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d@vip.163.com
  • 曾用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研究

    作者:靳静;张改;李振江;王书伟;陈松建;黄德海;李亚辉;王小亭;王中全

    目的 研究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抗菌活性.方法 观察PS4的噬菌斑及电镜下形态;测定PS4的噬菌谱、生长曲线及其理化稳定性,PS4在营养肉汤培养基、新鲜小鼠血清和灭活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以及小鼠血清中影响PS4杀菌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PS4为长尾型噬菌体,在以粘质沙雷菌临床株S4为指示菌时,PS4可形成直径为1~1.5 mm完全透明噬菌斑,其感染S4的潜伏期为10 min,暴发量约为100 PFU/cell,且S4对PS4的抗性突变率仅为10-7.PS4在pH 5~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50℃的环境中仍能长时间保持活力.PS4在新鲜未灭活血清中对S4不具杀菌能力,但在56℃热灭活30 min的鼠血清中以及在营养肉汤中的杀菌率均达9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4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望用于医院环境“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因其杀菌作用受血清中不耐热成分的严重干扰,故不能用于治疗由S4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

  • 肠道病毒71型武汉分离株(EV71-WH029)全基因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李江;刘希佳;刘海舟;刘万红

    目的 对肠道病毒71型武汉分离株(EV71-WH029)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了解其基因组结构和遗传进化特征,并初步探索EV71毒力相关位点.方法 采用RT-PCR扩增覆盖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利用Over-lap extension PCR得到WH029全基因组cDNA克隆;cDNA片段测序后利用BioEdit 4.8.8和MEGA 5.2.2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Fisher's exact test进行编码区氨基酸变异位点的统计分析;采用RNAfold服务器进行非编码区二级结构分析.结果 WH029分离株基因组全长7 406 nt(未包含多聚腺苷酸尾),5'-和3'-UTR分别为743 nt和81 nt,中间为一个全长6 582 nt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长度为2 194 aa的多聚蛋白,编码区无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该毒株与安徽阜阳株EU703813及上海株JQ736684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高(分别为97.53%~100%和97.41%~99.73%),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该毒株与以上两株的亲缘关系近;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有7个位点变异.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预测提示,该区域的核苷酸位点变异与毒力无直接相关性,而与地域有相关性.结论 WH029分离株全基因组结构符合EV71病毒特征,经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证实WH029分离株属于EV71 C4a基因亚型,并推断该株可能来源于2008年安徽HFMD疫情.对不同临床症状的EV71毒株序列的比较分析提示,EV71毒力与编码区单一位点的突变及非编码区二级结构的变异无直接相关性,可能与多位点突变共同作用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相关.

  • AIR在羊种布鲁氏菌16M诱导的非典型自噬中的研究

    作者:王浩;陈创夫;车召堂;张俊波;张辉;郭飞

    目的 探讨膜融合相关蛋白TECPR1对羊种布鲁氏菌16M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RAW264.7)引起的非典型自噬及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AIR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2条特异性小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子,亚克隆到慢病毒pLentiLox3.7载体,并转染RAW264.7,通过QRT-PCR筛选干扰效果优的质粒;用布鲁氏菌感染干扰AIR后的RAW264.7,采用QRT-PCR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p62、LC3-Ⅰ、LC3-Ⅱ的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p62、LC3-Ⅰ、LC3-Ⅱ蛋白表达量;同时检测16M在干扰AIR后RAW264.7中的生存繁殖能力.结果 获得2条对AIR干扰效果达70%以上特异性的siRNA分子,自噬相关基因LC3-Ⅰ、LC3-Ⅱ、p62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6%、77%和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52,25.38,10.87,P<0.05);LC3-Ⅰ、LC3-Ⅱ、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71%、34.29%和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是753.92,332.38,768.15,P<0.01);24 h后干扰AIR后的RAW264.7中布鲁氏菌数量为8.58×105CFU,对照组为6.02×106 CF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3.45,P<0.05).结论 AIR基因沉默可促进布鲁氏菌诱导的非典型自噬进一步成熟,布鲁氏菌胞内繁殖力显著降低,这可能是AIR结构域在自噬小体和溶酶体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进一步解释了布鲁氏菌能够逃避巨噬细胞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的分子机制.

