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法检测KIR基因型

    作者:许联红;王永仿;戚传平;蒋立新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利用16对KIR序列特异性引物和两对内参照引物及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进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分析各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确定各个KIR基因熔解温度和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判断16种KIR基因的出现或缺失.对样本DNA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分析熔解曲线能有效地进行KIR基因分型.该方法甚至可以对0.1 ng DNA的样本成功进行KIR分型.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对10例外周血基因组DNA和10例宫颈细胞基因组DNA进行了KIR分型.结论: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应用于KIR基因分型,具有简单、快速、敏感、实时和环保的特点,为实现KIR分型的自动化提供可能性.

  • SNL大鼠CD4+ T细胞脊髓浸润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孙彩霞;刘嫣方;周成林;陈盼;张盼;苏兆亮;朱琛平;王胜军;许化溪

    目的:研究脊神经结扎后,外周CD4+ T细胞迁移浸润至腰段脊髓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Tx 组)、假冒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用up-down方法测定50%机械缩足阈值(50% MWT),并用FACS检测腰段脊髓CD4+ T细胞的浸润情况,RT-qPCR法测定脊髓中趋化因子CCL2、CCL5、CXCL10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S组、C组相比,术后3 d,Tx组50% MWT明显降低(P<0.01),至术后14 d达低值,S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Tx组腰段脊髓浸润的CD4+ T细胞明显增加(P<0.01),同时伴有CCL2、CCL5mRNA 的表达增加(P<0.05);术后14 d,Tx组浸润的CD4+T 细胞较术后7d减少,虽高于S组、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各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无明显差异;术后7d、14 d,血清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三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损伤后,脊髓中高表达的趋化因子促进了外周CD4+ T细胞的中枢浸润,脊髓浸润的CD4+T 细胞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有关.

  • TFR和VEGF基因双启动子调控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表达研究

    作者:魏梦绮;沈琦;罗颖;宦怡;刘莹;杨勇;张劲松;路凡;郑敏文

    目的:构建含有转铁蛋白受体(T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双启动子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中华小型猪骨髓间充质细胞并检测其表达.方法:PCR法分别扩增TFR和VEGF基因,分别克隆人pLenti-GFP-Neo慢病毒载体的CMV启动子和SV40启动子后,构建出双启动子调控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TG-VEGF.利用Lipofectin2000试剂将pRsv-REV、pMDlg-pRRE、pMD2G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72 h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中华小型猪骨髓间充质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TFR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TFR和VEGF基因的双启动子慢病毒载体;包装好的慢病毒颗粒可成功感染中华小型猪骨髓间充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TFR和VEGF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双启动子调控的慢病毒载体pLenti-TG-VEGF,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活体内观察移植细胞携带治疗基因的MRI基因成像应用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 β2GPI/抗 β2GPI抗体复合物激活THP-1细胞内TRIF途径

    作者:解鸿翔;周红;王海波;陈东东;王婷;张先梅;夏龙飞;穆原

    目的:观察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能否激活单核细胞株THP-1的TRIF途径,以探讨TRIF依赖途径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定剂量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刺激THP-1细胞一定时间,收集细胞总RNA及总蛋白,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细胞TRI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IF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观察TLR4途径抑制剂-TAK-242是否干预β2GPI/抗β2 GPI抗体复合物对TRIF的诱导表达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表达.结果:β2GPI/抗β2 GPI抗体复合物( 100 mg/L)能够诱导THP-1细胞表达TRIF(mRNA 及蛋白),并显示时间效应,分别于刺激1h和2h时TRIF mRNA及蛋白表达至高峰.TAK-242(5μmol/L)能够明显抑制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对THP-1细胞TRIF的诱导表达,同时抑制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TRIF依赖的TLR4途径参与了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对THP-1细胞的激活,提示其在抗磷脂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人CXCR3B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作者:郭静雅;陈昌友;王志强;张彦军;黄赛男;朱华亭;邱玉华

    目的:克隆人CXCR3B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B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huCXCR3A质粒中扩增人CXCR3B基因,通过双酶切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分别用RT-PCR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阳性克隆中人CXCR3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分析基因转染细胞株 L929-huCXCR3B 在Mig( monokine induced by IFN-γ,IFN-γ诱导的单核因子)作用下的增殖能力.结果:成功克隆了人CXCR3B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uCXCR3B,转染该载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人CXCR3B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膜表面CX-CR3B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93%.该基因转染细胞与其配体Mig共培养24、48及72 h,抑制率分别为41.44%、44.01%和24.80%.结论:L929-huCXCR3B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CXCR3B信号转导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mAb)奠定了基础.

