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d@vip.163.com
  • 曾用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微型核酶对贾第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体外转录体切割效果的研究

    作者:田甜;宫鹏涛;张西臣;杨举;李建华

    目的 检测微型核酶对篮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体外转录体的切割效率. 方法 用RNA draw软件对贾第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序列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并按照微型核酶设计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核酶切割位点,设计微型核酶序列,构建含贾第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短反义序列和长反义序列的两个微型核酶嵌合型犬贾第虫病毒重组质粒(CRzS和CRzL),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微型核酶(GRzL)和无核酶的组织蛋白酶B基因(PCB)重组质粒作对照.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体外转录为mRNA,然后用微型核酶体外切割组织蛋白酶B基因转录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切割效率. 结果 微型核酶CRzS和CRzL对组织蛋白酶B基因转录体切割效率分别为75.42%和83.14%,微型核酶GRzL的切割效率为0.02%,无核酶PCB切割效率为23.0%. 结论 微型核酶可有效切割贾第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转录体,为开展体内抑制组织蛋白酶B基因表达试验奠定了基础.

  • 重组犬α干扰素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作者:王照;王铁峰;王铁成;黄耕;赵永坤;郑学星;王化磊;杨松涛;高玉伟

    目的 用毕赤酵母表达犬α干扰素并与诱生的犬天然白细胞干扰素作生物学活性比较. 方法 优化合成犬α干扰素基因,构建质粒pPIC9K-CaIFN-α,转入酵母SMD1168,筛选阳性克隆后诱导表达干扰素并纯化;并用犬白细胞诱生犬天然白细胞干扰素.用WISH-VSV方法检测两种干扰素的效价. 结果 表达的重组犬α干扰素效价约为0.65×105 IU/ml,与犬白细胞干扰素效价(0.81×105 IU/ml)相近. 结论 成功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了与犬天然白细胞干扰素活性相近的重组犬α干扰素,为干扰素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种质资源.

  • 青蒿素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

    作者:张思;逯召莲;包根书;韩俭;张艳;刘欣;景涛;陈根

    目的 用不同浓度青蒿素处理秀丽隐杆线虫,观察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存周期、繁殖及相关基因的变化,探讨青蒿素影响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的机理. 方法 用不同浓度青蒿素处理线虫,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线虫的存活天数以及产卵情况.提取各组线虫RNA,反转录成cDNA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sec-23、lin-29、ung-1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3、4和5 mmol/L青蒿素组线虫和正常对照组的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3.65、3.25、2.65和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1,P<0.05);3、4和5 mmol/L青蒿素组线虫均未产卵或后代出现;5 mmol/L青蒿素组线虫sec-23表达下调,lin-29与ung-1表达均上调. 结论 青蒿素能缩短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抑制其生殖能力,作用机理可能与sec-23、lin-29和ung-1的调控有关.

  • HBV感染中Th17/Treg平衡调节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徐笛;薛冰;徐红萍;陈兆云;张跃新;丁剑冰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人血清中Treg和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IL-21和IL-10的检测,结合血清ALT、TBA水平、HBV-DNA载量及HBeAg定量检测,观察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3种细胞因子在HBV感染患者体内的平衡关系. 方法 实验共分为4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38例),轻中型慢性乙型肝炎组(CHBLM,35例),重型慢性乙型肝炎组(CSHB,36例)和健康对照组(HC,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和Th17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 、IL-21和IL-10含量;RTPCR方法检测患者HBV-DNA载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TBA.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检测. 结果 1)3组HBV感染患者血清Treg和Th17细胞及IL-21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IL-10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727,P<0.05),IL-21、IL-17与ALT和TBA相关(P<0.01);3) HBV感染患者Treg/Th17、IL10/IL-17、IL-10/IL-21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Treg、Th17细胞及IL-17、IL-21和IL-10在HBV感染者不同病程过表达;2)IL-10与HBV载量呈正相关,IL-17、IL-21与HBV载量无相关性;3)IL-17、IL-21与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生化指标ALT与TBA呈正相关;4)IL-17与IL-21在CSHB患者和LC患者呈正相关;5)不同病程HBV感染患者存在Treg/Th17、IL-10/IL-17、IL-10/IL-21失衡.

