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乳酸菌灌服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于晨龙;张七斤;陈光明;杨晓宇;吕天星;苏日娜;王艳杰

    乳酸菌作为饲料及食品添加剂日益受到关注 [1].酸奶是一种以乳及乳制品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及较强的医疗保健作用[2],而酸奶中的益生菌可调节肥胖和超重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3].研究表明,对于经口摄入的沙门氏菌,灌胃乳酸菌或乳酸菌发酵奶可以增强肠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in A,sIgA)的含量来抵抗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的侵袭,同时乳酸菌起到对肠黏膜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研究乳酸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是促进乳酸菌制剂开发以及科学使用的关键[4].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都是重要的细胞因子,本实验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的变化,探讨乳酸菌其不同来源、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灌胃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

  • 猪Ia相关恒定链定位基元突变对其定位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伟;许发芝

    目的 研究猪Ia相关恒定链(Ii)胞质区2个亮氨酸基元(Leu 7/Ile 8和Met 16/Leu 17)周围氨基酸对基元内膜系统定位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引物PCR定点突变法,将2个亮氨酸基元及其周围氨基酸分别突变并导入pEGFP-C1真核表达质粒,获得21个突变Ii重组质粒.经LipofectamineTM2000将突变Ii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突变Ii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Leu 7/Ile 8和Met 16/Leu 17独立调控Ii分子的细胞内化.当保留其中一个亮氨酸基元,突变另一个亮氨酸基元周围氨基酸时,GFP-Ii融合蛋白或定位于内膜系统或分布于整个细胞.结论 猪Ii链含有2个亮氨酸定位基元,亮氨酸基元的定位功能需要周围特定位置的氨基酸的支持.

  • 下调TSPO表达不影响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以及IL-6的分泌

    作者:豆晓锋;张亚飞;陈强;李文娇;李洋;俞春东;苏新辉

    目的 研究相对分子质量(Mr) 18 000转运蛋白(TSPO)基因表达下调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方法 以RNA干扰技术建立TSPO基因表达下调的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TSPO siRNA BV-2细胞TSPO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效果;用qRT-PCR法检测TSPO基因下调后小胶质细胞BV-2在LPS作用下分泌TNF-α、IL-1β和IL-6的mRNA水平表达的情况;ELISA检测TSPO基因下调小胶质细胞BV-2在LPS作用下分泌TNF-α、IL-1β和IL-6的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TSPO基因下调的细胞模型,稳定表达TSPO siRNA细胞的TSPO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降,TSPO基因下调后BV-2细胞在LPS作用下分泌TNF-α、IL-1β和IL-6的量无变化.结论 下调TSPO的表达对LPS刺激引起的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 自体血浆和庆大霉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曹劲松;尹卫国;陈聪;罗晓玲

    目的 探索自体血浆添加量和庆大霉素对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表型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自体血浆和庆大霉素对CIK细胞中不同亚型免疫细胞比例的影响,细胞计数、MTT法检测处理后的CIK细胞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结果 自体血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庆大霉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D3+细胞、CD56+细胞、CD3+ CD8+细胞和CD3+ CD56+细胞的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1.4、1.7、1.4和2.5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庆大霉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IK细胞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分别为43.0%和90.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体血浆对CIK细胞不同亚型比例无明显影响,庆大霉素可引起CD3+细胞、CD56+细胞、CD3+ CD8+细胞和CD3+ CD56+细胞减少,有一定细胞毒性.