  • 结核分枝杆菌Hsp16.3蛋白影响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师长宏;江鹰;赵勇;毛峰峰;张彩琴;白冰;张海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16.3对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巨噬细胞自噬体形成的作用.方法:以50 ng/μL雷帕霉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体形成后,用结核分枝杆菌毒株H37Rv感染巨噬细胞,再用Hsp16.3蛋白作用于巨噬细胞,电镜观察自噬体相成的变化,抗酸染色观察胞内细菌形态,计数MTB的菌落数.提取巨噬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雷帕霉素诱导巨噬细胞形成自噬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可使胞内细菌局限化,加入Hsp16.3蛋白可明显抑制了自噬体的形成,影响了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显著增加了细菌的菌落形成单位,降低了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P<0.05).结论:Hsp16.3蛋白可能通过调节Atg8的表达水平抑制自噬体的形成.

  • Fractalkine对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祝先进;宋艳芳;张秋玉;曹颖平;许伟群;苏东辉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N9)激活时所分泌的TNF-α、IL-1β和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方法:用Fractalkine处理经LPS激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24 h,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以NO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结果:LPS能够激活小胶质细胞,使IL-1 β、TNF-α和NO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ractalkine能够降低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L-1β、TNF-α和NO的表达.结论:Fractalkine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小鼠nepmucin与CD31在内皮细胞内定位和循环途径的比较

    作者:彭晓东;魏大鹏;章崇杰;罗志娟

    目的:研究nepmucin和CD31分子在转染内皮细胞内的分布和循环,探讨nepmucin分子的循环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进行循环实验和内化实验,在nepmucin转染细胞(WT-F2)上,用特异性荧光标记抗nepmucin抗体和抗CD31抗体检测循环和内化的nepmucin和CD31分子.结果:小鼠neprnucin与CD31分子一样地在内皮细胞内发生循环,但速率明显降低;两种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同,CD31分子主要沿细胞膜分布,而nepmucin则主要分布在胞质深处及少量分布在细胞膜上.结论:小鼠nepmucin与CD31分子在内皮细胞内的分布和循环机制截然不同.

  • H2-RLX抑制SSc皮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作者:刘彤;胡晓丁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 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H2松弛素( H2-RLX)在SSc中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FB及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ELISA法定量检测FB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而了解MFB比重;施加并观察H2-RLX对SSc 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的影响.结果:两组FB的细胞形态无明显不同;SSc组α-SMA阳性率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α-SMA量均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24、48、72 h,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H2-RLX 1 μg/L对FB增殖和α-SMA量无明显影响,而10 μg/L和100 μg/L则完全地抑制FB增殖和α-SMA量(P均<0.05),以100 μg/L时抑制作用强.结论: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存在强烈地向MFB转分化的特性,H2-RLX则可通过抑制FB增殖及转分化为MFB而在SSc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MDA-7/IL-2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翔;孟艳玲;王磊;赵晶;闫博;陈锐;张瑞;杨安钢

    目的:构建含有MDA-7基因的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重组腺病毒,转染/感染肝癌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MDA-7的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DA-7分子对肿瘤细胞系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Adeasy-1腺病毒重组系统构建、包装并扩增含有MDA-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MTT实验检测Ad-MDA-7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MDA-7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其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成功地构建并包装了含有MDA-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MTT实验证明其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结论:MDA-7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RhoA的表达及对IL-8、IL-10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晴晴;冯学斌;王跃嗣;赵磊

    目的:观察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IL)大鼠肺组织中小G蛋白(RhoA)的表达以及其对IL-8/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RhoA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湿/干重比,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匀浆Rho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IL-10/IL-8的变化.结果:肺W/D损伤组在2、6、12、24、48 h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治疗组在相同时间点较损伤组降低(P<0.05).治疗组2、6、12、24、48 h血液中IL-10较对照组升高(P<0.05);IL-10较损伤组同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损伤组各时间点血清IL-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干预组较损伤组同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损伤组2、6、12、24、48 h大鼠肺组织Rho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干预组与损伤组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RhoA表达增加,而RhoA表达增加可致大鼠肺损伤程度增大,RhoA可能通过上调表达IL-8及下调IL-10表达作用而导致肺损伤程度加大.

