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
Journal of Digestive Oncology(Electronic Version) 소화종류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胃癌根治术后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的联合应用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EN+PN),对照组23例仅行单纯肠内营养(EN),检测患者术前、术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BMI、胃切除方式、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8天体重均有下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术后3天开始回升,观察组术后7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后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肠内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
ATRA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s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ATR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ATRA在不同溶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对oVo细胞表达sICAM-1的影响. 结果 相同作用时间,sICAM-1表达水平随ATRA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条件下,ATRA作用24、48和72小时,sICAM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以抑制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sICAM-1的表达,其对s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
-
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强化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加强肠内营养治疗的意义. 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腹部外科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70例进展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辅助化疗期间试验组给予每日添加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的整蛋白型营养粉安素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未给予积极营养干预.采用患者整体主观评分法(PG-SG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化疗耐受性及免疫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和辅助化疗前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营养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PG-SGA评分为(2.12±0.69),显著低于对照组(4.37±0.75)(P<0.01);试验组营养不良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症及血清转氨酸升高的发生率为14.3%(5/35),显著低于对照组51.4%(18/35).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百分比以及IgM、Ig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6个月辅助化疗期间,患者予添加谷氨酰胺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安素)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辅助化疗及提高生活质量.
-
固定专科对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固定专科对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有无影响,了解不同专科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差异的现状.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是否长期固定与肿瘤外科手术专科配合分为固定专科组和非固定专科组.结果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平均得分为(161.49±3.70).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平均为(182.00±31.95),非固定专科组为(163.23±3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固定手术专科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高.结论 固定专科有利于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不同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存在差异.
-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7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78)、传统开腹组(n=9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肿瘤根治程度、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等.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TNM和Dukes分期无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手术时间(157.4±58.1)分钟,开腹组(145.3±44.2)分钟(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半流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16.7±6.5)枚,开腹组(14.2±5.4)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标本安全切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指数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9.0%vs.10.9%)及生存率(75.6% vs.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相当,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镜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 vs.(130.7 ±55.1)ml],腹腔镜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1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分析病理资料的地区特点及预后,有助于指导该地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术后胃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结肠癌术后胃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结肠癌术后胃瘫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分为E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及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以患者拔除胃管后能正常进食半流为治疗有效,探讨EN+PN组对胃瘫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结肠癌术后胃瘫的发生率为3.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否术后镇痛、造瘘及急诊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两组患者胃液量均无1例需外科手术干预.EN+PN组与TPN组相比,可显著减少结肠癌术后胃瘫的恢复时间(P<0.05)[(12.8±3.8)d vs.(17.5±4.2)d].结论 EN+PN可以较快恢复患者自主胃排空能力,效果显著.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将120例结直肠癌术后需进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98%(59/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对照组仅71%(43/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8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对照组仅6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疗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能有效引导患者认识结直肠癌术后的化疗,从思想上接受化疗,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化疗所带来的伤害,坚定完成化疗的信心.
-
快速康复外科改善术后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注重术后护理,包括防止感染、血栓以及常规使用引流管、鼻胃管,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2周[1,2].十多年前,Kehlet的小组在丹麦运用多方面的康复措施使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天,但由于没有制定指南,缺乏理论方面的依据以及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迟迟未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1].2000年,促进术后恢复学会(The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ociety,ERAS)成立,分别在丹麦、挪威、瑞典、美国、荷兰展开,专门研究结肠手术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和传统围手术期护理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恢复情况[3].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诊断与分级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很多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胃肠道、胰腺、支气管和肺为好发,其他部位如肝、胆管、甲状腺、甲状旁腺和泌尿生殖道等亦有报道[1].
-
进展期或转移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e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和胰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分泌多种激素,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一度被认为比较罕见,但由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以及终结果(surveille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证实在过去30年中,其发病率大约增加了5倍.目前估计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发病率约为5.25/10万[1],其中GEP-NENs大约占55%~70%.
-
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科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能力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一般被分为前肠、中肠或后肠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常见的NEN类型,约占所有NEN的65%~75%[1].长期以来,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命名和分类上存在不少混乱,为了达到规范诊断,2010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做了修订[2],在此基础上,2011年4月我国病理学家发布了“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3].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晰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镜手术要求包括:①非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
-
全胃切除术后迟发性腹腔出血2例及文献复习
胃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大多出血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迟发性腹腔出血是指术后2周及以上发生的腹腔出血,文献较少报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近3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有2例出现迟发性腹腔出血,现结合文献总结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