  • 大肠埃希菌体外感染对人精子运动参数、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庄东明;赵英会;于广福;史卫峰;王玉;李晓霞;于爱莲

    目的 研究体外大肠埃希菌感染对人精子运动功能、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寻找男性不育原因,为诊断和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男性不育提供依据. 方法 取30名健康青年男性精液,制备精子悬液,分为A、B、C、D4组:未处理的精子悬液作为A组(空白对照),大肠埃希菌悬液与精子悬液混合液为B组,中药清利生精丸处理的大肠埃希菌与精子混合液为C组,呋喃坦啶处理的大肠埃希菌与精子混合液为D组,分别在0、2、4h用CASA系统分析各组精子参数,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用FITC-AnnenixV/PI双色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精子凋亡情况.结果 B组在4h时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VSL、VCL、VAP、ALH等运动参数均显著下降,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物处理组精子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B组精子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B组精子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大肠埃希菌体外感染可显著抑制精子运动,导致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率增高.推测大肠埃希菌感染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 3种PCR方法检测低密度恶性疟原虫血症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轲;周水森;黄芳;夏志贵;郑香

    目的 对多重PCR、巢式PCR、实时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筛选适合低密度恶性疟原虫血症的检测方法.方法 实验室培养恶性疟原虫,同步化处理至环状体期占99%以上时涂制薄血膜,计数其原始密度.实验分3组,原虫血均按1∶40、1∶80、1∶160、……1∶40 960等11个梯度进行稀释,涂制厚血膜,并用显微镜检查确定低密度恶性疟原虫血症密度;再作倍比系列稀释,用3种PCR方法进行检测,确定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经显微镜检查确定配制的待测血样恶性疟原虫密度为21.92个/μl,多重PCR检测限为0.171 3个疟原虫/μl血,实时PCR为0.171 3个疟原虫/μl血,巢式PCR为0.085 6个疟原虫/μl血.检出率巢式PCR≥实时PCR>多重PCR. 结论 3种PCR方法均可用于检测低密度恶性疟原虫血症.巢式PCR检出率和检测限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 双歧杆菌介导的福氏志贺菌Bb-ipaB疫苗免疫机制研究

    作者:王国富;薛士鹏;吴利先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Bi fidobacterium bi fidum,Bb)介导的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Bb-ipaB疫苗的免疫机制. 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疫苗组(Bb-ipaB)、Bb组和PBS组.每周灌胃免疫1次,共4次.未次免疫1周后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E、IgA及小肠黏液sIgA;取小鼠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胸腺和脾指数;采用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 结果 疫苗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E、IgA,小肠黏液sIgA,胸腺脾指数,脾细胞增殖能力及脾细胞IFN-γ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b-ipaB疫苗免疫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并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具有开发潜能和研究价值.

  • 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巨噬细胞Caspase-3及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伟杰;李微;刘丹霞;刘云霞;庹清章;吴芳;章乐;张万江

    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巨噬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BCG)分别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株,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1、6、12及24 h,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巨噬细胞感染H37Rv和BCG后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感染组在感染后1、12和24 h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H37Rv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和BCG感染组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感染组在感染1h和24 h 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与H37R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和BCG感染组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感染组在感染后1、6和24 h Bcl-2蛋白表达量与BCG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和BCG感染组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株感染组感染后1、12和24 h Bcl-2基因表达量与BCG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Caspase-3及Bcl-2的表达存在差异.

  • 约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混合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光;曹雅明;刘蕾;罗兰;蔡连顺;毕胜;苏菊香;代月

    目的 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分别用Py17XL、Pc AS和Py17XL+ PcAS感染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0、1、3、5、8、10、12和15 d处死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培养后采用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别于感染后3、5、8d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短暂离心后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虫负荷. 结果 Py17XL单独感染和Py17XL与PcAS混合感染小鼠IFN-γ水平分别在感染后第3d和5d升高,PcAS单独感染第5d小鼠IFN-γ水平是相同时间点Py17XL和混合感染小鼠的3倍;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4水平分别在感染后第3d和8d升高,PcAS感染小鼠于感染后第10 d达峰值(P<0.01),此后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cAS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上升缓慢,于感染后第9d红细胞感染率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感染后第14d自愈,小鼠生存率为100%;Py17XL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迅速升高,于感染后第5d红细胞感染率高达(50.57±9.12)%,小鼠于感染后第5d及次日全部死亡;混合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迅速升高,感染后第5d达峰值,第9d小鼠全部死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混合感染小鼠以Py17XL增殖占优势. 结论 抗疟保护性免疫依赖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和协调过渡,免疫应答的模式与宿主病理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提示混合感染的BALB/c小鼠应答模式与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应答模式相同.

  • 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吕恒;张锦海;陈凤娟;谭维国;顾海涛;王平;王长军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编码脂多糖rfbE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结果 建立的LAMP法对O157∶H7 rfbE基因的低检出限约为100 copy/反应管,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均为阴性.体系的扩增效率较高,可在40 min内出结果. 结论 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EHEC O157∶H7 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EHEC O157∶H7的快速检测.