  • 应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弓形虫病诊断抗原分子的研究

    作者:沈双;肖迪;宋丽君;余传信;张建中;殷旭仁;高玒;王玠;柯雪丹

    目的 鉴定对弓形虫感染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弓形虫抗原分子.方法 制备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全虫可溶性蛋白及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蛋白,经SDS-PAGE分离后采用半干电转移方法将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分别与22份弓形虫感染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以22份健康人血清和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筛选能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特异性识别的蛋白组分;两种蛋白样本经二维电泳分离后采用Western blot筛选能被弓形虫感染者混合血清识别,但不能被健康人血清及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的特异性斑点.切取SDS-PAGE胶上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进行MALDI-TOF分析,鉴定蛋白斑点的基因.结果 一维电泳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蛋白中的90、37、30、28和18 ku组分分别可被部分弓形虫感染者血清识别,其中为28 ku蛋白能被22份弓形虫感染病人血清中的15份所识别;速殖子全虫可溶性虫体蛋白中的90、70、67、56、48、39、37、30、28和18 ku组分可被部分弓形虫感染者血清识别,其中28 ku蛋白可被22份弓形虫感染者血清中的21份识别,22份健康人血清中有2份与28 ku蛋白呈弱阳性反应,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二维电泳Western blot阳性斑点的飞行质谱分析显示,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蛋白中的28 ku组分为磷酸丙糖异构酶,弓形虫速殖子全虫可溶性蛋白中的28 ku组分为GRA2和GRA7.结论 弓形虫抗原与宿主抗体反应具有高度异质性,GRA2、GRA7及磷酸丙糖异构酶等分子的弓形虫感染者血清识别率高,此三种蛋白可作为建立具有高敏感性的弓形虫病特异性免疫诊断方法的抗原分子.

  • 全细菌SELEX技术筛选鸟分枝杆菌的适配子

    作者:王培培;刘焰;罗凤玲;章晓联

    目的 应用指数级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与鸟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特异性结合的ssDNA适配子,建立酶联寡聚核苷酸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oli-gonucleotide assay,ELONA)检测鸟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 设计并合成随机序列ssDNA文库,以鸟分枝杆菌为靶标,利用SELEX技术筛选特异性的ssDNA适配子,将亲和力高的适配子进行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分析适配子的二级结构,并检测其特异性.结果 单适配子N1与鸟分枝杆菌结合的Kd为(246±21.87) nmol/L,即亲和力高,而对结核分枝杆菌等其他分枝杆菌亲和力较低.结论 应用SELEX筛选的鸟分枝杆菌ssDNA适配子N1具有较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作为鸟分枝杆菌检测及艾滋病合并鸟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性诊断制剂.