  • miRNA-144抑制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ABCA1表达

    作者:于雪婧;尚伟;杨向贵;秦华迪;于军;周建中

    目的 构建miR-144真核表达载体,检测miR-144是否调控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方法 结合文献,通过预测软件分析,选取评分较高、可作用于ABCA1 mRNA 3 '非编码区(ABCA1 mRNA 3'UTR)的miR-144.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利用PCR扩增miR-144和ABCAI mRNA 3'UTR的DNA序列,酶切胶回收后,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载体和pcDNA3.1(+)-luciferase载体上.测序后,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性,观察miR-144是否对ABCA1 mRNA 3'UTR具有直接靶向作用.运用LipofectaminTM 2000将pcDNA3.1(+)空载体、pcDNA3.1 (+)-miR-144转染至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后miR-144的表达含量.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miR-144后ABCA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miR-144 PCR产物连接至pcDNA3.1(+)载体上,ABCA1 mRNA 3'UTR连接至pcDNA3.1(+)-luciferase载体上,测序正确.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和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pcDNA3.1(+)-luciferase-ABCA1 3 ' UTR和PRL-SV40联合转染]三者相比,实验组[pcDNA3.1(+)-miR144、pcDNA3.1(+)-luciferase-ABCA1 3'UTR和PRL-SV40联合转染]三者可以显著降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证明miR-144对ABCA1 mRNA 3'UTR具有直接靶向作用.将pcDNA3.1(+)空载体、pcDNA3.1(+)-miR-144转染至小鼠RAW264.7细胞中,qRT-PCR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空载体组miR-14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转染pcDNA3.1(+)-miR-144组中miR-144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qRT-PCR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空载体和pcDNA3.1(+)-miR-144对ABCA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miR-144可以显著降低ABCA1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 miR-144可以在转录后水平降低ABCA1蛋白的表达.

  • 异位表达的鸭白蛋白下调鸡DF-1细胞IFN-β和Mx1 mRNA的表达

    作者:童一宇;陈阳;徐琪;朱振;俞钦明;张扬;黄正洋;陈国宏

    目的 研究白蛋白(ALB)基因对β-干扰素(IFN-β)和黏病毒抗性蛋白1(Mx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将鸭ALB基因亚克隆入pEGFP-C1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法转染DF-1鸡成纤维细胞.24h后,用聚肌胞苷酸(PolyI∶ C)刺激,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β和Mx1的mRNA的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LB,并有效的转染入DF-1细胞.PolyI∶C刺激12 h后,ALB组中IFN-β和Mx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EGFP组(P <0.05,P<0.01).结论 过表达鸭ALB基因下调DF-1细胞IFN-β和Mx1 mRNA的表达.

  • 人细胞周期蛋白H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及功能检测

    作者:冀全博;徐小洁;张强;王涛;冯滢滢;李玲;黄蓉;周丽英;叶棋浓

    细胞周期蛋白H(cyclin H)是一种含3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Mr)为38 000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可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 (cyclin-dependent kinase 7,CDK7)共同参与细胞周期和基因转录的合理调控,其复合体可以催化各种CDK分子的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增殖[1].Cyclin H可催化多种CDK(如CDK2、CDK4、CDK6)活化,能与CDK7、MAT1结合形成复合体(CDK7/cyclin H/MAT1),其功能是作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活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activating kinase,CAK),并进一步与转录因子2H(transcription factor 2H,TF2H)核心蛋白结合形成TF2H基本转录因子,而增强CDK以及RNA聚合酶2(RNA polymerase 2,RNAP2)大亚基羧基末端结构域(carboxyl-terminal domain,CTD)的磷酸化.CAK也能够使p53、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1,Oct-1)以及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2]、甾体激素受体等转录因子磷酸化[3],调节转录和DNA损伤修复,促使细胞发生分裂、增殖,并调控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4].

  • 小鼠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作为佐剂增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P6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韩小艳;王晨红;乔海霞;张彦霞;常月立;张玉妥

    目的 用原核细胞表达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 P6蛋白并观察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MDC)对NTHi-P6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2/P6,转化E.coli XL1-Blue,诱导P6蛋白的表达.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PBS对照组.分别于0、14、28 d经腹腔免疫,末次免疫后14 d,每组取12只小鼠取血,ELISA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每组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ELISA检测IL-4和IFN-γ水平.用10×LD50 NTHi攻击每组剩余15只小鼠,观察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其滴度分别为1∶1 140.25、1∶3 044.38,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小鼠抗体滴度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P<0.05),但IL-4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NTHi攻击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小鼠的生存率达80%,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DC作为蛋白佐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NTHi-P6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 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陈蕾;刘鑫丽;夏松云;王蔼明;路平

    目的 观察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MH2R)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克隆分析其序列.方法 取实验SD大鼠4只,腹腔麻醉后切取下颌下腺及胃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AM-H2R在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分别从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PCR克隆获得AMH-H2R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颗粒曲管上皮细胞,胃小凹上皮细胞和胃壁细胞显示AMH2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细胞核为阴性.上述细胞同样含有AM-H2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序列分析发现,从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扩增的AMH2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与文献报道的大鼠胚胎苗勒氏管组织中的AMH2R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胃小凹上皮细胞和胃壁细胞均能够表达AMH2R,说明这些细胞可能是AMH作用的靶器官.

