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药狼毒提取物对MDR-TB感染小鼠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作者:陆军;马帅;叶松;张雷;段传军;陶钧;李朝品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曾一度得到控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滥用抗结核药物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等感染而导致全球性结核病疫情回升[1],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e drug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具有治散播结,杀虫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结核病等[2-3],但未见免疫机制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通过狼毒提取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MDR-TB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

  • 转录因子Sp1促进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周美兰;娄未娟;姬丽华;梁维;何丽洁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促进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MT)以及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30 mL/L浓度的低氧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转录因子Spl,E-cadherin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P1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低氧处理的HK-2肾小管上皮细胞.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SP1对HK-2细胞EMT标志物的影响.结果:低氧处理后的HK-2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而间皮标志物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提示HK-2细胞发生EMT.同时发现低氧处理后HK-2中转录因子Sp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逐渐增加.将Sp1的小干扰RNA载体转染HK-2细胞,得到下调Sp1表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减Sp1的低氧处理的HK-2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表达未见显著下降,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未见显著增加,提示此时的HK-2细胞未发生EMT.结论:转录因子Sp1可促进HK-2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

  • 舌鳞癌Tca 8113细胞过表达Twist1促进其侵袭

    作者:代炜;张恩礁;段维轶;周青

    目的:构建人Twist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舌鳞癌Tca8113中过表达Twist1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从Tca8113细胞中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特异PCR引物扩增Twist1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pcDNA3.1-myc-hisA载体,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命名为Myc-Twist1.将Myc-Twist1转染到Tca8113细胞系中,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Twist1在Tca8113细胞中的定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yc-Twist1对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启动子活性调节.Transwell检测稳定表达Myc-Twist1的Tca8113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Myc-Twist1,Western blot法检测到Myc-Twist1融合蛋白表达.人Twist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少量定位于细胞质.Twsit1明显抑制E-cadherin的启动子活性,增强细胞侵袭能力.结论:Twist1能通过调控E-cadherin的表达促进Tca8113细胞的侵袭.

  • 地塞米松对IL-13诱导的大鼠鼻黏膜mCLCA3和Muc5ac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文丽;刘志;仲莉梅;崔鹏程;高鹏飞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白细胞介素IL-13诱导的大鼠鼻黏膜mCLCA3和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IL-13组、地塞米松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鼻黏膜mCLCA3 mRNA和Muc5ac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中mCLCA3 mRNA表达为0.000±0.000,IL-13组为0.319±0.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为0.144±0.105,IL-13组为0.319 ±0.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中Muc5ac蛋白的表达(0.300±0.145)与IL-13组(1.389±0.4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Muc5ac蛋白的表达(0.901 ±0.390)较IL-13组(1.389±0.499)明显减少(P<0.05).结论:IL-13能够上调mCLCA3 mRNA和Muc5ac在鼻黏膜的表达,地塞米松可下调mCLCA3 mRNA和黏蛋白Muc5ac表达.

  • 人分泌型白细胞介素-16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作者:司传平;李淑玲;付嘉;李春霞;李志华;宋志刚

    目的:克隆人分泌型IL-6 cDNA,构建IL-16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cDNA文库中扩增人分泌型IL-16 DNA片段;PCR产物分离纯化后,将其克隆至pUC18-T载体中,经PCR、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确证后,将该基因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获得重组质粒pMAL-IL-16,然后将其转化至E.coli DH5α,经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获得了编码人分泌型IL-16的cDNA,经测序证明其长度为393 bp,编码130个氨基酸;构建了IL-16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E.coli DH5α表达,得到1个相对分子质量(Mr)约56000的IL-16重组融合蛋白,与理论大小相符,且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验证.表明人分泌型IL-16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并表达成功.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人分泌型IL-16 cDNA,构建了IL-16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IL-16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到Bcap-37上皮细胞促进TLR4的表达

    作者:张爱莲;刘赋佩;喻艳坤;张富春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Bcap-37细胞,用平板活菌计数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Bcap-37细胞的黏附作用;RT-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Bcap-37细胞后TLR4 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Bcap-37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变化.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乳腺上皮细胞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作用60 min达到饱和黏附后不再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Bcap-37细胞后,TLR 4 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分别在4h和6h达到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黏附乳腺上皮细胞,并且可以上调Bcap-37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锌转运体ZIP10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陶艳亭;郭鲁;孙平;蒋雅丽;黄庆;王晓蕾;张莲英