  • 人白细胞介素3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作者:田兆菊;江新泉;陈强;徐希柱;马玉红;焦凤萍;叶文静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2(hIL-32)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hIL-3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经刀豆素A( Con A)刺激60 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从刺激的PBMC中扩增出hIL-32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hIL-32在pET-30 a(+)中的重组质粒pET30a-hIL32,用IPTG进行诱导,得到hIL-32的原核表达蛋白;采用Ni2+ -NT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纯化蛋白诱导人PBMC产生IL-6的情况.结果:序列测定表明,hIL-32基因核苷酸长度为567 bp,编码189个氨基酸.重组质粒pET30 -hIL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重组菌菌体裂解物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 000的重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IL-32可促进人PBMC产生IL-6,浓度达到(127±4.8)ng/L,而对照组IL-6的浓度仅为(25±2.3)ng/L.结论:成功克隆了hIL-32基因并构建了高效且稳定表达hIL-32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且表达的目的蛋白能诱导IL-6细胞因子的产生.

  • 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血T细胞Vβ基因谱系明显缺失

    作者:刘思初;李萡;牛宇哲;刘薇薇;杨志前;陈少华;杨力建;李扬秋

    目的:分析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Vβ基因(TCR Vβ)谱系分布和克隆性特点,进一步了解铅接触后对T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分别检测6例职业铅接触工人和6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中各TCR 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产物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其CDR3长度以了解T细胞克隆性.结果:所有健康体检者均可检测到24个Vβ亚家族并呈多克隆,而6例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血TCR Vβ亚家族表现明显的限制性利用,仅能检测到1~7个,并且多数所检测到的Vβ亚家族T细胞呈现为寡克隆或双克隆增殖,发生克隆性改变的亚家族主要集中在Vβ1和Vβ16.结论:职业铅接触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机体TCR Vβ谱系的利用和克隆性改变,可能与铅的免疫毒性有关.

  • 丙酮酸乙酯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HMGB1的表达

    作者:田小星;吴传新;孙航;龚建平;刘杞;郭晖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高迁移族率蛋白B1 (HMGB1)的表达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LPS( 100 ng/mL)组及LPS( 100 ng/mL)+EP(5 mmol/L)组,刺激后0、6、12、18、24、30、36 h提取总RNA及胞质胞核蛋白,用RT-PCR法测细胞培养液中HMGB1 mRNA 表达;用Western blot测胞质和胞核HMGB1蛋白含量;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HMGB1、TNF-α和IL-6的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HMGB1的转位分布.结果:LPS+EP组HMGB1 mRNA基因表达于24、36、48 h比LPS组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示,LPS+ EP组HMGB1蛋白含量胞质明显低于LPS组,而胞核明显高于LPS组;ELISA结果示,LPS+EP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LPS组;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示,LPS+ EP组细胞质内绿色荧光染色明显弱于LPS组,细胞核内绿色荧光染色明显强于LPS组.结论:EP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的表达和释放.

  • 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作者:杨曙晖;谢培文;郭少明;林侬君;翁晓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在不同糖耐量时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2DM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NGT)组30例、糖耐量异常(IGT)组32例及新诊断T2DM组38例,并以无糖尿病家族史的30例健康成人(NC)为对照组,进行25 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计算各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 AIR3-5)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并进行比较.结果:新诊断的T2DM人群中,Homaβ、FPG、AIR3-5和ISI异常为明显;而T2DM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AIR3-5(53.67±2.36) mU/L和正常对照人群相比( 80.85±1.43) mU/L出现下降;而ISI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但所有指标均处在正常人群和新诊断T2DM患者之间.结论: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T2DM一级亲属NGT人群的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低,且存在胰岛素抵抗.

