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010~2012年德州市11县市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2010~2012年德州市11县市区173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谱分析.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和Cox A16型核酸检测. 结果 1 739例手足口病病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率64.29%,其中EV71阳性率为25.24%,Cox A16阳性率为22.3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6.73%;2010年病原以Cox A16为主,2011年病原以EV71为主,2012年病原以Cox A16为主,且有其他待定型别肠道病毒流行,检出率高于Cox A16;不同县市区之间病原体类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629,P<0.01);2~3岁组发病率高,<1岁组病例数少;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5月份病例数多;9例重症病例中6例由EV71引起,1例由Cox A16引起,其他2例肠道病毒检测为阴性. 结论 手足口病病原谱复杂,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应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在发病高峰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
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与系统发育学研究
目的 测序并比较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伪威氏按蚊、多斑按蚊、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及塞沃按蚊)mtDNA-COⅠ基因序列差异,并探讨其系统进化关系. 方法 多斑按蚊复合体经形态学和ITS2分子鉴定种型后,PCR扩增多斑按蚊复合体mtDNA-COⅠ基因序列,采用Chromas软件核对,必要时手动调整,采用Bioedit软件进行比对分析,采用Mega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PCR扩增mtDNA-COⅠ基因序列全长约645~660 bp,平均G+C含量为29.1%,A+T含量为70.9%.5种不同算法计算的5成员种成对种间距离有较小偏差,但种间遗传距离范围基本趋于一致,以塞沃按蚊、达罗毗按蚊及多斑按蚊亲缘关系近,其后依次为威氏按蚊和伪威氏按蚊. 结论 根据mtDNA-COⅠ基因序列,采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多斑按蚊复合体系统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该基因序列适用于多斑按蚊复合体分析系统学分析.
-
人芽囊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比较及形态观察
目的 比较3种人芽囊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的检出效果. 方法 收集腹泻组400例、健康对照组394例送检粪便标本,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和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检查人芽囊原虫,并观察镜下形态. 结果 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粪便为11.50%、12.75%和20.75%;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x=15.804,P<0.05),且该法检出密度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x2=144.715,P<0.05).健康对照组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阳性检出率(1.52%)和检出密度高.粪便中人芽囊原虫常见为空泡型,其次为颗粒型. 结论 临床检测人芽囊原虫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检测条件选取合适的检查方法.
-
钉螺在微山湖区生存繁殖的现场研究
目的 探讨在南水北调和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山东受水区钉螺生存繁殖的现状. 方法 2004年10月起在调水途经的微山湖区独山岛采用螺笼放养钉螺、和半定量观察法观察钉螺生存繁殖情况. 结果 至2011年钉螺已经在微山湖区生存繁殖7年,2005年9月1螺笼经淘洗后共收获子1代活螺671只,2006年10月收获子2代活螺823只,2007年10月收获子3代活螺337只,2008年10月收获子4代活螺401只,2009年10月收获子5代活螺158只,2010年10月收获子6代活螺203只;至2011年10月,经过7个冬季(84个月)的放养,当年收获子7代活螺1 017只,与越冬亲代螺比较,活钉螺数量增长了9.7倍. 结论 微山湖区的钉螺能够生存7年以上,是迄今我国向北方迁移钉螺能较长期生存繁殖地理分布北点(北纬35°15 ′);南水北调长江取水口附近的钉螺迁徙至微山湖区后仍保持较长时期的种群生存繁殖能力,但非完全适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竣工输水后,山东微山湖区存在着血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将微山湖区作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给予管理.
-
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 表达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mAbs的生物学特征. 方法 克隆表达pORF8融合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致敏脾淋巴细胞.取脾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稳定分泌抗pORF8蛋白mAbs的阳性细胞株并鉴定mAbs类型;ELISA法测定mAbs效价;IFA、Western blot鉴定mAbs特异性. 结果 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pORF8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2C7、5C2、12F8,抗体类型分别为IgM、IgG3、IgG3;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048、1:512、1:1 024.12C7、12F8 mAbs能同时特异性识别GST-pORF8、RFP-pORF8融合蛋白,5C2仅识别GST-pORF8融合蛋白,而不识别RFP-pORF8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获得了3株分泌pORF8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研究pORF8质粒蛋白结构和功能及建立特异敏感的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基因(Angl)表达对人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肿瘤靶向治疗策略的设计和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感染复数为20的对照病毒Ad-GFP和重组病毒Ad-Angl感染胃癌细胞,比色法(MTT法)分析Ang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浆饥饿时对其凋亡的影响. 结果 Ad-Angl组与对照组或Ad-GFP组相比,吸光度(A)值显著增加(P<0.05),说明转染Angl基因能促进MGC-803细胞的增殖.Ad-Angl组与对照组或Ad-GFP组相比,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说明转染Angl基因能抑制血浆饥饿条件下的细胞凋亡. 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Angl基因转染后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并可抵抗血浆饥饿所诱导的细胞凋亡.
