻内容物、肺脏和派伊尔氏结中, 均测出分泌LOS特异抗体的抗体分泌细胞, 以鼻内容物中IgA分泌细胞的数目多, 其次是在NALT和肺脏中, 这与特异性抗体测定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M.cat 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经滴鼻免疫, 能刺激产生LOS特异的黏膜和全身抗体分泌细胞的应答.ELISPOT试验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 为动态分析单个抗体分泌细胞应答规律提供了新方法.

  • 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李建新;王红;杭勤;郑佐娅;罗伟;李稻;王鸿利

    目的: 制备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以从血浆中纯化的PAP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融合, 以固相等分子浓度的纤溶酶原、α2抗纤溶酶(α2-AP)及PAP为抗原, 建立间接ELISA筛选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 并对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进行鉴定.结果: 共获得24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 针对PAP分子中纤溶酶结构的mAb 16株, 针对α2-AP结构的mAb 1株, 针对新抗原(PAP分子中新出现的不同于前体分子纤溶酶原及α2-AP的抗原决定簇)结构的mAb 7株.这些腹水中抗PAP mAb的滴度为2×10-4~1×10-8, 其中4株mAb的亲和常数为5.62×10-9~3.58×10-11 mol/L之间.结论: 成功地制备针对PAP新抗原的具有高亲和力的mAb, 为建立不受其前体分子干扰的PAP特异性检测方法, 研究纤溶系统的激活状态提供了工具.

  • 抗艰难梭菌A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作者:傅思武;周殿元;赖卓胜;薛净

    目的: 制备抗艰难梭菌A毒素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用纯化的艰难梭菌A毒素免疫BALB/c小鼠, 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 采用间接ELISA筛选杂交瘤细胞.用ELISA检测mAb腹水的效价、相对亲和力和进行表位分析; 用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结果: 得到6株杂交瘤细胞株, 5C10株细胞分泌的mAb为IgG2a, 4B5和8A1株细胞分泌的mAb为IgG1, 其他3株细胞mAb (2H7、3E9和6G8)均分泌IgM.中和试验表明, 所有的mAb均无中和活性.腹水mAb的效价均在10-4以上, 其中mAb 2H7、6G8、5C10、4B5和8A1具有共同的表位, 而mAb 3E9识别的位点与其他5株不同. mAb 8A1和4B5 的相对亲和力>105, 其他4株mAb的相对亲和力>104.在非变性条件下, PAGE后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 6株mAb均可与相对分子质量(Mr)为55×104的A毒素产生反应; 而在变性条件下, 还原与非还原SDS-PAGE后Western blot均显示, 6株mAb均可与Mr为5×104~24×104的A毒素产生反应.结论: 6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分泌抗艰难梭菌A毒素的特异性mAb, 为艰难梭菌A毒素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 抗β2-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的制备

    作者:贺铁明;王武康;胥传来

    目的: 制备抗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CL)抗体.方法: 采用重氮化方法, 将其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交联, 分别合成免疫抗原(CL-BSA)和包被抗原(CL-OVA).结果: 兔抗血清中确证含有针对CL的抗体, 效价为1∶ 32×105竞争ELISA法检测表明, CL标准液的浓度为0.1 μg/L时, 其阻断率已达93.4%, 50%阻断率为1.2 μg/L.结论: CL抗体可用于ELISA试剂盒的研究.

  • 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抗人HER2抗体的表达

    作者:王骊丽;韩骅

    目的: 构建表达人-鼠嵌合抗体的通用真核表达载体, 用于以嵌合抗体的形式表达PCR获取的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 以便将人-鼠嵌合抗体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 用人Tac抗原信号肽以及人IgCκ基因和γ1CH基因, 构建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 并转染真核细胞293T进行表达.用RT-PCR、FACS和ELISA进行抗体表达的鉴定.结果: 利用人Tac抗原信号肽以及人IgCκ基因和γ1CH基因, 构建了用于表达人-鼠嵌合抗体的通用真核表达载体.用本研究设计的引物, 扩增小鼠抗人HER2抗体的V区基因片段, 酶切后先后插入所构建的载体的相应克隆位点, 转染293T细胞可将PCR获得的小鼠抗体V区基因片段表达为人-鼠嵌合抗体.用RT-PCR、FACS和ELISA证实, 本系统可表达嵌合抗体.结论: 构建了人-鼠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证实了其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