    目的:将ZIP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研究ZIP10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经双酶切后凝胶电泳鉴定ZIP10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ZIP10,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1-ZIP10及其相应空载体分别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ER-)及MCF-7(ER+).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中MMP-2、MMP-9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ZIP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MTT法观察转染pEGFP-N1-ZIP10前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观察转染pEGFP-N1-ZIP10前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瞬时转染成功后,MMP-2、MMP-9的mRNA 水平没有显著差异,MTT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ZIP10转染乳腺癌细胞后对其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显示,ZIP10过表达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ZIP10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使ZIP10过表达,对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肝癌SMMC-772细胞侵袭及其机制

    作者:李海燕;曹励民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检测As2O3对SMMC-772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As2O3作用SMMC-7721细胞后CD147、MMP-2的表达.结果: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 h和24 h后,较未处理组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5),表明As2O3可抑制SMMC-7721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 h和24h后,穿膜细胞数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P<0.05),表明As2O3可抑制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以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6、12、24h后,CD147和MMP-2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 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24、48h后,CD147和MM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s2O3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147和MMP-2有关.

  • 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作者:李艳花;刘春云;章培军;尉杰忠;纪宁;闫雁燕;丰玲;张海飞;肖保国;马存根

    目的:确认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观察法舒地尔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用MOG35-55肽免疫制作慢性EAE模型,分别随机在免疫后第3天(Fasudil早期治疗组)和发病时给予Fasudil(Fasudil晚期治疗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 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iNOS和p-NF-κB/p65的表达,ELISA测定脊髓匀浆中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Fasudil推迟EAE起病,减轻EAE症状,抑制脊髓中小胶质细胞iNOS以及星形胶质细胞p-NF-κB/p65表达,并伴随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释放降低.结论:Fasudil可抑制EAE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分子的释放.

  • 人乳腺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王立斌;何亚琴;吴立刚;陈冬梅;范恒;贾伟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乳腺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临床术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经机械剪切联合酶消化法获得肿瘤细胞并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实时定量PCR(qPCR)鉴定细胞Sox2、Nanog等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特异性蛋白Bcl-2、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所获得的细胞呈克隆球样形态生长,鉴定结果发现其具有CD44+/CD24-表型,该细胞高表达Sox2、Nanog基因,且Bcl-2、PR蛋白均阳性表达.结论:人乳腺肿瘤组织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表达CD44 +/CD24-的乳腺肿瘤干细胞,并能在体外长期培养.

    关键词: 乳腺 肿瘤 干细胞
  • 毒蕈碱3型受体胞外区第二环多肽诱导NOD-scid小鼠体内IL-17和IFN-γ的分泌

    作者:杨麟;剧锦哲;吕凤凤;张伟;庞春艳;王永福

    目的:观察用毒蕈碱3型受体(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 CB17.Prkdcscid/J,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后,小鼠体内IL-17和IFN-γ分泌水平的变化.方法:200 μg的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以1∶1的比例配制而成后,皮下免疫NOD-scid小鼠.免疫后1、7、14、21 d尾部采血检测血清中的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血清中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每星期每只小鼠的饮水量.21 d给予小鼠安乐死,取小鼠脾脏细胞与抗M3R第二环多肽共同培养,观察细胞上清中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同时取小鼠泪腺做免疫荧光观察IL-17和IFN-γ的变化.结果:用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14 d后,小鼠体内的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显著高于对照肽组和PBS组(P<0.05),血清中IL-17和IFN-γ含量在第14天和第7天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细胞多肽共培养后细胞上清中的IL-17的含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对照肽组和PBS组则显著下降(P<0.01).组织免疫荧光显示泪腺中的IL-17和IFN-γ的含量也显著提高.每只小鼠的饮水量3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用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后成功诱导出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并且促进了NOD-scid小鼠体内IL-17和IFN-γ的分泌.

  • 抑制miR-21表达的腺病毒载体构建、病毒包装及其对HepG2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一琳;汤建中;刘宏鹏;张兆波;徐文锦;魏军;徐广贤

    目的:构建能高效抑制成熟miR-21小分子表达的腺病毒载体,探讨其对肝癌细胞株HepC2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基于miRNA sponge技术,合成一段与miR-21序列完全互补的8个重复片段,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无误后,与pAdEasy-1腺病毒骨架质粒进行同源重组,转染至293A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通过Hochest33258染色、Western blot法及MTT试验检测细胞的凋亡与增殖水平.结果:经酶切、测序及GFP表达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与miR-21互补的DNA片段的重组腺病毒.经Hochest33258染色、Western blot法及MTT试验证实,该重组腺病毒可以抑制HepG2细胞中miR-21的表达并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重组包装的抑制miR-21表达的腺病毒可有效的降低miR-21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 基于中国HIV-1 CRF01_AE重组亚型gp41 NHR结构域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作者:邵继平;姜世勃;刘叔文