-
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 完善蠕虫检测技能竞赛考核标准,提升全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的检测能力. 方法 制备由8种蠕虫虫卵不同组合的4张虫卵标本与1片空白对照标本组成的标本盘,结合专家咨询和基准减分法建立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评分体系,选择省部联合防治血吸虫病行动项目的湖南、湖北两省的12个联系点的48名血防专业人员对标本盘进行检测,评估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价值. 结果 48名受试者平均41.5分,其中≥60分占20.8%(10/48).虫卵计数减扣15和20分者多达35.42%(17/48)和47.92%(23/48).正确识别血吸虫虫卵者占94.44%(68/72),其他虫卵识别正确率均在50.00%以下.对空白对照的标本有50.00%受试者错判检出虫卵. 结论 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在专业技术考核及其竞赛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基层专业机构人员的蠕虫虫卵检测技能亟待提高.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川南地区医院感染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特征和临床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双纸片协同试验确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扩增技术进行基因分型,K-B法比较产ESBLs阳性株与阴性株耐药率. 结果 77株大肠埃希菌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认28为株产ESBLs菌株;PCR扩增显示,2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型11株(39.29%),SHV型6株(21.43%),TEM、SHV双基因型2株(7.14%),非TEM、非SHV型9株(32.14%).K-B法测定ESBLs阳性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亚胺培南除外)高于ESBLs阴性株. 结论 川南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TEM型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菌株.
-
4种呼吸道病毒悬液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悬液芯片的呼吸道病毒多重检测方法,对4种呼吸道病毒或亚型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包括人类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 方法 依据NCBI公开数据库上各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相关引物探针序列.抽提病毒RNA,经反转录后对目的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与核酸探针微球组杂交后于BioPlex 200检测荧光信号值. 结果 优化了多重PCR方法,hMPV、RSV与IfB的悬液芯片检测灵敏度约3DNA拷贝,IfA的悬液芯片检测灵敏度约30 DNA拷贝.4种病毒或亚型同时检测的特异性高,省时,无交叉反应.17个经传统方法鉴定为呼吸道病毒的临床标本用悬液芯片检测16个阳性,检出率94.1%.标本经测序分析验证,结果与悬液芯片法一致. 结论 建立的同时检测4种呼吸道病毒或亚型的悬液芯片方法特异性高,为快速筛查和鉴定呼吸道病毒提供了新的手段.
-
首次从前列腺液中分离到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
目的 对分离自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一株棒状样细菌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确定其系统发生位置及分类学特征. 方法 利用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等表型性状初步鉴定细菌,通过基因测序及比对明确其种系来源.结果 分离、培养出革兰阳性棒状样杆菌,可形成芽胞;生化反应不活泼;BLAST序列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与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菌株324T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4%,仅存在9个核苷酸差异. 结论 从表型性状和种系发生结果可证实该菌为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鉴于其与模式株在生化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初步考虑该菌株是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的新亚型.
-
应用多重PCR鉴别布鲁氏菌种及猪种5个生物型研究
目的 应用布鲁氏菌种多重PCR和猪种多重PCR对布鲁氏菌进行鉴定. 方法 对两套多重PCR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应用布鲁氏菌参考菌株、疫苗株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评价,并与生物学分型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布鲁氏菌种多重PCR扩增(包括牛种布鲁氏菌8个生物型,猪种5个生物型,羊种3个生物型,以及绵羊附睾、犬和沙漠森林野鼠种各1个生物型)可获得152~1 682 bp的8个DNA片段,但种间DNA片段数不一.猪种多重PCR扩增猪种5个生物型菌株得到197~774 bp的7个DNA片段,不同生物型的DNA扩增图谱不同;猪种疫苗株S2扩增图谱与猪种生物1型相同,多重PCR分型方法与生物学分型方法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 布鲁氏菌种多重PCR能鉴别布鲁氏菌6个种,猪种多重PCR可以鉴别猪种5个生物型.两种多重PCR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该方法快速、简便,可推广应用.
-
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及青蒿琥酯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索、青蒿琥酯及联合用药对小鼠体内弓形虫的作用效果,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有效药物及方法. 方法 小鼠腹腔接种RH株弓形虫速殖子5×10 4个/ml,建立急性弓形虫感染动物模型.设立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单药治疗组以及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和青蒿琥酯、青蒿琥酯和乙酰螺旋霉素联合治疗组,分别于感染后2h给药,首次剂量加倍,疗程7d,以小鼠腹腔灌洗液虫体形态、小鼠生存时间和存活率作为观察指标,连续观察30 d,评价单药和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实验设不治疗对照组. 结果 各治疗组小鼠体内的弓形虫速殖子形态发生改变,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以阿奇霉素单药、阿奇霉素和青蒿琥酯联合用药、青蒿琥酯单药治疗组为显著,分别为(10.63±0.75)d、(7.37±0.36)d、(6.48±0.25)d,未治疗对照组为(4.33±0.22)d. 结论 3种药物均有抗小鼠体内弓形虫作用,阿奇霉素、青蒿琥酯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效果更强.
