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摘要: 1引言1940年,Ayman和Goldshine提出偶测血压值(CBP)不能真实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提出了动态血压监测(动态监测)的问题,并从两方面进行研究.
-
采用SKATER导管行膀胱造瘘在高危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TURP治疗的38例高危、大体积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同时行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术18例、不行膀胱造瘘术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TURP与膀胱造瘘术均顺利完成.膀胱造瘘组一步法膀胱穿刺造瘘手术时间(3.0±0.5)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相近(P>0.05),均无患者发生水中毒或其他前列腺电切综合征.膀胱造瘘组TURP手术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非膀胱造瘘组明显缩短(P均<0.05).术后随访3个月~2年患者恢复均较好,排尿均顺畅,无尿道狭窄,无尿失禁.结论:高危、大体积BPH患者在TURP术中应用一步法膀胱造瘘,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较快.
-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用于乳腺癌二线新辅助化学治疗的观察
目的:评价GN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作为二线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案,用于TAC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耐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经2~4周期TAC方案化学治疗反应不佳的LABC患者,采用GN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 m2静脉滴注,第1、8日;长春瑞滨25 mg/ m2静脉滴注,第1、8日.每21日为1周期,2周期后评定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病情稳定或进展的患者停止化学治疗,缓解的患者继续行化学治疗至多6周期,所有患者化学治疗结束2周后行手术切除.结果:26例患者共完成83周期化学治疗,平均3.2周期.其中完全缓解2例(8%),部分缓解10例(38%),病情稳定9例(35%),进展4例(15%),其中1例(4%)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总反应率46%(12/26).4例(15%)患者成功实施保乳手术,无1例患者需植皮.主要毒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黏膜炎和周围神经毒性.结论:GN方案可作为二线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案,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LABC患者,临床反应率较好,耐受性尚可.
-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选取77例LVEF正常的T2DM患者,依据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H组)38例,正常对照组(NC组)34例,应用STI技术测量左心室长轴切面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Ls)、短轴切面的圆周(SCs)及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Rs).结果:左心室整体SLs在两病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DH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左心室整体SCs及SRs仅在DH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无心力衰竭症状LVEF正常的T2DM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已降低.
-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应用自体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60耳)在耳内镜下应用自体同侧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观察术后鼓膜的愈合情况及听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穿孔鼓膜的愈合率达97%,气导听力提高(12.7±2.0)dB HL,术后听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术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内镜下应用自体同侧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具有简便易行、组织相容性和疗效好的优点.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V感染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HBV感染状况,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慢乙肝患者MMSC能否被HBV感染.方法:分离慢乙肝患者MMSC后,分别以Cult-M培养液及HBV DNA阳性患者自体血清培养液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SC的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表达情况,巢式PCR法检测体外培养条件下MMSC的HBV DNA及环状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慢乙肝患者MMSC内HBsAg及HBcAg表达均为阴性,HBV DNA及环状DNA均未检测到;HBV DNA阳性慢乙肝患者自体血清培养的第1、3、5代MMSC中均未检测到HBsAg、HBcAg、HBV DNA及环状DNA.结论:慢乙肝患者MMSC内不存在HBV感染;在以HBV DNA阳性血清体外培养的情况下,MMSC亦未发生HBV感染.
-
Maspin和P53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Maspin和P53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尖锐湿疣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7例尖锐湿疣组织和2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Maspin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0%)低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5%)较对照组(15%)高(P<0.01).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Maspin基因表达下调和P53基因表达上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事件,可能是尖锐湿疣增生迅速,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
-
舒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肌保护
目的:研究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时,舒芬太尼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OPCABG的患者60例,年龄52~75岁,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组用舒芬太尼1 μg/kg,芬太尼组用芬太尼10 μg/kg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切皮、劈胸骨、钳夹主动脉侧壁、关胸前追加舒芬太尼每次0.8 μg/kg(舒芬太尼组)或芬太尼每次8 μg/kg(芬太尼组)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T0)、桥血管吻合结束(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毕8、16和24 h(T3-5),采集桡动脉血10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CK-MB、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舒芬太尼组血清cTnI水平在T4~5时显著降低(P<0.05),IL-6水平在T1~4时降低(P<0.05),IL-10在T1~4时升高(P<0.05),SOD活性在T1~3时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OPCABG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等有关.
-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清IFN-γ、TNF-α和IL-12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小鼠体内炎症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 IL-12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Balb/cJ小鼠36只,随机分为3型鼠肝炎病毒(MHV-3)注射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n=6)、肝组织收集组(n=24).前两组分别予腹腔注射MHV-3 100 PFU和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情况;第三组予腹腔注射含100 PFU的200 μl MHV-3,分别于0、24、48、72 h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血清ALT以及血清IFN-γ、TNF-α和 IL-12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行肝脏病理评估.结果:MHV-3注射组6只Balb/cJ小鼠在注射MHV-3 3 d内全部死亡,而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全部存活.注射MHV-3后Balb/cJ小鼠血清ALT的水平持续升高,在72 h 达到峰值.血清IFN-γ和IL-12的水平在感染48 h后达到峰值,随后有所回落.血清TNF-α水平持续升高,在72 h 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FN-γ、TNF-α和 IL-12水平与血清ALT的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7、0.921和0.734,P均<0.05).结论:急性肝衰竭小鼠体内IFN-γ、TNF-α和 IL-12均显著增加,3种炎症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可能在急性肝衰竭小鼠坏死性炎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IPAF和NALP1在RA-FLS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意义
目的:研究人IL-1β转换酶蛋白激活因子(IPAF)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蛋白(NALP)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来自4例骨关节炎、6例RA患者、3例关节创伤患者的滑膜组织标本,分为骨关节炎组、RA组、正常对照组.分离培养FLS,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比较3组IPAF、NALP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3组FLS中IPAF和NALP1蛋白表达.6份RA-FLS分别加入胎牛血清培养液(空白对照组)、脂多糖、脂多糖加ZVAD-FMK、TNF-α、TNF-α加 ZVAD-FMK处理24 h,比较各样本IPAF和NAL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PAF蛋白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骨关节炎组、RA组、正常对照组,骨关节炎组IPA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A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NALP1蛋白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骨关节炎组、RA组、正常对照组,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A-FLS经不同药物干预后,TNF-α处理组IPA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4组 (P<0.01或0.05);各组NALP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FLS中IPA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NF-α可促进RA-FLS中IPAF表达.
-
超促排卵周期中获卵数多于20个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获卵数多于20个的患者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与全部胚胎冷冻,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体外受精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且获卵数多于20个的260例患者共277个周期,分为新鲜周期移植组(A组)244个周期和全部胚胎冷冻组(B组)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结局及OHSS发生率.结果:B组窦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冷冻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上明显高于A组(P<0.01或0.05),A组患者hCG注射日hCG剂量高于B组(P<0.01).两组解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累计妊娠率高于B组(P<0.05).A组的OHSS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B组迟发型OHSS者比例低于A组(P<0.01).结论:IVF-ET中获卵数多于20个的患者,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行全部胚胎冷冻可减少迟发型OHSS发生率,但临床妊娠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