    目的:构建基于中国HIV-1 CRF01_AE重组亚型包膜糖蛋白gp41 NHR结构域N51的亚单位疫苗,并进行免疫原性研究.方法:设计4条引物,运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扩增出N51Fd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FUSE-hIgG1-Fc2,构建重组质粒pFUSE/N51Fd并进行序列测定.Western blot 法检测N51FdFc-AE重组蛋白的表达.用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ELISA法检测小鼠的抗体反应.结果:成功构建了pFUSE/N51Fd重组质粒,N51FdFc-AE重组蛋白在真核体系获得了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35000处有目的蛋白条带.小鼠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源于gp41 NHR的抗原,效价高达1∶102400,平均效价为1∶51200.结论:改造后的亚单位疫苗能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响应,可用于HIV候选疫苗的研发.

  • MxA基因启动子区-88G/T、-123C/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IFN-α疗效评价研究

    作者:胡春卉;陈晋;杨锐;李楠楠;杨波;马丹;梁晓翠;王群

    目的:研究黏病毒抗性蛋白(MxA)启动子区-88(G/T)、-123 (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易感关联性,同时探讨各基因型与PEG-IFNα-2α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4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组)和50名健康者(HC组)的MxA基因启动子-88和-123位点基因型,以生化、病毒学应答率(RVR、EVR、ETVR、SVR)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88/-123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CHC组与CH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xA-88位点等位基因T和-123位点等位基因A可能与HCV易感性无关(OR95%CI分别为0.60~1.96;0.35 ~ 1.14).ALT水平随HCV-RNA载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r=0.931).HCV病毒载量和ALT水平分别在-88或-123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8G/T、-123C/A和MxA-88/-123间的IFN-α治疗应答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xA-88G/T和-123C/A位点SNP与HCV易感性无明显关联性,但MxA-88T/-123A变异基因可能间接增加HCV感染的风险,且MxA-88T变异基因可能与IFN-α抗病毒疗效和HCV感染后结局有关.

  •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500例分析

    作者:陈舒;何蕊;宋秀军;吕进;于慧杰;江其生

    上呼吸道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等.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方法可检测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TS)、肺炎支原体(MP-TS)、Q热立克次体(QF-TS)、肺炎衣原体(CP-TS)、腺病毒(AD-TS)、呼吸道合胞病毒(RS-TS)、甲型流感病毒(FA-TS)、乙型流感病毒(FB-TS)以及副流感病毒(PIV-TS).现将检测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就诊的500例患者血清学结果报道如下.

  • Fbxw7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细胞增殖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振宇;涂康生;张竞;郑鑫;高洁;姚英民;刘青光

    目的:探讨Fbxw7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bxw7在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中Fbxw7mRNA的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与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不同Fbxw7 mRNA表达水平的细胞株体内外增殖能力.结果:Fbxw7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Fbxw7蛋白低表达与高Edmonson分级和高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正常肝细胞株LO2中Fbxw7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 (P<0.05);Fbxw7表达较低的细胞株形成的克隆数较多,且裸鼠皮下成瘤体积较大,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bxw7低表达与肝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并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相关.

  • 桂西地区疟疾感染人群红细胞CD59分子表达研究

    作者:陈文成;温旺荣;农乐根;何友雄;韦叶生;王俊利;潘云;黎作茶

    疟疾曾广泛流行于广西桂西南等中国西南低纬度地区,红细胞不仅为疟原虫提供食物和寄生场所,而且疟疾感染的许多病理特征都跟疟原虫与感染红细胞及其他组织相互作用有关.许多研究显示,疟疾的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1],在红细胞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免疫相关分子,它们可能是红细胞发挥抗疟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础[2],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表面分子CD59表达,初步探讨了疟疾的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

    关键词: 疟疾 红细胞免疫 CD59
  • 血清IL-33及可溶型受体ST2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脏器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林;袁琳;李晓琳;齐晨越;林滇恬;夏丽萍;沈晖;鲁静