-
十二指肠钩虫ASP-1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目的 获得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分泌蛋白1(mAd-ASP-1)编码基因全长并实现其原核表达. 方法 根据GenBank AAD13339公布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RT-PCR扩增mAd-ASP-1的成熟肽全基因序列,测序后克隆至pET-22b(+)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Ad-ASP-1,亲和层析纯化. 结果 RT-PCR扩增获得了mAd-ASP-1基因全长,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Ad-ASP-1,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 2(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预期47 ku的重组蛋白Ad-ASP-1,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利用His Trap HP亲和柱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Ad-ASP-1,确定纯化重组蛋白咪唑洗脱液佳浓度为100 mmol/L.Western blot显示,该融合蛋白可被鼠抗His tag抗体识别. 结论 获得了mAd-ASP-1基因全长,并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体系,为获得大量Ad ASP-1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实验基础.
-
血吸虫感染小鼠及家兔抗Sj 23 ku膜蛋白大亲水肽段(Sj23HD)IgG应答模式及其免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 ku膜蛋白分子大亲水肽段(Sj23HD)的抗体反应模式及重组Sj23HD-HSA用于血吸虫诊断和疗效考核的价值. 方法 建立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及家兔模式动物.采集尾蚴感染前、感染后及治愈后不同时间点小鼠及家兔血清,以酵母表达的纯重组Sj23HD蛋白为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Sj23HD IgG应答水平的动态变化,观察Sj23HD在小鼠及家兔体内的抗体反应应答模式及其疗效考核潜能;以Sj23HD-HSA融合蛋白为抗原,以ELISA检测132份血吸虫、30份华支睾吸虫、10份并殖吸虫感染者以及80份健康人血清,观察该重组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以抗可溶性虫卵抗原的抗体应答反应作为对照. 结果 血吸虫感染小鼠及家兔体内抗Sj23HD蛋白的抗体反应呈短寿应答模式,抗Sj23HD IgG反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呈增强趋势,治愈后的初期继续增强,至治疗后2~4周达到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至治疗后16周,部分小鼠、家兔的抗体水平可达到阴性阈值,但下降幅度存在个体差异;抗SEA抗体水平在治疗后呈轻度下降趋势.未治疗小鼠和家兔血清中抗Sj23HD、SEA的抗体水平均无明显下降.重组Sj23HD-HSA和SEA ELISA检测132份血吸虫病病人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64%和97.73%;检测10份并殖吸虫病病人血清,交叉反应率为50%和90%;检测30份华支睾吸虫病病人血清,交叉反应率为0和16.7%;80份健康人血清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血吸虫感染小鼠、家兔血清中抗Sj23HD蛋白的抗体反应为抗原依赖的短寿抗体反应,检测参与这一特异性短寿抗体反应的抗体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与疗效考核潜能.与SEA相比,重组Sj23HD蛋白作为抗原用于血吸虫病实验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但对于来自并殖吸虫流行区的患者仍需注意鉴别诊断.
-
广州管圆线虫动物感染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动物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云南省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从褐云玛瑙螺中分离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人工感染SD大鼠、昆明小鼠、豚鼠和家兔,观察感染情况. 结果 小鼠未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豚鼠、家兔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未获得成虫,仅发现少量幼虫寄生;感染不同时间后可在大鼠脊髓、脑、心和肺等部位发现各期广州管圆线虫. 结论 动物实验证明小鼠、豚鼠和家兔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适宜终末宿主,大鼠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理想的实验动物.
-
3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 方法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基因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设计相应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构建检测芯片;使用巢式PCR扩增标记目的片段,将其与检测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和扫描分析;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评估基因芯片方法. 结果 设计的全部探针均能与相应的标记样品特异性杂交,其中探针1a和1b可特异检测鼻病毒;探针2a、2b和2c可特异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探针3a和3b可特异检测腺病毒.基因芯片法检测3种病毒的低拷贝数分别是2.59×10 2个/μl、2.21×101个/μl和2.05×102个/μl. 结论 构建的基因芯片可特异性检测样品中低滴度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有望为临床提供确诊依据.