  • CD40L(CD154)及CD40研究进展

    作者:李佐青;张冬青;李宁丽

    CD40L-CD40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系统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 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在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同种类型转换中起关键作用, 在T细胞活化以及效应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过程中也起重要调节作用.CD40L-CD40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应用抗CD40L的单抗(mAb)则可调控疾病的进程.我们就CD40L-CD40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小鼠气道杯状细胞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胞外段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宋立强;李妍;戚好文;王吉村

    目的: 克隆并表达小鼠气道杯状细胞的特定钙激活Cl-通道(mCLCA3). 方法: 根据GenBank(No.NM-017474)的信息, 设计针对mCLCA3的3个胞外段基因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cDNA3.1(-)/mCLCA3为模板, PCR法扩增3个胞外段的基因.将N端和C端胞外段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A中, 中间胞外段基因则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T1中.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感受态细胞, 使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 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mCLCA3的3个胞外段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完全一致.将这些基因亚克隆到相应表达载体, 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并且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结论: 获得了mCLCA3抗原分子胞外段基因及其原核表达产物, 对进一步制备单克隆抗体, 探讨mCLCA3的通道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免疫亲和层析纯化大肠癌相关抗原

    作者:杨勇;李郁;王贤辉;商澎;汪莉;骞爱荣;姚西英;陈志南

    目的: 从培养的大肠癌细胞Hce-8693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大肠癌相关抗原.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选择高表达大肠癌相关抗原的大肠癌细胞系, 分别用单去污及三去污裂解液裂解细胞.然后用5株抗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Ab)CYL-1~ CYL-5进行Western blot, 分析与大肠癌细胞结合反应强的mAb.以此mAb作为配基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大肠癌相关抗原, 纯化结果利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 .结果: 大肠癌细胞系Hce-8693上相关抗原的表达量高; 抗大肠癌mAb CYL-2与Hce-8693的结合力强.纯化所获与CYL-2特异结合的大肠癌相关抗原, Mr约为13×103.该抗原由Mr为60×103和70×103 两种亚基组成.结论: 利用mAb CYL-2进行亲和层析, 从大肠癌细胞系Hce-8693中获得纯化的肿瘤相关抗原.

  • 日本血吸虫重组28GST T细胞表位谱的预测及鉴定

    作者:李光富;张兆松;王勇;王新军;朱翔;季旻珺;吴观陵

    目的: 用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重组28GST抗原分子T细胞表位谱, 并鉴定其Th1型细胞表位.方法: 用软件预测重组28GST T细胞表位谱, 并筛选几种较好的T细胞表位, 人工合成表位肽或用基因工程制备重组表位肽融合蛋白.体外刺激经照射的尾蚴感染并用28GST加强免疫的C57BL/6小鼠(H-2b)脾细胞, 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术等, 分析各种表位的免疫刺激作用, 鉴定Th1型细胞表位.结果: 在9个候选的表位中, P6(73~86aa)是刺激作用强的Th1型细胞表位.结论: 重组28GST含有功能性Th1型细胞表位.

  • 多囊蛋白2在肾组织和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周玉坤;梅长林;汤兵;孙田美;沈学飞;宋吉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它以双肾多发性囊肿为特征, 囊肿不断形成和进行性增大, 导致肾功能下降, 到60岁时大约有5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目前, 已知引起ADPKD的基因主要有两个, 分别命名为PKD1和PKD2.

  • 人NT3、BDNF基因Tet-on可调控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李志全;朱庆生;朱锦宇;郝伟;许彦鸣;王成济;杨安钢

    目的: 分别构建含人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四环素可诱导的腺病毒载体, 并进行PCR和酶切鉴定.方法: 将NT3和BDNF基因依次分别亚克隆到pIND载体和pTRE-Shuttle2载体中, 构建重组载体pTRE-Shuttle2-NT3和pTRE-Shuttle2-BDNF.用PI-Sce I和I-Ceu I双酶切后将所获NT3及BDNF基因片段再与线性化的腺病毒载体pAdeno-X连接, 构建成pAdeno-NT3及pAdeno-BDN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电穿孔转化E.coli后挑取克隆进行PCR及酶切鉴定.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PCR鉴定表明, 在312 bp处出现特定的条带; 酶切鉴定证实, 得到约23 kb 的预期片段, 说明人NT3、 BDNF基因与腺病毒载体pAdeno-X已正确连接.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含人NT3和BDNF基因的四环素可诱导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进一步实现其在雪旺细胞中可调控的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K172E)的制备和抗肿瘤活性分析