    目的:探讨IL-33及其可溶型受体ST2(sST2)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关系.方法:pSS患者110例,其中54例合并间质性肺病(ILD),17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28例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AIHD),41例合并肾小管酸中毒(RTA).通过ELISA方法测定110例pSS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组中IL-33和sST2的血清浓度水平.同时记录pSS患者血清学的各项指标及脏器受累情况.并对IL-33及sST2的血清水平与患者各项血清学指标和脏器受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清IL-33的水平在pSS患者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血清IL-33的水平在pSS合并有ILD组及AITD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IL-3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水平成正相关(P<0.01),血清sST2水平与IgA成正相关(P<0.05),而血清sST2水平和血红蛋白则成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IL-33的水平在pS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pSS的脏器损伤.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立民;张兴霞;赵广圣;司叶俊;林国强;张彦明;何广胜;吴德沛

    目的:观察Th22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TP初诊组、治疗后完全反应(CR)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所占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22、TGF-β、TNF-α、IL-6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22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逐层分析比较.结果:ITP初诊组和治疗后组Th22细胞比例、外周血中IL-22、TNF-α、IL-6的表达水平以及IL-22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Th22细胞比例、IL-22、TNF-α、IL-6、IL-2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初诊组(P<0.05);ITP初诊组和治疗后组TGF-β水平分别为(3.27±1.02)ng/L、(5.41±1.69)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65±2.78) ng/L(P<0.01),且初诊组TGF-β的水平低于治疗后组(P<0.05).结论:ITP患者体内Th22细胞数量增加、TNF-α、IL-6的表达升高、TGF-β的表达减低.

  • VSTM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李婷;郭晓欢;王平章;宋泉声;马大龙;韩文玲

    目的:制备VSTM抗体,鉴定其性能.方法:VSTM1有两种主要的剪接体VSTM-v1和VSTM-v2.前者为膜分子,后者为分泌蛋白,与前者相比后者仅缺少穿膜区.构建VSTM-v2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带两种不同标签的VSTM-v2重组蛋白,Trx-His-S-VSTM1-v2和GST-VSTM1-v2.用前者免疫家兔制备VSTM1抗血清,ELISA检测效价;后者偶联Sepharose 4B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对抗血清进行纯化.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该抗体的特异性与适用范围.结果:免疫得到兔抗人VSTM1抗血清,效价达到1∶106.纯化后的抗体用于Western blot可特异识别过表达和内源性的VSTM1,并可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膜表面过表达的VSTM-v1.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人VSTM1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及特异性,可以识别内源性VSTM1并可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 人ULBP1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蒋茜;施良;牟笑;毛朝明

    目的:表达人UL16结合蛋白l(ULBP1)胞外段重组蛋白,并制备兔抗人ULBP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RT-PCR技术获得人ULBP1分子胞外段的基因编码序列,并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30-ULBP1.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M15,经IPTG 30℃诱导4h后,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用镍柱对人ULBP1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采用流式细胞术(FCM)、Western blot法对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30-ULBP1(aa81~244),并获得了高纯度的人pQE30-ULBP1 (aa81~244)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肺癌细胞株A549表面表达的天然构象ULBP1分子.结论:成功表达了人ULBP1(aa81~244)重组蛋白并成功制备了兔抗人ULBP1的多克隆抗体.

  • 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基因克隆、表达、抗体制备及应用

    作者:杨琴;曹军皓;丁进亚;黄前川

    目的:克隆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表达纯化TccP,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研究该抗体在EHEC O157:H7黏附宿主细胞模型中的应用.方法:从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中克隆得到tcc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ccP.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纯化分离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其进行鉴定.使用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对EHEC O57:H7黏附宿主细胞模型中的TccP分子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获得了TccP cDNA,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并成功构建了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ccP;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Mr)约37000的目的蛋白.表达产物N端氨基酸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所制备的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经Westem blot法测定可与Mr37000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免疫荧光检测发现TccP聚集在EHEC O157:H7 黏附处细胞膜的下方.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TccP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TccP及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 抗人精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李春红;杨建林;韩钰;蔡富强;王艳林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精胺氧化酶(SMO)单克隆抗体(mAb),并验证其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ET-15b/SMO质粒转化BL2 (DE3)后,IPTG诱导表达带6×His标签的SMO重组蛋白并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用SMO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杂交融合,获得能高效合成和分泌抗SMO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得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分泌鼠抗人SMO的mAb杂交瘤细胞株,获得的mAb效价高、特异性强,可用于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等分析技术.结论:成功制备出高特异性并能用于多种生物分析技术的SMO mAb.