  • 不同形式的跳跃运动对大鼠胫骨IL-6和OPG以及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婷;张鑫华;李盛村

    目的 研究不同形式跳跃运动对大鼠胫骨白介素6(IL-6)和骨代谢相关分子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过度跳跃运动所致的骨质破坏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跳跃组和跳跃负重组.跳跃组进行递增负荷跳跃训练,负重跳跃组按5%自身体质量负重,训练计划同跳跃组,对照组不作处理,实验6周后完成取材测试.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浓度,取一侧胫骨制作HE石蜡切片,另一侧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6、OPG和RANKL的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跳跃组相比,跳跃负重组骨胶原纤维和骨膜排列紊乱,骨皮质出现较大程度破坏,骨质中空腔增多.跳跃负重组血清ALP显著高于跳跃组和对照组(P<0.05).跳跃负重组和跳跃组血清TRA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经过2种形式跳跃运动6周后,胫骨组织IL-6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负重跳跃组IL-6 mRNA表达显著高于普通跳跃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跳跃组和跳跃负重组OPG mRNA表达显著升高,其中跳跃组表达量高.跳跃负重组RANKL mRNA表达显著高于跳跃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IL-6和RANKL在负重跳跃运动大鼠胫骨中升高,参与以骨高转换率为特征的骨质破坏过程.

    关键词: 跳跃运动 IL-6 OPG/RANKL
  • HBsAb靶向干扰素和IL-12双表达质粒pVAX-HBVE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侯沙沙;高燕;王宇;武帅;朱晓明;郭炳冉;徐元基;阎瑾琦;于继云

    目的 构建能同时表达HBsAb靶向干扰素(dsFvα)和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的新型基因治疗质粒pVAX-HBVE.方法 将pEE14.1-dsFvα质粒双酶切获得dsFvα片段,克隆入经同样双酶切后的载体pVAX-IRES-hIL-12 IRES序列的上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VAX-HBVE.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ELIS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提取重组质粒pVAX-HBVE,注射到乙肝转基因小鼠腿部肌肉并采用电穿孔递送,定量PCR检测注射前后转入1.3拷贝HBV全基因组的BALB/c小鼠体内HBV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pVAX-HBVE经酶切和测序分析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ELISA检测显示dsFvα和IL-12基因在细胞上清中获得表达;注射重组质粒pVAX-HBVE 30 μg仅1次即可使转基因小鼠体内的HBV基因拷贝数降低2个数量级.结论 成功构建能够含有靶向干扰素(dsFvα)和hIL-12的双表达质粒,为慢性乙肝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过表达prohibitin促进NB4-R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耐药细胞凋亡

    作者:刘雁峰;贺鹏程;刘锋;程小岩;张梅

    目的 构建人prohibitin基因真核过表达载体,探讨上调prohibitin对NB4-R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prohibitin,与pEGFP-N1-3FLAG真核载体定向连接,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载体pEGFP-N1-3FLAG-prohibitin转染NB4-R1细胞,以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效果,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prohibiti过表达对NB4-R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CR筛选及测序比对,证明成功构建了prohibitin基因过表达载体;对NB4-R1细胞转染率可达70%以上;qRT-PCR结果显示转染pEGFP-N1-3 FLAG-prohibitin过表达载体组(OE) prohibitin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CON)和阴性对照组(NC)分别上调(1.64±0.37)倍和(1.58±0.43)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组prohibitin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和NC组分别上调(1.91±0.33)倍和(1.99±0.37)倍(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CON组、NC组和OE组NB4-R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8±0.43)%、(6.63±0.46)%和(28.22士1.33)%,OE组较CON组和N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80±0.24)倍和(3.39±0.30)倍(P<0.05).结论 过表达prohibitin可诱导NB4-R1细胞凋亡.

