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중풍여신경질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2754
  • 国内刊号: 22-113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1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吴江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CT血管造影在大面积脑梗死并发 恶性脑水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强;孙勇;王大维;赵新;刘冬梅;朱欣佚;谢建军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评估大面积脑梗死致恶性脑水肿(MBE)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院12 h内行CT平扫和CTA检查.根据患者脑水肿程度不同,分成MBE组和非MBE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利用NIHSS、ASPECT、CS评分,以确定MBE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21例患者诊断为MBE,3 m时与非MBE组比较预后不良.两组NIHSS、ASPECT、CS评分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BE的危险因素表明,基于CTA图像测定的血管狭窄率≥70%、NIHSS评分>17和CS<2与MBE显著相关.结论 CT血管造影用于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恶性脑水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五味子多糖影响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丁振东;齐玲;张玉影;张宇;王东东;钟越;温娜;于洪泉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多糖对脑肿瘤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脑肿瘤细胞,采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脑肿瘤干细胞,MTT法检测五味子多糖对脑肿瘤干细胞生长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分泌HIF、VEGF、Neun和GFAP蛋白变化.结果 五味子多糖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800 m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五味子多糖作用后脑肿瘤干细胞分泌HIF和VEGF蛋白降低,分泌Neun和GFAP蛋白增高,与对照组比较,800 m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味子多糖通过诱导脑肿瘤干细胞分化和调控VEGF表达而抑制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

  •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FLAIR血管 高信号与后循环脑卒中的相关分析

    作者:矣方圆;位珊珊;姜季委;李艳玲;王瑞萍;商秀丽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的头磁共振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后循环血流、管径、动脉弹性的相关研究.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年龄≥65岁,经MRI和MRA检查确诊VBD患者46例,依据临床表现和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检查结果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分为梗死组(27例),无梗死组(19例).对两组患者的MRI图像基底动脉FVH等级与动脉直径、血管形态、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及动脉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VH在老年VBD患者的发生率为60.9%.VBD患者梗死组S型基底动脉较无梗死组多,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07,P=0.043).基底动脉FVH征与血流平均速度、动脉搏动指数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31、0.469,均P<0.05),中重度的FVH征(FVH≥2级)与基底动脉直径(r=0.506,P<0.05)弱相关.影像学上基底动脉FVH达到2级以上的梗死组较无梗死组在动脉管径更大、平均血流速度更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330,P=0.035;t=2.245,P=0.041).结论 FVH征在VBD患者中出现率高.FVH征达到2级以上的VBD患者,预示基底动脉平均动脉血流速度(MFV≤20 m/s)减慢、动脉直径增大,提示发生后循环脑卒中的风险增大.

  • R2*值在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原发性帕金森病 异质性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波;芮茂萍;陈渝晖;陈婧;张宏江;代红樱;龚霞蓉

    目的 探讨R2*值在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运动障碍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2例IPD患者,据主要运动症状分为震颤为主型(61例)、混合型(33例)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sorder,PIGD)为主型(28例).患者与对照组均采用ESWAN(enhanced gradient echo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序列扫描,测量不同脑区的R2*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GD为主型与震颤为主型相比,MMSE评分低(P<0.05),改良Hoehn-Yahr病情分级重(P<0.01),但发病年龄、病程及起病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R2*值在苍白球高,其次为黑质网状带、红核,额叶白质区低.PIGD为主型与对照组相比,红核、黑质网状带及致密带、苍白球R2*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震颤为主型相比,红核、黑质致密带R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混合型相比,红核、黑质网状部及致密部、壳核、苍白球及丘脑的R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颤为主型与混合型相比,黑质网状带、壳核的R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脑区R2*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IGD为主型与震颤为主型有较明显的异质性.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的脑铁沉积部位存在异质性,R2*值有助于IPD的诊断及分型诊断.

  • 浙江省临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DPN筛查 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倪桂莲;崔融;王俊;朱锦燕;任何菊;王宇光;杨昌友;谢鹏锦;林彤;戴军;朱顺强

    目的 探讨浙江省临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多级分层抽样对临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DPN筛查,有效筛查2609例,男性783例,女性1826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为(64.24±9.93)岁.DPN采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筛查流程(DPN-SP)进行社区糖尿病患者DPN筛查,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与非DPN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DPN有关的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临海市DM人群中DPN患病率为38.67%.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腰围、体质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肌酐、甘油三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PN患病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有关.结论 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达标管理,加强体质指数、腰围的干预,对控制和延缓DPN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匹鲁卡品致痫大鼠 海马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亚丽;王翠;余梦嫣;连亚军;谢南昌