    作者:邓小红;郑玉玲;郁枫;宁保安;姜永强

    目的: 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突变体, 观察其抗肿瘤活性变化.方法: 将诱导表达的SEB突变体重组蛋白包涵体进行变性复性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肿瘤抑制活性与野生型SEB进行比较.观察突变体蛋白的抑瘤效果. 结果: 建立了可行的包涵体复性条件和纯化方法, 获得的突变体蛋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其抑瘤活性比野生型SEB至少高10倍.结论: 获得的突变体SEB-K172E的抗肿瘤效果经体外实验证实优于野生型SEB, 有可能成为一种较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 应用四环素调控系统建立可调控抗恶性疟原虫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作者:雷俊川;缪军;李珣;Kai Schonig;Hermann Bujard;薛采芳

    目的: 应用四环素(tetracycline, Tet)可调控系统建立可调控的抗恶性疟原虫的DNA疫苗.方法: 首先构建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和转录激活因子(tTA或rtT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TL-8/AMA-1和pTL-8/AMA-1(rtTA), 并大量制备这两种质粒及表达转录抑制子(tTS)的质粒pUHS6-1.以pTL-8/AMA-1、pTL-8/AMA-1(rtTA)和pTL-8/AMA-1(rtTA)加pUHS6-1/tTS免疫小鼠后, 用四环素类似物强力霉素(doxcycline, dox)诱导或抑制上述DNA载体内AMA-1的表达, 并分离小鼠血清检测针对AMA-1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TL-8/AMA-1和pTL-8/AMA-1(rtTA); ②pTL-8/AMA-1和pTL-8/AMA-1(rtTA)在没有被诱导表达时(仅基础表达), 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在以pTL-8/AMA-1(rtTA)与含tTS的pUHS6-1共同免疫后, 可极大地降低其免疫应答.应用dox诱导pTL-8/AMA-1(rtTA)中的AMA-1基因表达后, 可明显引起免疫应答.结论: pTL-8/AMA-1(rtTA)附加pUHS6-1构成了可调节的DNA免疫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DNA疫苗的免疫机制和调控基因表达, 减少不良免疫反应以及进行可精确调控的基因治疗打下一定的基础.

  • TLSFJM对Th1/Th2样细胞亚群比率的影响

    作者:韩卫宁;李琦;张赟;曹云新;谢鑫;金伯泉

    目的: 探讨TLSFJM对同种异体抗原活化的Th1/Th2样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中加入TLSFJM或IL- 4, 用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TLSFJM对Th1/Th2样细胞亚群比率的影响.结果: 在TLSFJM实验组中, 活化淋巴母细胞分化为IFN-γ+细胞的比率略有降低(49.8%→43.1%), IL- 4+、IL-6+细胞的比率有明显降低, IL- 4+细胞的比率由75.4%降至43.7%, IL-6+细胞的比率由67.8%降至52.6%.在未活化小淋巴细胞中, 也观察到同样的趋势.结论: TLSFJM对Th1、Th2样细胞亚群都有抑制, 但似乎主要作用于Th2样细胞亚群, 从而使其在Th1/Th2样细胞的比例降低.

    关键词: TLSFJM Th1细胞 Th2细胞
  • 选择性扩增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γδT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超乾;徐永健;陈仕新;倪望;钟小宁;杨丹蕾;刘先胜;张珍祥

    目的: 探讨选择性扩增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δT细胞的方法, 以获得高纯度的γδT细胞亚群.方法: 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n=10)外周血和BALF中的单个核细胞, 经贴壁除去单核/巨噬细胞后, 用补体攻击αβT细胞, 再用抗TCRγδ单克隆抗体(mAb)通过固相法加IL-2刺激选择性培养扩增γδT细胞(简称"攻击洗淘法");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γδT细胞纯度.结果: PBMC和BALF中的γδT细胞在抗TCRγδ mAb和IL-2存在下, 无须再用抗原刺激, 能维持较长时间增殖; 经"攻击洗淘法"纯化后扩增的γδT细胞纯度达到81%~99%.结论: "攻击洗淘法"能高度纯化扩增外周血和BALF中的γδT细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