  • 小鼠ST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高巧艳;李燕;高雪明;袁仙丽;彭笑;周密;李明才

    ST2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受体家族的一员[1],是IL-33的受体.它初是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初期阶段发现的一个基因,也被称为T1,Fit-1[2-3].由于剪切和拼接方式的不同,ST2在人体内有跨膜型ST2(transmembrane ST2 isoform,ST2L)、可溶型ST2(soluble ST2,sST2)及ST2变体(ST2 variant form,ST2V)3种形式.ST2L是一种膜锚定形式,包括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及胞内结构域等3个结构域.sST2是一种可溶性受体,它没有跨膜结构域与胞内结构域,ST2V主要在人类的肠道中出现[4].ST2主要表达于Th2细胞中,这表明它可能主要在免疫应答中起作用[5-6].IL-33是2005年Schmitz等[7]发现的IL-1家族的新成员,IL-33蛋白不仅可以作为细胞因子参与信号通路转导,还可以作为核内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表达[8].

    关键词: ST2 慢病毒 构建 鉴定
  • 吲哚胺加双氧酶的表达调控THP-1巨噬细胞的极化

    作者:王险峰;王昊;张帆;刘浩;杜军

    目的 研究吲哚胺加双氧酶(IDO)对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以10 ng/mL佛波酯诱导THP-1人单核细胞,建立分化的巨噬细胞模型,分别以100 U/mL IFN-γ和10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分化的THP-1细胞,获得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HLA-DR、CC型趋化因子受体7(CCR7)、IL-12p35、IL-10、CXCR4和IDO的表达变化.采用细胞转染实验对分化的THP-1细胞进行IDO的过表达和针对IDO基因的siRNA干扰实验,检测其IL-12p35、CCR7、IL-10和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 IFN-γ可诱导THP-1细胞向M1型发生转化并上调IDO的表达.而在巨噬细胞内过表达IDO促进THP-1向M2型极化,沉默细胞内的IDO基因则导致THP-1细胞极化为M1型.结论 IDO表达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 姜提取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轻高果糖喂养SD大鼠的肾损伤

    作者:杨铭;姜蓉;林雪梅

    目的 观察姜提取物对高果糖喂养SD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果糖组、20 mg/kg姜提取物组、50 mg/kg姜提取物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反转录PCR检测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MCP-1、TNF-α、IL-6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果糖组大鼠肾质量和肾指数明显降低,并伴有肾小管损伤;50 mg/kg姜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果糖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抑制大鼠肾脏MCP-1、TNF-o、IL-6 mRNA的表达(P<0.05);50 mg/kg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果糖组大鼠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MCP-1、TNF-α、IL-6的含量(P<0.05).结论 姜提取物能够改善果糖所致肾损伤,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徐志娟;盛立霞;欧阳桂芳

    目的 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扩增UCBMSC并鉴定其表面标志及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UCBMSC与淋巴细胞直接共培养并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或在TranswellTM非接触体系中,用PHA刺激共培养.两个培养体系均分为阴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单独培养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加PHA刺激组)、实验组(淋巴细胞加PHA和UCBMSC组).四氮唑衍生物MTS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在共培养与TranswellTM非接触体系中不同数量UCB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UCBMSC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具有剂量依赖性.但两体系中UCBMSC与淋巴细胞比值相同时,共培养体系抑制作用较非接触体系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BMSC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共培养体系抑制作用较非接触体系强.

  • 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抗体特异性分析

    作者:张勇萍;安宁;杨世明;苏小花;杜娟

    目的 确证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浆(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血标本再用凝聚胺法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结果 在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10例中,由非特异性抗体引起假阳性35例(16.7%),由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阳性175例(83.3%).在17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抗体156例(89.1%),MNSs血型系统抗体10例(5.7%),Lewis血型系统抗体5例(2.9%),Kidd血型系统抗体3例(1.7%),其中Rh血型系统合并Kidd血型系统抗体1例.结论 对孕妇产前及受血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早期进行预防及选择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输注,是防治新生儿溶血病和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细胞协同刺激分子B7-H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作者:孙静;刘翠萍;高犁;张学光

    目的 拟通过体外直接测序方法发现B7-H3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先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86例RA患者及73例健康人B7-H3基因序列,发现SNP位点;再结合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检测377例RA患者及321例健康对照组共计6个位点的SNP.结果 在汉族人群中发现B7-H3基因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中存在6个SNP位点,分别位于基因的第19 589[chr.73 992 036、19 630(chr.73 992 077)、19 948(chr.73 992 394)、19 956(chr.73 992 602)、20 214(chr.73 992 660)、28 969(chr.73 993 889)]位.其中前5个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在RA组及健康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发现汉族人群B7-H3基因6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其中5个位点与汉族人群的RA发生相关.