    目的 研究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在氯化锂-匹鲁卡品(pilo-carpine,PILO)癫痫大鼠模型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CON)组、PILO组(2 h、8 h、24 h和72 h 4个亚组)、Ru360组和精胺(Spermine)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荧光染色法测定海马组织线粒体Ca2+浓度,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yt C和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1)与CON组比较,PILO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Ca2+浓度明显升高,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CON组比较,PILO组海马Bax表达水平、线粒体Cyt C释放及caspase-3激活明显增多,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2)与PILO组比较,Ru360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Ca2+浓度明显降低,凋亡明显减少(P<0.05);与PILO组比较,Ru360组海马Bax表达水平、线粒体Cyt C释放及caspase-3激活明显减少,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5).(3)与PILO组比较,Spermine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Ca2+浓度明显升高,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PILO组比较,Spermine组海马Bax表达水平、线粒体Cyt C释放及caspase-3激活明显增多,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 MCU在PILO癫痫大鼠海马神经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MCU可发挥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 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冰冰;孟凡江;祖赛;卢丹丹;李轩;侯岚;张唯;王佩

    目的 探究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6月符合纳入试验标准患者86例,采集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数据.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结果 通过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的体重指数(P<0.001)、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P=0.002)、血尿酸(P<0.01)、同型半胱氨酸(P=0.03)比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血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相关性.

  • 蛋白激酶Cδ 参与帕金森大鼠模型 中6-OHDA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韩飞;李成朋;董智慧;禹文峰;张春林;焦玲;官志忠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δ(PKCδ)细胞核转移在帕金森大鼠模型神经元丢失中的病理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10只)和PD组(30只),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生理盐水或6-OHDA溶液并通过阿朴吗啡(APO)诱导旋转进行模型筛选,免疫组化检测黑质致密部(SNpc)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KCδ蛋白表达并通过共聚焦观察PKCδ在细胞核的表达.结果PD组SNpc部位TH阳性神经元形态发生了病理改变且密度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PD组SNpc组织中PKCδ 及Cleaved PKCδ的表达较Sham组显著上调(P<0.05);共聚焦显微镜提示PD组SNpc部位PKCδ与细胞核有共定位.结论PKCδ的酶解激活及细胞核转位可能参与了PD的神经病理发生.

  • Marchiafava-Bignami病伴脑白质广泛脱髓鞘病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郝悦含;马瑞;何志义

    目的 分析Marchiafava-Bignami病伴胼胝体外脱髓鞘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1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终诊断为Marchiafava-Bignami病伴脑白质广泛脱髓鞘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意识障碍入院,有大量饮酒史20 y,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双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及额叶白质下多发斑片状长T2信号,符合脱髓鞘改变,综合分析临床特点、详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终诊断为Marchiafava-Bignami病伴脑白质广泛脱髓鞘病变.检索伴胼胝体外脱髓鞘病变的Marchiafava-Bignami病患者国外报道20例,国内报道3例,我院收治1例,共24例.结论 Marchiafava-Bignami病相对少见,伴胼胝体外脱髓鞘病变的Marchiafava-Bignami病更为罕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双侧对称性小脑中脚及小脑梗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付胜奇;张杰文;杨冬冬;张斌;张洪涛;张道培;张淑玲

    小脑中脚(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MCP)亦称桥臂,是连接小脑和桥脑的重要结构,主要血液供应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供应,部分由小脑上动脉(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 SCA ) ,因此, MCP 属于AICA与SCA的分水岭区[1]. MCP梗死分别占急性脑梗死的0. 9%,而孤立性的双侧 MCP 梗死临床罕见[2~4]. 目前双侧MCP梗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本文对一例双侧MCP梗死伴小脑梗死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报道.

    关键词:
  •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邓玉燕;张翔博;顾志浩;黄文杰;周春奎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hypertrophicinferior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继发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格莫三角)病变引起的特殊的跨突触变性,其临床特点为原发病变稳定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眼震、软腭阵挛、肢体震颤、共济失调等[1]. 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误诊及漏诊率高. 本文对1例H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探讨HO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

    关键词: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灿;吴慧杰;李金遥;马倩倩;李鸣;杨薇

    2011年,Garcia-Monco等将存在胼胝体压部短暂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命名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 ,RESLES) [1]. RESLES被定义为可逆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有时也累及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神经节. RESLES病例中儿童较多,成人少见,且主要发生在日本等亚洲国家,本质是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致病原因不一. 头部MRI(核磁共振)典型表现为胼胝体压部脱髓鞘改变,预后较好,一般去除病因(如低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及病变完全消失,少数需应用激素治疗.