  •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的TOLL样受体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作者:胡影;张新房;李国胜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CA)患者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TOLL样受体(TLR)的表达,并分析抗病毒相关TLR(TLR3,TLR4,TLR7,TLR8,TLR9)在CA患者MoDC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用羟乙基淀粉(HES)分离46例C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在流式细胞仪上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不同成熟阶段的DC的TLR表达,用FACS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成熟阶段的moDC的TLR表达水平不同,CA患者的未成熟moDC TOLL样受体的表达与健康对照比较:TLR7/TLR8减低(75.9%,100%比98.4%,15.4%,P<0.05);TLR3、TLR7减低(9.5%,79.7%比11.5%,90.7%,P<0.05).结论:CA患者moDC抗病毒相关的TLR表达低下,并且可能是其DC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两种冠边缘设计对龈沟液中MMP-8及其组织抑制剂-1水平的影响

    作者:彭明勇;赵黎;张庆;胡常红

    目的:探讨两种冠边缘设计对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行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患者16例(26颗牙),分为龈下组(8例,14颗牙)和平龈组(8例,12颗牙).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收集两组受试牙的GCF,应用ELISA法测定GCF中MMP-8及TIMP-1的含量.结果:以修复前GCF中MMP-8和TIMP-1的含量为基线,龈下组GCF中MMP-8的含量在修复后1个月时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5),修复后3个月时持续升高,在修复后6个月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基线水平(P<0.05).而平龈组GCF中MMP-8的含量在修复后1个月、3个月时有所升高,但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修复后6个月时下降,恢复至基线水平.龈下组和平龈组GCF中TIMP-1的含量在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两组在修复后各时间点TIMP-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5).组间比较,平龈组修复后各时间点GCF中MMP-8的含量均明显低于龈下组(P<0.05);而TIMP-1的含量则均明显高于龈下组(P<0.05).结论:冠边缘平龈设计可能更有利于MMP-8/TIMP-1系统在牙周组织中更新、代谢和改建过程中的表达作用,以及牙龈组织的健康.

  • 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率的失衡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唠;洪苏玲;胡国华;唐新业;寇巍;潘常凯

    目的:观察鼻息肉(NP)患者外周血Th17和Foxp3+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初步探讨Th17/Treg细胞的比率失衡在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NP患者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评分的结果分为1组(鼻内镜检查评分:2~8分;CT检查评分:3~10分,n=23)和2组(鼻内镜检查评分:8~12分;CT检查评分:10~19分,n=23),选取1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比例,并对Th17/Treg的比率及鼻内镜、鼻窦CT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N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2组高于1组(P<0.05).两组NP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NP患者Th17/Treg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细胞的比率与鼻内镜、鼻窦CT评分呈正相关(r=0.562,r=0.667,P<0.01).结论:N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增加和Treg细胞比率降低所致的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可能在N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h17/Treg比率失衡的程度可能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VEGF、bFGF血清浓度变化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探讨

    作者:陈国立;林荔军;林海滨;吴献伟;李荣议;陈宣煌

    目的:探讨血清VEGF、bFGF浓度在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及其肿瘤转移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术后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肉瘤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结果: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分别随原发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组织分化差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术前、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和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之一(P <0.05).结论:术前和术后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客观预测肿瘤术后转移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食管癌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周秀怀

    目的:探讨抑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后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双链SiRNA转染干扰β-catenin基因表达;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沉默效果;MTT细胞毒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合成的Wnt/β-catenin SiRNA可以显著下调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内参对照基因GAPDH没有影响;对照组,SiRNA干扰组,顺铂处理组,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6.8)%、(87.3±5.2)%、(66.4±4.4)%和(41.8±3.64)%.顺铂处理组与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比较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增加了大约30%.结论:干扰β-catenin的表达能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为减少化疗药物顺铂用量和其耐药的克服带来了曙光,也为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开辟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 猪XCL1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作者:吴耀丽;温俊歌;孙岩;张德礼

    目的:纯化获得体外表达猪his-XCL1的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HiTrapTM Chelating HP纯化方法,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纯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再免疫动物制备多抗血清,双向琼脂扩散试验、间接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MTT法检测猪XCL1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当结合缓冲液的浓度为40 mmol/L,洗脱缓冲液500 mmol/L时,SDS-PAGE电泳可观察到有单一目的条带,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成功表达,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证实抗原抗体的结合比为1∶8,间接ELISA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1∶12 800.重组蛋白XCL1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此实验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阻断这种效应.结论:体外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XCL1在猪体中的功能提供科技资料.