  • MASP-2的EGF和SP功能区蛋白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周芳;贾天军;贾晓晖;刘淑艳;刘雪晴;张颖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EGF、SP功能区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初步分析两个功能区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从人胎肝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作为模板分别扩增MASP-2的EGF、SP片段基因,再分别连接至pGEX-6P-2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融合蛋白;分离纯化融合蛋白后免疫适龄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成功构建pGEX-6P-2-EGF和pGEX-6P-2-SP,并表达GST-EGF、GST-SP两种融合蛋白;制备出两种目的片段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与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EGF抗体效价大于1∶32000,SP抗体效价大于1∶40000.结论:获得了MASP-2的EGF、SP两个功能区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效价高.

  •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作者:杜振兰

    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R细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 CD25+ 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放射免疫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喜青;汪静;李成;梁晓燕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影响因素多,操作者的操作技术、测量仪器以及整个反应体系等任何步骤的不规范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检测结果,导致错误的诊断,因此找出放射免疫分析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认清误差的来源,做好误差控制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 β-防御素-2与呼吸系统的免疫调节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作者:孟颜;司利钢

    人类β-防御素(HBD)有6种,其中人体内HBD-2主要来源于呼吸系统,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HBD-2在呼吸道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并简述其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相容性检查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作者:谢霞;安宁;王文婷;崔颖;王林;杨琳;杨世明;张勇萍

    临床输血前免疫血液学相容性检查,包括患者和供血者信息及血标本的核对与处理,患者和供血者的ABO、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及其特异性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本文简述了输血前免疫血液学相容性检查的重要性,检查内容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 TL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余益本;王建平

    TLR在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中起到关键作用,提示其与免疫炎症相关.TLR在天然免疫反应中不仅可以清除病原体,而且可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过程中有效建立获得性免疫体系.在TLR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中,接头分子TLR/IL-1R结构域对免疫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产生一些前炎症细胞因子如NO、1型干扰素等,并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现就TLR与其相关配体作用关系及TLR介导的天然免疫激活进行综述.

  • CD28嵌合抗体及与抗原分子的3D空间结构模建

    作者:程钢;秦媛媛;程迪;陈曦;张学光;邱玉华

    目的:对1株嵌合抗体(antiCD28:ch-2F5)进行3D建模,并与其抗原分子进行对接,验证是否与抗原抗体结合理论相符,并提供一种抗原抗体及其识别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方法:在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提交序列进行分析,综合运用GenBank、Protein data bank、GENO-3D等数据库比对分析,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服务器模建,运用GRAMM-X Protein Docking Web Server在线进行对接,结果采用Chimera软件对嵌合抗体的重、轻链、重/轻链复合体、重/轻链与抗原分子复合体进行3D展示并拍照,并标出抗体重轻链、可变区、恒定区、CDR区、框架区,全方位展示抗体的空间结构.结果:运用该方法构建的重/轻链与抗原分子复合体的3D结构与理论上抗原分子、抗体分子结合的位置相符,对所构建的嵌合抗体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进行了理论论证.结论:所构建的嵌合抗体分子结构符合抗体的常规结构,与抗原分子结合的位置也符合抗原抗体分子理论结合位点,为抗体的3D结构分析及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例证.

  • 乳酸乳球菌同时发送外源性蛋白质/DNA到哺乳动物细胞

    作者:李轶杰;刘欢欢;张富春

    目的:建立乳酸乳球菌同时发送外源蛋白/DNA到哺乳动物细胞的系统.方法:分别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框整合于乳酸菌穿梭载体pMG36e中相关部位.重组质粒电转乳酸乳球菌后,经甘氨酸消弱乳酸乳球菌细胞膜后与哺乳动物细胞293T细胞共培养.结果: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均能在293T细胞表达.结论:借助乳酸乳球菌成功实现同时发送蛋白质/DNA到哺乳动物细胞.

  • CTLA-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陈水连;邓斐;江峰;刘佳婧;孟炜

    目的:评价CTLA-4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Embase、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CTLA-4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相关的文献,末次检索时间为2012-05-20.使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涉及CTLA-4启动子区域3个多态位点:-1722、-166及-318位点,全人群研究结果显示在CTLA-4基因-1722T/C多态性(显性模型下:OR=2.570,95%CI=1.845-3.581,P<0.01)及-318T/C多态性(隐性模型:OR =0.044,95%CI=0.020-0.094,P<0.01)与SLE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人群分层后亚裔人群中-1722T/C及-318T/C多态性与SLE的此种相关性仍存在,但欧裔及非裔人群的CTLA-4启动区所有研究位点均未发现与SLE有关.结论:CTLA-4基因1722T/C及-318T/C多态性可能与SLE人群易感性有关,特别是亚裔人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