  • 应用CS-SELEX技术筛选特异性结合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适配子的研究

    作者:曾德钰;潘勤;章晓联

    目的 应用CS-SELEX(cell surface-system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技术筛选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非结构蛋白4B(non protein 4B,NS4B)特异性结合的ssDNA适配子,建立检测HCV NS4B的酶联寡聚核苷酸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oligonucleotide assay,ELONA)方法.方法 构建pDisplay-NS4B质粒,并转染至HepG2细胞中,在G418存在情况下连续筛选1个月,得到单克隆细胞群,经过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验证,获得稳定表达NS4B的HepG2细胞.设计并合成随机序列ssDNA文库,以稳定表达NS4B的细胞为正向筛选靶细胞,以HepG2细胞为反筛细胞进行CS-SELEX技术筛选.每轮筛选获得的具有结合NS4B能力的ssDNA适配子,通过PCR扩增得到富集,随后通过不对称PCR获得下一轮筛选的ssDNA文库.经过16轮筛选,将亲和力高的筛选产物克隆并测序,用ELONA方法检测适配子的亲和力.结果 成功构建表面展示表达重组质粒pDisplay-NS4B.分别将该质粒转入HepG2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CV-NS4B的细胞系NS4B-HepG2.对CS-SELEX筛选的各轮适配子库进行亲和力测定,其中第14轮库适配子与NS4B的亲合力高.分别对第14轮库中的单个适配子进行亲和力测定,以适配子ZN1和ZN5与NS4B的亲合力高.ZN1和ZN5不仅能结合展示在细胞表面的NS4B蛋白,还能结合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HCV cell culture,HCVcc)中的HCV-NS4B蛋白.结论 适配子ZN1和ZN5对NS4B有高亲和力,这对研究HCV-NS4B致癌机制、HCV诊断以及治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在PCV2检测中应用研究

    作者:刘波;郭红艳

    目的 针对猪圆环病毒(PCV2)特点,利用TaqMan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PCV2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GenBank已收录PCV20RF2,利用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引物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特异性TapMan探针,采用PCR对PCV2衣壳蛋白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并鉴定,将纯化回收产物连接至pMT19-T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涂布至Amp+琼脂平板,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测序.采用矩阵法确定引物和探针佳浓度.对基于Tap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循环进行优化,筛选佳退火温度.以100~109倍稀释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敏感性试验.提取CSFV、PRRSV、PRV和PCV1的DNA(CSFV和CSFV在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进行TapMan荧光定量PCR,检测其特异性.采用105~108倍稀释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重复性实验,其中批内和批间均重复4次,根据所得值计算变异系数.结果 PCR产物经2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大小为114 bp,与预期相符;测序分析PCR产物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100%.优化的PCR条件为:引物和探针浓度为10 μmol/L,退火温度60℃.建立了PCV2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曲线,起始模板拷贝数为38.403,斜率为-3.69,相关系数R2为0.998,曲线呈线性.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10 2拷贝/μl质粒标准品,是常规PCR检测敏感性的100倍.特异性检测显示,CSFV、PRRSV、PRV和PCV1扩增反应均阴性.重复性检测显示,PCR扩增循环阈值平均值基本一致,其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份样品14份阳性,阳性率35.0%;普通PCR检测11份阳性,阳性率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的PCV2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敏感性高,能够用于精确计算PCV2病毒载量;2)特异性强,适用于检测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3)用时短且可靠性强,可用于PCV2感染检测.

  • 环丙沙星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转录谱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重;李多云;程航;邓向斌;邓名贵;潘伟光;杨唯枝;王红燕;姚伟明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环丙沙星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转录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数生长期加入不同浓度环丙沙星(高浓度组4 μg/ml,低浓度组2 μg/ml),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分别于0、45、90、135和180 min时收集菌液,提取细菌总RNA,使用表达谱芯片检测环丙沙星作用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转录过程中的基因变化,分析各时间点大肠埃希菌转录水平差异;筛选差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4 μg/ml环丙沙星组大肠埃希菌共有1 724个基因转录上调,1 806个基因转录下调,2μg/ml组中共有988个基因转录上调,2 297个基因转录下调.在表达差异的基因中,以编码假设合成蛋白及转录调控蛋白基因数多.两组中有共性的基因为21个,这些基因在不同浓度及所有的5个时间点均下调表达,表达的基因包括编码ABC转运膜蛋白基因和菌毛蛋白基因.在2 μg/ml与4μg/ml组的对比中,未观察到环丙沙星影响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岛毒力基因的表达差异(P>0.05).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结论 不同浓度环丙沙星体外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转录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但对耐药相关基因转录具有显著影响,这些影响是否与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有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32)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凋亡及亚群变化的研究