  • 抗微小隐孢子虫TSP6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张静;赵继学;韩福松;高依然;陆慧君;姜宁;尹继刚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微小隐孢子虫TSP6抗原分子,并以其纯化产物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抗TSP6单克隆抗体(McAb). 方法 将pGEX-4T-1-TSP6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DE3),经0.1 mmol/LIPTG诱导表达后超声破菌,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通过Gluthathione-Sepharose 4B磁珠纯化蛋白质,以纯化的重组TSP6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用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效价,Western blot分析其特异性. 结果 筛选出2株杂交瘤细胞能稳定分泌抗TSP6单克隆抗体,经鉴定均为IgG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制备的单抗均能与相应的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 结论 制备的抗TSP6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特异性的McAb.

  • 日本血吸虫急性感染小鼠血清肽谱分析

    作者:黄玉政;徐明;顾振华;陶永辉;张英;周永华;许永良;杨静;曹鹏

    目的 分析急性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血清多肽,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标志蛋白. 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急性感染小鼠模型,利用螯合铜离子富集纯化血清多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 Flex Analysis分析技术结合ClinProTool建模方程进行分析. 结果 与未感染对照组小鼠血清多肽指纹图谱比较,在0.8~17.0 ku区段,日本血吸虫急性感染小鼠9.068、2.082、4.533 ku多肽表达上调(P<0.01),3.493、2.869、2.024、4.965 ku多肽表达下调(P<0.05).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血清9.068、2.082、4.533 ku多肽作为生物标志物对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聂尚丹;王军;黄程;黄炳成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与结核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方法 分离并标记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 结果 肺结核患者及其涂阳组、涂阴组、初治组、复治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882±4.650)%、(15.089±4.179)%、(16.137±5.656)%、(15.129±3.7000)%和(17.819±6.678)%,与对照组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8.330±4.1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涂阳组与涂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CD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但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患者是否处于疾病的活动期及治疗情况关系不大.

  • 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培养基及条件下的培养效果观察

    作者:伍玲园;唐莉莉;符瑞佳;何姗姗;卢作超;刘登宇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Blastoc ystis hominis,Bh)在IMDM、RPMI1640以及传统的洛克氏液-鸡蛋-血清(LE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应用正交试验筛选人芽囊原虫的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方法 将门诊病人Bh阳性粪便标本调匀后作虫体计数,分别接种于IMDM、RPMI1640及LES培养基进行培养,以正交试验分析培养基、血清浓度、pH值和接种虫体数4个因素对Bh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以首次达虫体数量高峰时间、虫密度平均峰值、虫密度平均值的综合评分值K为指标,考核虫株的综合培养效果. 结果 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及方差分析,各因素对Bh培养效果的影响为:培养基>血清浓度>pH值>接种量.经SSR检验,IMDM、RPMI 1640及LES 3种培养基对Bh的培养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MDM培养基中培养综合评分K值高,培养效果优;RPMI 1640与LES培养基对Bh的培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基中加入血清0.5、1、1.5 ml时培养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量0.5 ml培养效果优;Bh在pH7.0、pH7.5、pH8.0条件下培养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7.5和pH8之间培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含血清0.5 ml、pH 7.5~8.0的IMDM单相培养基适宜Bh生长繁殖,可用于Bh体外长期培养.

  • 组织滴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曲昌宝;刘聪;郭平;李聪;张祖航;陶建平;许金俊

    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组织滴虫病对养禽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对组织滴虫病的诊断、预防及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火鸡组织滴虫的诊断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综述.

  • 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蔡绍雨;董莹

    自从1912年Bass等首次报道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以来,学者们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技术和营养环境优化研究从未停止过,直到1976年Trager和Haynes先后宣布疟原虫连续体外培养成功.本文对近年来疟原虫红外期体外培养技术及其改良方法,以及利用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进行红外期疟原虫生物学特性超微结构、生理生化、药理学研究的进展作简要概述.

  • 幽门螺杆菌高耐药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

    作者:苏鹏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抗生素耐药,特别是双重、多重耐药形势已日趋严峻,且其耐药程度和模式存在地域和人群上的差异.随着细菌耐药率的提高,传统的三联疗法已很难以达到理想的根除效果,作为替代治疗方案的各种四联疗法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疗效有限.对于高耐药人群的Hp根除,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 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血清5项感染性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德娟

    目的 探讨5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重要意义. 方法 对医院2009~2011年12 893例拟输血及术前患者进行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并分析结果. 结果 12 893例患者中5项感染性指标合计阳性1 518例,阳性率11.77%,其中HBsAg阳性1 270例(9.85%),抗-HAV阳性26例(0.20%),抗-HCV阳性59例(0.46%),梅毒阳性患者161例(1.25%),抗-HIV阳性2例(0.02%).感染指标合计阳性率男、女性分别为13.61%和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2,P<0.05).各指标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及医务人员的保护,还可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 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机制的Meta分析