    关键词:
  •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致偏头痛2例报告

    作者:李蒙;赵宏伟;王凤志;任占秀;何秋

    近年来,我们及多数学者认为心脏右向左分流( 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其机制还在争议中,而相关的报道多数为卵圆孔未闭性RLS引发的偏头痛[1,2]. 随着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广泛开展,术中许多患者需接受房间隔穿刺,患者术后可遗留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iatrogenic atrial septal defect ,iASD) [3]. 本文报道2例iASD性的RLS引发偏头痛发作的病例并做一讨论.

    关键词:
  • 酒精性肝硬化并肝性脊髓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辉;刘美香;蔡淑萍;马丽丽

    肝性脊髓病( Hepaticmyelopathy ,HM)是长期慢性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较为罕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易出现漏诊、误诊. 肝炎后肝硬化继发本病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相继增多,酒精性肝硬化并发本病者报道极少.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及我院收治的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 以脊髓炎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报道

    作者:李桂波;张仁生;张蓓琳;刘晶瑶

    神经梅毒是病原体苍白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神经梅毒可发生于梅毒的各个时期[2] ,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漏诊. 现将我科2017年收治的1例以脊髓炎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通路的激活与神经 干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李迪;黑晓英;丁婷婷;候荔桉

    Notch通路是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其激活不需要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的参与,可直接收邻近细胞的信号并传导至细胞核,激活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 Notch通路广泛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 其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通路的激活对于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重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与神经干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研究,同时探讨巢蛋白( Nestin)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标记蛋白,用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快速应答敏感指标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 直立倾斜试验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叶静纳;高雅萱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年更新版) [1]将晕厥定义为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 总的机制是由于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多种生物调控机制之间的功能障碍导致短暂的大脑低灌注.经颅超声多普勒及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已分别用于印证晕厥时脑血流调节障碍及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下降[2]. 晕厥的原因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倾斜试验( tilt table test,TTT)又称直立倾斜试验( head-up tilt table test ,HUTT)就是确定非心源性晕厥病因及类型的主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
  • 血清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倩倩;李鸣;吴慧杰;王灿;李金遥

    脑血管病是常见的致残原因,是发达国家第三大死因[1]. 而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1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球卒中患者死亡人数为570 万人,首次发患者数达1600 万人,到2030 年,这些人数可能分别达到780万人、2300 万人[3]. 此外,78%的卒中患者是第一次发病,约78万美国人每年经历初次或复发性卒中,平均每40 s有一人发生卒中[3]. 中国每年有150 万~200 万新发脑卒中的患者,年脑卒中发病率为( 116~219 )/10 万人口,年脑卒中死亡率为( 58~142 ) /10 万人口[2]. 因此,其首要预防是公共卫生的重点.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过多摄入肉类、海鲜等富含嘌呤类的食物后,容易造成尿酸在人体内的蓄积. 现已知尿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几年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也明显增多.

    关键词:
  • AQP4与NMO-IgG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韩冰

    视神经脊髓炎( NMO)又称Devic病,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急性起病,病情反复且进行性加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由于患者常出现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的症状,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资料和发作期处理存在相似性,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学者认为NMO只是MS亚临床分型. Lennon 等[2]于2004年在NMO患者体内识别到一种称为NMO-IgG的特异性抗体,得出NMO是一种不同于MS 的独立性疾病[3].人们通过对NMO-IgG研究不断深入,发现NMO有更多的临床表型. 2007年,Wingerchuk等[4]对NMO患者疾病的空间、时间累及范围的不同及伴发疾病进行概括,提出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 NMOSD). 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NFS)扩大了NMOSDs 疾病谱的范围,扩大了中枢神经系统病灶所累及的范围[5]. 虽然大部分NMO患者血清NMO-IgG为阳性,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血清内并未检测到,因此,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小组( Internationai Panel for NMO Diagnosis ,IPND)于2015年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6] ,提出了明确的NMOSD诊断标准,同时根据NMO-IgG的状态分为两种,这意味着可以存在 NMO-IgG 阴性的 NMO. 近年来,人们对于NMOSD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发现NMO-IgG不但在NMOSD的诊断中特异性高,其在NMO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就NMO-IgG、AQP-4与NMO关联性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
  • 重症肌无力病情评价常用量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瑶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是目前常见的、具特征性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自身抗体介导的、T细胞依赖性的免疫攻击,从而引起传递障碍而导致骨骼肌无力. MG可累及眼外肌、面部、颈部、延髓、四肢及呼吸肌等多个肌群,因受累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呈多样性,但均具有波动性及易疲劳性的特点[1,2].

    关键词:
中风与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9 10 11 12
2011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5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