    作者:谭建蓉;李文桂;覃婷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32)疫苗诱导BALB/c鼠脾细胞增殖、凋亡及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分别经口服和滴鼻接种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32)疫苗,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18和20周每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经SjAWA刺激培养(设原液和ConA刺激对照组)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经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脾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口服组和滴鼻组小鼠脾细胞增殖均于免疫后6周(口服组原液、SjAWA刺激及ConA刺激时分别为0.609±0.144、0.638±0.013及0.638±0.013;滴鼻组三者分别为:0.687±0.009、0.705±0.006及0.728±0.002)达高峰;口服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无论有无刺激物作用,均在免疫后4周(原液和ConA刺激组峰值分别为0.092±0.005和0.126±0.002)达高水平,而滴鼻免疫组在免疫后8周(原液和ConA刺激组峰值分别为0.086±0.005和0.109±0.008)达峰值;口服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于免疫后6周(0.321士0.001)和8周(0.080±0.001)达峰值,滴鼻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于免疫后8周(0.327±0.010)和12周(0.082±0.002)达峰值,口服组较滴鼻组峰值提前.结论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32)疫苗可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升高和抑制脾细胞凋亡,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猪带绦虫TSO45W-4B-TSOL18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作者:肖红利;申万文;高健安;石林江;张又心;周必英

    目的 观察猪带绦虫TSO45W-4B-TSOL18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SPF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重组蛋白疫苗组和重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免疫3次,间隔2周.于免疫后0、2、4、6、8周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与IgG2a水平;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产生IL-2和IL-4的能力.结果 与0周时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免疫小鼠血清IgG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别为20.108、235.886、209.012、49.058,6周时达较高水平,IgG2a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别为80.214、76.540、152.314、82.561,6周时达较高水平,脾细胞增殖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别为21.643、56.982、225.880、151.682,6周时达较高水平,小鼠脾细胞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L-2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别为16.699、25.967、77.133、34.662,6周时达较高水平,IL-4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别为26.087、147.353、130.654、62.807,6周时达较高水平,与0周时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2~8周重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剂组与重组蛋白疫苗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带绦虫TSO45W-4B-TSOL18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以重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剂组较好.

  • Caco-2细胞TLR2和TLR4对微小隐孢子虫刺激信号的识别

    作者:余裕强;宫鹏涛;孙铭飞;李建华;杨举;李赫;张国才;张西臣

    目的 研究Caco-2细胞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后TLRs的激活情况.方法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刺激Caco-2细胞后,通过qRT-PCR检测TLRs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激活情况,采用ELISA检测IL-8的分泌量.同时,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感染Caco-2细胞前加入TLR2或TLR4的抑制剂,检测NF-κB激活情况以及IL-8的分泌情况.结果 将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2h后,提取的RNA反转成cDNA,采用普通PC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co-2能够表达所有10种人TLRs;qRT-PCR检测刺激组与对照组TLRs表达量,经spss分析,p<0.01,刺激组TLR2和TLR4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对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1h后提取的细胞全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显示NF-κB激活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12h后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经ELISA检测,IL-8分泌量由刺激前的65.23 pg/ml显著上调至488.23 pg/ml.而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感染Caco-2细胞前加入TLR2或TLR4的抑制剂,NF-κB激活水平和IL-8的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感染组均显著下调,IL-8的分泌量分别降至204.02 pg/ml(抑制TLR2活性后)和142.79 pg/ml(抑制TLR4活性后).结论 Caco-2细胞的TLR2和TLR4参与对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的识别.