    作者:明德松;许钰颖;邓勇

    目的 了解我国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相关耐药机制. 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我国15个省(市)2 35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物机制,主要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缺失和Ade ABC外排系统3种. 结果 在淮河以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OXA-51、Int1、OXA-23、OXA-58、IMP及VIM检出率分别为99.4%、97.2%、77.0%、1.6%、1.1 %和0.8%,淮河以南地区分别为91.7%、62.8%、78.8%、2.4%、3.5%和1.0%;SIM和OXA-24基因在我国尚无检出报道.外膜蛋白缺失率达91.7%,Ade ABC外排系统检出率为55.4%. 结论 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机制以外膜蛋白缺失和存在OXA-51、OXA-23基因及Ade ABC外排系统为主,金属酶基因IMP及VIM检出率均很低,SIM和OXA-24基因尚未检出.

  • 新疆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王红英;张韬;倪萍;刘献飞;胡晓安;马秀敏;阿曼古丽·牙生

    目的 探讨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IgM在新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感染与民族和季节的关系. 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被动凝集法对14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进行检测. 结果 1 000例患儿MP IgM抗体阳性361例,阳性率为36.10%,在9种常见的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支气管炎高,为54.00%,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低,为10.00%;各民族呼吸道感染患儿均检出MP阳性,以哈萨克族高,阳性率为42.11%,汉族其次,为38.95%,维吾尔族低,为20.69%;秋、冬季的MP抗体阳性率为40.00%,高于春、夏季(31.52%). 结论 新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率较高,检测MP IgM有利于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做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 2011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周鹏

    目的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1年医院抗菌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18.06%;抗菌药品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及β内酰胺抑制剂类药物,其金额构成比分别为37.04%、13.63%和12.88%;抗菌药物DDDs排在前3位的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金额高,第二代头孢菌素DDDs大. 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比较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隐患,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同时强化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 甲状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平贤

    目的 了解甲状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分离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 结果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共201例,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22.39%,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以大肠埃希菌(1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8株)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以粪肠球菌(9株)和表皮葡萄球菌(6株)为主;真菌2株,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感染治疗中一联用药占71.11%;医院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结论 根据临床科室的病原菌类型及历史耐药情况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治愈率.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新元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诊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1年泌尿外科收治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结果. 结果 35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15.63%;167份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96株,检出率57.4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8株(29.17%),革兰阴性杆菌62株(占64.58%),真菌6株(6.25%),均为白色念球菌;分离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1株),铜绿假单胞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粪肠球菌13株,屎肠球菌8株,奇异变形杆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62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哺妥因、头孢吡肟和磷霉素氨丁三醇的耐药率分别为4.84% 、9.68%、9.68%、12.90%和14.5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的耐药率均低于10%.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吡肟和磷霉素氨丁三醇较敏感;肠球菌对呋哺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的耐药率分别为9.52%和19.05%. 结论 泌尿外科感染病原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性较高,上述药物可作为治疗泌尿外科感染的经验用药.

  • 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崔金环;满娜

    作者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尝试了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此种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是一种能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较好的教学模式.

  •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李娜;李波清

    绪论是教学之始的重点,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的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从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紧密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科前沿进展,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讲好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旨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 加强病原生物学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

    作者:刘英;张丽红;杜幼芹;韩莉;张艳琼

    将原归口教研室管理的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几个实验室合并成综合性的生物与病原学实验室,整合资源,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实验课教学环节进行综合病案讨论,引导社会实践教学,成立学习科研兴趣小组并开展读书报告会.结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实验技术人员思维方式的转变.

  • 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与探讨

    作者:樊丽军

    本校从2010年起开始推行PBL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效果认同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加师生互动.在PBL负面效果中,占用课余时间,加重学习负担的认同度高.PBL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PBL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解决.

  • 旋毛虫肌幼虫囊包单染与复染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李丹;牛利娜;皮本伟;杨丁;张运生

    目的 比较单染和复染染色方法制作旋毛虫肌幼虫囊包标本的效果. 方法 单染,醋酸明矾卡红染色液染色:①染色24 h后,分色;②染色24 h,不分色.复染,醋酸明矾卡红染色液与固绿染色液染色:③醋酸明矾卡红染色24h后,分色;固绿染色20 s;④醋酸明矾卡红染色24 h,不分色;固绿染色20 s. 结果 方法①制作的标本囊包轮廓清晰,囊内幼虫体态明显;方法③制作标本,囊包与周围肌细胞分界明显,立体感强;囊内幼虫、囊壁内层、囊壁外层相互之间层次分明,特征典型. 结论 方法①和③制作的标本,染色效果好,易于观察.

中国病原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