-
利什曼原虫家畜宿主研究新进展
利什曼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近年来,其预防控制工作正进一步受到关注.控制传染源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感染利什曼原虫的人和犬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已经毋庸置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畜感染利什曼原虫或在利什曼病传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利什曼原虫感染家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真菌感染中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宿主对致病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基于免疫细胞的功能可塑性,免疫细胞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表型或功能特征都具有可变性.利用表型分群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真菌感染后免疫反应的认识,探讨导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后的结果.在抗真菌感染中宿主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同等重要,佳的免疫反应结果在于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平衡.
-
神经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莱姆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硬蜱作为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国内于1986年在黑龙江省首次报道.其临床分为多个阶段,可造成多个器官损害,其中神经系统的损害是莱姆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近年神经莱姆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10~2011年马鞍山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1年马鞍山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1年全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91起,发病人数1 874人,占同期发病总数的28.07%,累及188家托幼机构和5所小学.病例数在2~10例之间的疫情数占总疫情数的84.54%(246/291).2010年聚集性病例以花山区为多,2011年以当涂县为多.聚集性病例高发年龄以3~岁组为主.2010年聚集性疫情以肠道病毒CoxA16为主要病毒株,2011年以EV71病毒为主.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
2009~2011年济宁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时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济宁市传染病网络报告时效性,为提高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09~2011年各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上报的所有法定传染病个案导出为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分析检验报告时效性. 结果 2009~2011年济宁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诊断-生成”总的中位数(P50)为1.65 h,24 h报告及时率为99.74%,且逐年升高.不同年份、不同县市区、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种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时效性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济宁市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处于较高水平;提高疫情报告时效性,应扩大疫情网络直报的覆盖面,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加强督导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
-
澜沧江下游区域食源性吸虫中间宿主囊蚴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澜沧江下游区域食源性吸虫中间宿主携带囊蚴情况,为云南省食源性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的鱼类、溪蟹和青蛙等标本采用人工消化法和水洗沉淀法进行检查. 结果 食源性吸虫中间宿主感染有钩棘单睾吸虫、多刺棘带吸虫、台湾次睾吸虫等囊蚴,集贸市场中南鳢和青蛙的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26.56%和3.81%.景洪市勐养镇、勐罕镇、嘎洒镇河流中捕获的南鳢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31.60%、77.50%和14.00%. 结论 澜沧江下游某些鱼种、青蛙和溪蟹是食源性吸虫的中间宿主,各级卫生机构应加大食源性吸虫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减少食源性吸虫病.
-
183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 方法 用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盒培养鉴别支原体及进行耐药性测定. 结果 1 83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阳性561例,感染率为30.59%;其中解脲脲支原体占79.86%,人支原体占3.57%,Uu合并Mh占16.58%.Uu对乙酰螺旋霉素、环丙沙星耐药,对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敏感.Mh对强力霉素、米诺霉素、交沙霉素敏感,对罗红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拉霉素高度耐药.Uu与Mh双重感染对交沙霉素敏感,对罗红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几乎完全耐药. 结论 支原体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药物.
-
乳腺外科院内感染病菌类型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了解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院内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病原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K-B纸片法作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656例乳腺外科患者院内感染185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8.20%;分离病原菌1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9株,占60.74%,革兰阴性菌56株,占34.36%,真菌8株,占4.91%.革兰阳性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加替沙星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耐药,对亚胺培南、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较敏感.2011年分离菌耐药率与2010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外科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较高,耐药性变迁不明显;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治疗.
-
临床模拟在高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为使实验更接近临床实际,使课堂、实训、岗位融为一体,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对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进行了改革.采用临床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真实临床环境中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知识,以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要求.
-
引导研究生开展医学免疫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为加强研究生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教育部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对硕士研究生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结束一学年进行了回顾性评价.结果表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有益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并能加强实验操作技能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化教学初探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面临着改革.本文重点阐述了网络化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人体寄生虫学改革和发展.
-
蜱虫叮咬2例报告
本文报道了2例硬蜱叮咬病例,检出2两蜱虫,分别为亚东璃眼蜱和长角血蜱.硬蜱寄生在人体表,除叮咬、吸血时能损伤皮肤,还是传播某些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病原的重要媒介,硬蜱叮咬人体还可引起人体粒细胞无形体病(HGA).加强对硬蜱的防制对预防人与家畜的某些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肺肿瘤中结核分枝杆菌、血吸虫童虫、蛔虫幼虫并存1例报告
本文报告了1例结核分枝杆菌、血吸虫童虫、蛔虫幼虫并存肺癌病例.患者经CT确诊右上肺肺癌,肿瘤病理切片见结核分枝杆菌、血吸虫童虫、蛔虫幼虫.术后痰检见抗酸杆菌,大便中查及血吸虫虫卵,无蛔虫虫卵.口服甲苯咪唑片和吡喹酮片后蛔虫感染和血吸虫感染得到控制,患者食欲及贫血症状好转,胸片及胸腰椎片未见结核症状,未作抗结核菌治疗.患者肺癌化疗4疗程后出院.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