  •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郑灵玲;李倩倩;杨学磊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新生儿R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1年1月~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96例新生儿粪便标本,用胶体金法和酶免法(ELISA)筛查RV,并收集其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应用SPSS17.0对影响其感染RV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96例患儿中粪便检出RV 94例(9.44%),其中院内感染69例(73.4%).94例阳性者中24例发生腹泻,11例有喂养困难或呕吐、发热症状,59例为无症状携带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方式分娩的新生儿R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x2=6.404,P<0.05)、胎龄(x2=14.309,P<0.01)、出生时体重(x2=7.074,P<0.05)、出生后天数(x2=9.576,P<0.01)、喂养方式(x2=12.517,P<0.01)的新生儿RV阳性率不同.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感染率低于足月儿(OR=0.458,95 %CI:0.261~0.803,P<0.01);出生后8~21 d的新生儿RV阳性率高于7d以内者(OR-2.179,95%CI:1.213~3.912,P<0.01);人工喂养的新生儿RV阳性率高于母乳喂养儿(OR=2.309,95%CI:1.339~3.983,P<0.01).结论 RV是乌鲁木齐地区新生儿腹泻及院内胃肠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足月、出生后2~3周及人工喂养是新生儿易感RV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有效预防新生儿RV感染意义重大.

  • 乳球菌介导的重组球菌疫苗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大部分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研制疫苗防治该类细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乳球菌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本文综述了乳球菌介导的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疫苗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制现状.

    关键词: 乳球菌 球菌 疫苗 综述
  • 脑型疟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付雍;丁艳;徐文岳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引起疟疾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其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制定防治策略的前提.早期对脑型疟的研究衍生出两种理论:机械阻塞理论和免疫病理理论,两者一直存在广泛争议.本文就脑型疟机制研究的发展及新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脑型疟 机制 综述
  • 2004-2013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菌型变迁

    作者:常彩云;许华茹;徐淑慧;王丽珩;胡光春;张济

    目的 了解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及菌型变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病例及菌痢菌型分布数据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 2013年济南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例14 496例,年均发病率为22.95/10万.全年均可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共报告病例11 580例,占总病例数的79.88%.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区(槐荫、天桥、市中和历下)、城乡结合部(历城、长清)、郊县(章丘、平阴、济阳和商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63.615,P=0.00).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20~30岁、10~20岁年龄组,分别占所有发病总人数的27.16%、17.47%和11.82%.菌痢男性年发病率为25.77/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08/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x2=212.378,P=0.00).以0~5岁年龄组病例数多;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主,散居儿童居共报告病例3 761例,占发病总数的25.95%,居首位.2004-2012年共分离鉴定志贺菌株827株,其中B群622株占75.21%,为优势菌群;其次是D群184株占22.25%;A群11株占1.33%;C群少10株占1.21%.福氏志贺菌检出率逐渐下降,而宋内氏志贺菌逐渐上升,且福氏志贺菌优势菌型也在不断变化.结论 济南市菌痢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因为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流行菌型不断变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2012-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李锦辉;韦树姣;杨益超;黎军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广西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感染来源地区、感染疟原虫种类,病例人群、地区和季节分布,诊治报告情况,为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3年全自治区各县(市、区)疟疾年度报表、人口资料和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广西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 470例,其中恶性疟占输入性疟疾病例总数86.87%(1 277例)、间日疟占9.32%(137例)、三日疟占0.88%(13例)、卵形疟占1.43%(21例)、混合感染占1.16%(17例)和临床诊断疟疾占0.34%(5例).男性病例占病例总数98.78%(1 452例),女性占1.22%(18例),21~50岁病例占病例总数92.25%(1 356例);来自非洲的病例占病例总数95.03%(1 397例),来自东南亚的病例占4.97%(73例);农民工病例占病例总数91.70%(1 348例),输入疟疾病例分布于13个地级市54个县(市、区).疟疾患者返乡后1d内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病例占病例总数46.60%(685例),2d内者占68.02%(1 000例),3~4 d者占16.46%(242例),5 d~者占15.51%(228例).输入疟疾病例数增加,致使2012年全自治区疟疾发病率(0.42/10万)比2011年(0.22/10万)上升90.91%,2013年发病率(2.37/10万)比2012年上升464.29%.但由于措施得当,输入疟疾未在当地引起传播.结论 加强农民工健康教育和医疗卫生人员疟疾诊治知识培训,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和减少疟疾病例死亡的重要措施.