  • Pfs2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的建立

    作者:李萍;马亚茹;陆俭;雷清;陈勇;蒋琳

    目的:制备恶性疟原虫子孢子囊表面膜蛋白Pfs25的单克隆抗体( mAb),建立检测Pfs25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纯化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Pfs25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骨髓瘤细胞Sp2/0与免疫BALB/c鼠脾细胞杂交的细胞融合技术,通过间接ELISA检测获得分泌抗Pfs25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免疫F1鼠诱生腹水,纯化腹水,并进行mAb的各项生物学鉴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纯化后的抗体,以4B7为包被抗体,1B4为酶标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获得3株抗Pfs25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株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并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检测有效范围在0.07~1 mg/mL,其检测灵敏度为41.6 ng/mL.结论:成功制备抗Pfs2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可用于Pfs25蛋白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为Pfs25蛋白制备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奠定了基础.

  • 鼠抗人CXCR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作者:黄莉;孙杰;郭静雅;邱玉华

    目的:获得持续分泌鼠抗人CXCR3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以鼠抗人CXCR3 mAb作为工具,研究人CXCR3分子的表达特性及CXCR3信号转导对L929 -huCXCR3和结肠癌细胞株的迁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以高表达人CXCR3膜型分子的L929-huCXCR3细胞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与同种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以L929-huCXCR3作为筛选细胞,转染空载体的L929 -mock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筛选能持续分泌抗人CXCR3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类快速定性试纸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株和mAb进行鉴定;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CXCR3分子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Transwell隔离小室检测mAb对L929 -huCXCR3和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HCT116及HT29迁移的影响;MTT法分析mAb对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增殖的影响.结果:获得了1株能持续分泌鼠抗人CXCR3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9B5.经快速定性试纸分析显示,该mAb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链;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mAb 9B5可识别活化T淋巴细胞和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HCT116及HT29表面的CXCR3分子.通过阻断CXCR3信号转导,mAb 9B5可抑制L929-huCXCR3细胞和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HCT116和HT29的定向迁移及IP-10对Colo205的促增殖作用.结论:成功获得了1株能持续分泌鼠抗人CXCR3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研究CXCR3的表达特性及深入探讨CXCR3信号转导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且有望为治疗肿瘤转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型药物.

  • HLA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扬;卢珊;马向华;沈捷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细胞表面的一种特异性抗原,在调控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决定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HLA与人体多种疾病相关,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HLA基因位点与不同血液系统疾病之间可能存在重要关联,对疾病的发生、进展、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HLA与淋巴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的新研究进展.

  • 抗ICAM-1单克隆抗体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柴锦燕;方佩华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是一种跨膜的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80 000 ~110 000,在细胞膜上分为细胞外段,疏水的跨膜段和短的细胞内区段.其细胞外区有5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区,其中第1个与白细胞整合素亚家族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AT-1)互为配基,第3个与补体受体3(Mac-l)互为配基.ICAM-1分布广泛,如血管内皮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多种肿瘤细胞及甲状腺上皮细胞等均有表达.

  • IgG Fc受体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运超;常俊标;陈玉梅;张改平

    IgG Fc受体(FcγRs)是一类重要的膜表面糖蛋白,是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者,表达于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本文对FcγRs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T细胞受体触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静静;邵军军;常惠芸

    T细胞受体( TCR)触发是TCR与配体结合诱导信号进入细胞膜,引发TCR识别抗原过程.关于TCR的触发机制有多种说法,现有3种主要识别触发机制包括:聚集,即在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因有关分子的物理性聚集而被触发;构象改变,在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引起分子结构的改变而被触发;分散与再分布,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引起的TCR-CD3复合物与其他细胞膜相关蛋白的分散与再分布.本文中将综述每一种机制的研究进展,推测T细胞识别过程中3种机制均涉及.

