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
Journal of Digestive Oncology(Electronic Version) 소화종류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抑制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丹皮酚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丹皮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LoVo细胞的生长活性,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丹皮酚在0.047-1.504μmol/L剂量下对体外培养的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5或P<0.01).丹皮酚0.094-1.504 μmol/L作用48 h后,光镜可见LoVo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细胞凋亡率升高,呈药物剂量依赖性,Bcl-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胃癌急性穿孔不良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结果 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中,2例行穿刺引流,11例单纯修补,18例姑息切除,14例根治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24.4%(11/45).围手术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2±5.5)岁、(53.5±9.0)岁,平均穿孔时间分别为(19.4±5.3)h、(10.9±5.4)h,平均BMI分别为(15.1±1.3)kg/m2、(18.3±2.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及远处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手术期存活患者(P<0.01).围手术期死亡多见于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少见死亡,根治切除无死亡.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年龄、穿孔时间、BMI以及是否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远处转移相关(P<0.01).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5、29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与患者一般情况、腹膜炎程度、肿瘤进展情况有关,对其综合、正确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机会,生存获益.
-
质子泵抑制剂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Meta分析
目的 有研究提示质子泵抑制剂(PPIs)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关,长期使用PPIs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本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 探讨PPIs的使用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广泛检索2009年12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PPIs与结直肠癌研究的相关文献.所有人选文献均进行发表偏倚和异质性分析.合并OR值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的95%置信区间.结果 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了超过10万名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明显(P<0.01),因此采用随机效用模型.结果 表明PPIs的使用与结直肠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OR=1.19;95%CI:0.90-1.57).结论 短期内常规剂量使用PPIs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并不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自根治术后第1 d至术后第7 d,对照组应用常规TPN(25 kcal/kg·d),治疗组应用Glu强化(20 g/d)的TPN,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4、第8 d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无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第4 d两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IM+、CIM+/CD8+值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 d两组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治疗组升高明显,术后第8 d治疗组IgA、ISG、CD3+、CD4+、CD4/CD8+值均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甚至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强化的TPN能有有效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
预防性结肠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完全性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一期手术的安全性及预防性结肠造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12例急性完全性左半结直肠癌并梗阻急诊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期切除吻合施行或不行预防性结肠造瘘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手术期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接受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肠道灌洗并一期吻合,其中61例行桥式预防性造瘘,51例未行预防性造瘘.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手术出血量及根治切除率无显著差异,预防性造瘘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非造瘘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造瘘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非造瘘组为13.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吻合口瘘在非造瘘组发生2例(3.9%),造瘘组无1例发生.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联合术中肠道灌洗的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预防性造瘘并非必要.
-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的可行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69例Duke分期A或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常规开腹T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0.8±31.34)h、(84.41±28.41)ml、(2.59±0.99)d,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94±21.01)h、(143.94±34.18)ml、(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5.7%vs.61.8%,P<0.05).中位随访39.5年,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局部复发分别2例、1例,远处转移分别2例、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
足叶乙甙软胶囊对比拓扑替康二线治疗晚期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足叶乙甙软胶囊(VP-16)与拓扑替康(TPT)二线方案治疗晚期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收治的进展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共41例,按治疗方法 不同随机分为VP-16(n=21)和TPT组(n=20),VP-16组患者口服VP-16软胶囊100 mg,连续14 d,3周为一周期;TPT组静脉滴注TPT(1.25 mg/m2),连续5 d,每3周为1周期;每组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P-16组化疗客观有效率为2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0周,1年生存率为42.9%;TPT组客观有效率为1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8周,1年生存率35.0%;客观有效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P-16组不良反应贫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T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VP-16组极少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VP-16软胶囊单药二线治疗晚期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疗效不低于TPT,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微.
-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
目的 评价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154例,其中晚期患者96例.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58例.对晚期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并统计所有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资料完整的晚期患者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中位时间23个月,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3例(72.6%),疾病稳定15例(20.5%),原发耐药疾病进展5例(6.8%),客观有效率为72.6%,疾病控制率为93.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0个月,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61%和34%,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88%和72%.154例患者接受过至少一次伊马替尼治疗,起始剂量400 mg/d,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1~2级,耐受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水肿(75.3%)、消化道反应(37.7%)和贫血(22.7%).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4/154).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GIST疗效肯定;患者对于400 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许多学者认为残胃癌切除率低,预后不佳.本研究通过与近端胃癌对比,了解胃良性疾病术后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间在我院施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其中残胃癌31例,近端胃癌14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患者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初次胃切除术后至确诊残胃癌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6.87±4.30)年,残胃癌多位于吻合口(87.1%).与近端胃癌的患者相比,残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但肿瘤大小、分期、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点及根治切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残胃癌总体5年生存率为29.1%,与近端胃癌的39.7%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治手术的残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8.3%,与近端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和根治手术是本组残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与近端胃癌相似.早期诊断、接受根治手术,可有效改善残胃癌患者的预后.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有地域性差异,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在西方国家更高,而在亚非国家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结直肠癌由于门静脉的回流更容易出现肝转移.大概50%的患者会进展为肝转移,而肝转移可导致7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死亡[1].
-
新辅助治疗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距离肛缘小于6 cm的直肠癌,在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全部直肠癌患者的75%.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Miles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根治的"金标准",而术后结肠永久性造口、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难言之苦,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胃肠间质瘤诊治共识与个体化治疗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并不常见,但在近十年中却成为胃肠肿瘤外科关注的热点."靶向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本病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病以往单一的、仅仅依靠外科手术的治疗模式.多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和靶向药物联合的综合治疗,显著地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美国综合癌症网络(NCCN)每年至少对本病的诊疗指南更新两次.对于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知识更新和规范诊疗意义重大.
-
胃肠间质瘤是分子生物学诊治实体瘤的样板
十年前,含冤半个世纪的近95%的平滑肌肿瘤终于正名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此前,这类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手术切除.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在过去20年,研究者积累了肉瘤的大量基因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做出了厚积薄发的贡献.肿瘤的研究已经进入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全新时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病机制成为可能,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已经超越部位和器官形态学水平,进入更高端的境界,治疗的效果也获得可喜的进步.其中,胃肠间质瘤就是一个成功的样板.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
术者简介 李国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外科学组委员兼胃癌专业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道
一、临床资料1.病史:患者,女,48岁.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治疗时发现肝占位,当时未予处理.出院前在当地医院作CT检查,结果提示:全肝见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病灶,主要位于右叶被膜下,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代偿增生.自起病以来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