  • IL-33/ST2激活人肺成纤维细胞表达纤维黏连蛋白1和1型胶原蛋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作者:郭治;吴金香;赵继萍;刘粉;陈英剑;毕利泉;董亮

    目的 检测IL-33刺激下人肺成纤维细胞(HLF-1)纤维黏连蛋白1(FN1)及1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方法 选取哮喘组28例,健康对照组25例,ELISA检测血清IL-33的表达;同时对其中8例哮喘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行电子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活检,HE染色观察哮喘患者气道重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33在气道黏膜的分布;培养HLF-1人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IL-33细胞因子刺激,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FN1和Col1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E染色显示哮喘患者基底膜明显增厚且哮喘患者基底膜厚度与血清IL-33成正相关性(r=0.829,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33主要来自受损的气道上皮细胞;不同浓度IL-33细胞因子刺激下的HLF-1人肺成纤维细胞FN1、Col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5),丙酸氟替卡松及阻断IL-33受体ST2可以部分抑制FN1和Col1的表达(P<0.05).结论 IL-33/ST2可能通过激活人肺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FN1和Col1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 小鼠杀菌性或通透性增强蛋白片段BPI889-1497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作者:李堃;刘悦;徐晨

    英国科学家Weiss等[1] 1978年首次发现并描述了杀菌性或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成熟的BPI蛋白由45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r)大约56 000.BPI蛋白早在人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分离得到[2].研究表明,BPI在人中性粒细胞中占较大比重,其含量可以达到细胞总蛋白的0.15% ~ 1.00%,并且可分布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面.在人体暴露于外界环境的上皮和黏膜表面,诸如鼻黏膜、咽部黏膜、口腔黏膜[3-3]、肺泡上皮[5]、消化道上皮、感觉器[6]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上皮都可以检测到BPI蛋白的表达.

  • S100A9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作者:刘洋洋;李晓玲;左威;迟健;柳刚;孙龙钦;姜俊义;刘莹

    目的 制备S100A9重组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 以成人肝cDNA表达文库为模板,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S100A9和pET-32a-S100A9.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后以His-S100A9作为免疫原制备鼠mAb.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鉴定筛选抗体.挑取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并纯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 GST-S100A9和His-S100A9融合蛋白均成功构建表达.共筛选到抗S100A9杂交瘤细胞18株,其中15株在Western blot检测中与重组蛋白呈强阳性反应,3株呈弱阳性反应.2株可识别肝癌组织间隙液中的S100A9天然蛋白.结论 成功地制备出多株抗S100A9的mAb.

  • 抗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单链抗体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作者:陈永华;郭佳;尹衍新;蒋明;朱红胜;张国栋;李冰宇

    目的 构建可表达抗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单链抗体(scFv)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感染HEK293细胞,检测该抗体的表达及与抗原结合活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RT-PCR)从分泌小鼠抗人HGFR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8E8)中扩增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PCR法将VH和VL进行拼接,得到含有信号肽SP-VH-linker-VL的单链抗体基因(HGFR-scFv),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CR-Blunt中.用内切酶将HGFR-scFv基因从pCR-Blunt上切下,插入慢病毒载体pRRL-CMV中,经相应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RRL HGFR-scFv.磷酸钙法转染HEK293T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获得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HEK293细胞,RT-PCR和ELISA检测scFv的表达情况.结果 抗人HGFR-scFv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病毒颗粒感染HEK293细胞后,得到了可以稳定表达抗人HGFR-scFv的细胞系;ELISA结果表明,scFv能与人HGFR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克隆了小鼠抗人HGFR抗体的scFv基因,并构建其慢病毒表达系统.