  • microRNA-155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作者:马志军;夏清华

    microRNA( miRNAs,miRs)是一组近几年发现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分子RNA.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miRN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其不仅参与免疫系统的发生发展,而且在介导免疫系统抵抗微生物入侵机体方面起重要的作用.miR-155是免疫系统主要的miRNA之一,其在活化的各种免疫细胞中表达普遍升高,是参与天然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的miRNA.现就miR-155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

    作者:胡景霞;宋文刚;白波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由于病理取材的困难性,在体外建立了该病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人MS及其动物模型EAE发病过程中大量炎性细胞入侵CNS并产生多种致炎因子,脑内微环境受到影响.诸多研究表明在EAE或MS发病中静息态小胶质细胞在浸润的T细胞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刺激下发生活化,但它们在EAE中的作用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兹将小胶质细胞在EAE中的活化机制及其在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Daxx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越;万艳平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 protein,Daxx)[1] 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细胞蛋白或病毒蛋白相互作用,抑制病毒转录.Daxx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leocytic leukaemia protein,PML)相互作用共定位PML核体(PML nuclear bodies,PML-NBs),即PML癌基因结构域( PML oncogenic domains,PODs)或核结构域10(nuclear domains 10,ND10).Daxx具有内在的抗病毒防御作用,但它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机制还不清楚.正常情况下,Daxx定位细胞核ND10,与PML一起维持ND10的结构与功能.当细胞被病毒感染后,某些病毒蛋白进入ND10,破坏其稳定性,有利于病毒基因的转录与病毒的复制[2].因此,Daxx不仅参与病毒的转录调控,而且参与细胞内的抗病毒作用.现就近年Daxx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等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做一简要概述.

  • 自身免疫疾病中的LIGHT-LTβR/HVEM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朝晖;董世访;江伟凡;尹卫东;许桂莲

    LIGHT( TNFSF14)的两个主要受体:HVEM和LTβR,均为TNFR超家族成员.LIGHT-HVEM途径是重要的T细胞共刺激信号途径,而LIGHT-LTβR在改变树突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HVEM还可与两个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成员即抑制T细胞活化的BTLA和CD160相互作用,HVEM在刺激和抑制信号之间充当一种分子开关.人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显示LIGHT-LTβR/HVEM途径在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反应和病理发生中起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在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干预治疗中,LIGHT是一种良好的潜在靶标.本文就LIGHT-LTβR/HVEM途径在免疫相关疾病中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远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德冠;王月英;路璐;吴红英;张恒;王小春;樊飞跃;孟爱民

    目的:探讨4Gy 137Cs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免疫细胞对LPS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将C57BL/6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照射组给予4 Gy照射.照射10周后小鼠按组别分别提前24 h和1h腹腔注射LPS( 20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取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CD4、CD8、B220细胞比例检测,脾脏与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冲洗单侧股骨进行有核细胞计数.结果:与假照射对照组小鼠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的CD4,CD8细胞比例和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B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1h后,照射组小鼠的CD4细胞较假照射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24 h后,与假照射组小鼠相比,照射组小鼠CD8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胸腺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4 Gy照射10周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在接受LPS刺激后,两组小鼠反应也有差异.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Ad bFGF,Ad SOX9,Ad CTGF和Ad TIMP1基因在体内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

    作者:何斌;杨坚;彭方亮;李锋

    目的:探讨Ad bFGF、Ad SOX9、Ad CTGF和AdTIMP1基因对体内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或作用.方法: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0只,使用纤维穿刺法进行动物模型手术,注入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及TIMP-1,术后行X片、RT-PCR检测以及Ⅱ型胶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X片检测中椎间盘处理方式对椎间盘高度的改变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节段之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和TIMP-1载体后,bFGF、SOX-9、CTGF及TIMP-1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中bFGF和Ⅱ型胶原mRNA水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以及TIMP-1中的Ⅱ型胶原的表达检测中,3组的均数方差齐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3组数据行两两比较,转染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均数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SOX9、CTGF和TIMP-1基因可以在退变髓核细胞或组织中持续大量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均参与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中.

  • 辛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bFGF与ERK1/2表达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永玲;黄丽君;孙银平;侯慧芳;刘国庆;郭勇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bFGF与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bFGF、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bFGF、ERK1/2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bFGF、ERK1/2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则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bFGF、ERK1/2蛋白的表达又较中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该作用是通过抑制bFGF及其相应信号通路ERK1/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这可能是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