  • 血液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研究

    作者:梁军;陶琳;康向伟

    目的 探讨血液感染患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基因突变情况与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分离血液感染患者组织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对其gyrA基因进行扩增及测序;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突变位点及与其耐药性间的关系.结果 血液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及恩诺沙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MIC50小为28 μg/ml,MIC90小为112 μg/ml,其耐药率小为42.0%.PCR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yrA基因,大小为565 bp;基因测序显示gyrA基因的73位、82位由天冬氨酸(GAC)突变为甘氨酸(GGC),81位由丝氨酸(TCA)突变为甘氨酸(TTC),84位由丝氨酸(TCA)突变为丙氨酸(GCA)或亮氨酸(TTA),88位由谷氨酸(GAA)突变为赖氨酸(AAA),106位由甘氨酸(GGA)突变为天冬氨酸(GAA),112位由丝氨酸(TCA)突变为精氨酸(TCG),这些氨基酸突变情况与其耐药性关系密切.结论 血液感染患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可为血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 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孙艳芹;尹金宝;甘思远;李洪梅;曾超;敖秋月;熊晖;姚运红

    在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凸现出许多各具优势的教学方法,其中以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推崇和提倡.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既注重教又注重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或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驱使教学活动的多方产生积极的互动,达到师生良性互动、心灵碰撞、知行合一的新境界.本文结合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以病理学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了推广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过程及意义.

  • 胰蛋白酶对原头蚴体外培养的作用

    作者:冉巍;王芳丽;李冰玉;朱佳敏;肖楠;张文宝;李军;王慧;侯秋莲

    目的 观察原头蚴在含不同浓度胰蛋白酶培养液中的存活、生长及其发育情况,为研究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集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肝脏,在无菌条件下收集包囊内的原头蚴.将收集到的原头蚴分为6组,其中1~5组为实验组,第6组为空白对照组.在1~5组培养液内分别加入浓度为0.00%、0.25%、0.50%、1.00%和2.00%的胰蛋白酶,并加入0.70%的牛磺酸鹅脱氧胆盐(TCDC),置37℃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3 d观察一次,并取原头蚴经伊红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计数并计算存活率.另取适量标本于解剖镜下观察虫体活力.结果 在无胰蛋白酶条件下原头蚴平均存活率为98.52%,虫体活力好;在1.00%胰蛋白酶条件下原头蚴平均存活率为92.47%,虫体活力差,部分虫体中颗粒外溢.结论 原头蚴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作用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0.50%的胰蛋白酶对原头蚴发育的刺激作用较强,原头蚴对0.50%~1.00%胰蛋白酶的耐受性低.

  • 三苯双脒治疗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IL-4和TGF-β1的变化

    作者:刘芳馨;王丽娜;陈晓宁

    目的 观察旋毛虫感染小鼠经三苯双脒治疗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TGF-β1水平变化.方法 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感染对照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0只.感染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经灌胃感染云南株旋毛虫肌幼虫200条/只.治疗组小鼠于感染后第7d经灌胃给予三苯双脒治疗,每只每天300 mg体重,连续7d.分别在感染后7、14、21、28和35 d对各组小鼠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IL-4和TGF-β1水平.结果 ELISA检测显示,感染对照组和治疗组IL-4、TGF-β1水平在感染旋毛虫后开始升高,在感染后14 d达到峰值,分别为(40.17±1.01)pg/ml、(100.23±1.31)pg/ml、和(30.21±1.25)pg/ml、(80.51±1.37) pg/ml,随后逐渐下降.在感染后5个时间点,感染对照组小鼠血清IL-4和TGF-β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4和TGF-β1水平在感染后5个时间点与感染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苯双脒治疗旋毛虫感染小鼠后血清IL-4和TGF-β1水平随感染时间先升高后降低.

中国病原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