  • IL-21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萍;何丽;申焕君;黄长形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2000年被发现的细胞因子,作为IL-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参与多种免疫学功能,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IL-21具有多效性,与其受体结合后不仅可以促进淋巴样细胞的增殖,增强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还可诱导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促进CD4+T细胞向Th17分化.IL-21与多种疾病的发展也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介绍IL-21的生物学特性基础上,重点阐述它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 自噬与免疫相关性自噬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懿;吴赛珠;龚勋;彭文杰;汤敏;汤展;钟元林

    自噬是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和大分子蛋白成分利用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分解代谢途径,在能量代谢循环、促进细胞存活中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相互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自噬在免疫、炎症、肿瘤等方面的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自噬与炎症感染、机体免疫及自身免疫反应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通过自噬诱导适度的机体免疫对稳定生物体的正常机能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本文对自噬与免疫相关性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CD4+T细胞亚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明;安高;封桂英;郭亚春;宋鸿儒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可能共同发挥作用.免疫功能失衡尤其是CD4+T细胞中的辅助T细胞亚群Th1、Th2、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失衡被认为是诱导RA发病的中心环节,进而导致关节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的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及骨质的侵蚀.因此,及时矫正Th1/Th2、Th17/Treg比例、功能及相关因子网络的免疫紊乱,可能是RA治疗新的有效靶点.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reg、Th1、Th2、Th17细胞参与RA各个发展进程,但报道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现就目前发现的与RA相关的CD4+T细胞亚群的研究进行综述.

  • Toll样受体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

    作者:马莉;肖小军;刘志刚

    长期以来,固有免疫被认为是非特异性的,因为固有免疫的主要功能是消化病原体并将抗原提呈给参与获得性免疫的细胞.然而,近研究表明固有免疫并不是非特异性的,反而能够通过进化保守的受体-Toll样受体(TLR)充分特异性区分自我和病原体.固有免疫除了在宿主早期防御病原体侵入起着重要作用外,TLR能够作为佐剂的受体建立天然和获得性免疫之间的桥梁,并对介导适应性免疫有着重要作用.这一模式的转变改变了我们对免疫和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看法.本文将对TLR识别病原体的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TLR在过敏性哮喘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 IL-33与皮肤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向凤;田中伟

    IL-33是IL-1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成员,组成性的表达于多种人类组织的细胞上,在皮肤组织细胞上呈现高表达.IL-33的特异性受体是转硫酶同系物(ST2),主要表达在Th2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IL-33的经典信号途径是通过ST2配体(ST2L)和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组成的异二聚体,将信号转导至细胞内.IL-33是一种双效型的细胞因子,与皮肤多种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本文对IL-33及其在皮肤相关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IL-33 炎症 皮肤 综述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成和降解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作者:李金龙;张译丹;周欣;姬文婕;赵季红;魏路清;李玉明

    目的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栓形成有关的结构,本研究拟建立一种评价NET体外生成和降解的方法.方法 通过Ficoll-Histo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利用佛波酯(PMA)诱导其产生NET,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NET的形成,PicoGreen dsDNA染色结合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DNA酶(DNaseⅠ)和健康人血清对NET的降解.结果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纯度达到95%.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NET网状结构主要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NET的DNA条带大小超过10 000 bp.DNase和健康人血青均可降解体外诱导的NET,但程度不同.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NET体外诱导生成和降解的方法.

  • 分枝菌酸诱导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作者:喻岚;陈全;李黎;刘革力;张路渝

    目的 探讨分枝菌酸(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化的条件及特性.方法 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分别包被(0、25、50、75、100) μg/mL MA的聚苯乙烯微球实验组,分别将细胞与聚苯乙烯微球混匀、共同孵育24、48、72 h、5d和8d后,油红O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总胆固醇试剂盒和游离胆固醇试剂盒测定各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当包被MA浓度为75 μg/mL、吞噬时间为24 h时,RAW264.7能形成典型的泡沫细胞,其细胞内胆固醇酯相对含量为60.98%±1.32%;随着吞噬时间延长,形成泡沫细胞所需的MA的浓度逐渐递减;且随着细胞泡沫化程度增加,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减弱.结论 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可快速诱导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MA浓度与细胞泡沫化程度呈正相关,且有时间依赖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